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低水平勤奋者:你做事的深度决定了努力的价值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1-02-27

一个人值不值得嫁,看他心情不好时的模样

30岁离婚了,那又怎样?

幸福生活,藏在吃饭这件小事里


你做事深度不够,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勤奋,那都是低水平勤奋者,你本质上就是一条工作效率低下的咸鱼。


作者:迪迪(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


1、停止低水平勤奋表演

 

在试用期的时候,我处于邮件秒回的状态,只要有邮件进来,一定放下任何事情,先回复邮件。


那个时候我认为这是敬业,对客户重视的表现。

 

刚开始业务不熟,工作量不大的时候,这样做还可以,但后来开始上手了,工作量有所增加了,我一看到右下角跳出新邮件,立刻放下手头上的活,秒点然后回复信息。


结果就是,我所有的事情都只干一半,没有一件事情是完成的,而且错误率极高。

 

我发现这样的工作方法实在太差,工作效率也低下。于是,我刻意观察我周围的同事,他们是怎么干活的。

 

我发现他们收到的邮件要比我多的多,但从来都不会秒回信息。


早上上班打开电脑,不回复任何消息,而是先下订单,把符合要求的客户先输入到系统里,方便后续的工作。


全部输入完成以后,然后再看shiper的邮件,按照轻重缓急回复邮件,shipper这边的邮件差不多回复完以后,根据时差回复国外的邮件。

 

我发现这样做的工作效率很高,尽管没有秒回,有时候心急的客户也会来催,询问是否看到邮件。但是总体上都能确保邮件回复到位,不存在遗漏或者写到一半就发出去的情况。

 

当时我不太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但我觉得这种方式不错,于是我就依样画葫芦模仿。先确定我的工作核心是什么,然后根据工作核心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流程。

 

后来,我才开始明白,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深度。工作不是看你秀加班加多晚,秀你有多勤奋,秀你有多努力,真正要秀的是深度。

 

  • 你做事的深度决定了你努力是否有价值。


你做事深度不够,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勤奋,那都是低水平勤奋者,你本质上就是一条工作效率低下的咸鱼。



2、什么是深度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中对深度工作下了一个定义: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晓松奇谈》有一期讲述日本料理,高晓松采访日本早乙女厨师,截止目前,他炸了2300万天妇罗。


高晓松问他:“你觉得这50年长吗?”他说:不长,一眨眼就过去了,我都没觉得日本有什么变化。”

 

50年,只炸天妇罗,时间长么?


在很多人眼中,长的无法相信。


但是这位老人却云淡风轻的说不长,这就是所谓的工作深度了。

 

与深度工作相反的词语叫做“浮浅工作”。


它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的价值,且容易复制。”

 

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在发生,工作好好的,看到手机亮着光,立马看手机,就怕错过1个亿。


每个10分钟刷个微博,朋友圈,深怕自己错过什么秘密。


还有,嫌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那就听书,听10分钟的书等于看完一本书。

 

由此可见,在碎片化时代,深度工作能力具有稀缺性,每个人都有能力可以做到,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做。



3、如何避免浮浅工作,成为低水平勤奋者?

 

  • 1.专注一件事,像phototshop一样分解任务

 

很多人最羡慕这类人:可以多项工作同时进行,并且高效率。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类人。


在《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这本书就有过研究,如图所示: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每一件事情想ps一样,分解图层。假设你需要制作一份年中销售总结ppt。


你要做两件事word文字版和ppt图示版。如图所示:


 

正如《深度工作》中所提到:不要不断分心,而是不断专注。

 

  • 2.有成果的冥想


冥想不是发呆,想心思,而是要有质量,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这个难题可能是一篇文章的提纲,一篇演讲稿的选题,一个论点。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问题上。

 

在开始冥想时,你的大脑会引来各种无关但又很有趣地想法。


其实,这些想法在偷走你的注意力,你要温柔地提醒自己回归原位。


起初很容易分心,但坚持冥想会有效果。

 

  • 3.远离社交媒体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社交媒体刻意保持一定距离。


因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围着社交媒体转,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这个人注定是浮躁的。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写小说期间远离社交媒体,2009年罗琳手下的工作人员在推特账户注册了网名,当时她正在写作《偶发空缺》,开设账户之后的头一年,她只发了一条消息:“这是我的实名账户,但恐怕我不会经常发声,因为当前纸笔扔是我的最爱。”

 

正如《深度工作》封面写的一句话:要让自己变得不容易联系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离经叛道,但仔细想想很对。

 

如果一个人永远处于信息秒回,不断发自己状态的人,她注定无法集中注意力,深度工作,也一定是一个不靠谱之人。

 

现在你可能无法戒掉社交媒体,但你可以跟社交媒体保持距离。

 

  • 4.找到你最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会抱怨:“这么快就下午5点了,我都不知道干了什么。”

 

如果你经常说这句话,你就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在做什么了?


花多长时间在工作上,又花了多长时间刷微博,聊天了。


因为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产出。

 

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分布不均等,信息不再饥渴,而是已经过载。


学如逆水行舟,但信息汪洋,怎能乘独木舟?你要做的是找到最重要的事情了,然后集中深度工作。

 

何为重要的事情?


真正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最后我想说: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只能靠深度了。


正如《深度工作》中所说:“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作者简介:迪迪,富兰克林俱乐部专栏作者,新浪书评人,做一个安静的读书人。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原创不易,随心打赏

赞赏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这里集合最专业、有趣的心理测试,帮助你全方位、深层次了解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