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好好说话”开始训练自己的第一反应

长久的感情,是做出来的

世界正在惩罚那些将就的人

人值不值钱,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


“第一反应”决定了我们的前途命运。我们的命运不是别人决定的,而是我们每一个第一反应积累起来,最后画出的那条线。你要的是办事员给你的结果,而不是和他吵一架。一旦你能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好好说话,哪怕对方态度恶劣。


作者:Scalers,来源: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ID:scalerstalk),经授权发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一直在遵循着一个“动作-反应”的模式。


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施加出去,都会得到某种形式的反应,而这个反应,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动作。


有的反应来得快,有的来得慢,有的反应在强化,有的反应在抑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生活。


某天准备出门,到楼下发现下雨了。面对“下雨”这个场景,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回去拿伞”或者“淋着过去”。


我们选择哪一个反应,取决于多个因素。


如果雨很大,我们可能会回去拿伞,如果路好走雨很小路程短,我们可能就直接冲出去,如果你穿了新鞋子然后身边还有位姑娘,你可能想,我叫个车好了。


这就是我们针对“下雨”这个动作,我们产生的不同反应。


同样,在生活中,遇到其他问题,也会有类似的“反应”情况。


同事甩一个烂摊子给你,邻居家跑来找你要蹭网络,陌生人在地铁上向你乞讨……这些都会触发你的反应。


在诸多反应中,我们总会有一个最先想到、最早出现并且最可能执行的反应,我称之为“第一反应”。

 

我的观点是,第一反应会决定我们的前途命运。



1、如果不加训练,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特定的,原生态的


每一次你遇到同一种情况,就几乎一定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这种重复的应对方式,就会沉淀成行为模式。

 

职场上你会看到有许多人,每次做错了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找借口辩解,这就是他们的第一反应;


与此同时,你也会看到有的人,犯了错误马上承认改进,这也是他们的第一反应。

 

生活中你也会看到有一类人,遇到任何事情,总可以找到“黑点”喷个不停,情绪消极,说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这是第一反应;


同时,还能看到一些人,不管发生什么,积极努力想办法,解决了问题,这也是第一反应。

 

人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来的?可能来自从小长成的经历,来自有意无意的输入。经历过各种事情的影响,反复洗脑,最后形成了第一反应。

 

我们无论如何都会被洗脑,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知道谁在什么时候给我们洗了什么脑。

 

我会用“原生态”这个词来形容一些人,指的是,这类小伙伴的思考和反应,没有经历过任何的训练和修饰,你会看到一种“原生态”的面貌。


俗话说,没有教养,其实也是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种原生态,由于洗得太复杂,以致无法分辨,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在影响着自己。


这未必是好事,如果你总是莫名其妙地不开心,你会感觉人都不是自己的。



2、特定的第一反应长期堆积,勾勒出我们的命运曲线


改变一个人的第一反应是很难的。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我们的第一反应倾向于保持不变。


改变是需要学习的,大部分人不爱学习,因为真正的学习一定是痛苦的,于是往往千年不变。

 

在时间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司机,开了一辆车,车急驶,但是方向盘固死, “第一反应”锁定了我们的方向,让我们无法调整动弹。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许正好行驶在一片平地,到处都是路,所以方向盘固死,不见得有危险。


但是我们如果这样一直开下去,也许哪天就会撞到墙,或者开到沟里,掉到悬崖,因为我们不会调整方向。

 

所以如果你认为现在仍然正常驾驶,唯一的原因是运气好,没有撞到墙。


除非有外界干预,或者有强大的自省,或者得到了更强烈的反应,否则我们会一直按照这个方向,持续下去,而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我们的命运不是别人决定的,而是我们每一个第一反应积累起来,最后画出的那条线。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迷茫焦虑,因为只是点了几下,看不出方向,但是其实这正也是机会,因为还有画的空间;


等到年纪渐长,发现自己画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这个时候,再想发挥,已经很难,因为岁月的白纸,已经污了。

 

在第(1)点的事例中,两个人分别有不同的第一反应,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以“积极解决问题”为第一反应的人,和一个“遇事都喷”为第一反应的人,持续十年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3、如何从现在开始调整自己的命运轨迹 


写到这里其实很容易发现,如果你现在所有的第一反应都不变,这一辈子你大概能到什么高度,能赚到多少钱,取得什么成就,其实能算出来。


除非踩到了时代的红利,否则我们的生活和前辈人物走的道路,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你对待事情的方法会怎样,遇到困难会怎么样,有了目标会怎么做,遇到喜欢的人会怎么说……


这些第一反应如果都保持不变,却希望有一个不一样的命运和未来,你确定自己头上没有长包?


