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智说⑥ | 充分发挥金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把握好以下关键: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为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发展拓宽新空间。
■ 薛英杰 屈满学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承担着为实体经济输送血液的重要使命,也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金融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开放性、包容性、普惠性、智能化的现代金融体系,丰富金融服务产品,提高金融创新活力,维护金融运行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体经济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最终来源和根本保证,是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的产业方向。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杠杆加速器,需切实为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特别警惕货币资本脱实向虚和在二级市场空转、谋利套现。需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优势和关键作用,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坚持把防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全球金融风险防范的历史教训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房地产行业信贷规模非理性扩张、次级类贷款的蔓延、股票市场泡沫是导致金融危机和系统性风险的高发领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都已有明显进步,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支付清算体系日臻完备、数字货币和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性银行在关键领域的资金支持优势不断显现,房地产领域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也积累了一些值得全社会警惕的风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无序扩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断积累、房地产行业资金困难等风险暴露,都需要花大力气去化解。需要建立起有效管控地方隐性债务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补强补齐金融领域的监管漏洞。需要丰富多元化的高质量金融服务,构建真正服务于创新、创业的金融生态,引导资金切实支持高质量发展,形成有效、可持续的风险管控机制和政绩观念。需要切实约束地方融资乱象和重点高危行业融资行为,将货币资金和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来。
坚持市场化在资源配置中的突出地位。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从长远看,不仅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引领导向作用,强化政策性银行在关键领域的投资、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同时要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金融机构间的良性竞争格局。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切实依法依规管理金融机构和引导金融机构树立正确的业绩观。需要减少来自外部力量对金融机构贷款行为和投资方向等经营行为的人为干预。需要健全金融机构依法依规运行的法治和政策环境,实现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中流动性、风险性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需要提高金融机构自主选择能力、市场化运行能力,强化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主动提供资金支持的意愿,并以此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9.96万亿元和9.1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8%。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货币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措施不断出台。然而,金融领域仍然存在着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金融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
融资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融资需求。近年来,直接融资规模增长显著,2022年A股股权融资规模达1.3万亿元,债券融资规模达4.5万亿元,但直接融资占比仍然不足40%,剔除政府债券后占比不足20%,与直接融资主导地位仍有较大差距,这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更偏好于运作成熟、风险低的大型传统企业,而科技创新企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与银行的经营理念存在天然的分歧,无法满足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间接融资,不仅会导致实体经济杠杆率居高不下,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民逐步富裕起来,对财富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迫切,银行储蓄和理财已无法满足居民的投资需求,金融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准入门槛较高、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等问题突出,目前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的金融产品非常有限,这种金融产品需求与供给冲突严重扭曲了经济资源配置,有损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滞后,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信用数据存在结构性缺失,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淡薄等问题突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需围绕市场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对企业、个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多方面的信用评价,不断完善信用记录,并通过司法赋予的执行手段对失信个人或机构采取惩戒措施,维护信用公信力,推动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深度融合。
部分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风险比较突出。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杠杆”经营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对金融稳定带来了潜在隐患。2023年三季度末,房地产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人民币,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总额的23%,其中绝大多数为居民住房抵押贷款,约占80%,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2万亿元,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但是房地产企业的隐形债务仍然值得警惕。如何有效化解房地产与地方债务风险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需要尽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金融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高质量服务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把握好以下关键。
一是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传递商品经济市场供求信息和实现宏观调控的工具,恰当适度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资源配置扭曲,防止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降低信用风险。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改变,原有的货币政策框架难以适应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引领的新需求,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需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牢牢把握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内涵,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和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体系,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二是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银行通过信用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又通过考察企业和个人信用将集中起来的资金分配出去,既可以刺激消费,又能促进生产,使资本和社会扩大再生产良性循环。相反,信用缺失就会阻断资本循环和扩大再生产,造成大量企业破产和人口失业,让经济陷入凋敝,社会陷入混乱。因此,信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解决信用数据结构性缺失的问题。同时,紧紧围绕市场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对企业、个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多方面的信用评价,不断完善信用记录,并通过司法赋予的执行手段对失信个人或机构采取惩戒措施,维护信用公信力,推动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深度融合。这样既能降低企业、个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又能提高金融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三是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与传统商业模式驱动的金融创新不同,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对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造,这种革命性的创新在提升传统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解决金融服务难题和加强风险防范方面大有作为。金融科技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解决了传统金融在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项目中遇到的难题。但是应当认识到,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助于提高金融效率,但也会引发新型风险。以金融科技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在坚守风险控制底线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让科技创新突破和尝试有足够的空间。一方面要加快建设金融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强化金融科技标准建设,促进金融信息整合和数据共享,另一方面要培育一批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专业性金融科技人才,强化金融监管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工作,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监管和风控能力,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监管制度。
四是为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发展拓宽新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不断扩大内需,把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能消费”“敢消费”的局面。2023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9.15万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965亿元,全国脱贫人口贷款余额1.14万亿元,普惠金融信贷规模稳步提升。但我国人口收入结构呈现陡峭的金字塔型,中低收入人口占比过高,消费潜力巨大,消费能力却不足。解决这一矛盾,离不开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支持,既要通过消费金融满足中低收入群体衣、食、住、行相关的基本消费需求,也要依赖普惠金融做好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保障措施,切实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将消费潜力转换为消费动力,从而更好地助力构建经济“双循环”格局。
(作者分别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教授,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