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不是不势利,你只是想占便宜

推荐:你无趣,是因为你的圈子太小

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哪怕我们平时并不认为自己在做着势利的事,其实却只是我们对自己的真实目的认识不清而已,于是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了对自己的误解。


作者:蔡垒磊,选自新书《认知突围》,经授权发布

 

一、承认自己势利


势利是一个委屈的词汇。


之所以说委屈,是因为它自诞生以来便被人为地附上贬义的色彩。


它本身描绘的却是一个真实的、人人都有的,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状态。


只是人出于“占便宜”的心理,将这种正常的状态“贬义化”。


这样,当别人羞于这样做,而自己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够轻松得利。


因此,人人都说势利不对。


因为你要说它对,你就是势利的,于是就没人跟你玩儿了。


之所以不跟你玩儿,是因为在你身上明确占不到便宜,而在别人身上,不那么明确。


在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


那就是我们嘴上说着势利不对,但行为上却都在做着势利的事情。


然而我在开篇就已经说了,大脑这个东西是会骗人的。


你老说老说,结果一段时间以后,很可能就信以为真了。


如此,我们就从只想得利变成了真的“嫌弃”别人的势利,这就很危险。


因为我们对别人的“合理”行为作出了错误的反应。


势利这个行为,哪怕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


不势利,就意味着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概率更低。


如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与淘汰,我们自出生以来就自然携带了“势利基因”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因为我们都是“势利者”的后代。


所以,也许我们无需大声说出“我就是势利”,但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明白,我们每个人本就是生而势利。


如果我们通过对自己的洗脑妄图让自己接受一个更“干净”的自己,只会在很多时候造成决策失误。


环顾下你的周围,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


有钱人、有幽默感的人、老好人……等等。


如果要将他们归个类的话,大致画像是“有正面资源或有潜在的正面资源可贡献”的人。


他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人人都喜欢靠近这些“(潜在)正面资源”的拥有者。


这意味着跟他们凑在一起得利的机会更高,或许是物质上的,或许是精神上的。


很多人不是看不到自己的行为,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行为的目的。


由于目的本身通常是“复合”的,因此人们总会将各种微不足道的切片目的拿出来当作借口。


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避免直视自己内心那些貌似“阴暗”的部分,这是很糟糕的。


我建议从今天开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势利。


因为更坦然地认识自己有助于你在重要关头不被世俗的道德压力所绑缚,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二、正确获取好人缘


势利是每个人刻入基因的天性。


因此,我们会有倾向性地选择跟一些人相处,不跟另一些人相处。


对于那些很多人愿意与之相处的人,我们一般说这个人的人缘好。


依照上面的叙述,我想你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出人缘好的关键,那就是拥有正面资源或潜在的正面资源。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人缘好的人,当然也需要。


不过,正如收入分为资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一样,人缘也是。


你看很多有钱人,他从不请人吃饭,也不给人好处,但就是有一堆人围着他转。


我把这类称为“资产性人缘”,他的好人缘建立在他有值得他人“图谋”的地方。


所以哪怕他什么恩惠都不施,只要有潜在的收益期望存在,他的好人缘就会一直存在。


老好人的人缘也不错,但本质就有很大不同,他的好人缘建立在他能给人提供即时性的正面反馈。


他从不得罪你,让你的心情很舒畅,你有个小忙只要开口,他也会尽心尽力,我把这类称为“劳动性人缘”。


劳动性人缘必须时刻维持在劳动状态,也就是得一直处于施恩状态。


假如他从某一刻开始拒绝别人的请求,那么前期的积累就趋向于0。


换言之,他的积累建立在“不断施恩”的沙堆上,看似累了个金字塔,风一吹什么也剩不下。


资产性人缘则要好得多,它与劳动性人缘之间的区别可以归纳为主动被动


劳动性人缘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被动的,受环境裹挟,而资产性人缘则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力。


人人都想跟你建立资源交换关系,且很多人会将自己的资源主动献上以示诚意。


至于最终同谁“建交”,主动权一直握在你的手里。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一出生就带着光环拥有资产性人缘的。


绝大多数人还是得通过不断积累,才能一点一点建立起对他人的吸引力。


而在我们自身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我们就不得不通过积累大量的劳动性人缘,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为什么会更有安全感呢?


这有点类似于佛家的“广结善缘”,我们付出的劳动越多,才能有更大的概率获得一些回报。


显然这样的策略是比较被动和低效的,但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


有些读者可能会有疑惑:


我明白了资产性人缘和劳动性人缘,对于比我价值低的,我自然是拥有资产性人缘,可以有主动选择权;


但对于价值比我更高的人,我该选择主动为他提供“劳动”,还是默默提升,直到可以与其平等交流呢?


这就得看你们的差距是多大了。


如果你们之间的差距过大,你主动提供“劳动”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无论你是想跟对方进行单次还是多次交换,对方都几乎不可能回报你。


因为对方没有同你进行交换或建立联系的必要,这样,你的单位时间利用率就会非常低,近乎于0。


因此,当我们主动提供“劳动”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表明我们想建立长期交换关系的姿态。


这个策略仅在你与对方差距并不是那么大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在此之前请先埋头积累。


如果你想在积累的同时通过“建交”来获利,可先将你的目标转向与你对等或略胜于你的那个群体。


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势利”是贯穿绝大多数人类行为的始终的。


哪怕我们平时并不认为自己在做着势利的事,其实却只是我们对自己的真实目的认识不清而已,于是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了对自己的误解。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蔡垒磊,高智商协会“胜寒”“门萨”双会员,一站式知识平台蚂蚁私塾创始人,公众号:请辩(luojiyingshang),颠覆认知的新书《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现正强势上市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认知突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