循规蹈矩地做事情,也就会得到循规蹈矩的结果,我们都是普通人。

 

那如果我们要抗争业已定型的命运,如果我们不愿意接受目之所见的自己未来,那我们就必须要从第一反应下手。有什么好的方法?

 

找一个第二反应随时待命,待到机会成熟,替换掉第一反应。

 

如果我们想要成长,那我们就要改变,而这意味着我们许多第一反应都要升级改造。


因为以前的第一反应,让我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你要变样,那先从第一反应下手。


于是你给自己找一个第二反应,也就是,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在你有一个本能的冲动反应之后,停一下,想想还能有什么反应的可能?

 

一开始我们会头脑空白,但是坚持多问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好像事情的角度可以比自己想象得更多。


而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不会“不由自主”地反应一些事情,相反,你更容易思考,现在要怎么做才更符合规律。


这个时候,其他人会开始夸你情商高,但是本质上是,你掌握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一旦你能在所有的反应方案中找到一条最接近最优答案的道路,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起色。


这个时候,命运的轨迹开始撬动,你开始影响自己的未来,这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

 

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持续行动,你会发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那是真正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了。



现在聊一下怎么入手训练自己的第一反应。


1、从好好说话开始训练第一反应,是最容易入手的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的交互,大部分要通过说话完成的。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过程,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

 

两个人说话,是各自把“第一反应”交换对接。我们每个人对事情产生的反应,可以整理成一个“动作-反应”列表。


用一张白纸,把这些“动作-反应”写下来,就定义了我们的性格特点。

 

这样一来,说话就变成两个人各自拿着长长的“第一反应”列表相互对照。


对照一致的,沟通会非常愉快,对不上的,就会出现摩擦问题。


但是只要开始对照,遇到不一样、对不上的情况就会非常普遍。

 

还记得考完试和同学对答案的场景么?发现不一样的时候,你第一反应是不是“心惊肉跳”?


在受到惊吓的同时,你快速地判断,这是你算错了,还是对方错了。


如果两个考生的全部答案完全一样,要么同时做对拿满分,要么正好错一块,要么就是抄袭了……

 

对话就像这个对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高风险的,因为遇到不同的情况太普遍;


这个过程也是脆弱的,因为我们彼此都在用自己的第一反应在处理,而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没有经过训练,于是不稳定,很容易擦枪走火。

 

在绝大部分的对话情况下,我们面对的对象都有可能是处在“小白模式”中。


而一个人一旦在小白模式,第一反应就不可控,容易产生蝴蝶效应。

 

你有没有经历过,只因为多说了句话,造成多付出几倍沉重代价的事例?


比如我以前就遇到过,多说了一句话,多付了五千块钱的事情。


年少无知的我,只能用金钱买教训……不过至少比用时间买教训好……

 

这样的事例非常容易出现在与陌生人的沟通中,凡是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达成交易的时候,事情的发展与说话的方式就紧密相关。


这是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第一反应都为你所了解,而一旦言语上的不注意,就会激发不良的第一反应。


所以,服务行业从业者,尤其是一线人士,通常在上岗前都会有很严格的礼仪训练,通过一种标准化的方式,降低运营的成本,以免让客户大爷不开心了。

  


2、好好说话很重要,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用最低成本达到目的。


在网络上经常会有一类“所谓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的文章。


但是我的理解是,这类文章的论点挺好,但是论证方式是有问题的。


这种文章的风格最后一般会沦为对于一类人的嘲讽,只是因为对方没有顺着自己的情绪,没有让自己爽到,从而判定对方为情商低。


其实我倒觉得充当世界警察对他人的情商进行判断,反而是情商低的表现。

 

如果换一个角度,好好说话的价值非常容易理解,以至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


这个角度就是,好好说话很重要,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用最低成本达到目的。

 

的确在生活中你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用自己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的方式与外界说话,难免会触发对方的不良第一反应,而且触发的可能性非常大。


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用你的第一反应对待他人,几乎都可能是错的。


就像你找出一本书的任意两页,内容相同的概率几乎为零;就像你随便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一个基本面,我们不太可能说出一些话,让每个人都喜欢,甚至我们注定不会被喜欢也许是因为我们长得不好看)。


