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兰大这一师门如何实现就业率100%?

分享就业经验 兰州大学 2024-01-28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学时间推迟,企业进校专场招聘会、双选会相应转为线上,具体进校招聘时间另行通知……” 疫情多点爆发,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与往常不同的形势与情况。



从左至右为:吴佩芸,陈若新,叶媛媛,梅晖,水丽淑,李泽坤,赵光耀

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这一师门6位学生——经济学院2022届金融专业硕士毕业生,均如期找到工作:陈若新(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李泽坤(中建三局)、梅晖(招商银行)、吴佩芸(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叶媛媛(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赵光耀(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采访到了这一师门导师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水丽淑老师

和这一师门的同学们

听他们讲讲这背后的原因吧

01

鼓励论文与实习并行

给予学生较高自由度

“实习对于求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家要积极利用各种实习的机会, 疫情期间一些线上实习机会很重要。要寻找能够真正锻炼自己能力的实习,会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表现更出色。”水丽淑说。

水丽淑说,同学们一旦确定就业导向,就可考虑把论文选题和工作实习联系起来,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是你拿到offer的前提条件。

学生吴佩芸说,因为找工作这段时间和写论文是相交错的,因此,老师对于我们在这个期间怎么样去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给了很多的指导:“在我们兼顾好课题论文时间的前提下,不管是假期实习还是日常的线上实习,水老师是很支持鼓励我们的,她鼓励我们不断尝试不同的面试或者笔试,给予了我们很大的自主权。”

02

问问自己

“我有没有不可替代性,我的优势在哪里”

就业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对就业的准备,从刚入学就开始了。

学生赵光耀说:“研一刚入学的时候,水丽淑老师就给我们开小组会,问过我们未来选择继续深造还是求职从业,让我们对于以后的方向早做打算,并为之努力。”

水丽淑说:“对于初入职场的同学们来说,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使自己的价值不会被轻易取代,最终归结到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不可替代性,我的优势在哪里’。”

水老师提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流量经济,因为它能够快速变现、使人们看到一种财富效应,吸引了很多人。这个行业的门槛虽然较低,但想要做到行业的头部也很困难,传统行业也是一样,要想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要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什么是不可替代性呢?水老师解释,之前引起热议的“博士送外卖”事件,它并不是外卖员这个行业的薪资问题,而是在这个行业中一旦你失去了年龄优势和体力优势,你随时都可能被替代,没有发展空间。我们不能否认人力资源的错配现象,但我们要相信,这种现象不是主流的、不是长期的。

梅晖

对水老师说的“不可替代性”,学生梅晖有自己的感受:“我在求职发现,不仅要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让招聘方能够发现你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对用人单位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早做打算,自己努力靠齐,为自己积累不被替代的价值。”

03

师生愿意有事没事

就聊聊就业问题

吴佩芸

学生吴佩芸说:“尽管我们会搜集各种资料来了解自己即将选择的行业,但老师是可以从较多的学生样本资源及他们的发展轨迹中更加清楚地了解一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从而给我们一些长远的建议。”

对此,吴佩芸很有感触。在她择业的最后阶段,面对手里的offer不知道如何选择(一份是与其实习经历较吻合的期货研究员工作,一份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员工作)。

“导师帮我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两个岗位的工作类型、工作氛围(紧张忙碌or平衡安稳)、当前薪资和晋升可能性等等。”吴佩芸在读研究生之前有过一段非常紧张、忙碌的工作经历,所以再次择业时她更倾向于选择工作与生活较为平衡的状态,而且考虑到岗位的专业性也更强等等,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考量下她最终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


水丽淑:“有时收到研究生、本科生的职业咨询,我很高兴,说明同学们信任你、亲近你,愿意和你一起讨论人生的重大抉择。但是我又担心,因为我只是从自己的知识、经验、视野甚至偏好出发,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担心自己的限度成为学生的限度。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导师不是指导者,更多地要倾听、讨论,尽可能地提供中肯的意见建议。”


赵光耀

在学生赵光耀心中,水老师总是那么耐心跟他聊就业话题。

“水老师一方面会跟我们讲目前的就业形势和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会经常问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疑惑,老师都会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

临近毕业的时候,跟水老师告别,老师回复:“光耀,这么快就分别了!以后工作中,继续你又踏实又努力的好品质!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做好自己,静待命运垂青!祝一切顺利!有好消息记得分享。”赵光耀觉得挺感动的,很谢谢老师在这一路走来的陪伴。


水丽淑在平常的交流中,也常与同学分享自己关于就业的价值观:

1

应该摒弃类似“我就想考公,我坚决不去找工作……”的想法,确定目标固然重要,但不要因为自己的专业类别而限制自己的职业岗位选择,就业范围要广。

2

全国视野看待问题。虽然很多人在选择工作时不免会有“乡土情怀”的考虑因素,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域的发展和个人的职业发展是有一定共振关系的。同一份内容、强度都相似的工作,在不同地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显出差距。

3

具体做抉择的时候,各种因素如薪酬、上升空间、职业前景、父母期待甚至是婚恋情况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除此之外,生存意义上的工作是容易的,但到底什么是一份好工作?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说这是一份好的工作,它是一种理想、价值与工作的结合,既能在世俗的生活中安定下来,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评价,又能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如工作带给你的归属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学生吴佩芸看好“线上找工作”


1

保持好心态。我个人觉得线上招聘反而是机会,时间成本更小,能有机会参加更多面试。秋招过半了其实也不要急,十一月份末之前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往年春招才确定工作的也很多。稳住心态,持续努力,肯定会有好收获的。

2

注重搜集信息。找工作其实也是信息战,大量搜集招聘信息是很必要的,并且要及时记录,避免错过节点,每天需要查看邮件信息。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和意向,有的放矢地筛选,确定求职方向,找到面试通过的工作又不想去的话,其实很耗费时间。

3

模拟面试。一方面,通过可参加的线下面试积累经验,熟悉无领导和结构化面试。另一方面,自己可以列一个list,假如你是面试官,针对你的经历会怎么提问,提前一一准备好。


学生李泽坤认为“论文和工作可以相得益彰”:


1

在毕业论文选题的选择方面:

从顶级期刊找近30篇的文章,了解当前的研究方向;

关注政府报道、寻找研究重点;

主动寻找相关研究方向的老师、或者让老师给自己的选题提提建议。

2

关于论文与工作的时间协调方面,我的时间安排:

6月-7月:准备书写论文需要用到的材料;

7月-9月初:重心放在完成论文的初稿;

9月底-11月:是秋招的高峰时期,重心转移到找工作、国考等;

12月-1月初:相对来说这个时期是求职淡期,完成论文终稿;

3-4月份:对论文降重和顺稿,并且同步关注春招的信息。

除此之外,“机会不是等来的,需要去碰”,我们不能仅从兰大就业网寻找信息,多渠道寻找资源、大胆地多投简历。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采访、文字|贵金涛 陈壹航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贵金涛 陈壹航

主编|李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疫情下,兰大这一师门如何实现就业率100%?

分享就业经验 兰州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