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生活给我坎坷,诗词给我力量
人生总有一天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他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留传下去
作者:起风了(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
01
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
“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
她的一生受尽坎坷,一生都好像被命运轮回捉弄,丈夫的性情大变,白色恐怖的怀疑,大女儿的突然离去.....
后来,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诗词,奉献给了她一生挚爱的教育事业。
02
1924年,北京一户叶姓书香世家诞生一女婴取名叶嘉莹,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
父母二人都喜欢博览书群,对待女儿的学习自然也不会怠慢。
3.4岁的时候,叶嘉莹的父母都开始教其读书认字。
1930年6岁的叶嘉莹在父亲的领读下开始学习《论语》,9岁进去笃志小学。
父母天生的良好教育以及叶嘉莹一身对文学的喜爱,她对诗词歌赋的天赋很快就展露了出来。
但父母二人虽然允许身为女子的她去学堂读书,其他方面还是封建式的教育:比如小时候的叶嘉莹会经常被关在四合院里,不准出门和小朋友玩耍。
院子里的土地,墙角的几朵小花,还有那天空飘着的云,这都养成了叶嘉莹文静幽远的性格,也从侧面激发了她对诗歌的兴趣。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的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开始了对诗歌的全身心投入。
不久时值抗战,北平被日本占领多年,其父因七七事变而被迫跟随国民政府西迁,因此跟家里人断了来往,整个家庭只得由其母亲一人承担。
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十月,母亲因病去世,整个家变得四分五裂。无奈之下叶嘉莹只得投奔伯父伯母一家生存。
幸得伯父伯母的照顾,叶嘉莹的求学之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干扰。只是母亲突然的撒手人寰,让叶嘉莹更加深刻的体会了诗词的力量。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对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1945年,叶嘉莹学习结束毕业,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因为对她来说这是回报祖国最好的途径。
03
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者,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
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她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的惊叹。
台湾作家陈映真回忆叶嘉莹两讲课时的状态说道。
刚开始的时候,教书是特别辛苦的事,在一本关于叶嘉莹的书里其中有一章节这样记载道:
刚开始教书时,生活清苦。
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件布做的长衫。因为骑车,天长日久后面的衣服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
“只要我讲课讲得好,学生对我一样尊敬。”她有这种信念,因为她记得《论语》中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即便一无所有,内心仍保持高洁的品德和操守。
只要能坚守在教书育人的这个工作岗位上,生活怎样的清苦她都觉得无所谓。
1948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自己的丈夫,之后便随着丈夫迁居台湾。
五十年代初开始,叶嘉莹就开始就任于台湾大学的专职教授,其后因教学出色而被聘为炎江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兼职教授。
在其几十余年的教学生涯里,叶嘉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专业人才。
甚至是后来的一批欧美学生从师于她,都有不少人成为了汉学专家。
1949年,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叶嘉莹的丈夫因被怀疑是“谍匪”而被捕,叶嘉莹无奈之下带着才四个月大的女儿投奔姐姐家。
虽然是亲戚,但寄人篱下的苦,只有她自己明白。
为了不妨碍姐姐家的正常起居生活,叶嘉莹带着女儿在走廊打了一个地铺;中午的时候,为了不打扰一家人休息,她独自一人抱着女儿在树荫下走来走去。
终于三年之后,丈夫出狱了却性情大变,经常无缘无故的大发脾气,叶嘉莹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他的发泄对象。
只有杀死自己的一部分感情,我才能得以生存。
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
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
60年末,叶嘉莹应邀去了美国的哈佛大学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学传习授课。
在异国他乡用英语授课,叶嘉莹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文论;另一方面,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
她对学生说:
诗歌里面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我的文法、发音或许不够正确,但我讲一首诗,会把我所体会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讲出来。
她发自内心的真诚超越了语言和国界,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04
但毕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叶嘉莹心里念着的还是生自己养自己的祖国。
终于在1974年的时候,叶嘉莹满足了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在悲喜交集的心情下写下了2700行的长诗!
书法家周东芬手书叶嘉莹先生《祖国行长歌》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只有诗歌,才能表达出自己最真挚的爱。然而,重情的人,总是会被命运轮回折磨。
1976叶嘉莹趁开会的机会,飞去多伦多看望自己的大女儿和女婿,等她再飞回到美国费城的小女儿家时,只有几天的时间,却接到了大女儿的噩耗。
写诗时的感情,自然是悲痛的,但诗歌之为物确实奇妙,那就是诗歌的写作,也可以使悲痛的感情得到一种抒发和缓解。但整个心情仍然是悲苦而自哀的。
生活的苦,她经历了一辈子,也忍了一辈子,这一辈子她爱着诗歌,也因为有诗歌的支撑,而存活。
从20世纪40年代叶嘉莹就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
有的学生曾经问过叶嘉莹:“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叶嘉莹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也许只有经历过她经历的苦,才会明白诗词到底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04
2014年在叶嘉莹90岁生日时,有学生打电话给她,说很抱歉,老师的寿辰来不了了,因为已经不能走路了——她好多学生现在都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
为什么老了还不愿意让自己放松,还要那么苦心诗歌?
她说:
人生总有一天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他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留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
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老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也许有一天,她会如她所说自己的生命的结束在讲台上,但现在,她整个人的力量都融在了诗词里:不老不死,生生不息。
她的诗词,她的一生,她忍耐的一辈子。
作者简介:起风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鰣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原创不易,随心打赏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这里集合最专业、有趣的心理测试,帮助你全方位、深层次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