而一旦你能接受这个认识,那也就能明白,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了。

 

如果我们不换位思考,那可能大部分时候,引起其他人的第一反应都不会好。


所以为了其他人第一反应好一些,从而让我们自己好一些 ,我们必须要考虑对方的情况。


考虑对方情况,其实和考虑环境变化是一个性质。


出门下雨要打伞,朋友情绪不佳你要体察,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不给自己添堵。

 

分析到这里你能看到,我们好好说话,其实就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用最低成本达到目的。这样说有点功利,举个例子:

 

你去公共机构办事,办事员的态度特别差。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会有什么情绪?你会说什么话?

 

有的人会用同样刺激的话语回应,并和办事员吵起来;但是有的人却可以忍耐直到把事办完。

 

注意,如果你能牢记目的,你要的是办事员给你的结果,而不是和他吵一架。


一旦你能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好好说话,哪怕对方态度恶劣。


因为你再用言语和情绪刺激对方,会激发对方不良的第一反应,最后如果解决不了问题,你自己还是吃亏的。

 

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尽量保持客气与克制,不要有太强烈的情绪反应,把事情办完,拿到结果。之后你再打投诉电话什么的,那也没有关系了。

 

所以,关于好好说话,最自私的解释就是,如果你嘴巴灵活,在生活中,可以给自己减少很多麻烦,这不是为了讨好对方,只是用最你最低成本的方式,达成你想要的目的。

 


3、以对方的处境出发,培养第二反应,替代第一反应。


如果我们要训练自己的第一反应,其实先从说话开始入手。


下次在张口说话前,再想一下有没有别的方案或者可能性,而不是纯粹让情绪驱动自己的话语。

 

这其实是重大的视角切换,让你从自己出发,切换到从对方出发,从事情最应该如何进展出发。


而这么做的目的是用好的东西激发对方的好的第一反应,而不是用不好的激发他不良的第一反应。

 

比如现在的很多家长喜欢数落自己家的孩子,尤其是当着亲人的面,数落孩子不好。


这种家长的动作,就会诱发孩子成长中不良的反应,信心不足,成绩下滑等。


但是如果家长以鼓励为主,孩子会更积极一些,因为人性本来就需要更多正面的肯定。

 

至于家长为什么喜欢数落孩子直到理论自证孩子变笨,我能想到的也大概是,反正是自己的孩子,数落一下也是很爽的。


因为破坏欲给人快感,其实破坏是要比建设难很多的。

 

在对话中,道理也相同。如果你在对话场合,经常是把话说出去以后,才想到一句更好的,那你应该记下来复盘分析。


下次直接反应出第二句,而不是先说一句不好的,再去找补。

 

这样就要求我们心思要细一点,当你不管在任何场合,进入与人对话的模式,你需要训练自己开动大脑,思考对方在这个场景下,是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经历,代入到对方的身份里。


这时候,你一方面会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说出这些话,另外一方面,你也会知道要怎么说,见人说人话。

 

人心其实是相通的,如果你觉得不妥的,对方很有可能也会感觉不妥。


而我们无法要求别人的第一反应如何,我们只能不断地训练自己,让自己的第一反应,更有弹性,更加贴合这个场景下应该说的话。

 

综上,如果我们认识到第一反应对于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那就可以考虑从好好说话开始训练,而且是要持续刻意训练。


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说什么”和“不说什么”两个开关,调节我们的行为,这是更高阶的成长技术,后续有机会分享。

 

一定会有人说,想说啥说啥不就好了,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多累。


其实这是短视的行为,如果你自己一个人过,随你便;但是一旦有了协作,有了两个人以上,就会有政治,就会有需要。


大部分人就吃“好好说话”这一套,包括我也是如此;而倘若有一条规律存在,你非不去运用,反而想另辟出一条,那才是最累的事情。

 

我们有句老话,叫“和气生财”,还有句新话,叫“闷声发大财”都是如此。

 

祝君财源滚滚,第二反应多多!

 

作者简介:关于一切成长进步的持续行动视角,不是那么好懂,不是那么大众,注意保护膝盖。 公众号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发起人,ScalersTalk成长会创始人,其他请百度。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专业心理测试:如果你是男/女生的话,你会被自己这样的人吸引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