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说“改天 下次”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我开始郑重审视“改天”、“下次”这些词语,当我弄清楚我说它们的时候我在想什么之时,我发现我能用它做的,唯有两条:一是真挚的承诺,二是不得已的婉拒。
作者:路遥非远(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
01
周末与朋友逛街,无意中逛到一家服装店,发现竟是高中同学开的。
多年未见,乍然相逢,只觉得十分亲切。
临走时同学热情相邀有空来玩,我亦满口答应,说好改天再来,回家将此事说给母亲听,母亲当即说道:“那你有空就去找她啊。”
我想也不想便开口反驳:“那可算了吧,我跟她以前也没有多熟啊。人家就是这么随口一说,我也就这么随口一应,谁还当真啊。”
你怎么知道别人就是随便说的,要是人家是真心实意邀请你的呢,你却拿话敷衍,你亏不亏心?
听完母亲的话,我一时语塞,由于高中时期我和这位同学并未深交,所以我先入为主地认定了她邀我去玩只是临别客套,于是我也跟着客套了一句。
所以当我嘴上说着“改天再来”的时候,其实我心里想的却是“不会再来了”。
这个认知结果让我有点心惊,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这么心口不一了?什么时候开始,我将委婉拒绝操纵得如此游刃有余了?
什么时候开始,“改天”“下次”“过两天”这些表示约定的词语已然变成了推脱敷衍的代名词了?
02
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吗?还是大家都这样?当我们在说“改天”、“下次”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想什么?
为了弄清楚以上几个问题,我开始细致观察起身边的人来。
第一个观察对象很快锁定为母亲。晚上吃饭时母亲接了一个电话, 通话末尾我如愿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内容:“今天我就不去了,改天吧,改天再跟你们一起去玩。”
那么,这里的“改天”是在表达什么?
追问母亲后,我得知电话那端原来只是一个母亲朋友的朋友,唯一的交情是曾经一起吃过一顿饭。
这样的关系,用母亲的话说,“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怎么可能一起出去玩。”
所以母亲的意思很明显了,“改天”在这里表示拒绝,委婉的拒绝。
第二个观察对象是下班后一起回家的同事,同事在地铁站碰到了久未见面的熟人,两人俱都十分欣喜。
对方邀请同事周末一起吃饭,不巧同事这周要加班,无奈之下只能商定下次再约。
对方走后我问同事:“你说下次不会是在敷衍吧?”
同事一挑眉:“怎么可能,她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学姐,只是毕业后联系就断了。今天好不容易遇上她,我肯定是要去和她见面的。”
看到同事脸上掩都掩不住的喜悦之色,我明了同事口中的“下次”就真的是下次的意思。
在这里,“下次”回归到本源所具有的约定属性,意味着说者对听者的承诺。
回家途中看到路边的碳烤生蚝小摊,我脑中灵光一闪浮现出第三个观察对象:办公室的另一位同事周姐。
周姐曾在几天前的午餐时提及家中的养殖场,大谈自家养的生蚝是多么硕大肥美,并十分豪爽地表示过两天做好了带过来给我们吃。这眼看着明天就周五了,不知道是否有得吃?
第二天怀着期盼的心情上了班,望眼欲穿盼到午餐时间——别说生蚝了,周姐碗里连点肉末都看不见。
第三天,莫不是周姐不小心忘记了?
我决定再等一个星期看看,一个星期眨眼就过去了,依旧没有看到半点生蚝的影子。但周姐照常和我们说话谈笑,面上并无半点“说话不算话”的尴尬之色。
到此时我已经可以完全确定,周姐口中的“过两天”真的只是随便说说。
我们以为她做了个承诺,并为此热切期待,没想到承诺的人转头就将之忘得一干二净了。
03
通过以上几个事例,再归纳一下生活中的其他状况,大致可以发现,同样是在说“改天、下次”,但至少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涵义:一是拒绝或敷衍,二是真实承诺,三是空头支票。
第一种涵义取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它要求我们说话行事注意含蓄委婉,不伤情面
所以当我们处在一个不得不拒绝对方的场合时,习惯让我们很难直接说“不”,而是选择说出“改天”这种看似答应实则拒绝的词汇。
这种说法的好处显而易见,深谙规则的成年人在顷刻间就能达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谈话圆满结束的同时听说双方的意愿也都得到了满足。
而坏处同样也很明显,就像在我的事例里面,当你不能判断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时,你的敷衍很有可能让你失去一个真挚的谈话对象。
第二种涵义是“改天”等词原本就具有的意义,但随着语义的扩充,真正用它来表达“承诺”的人反而减少了
在这种语境里面,我相信你说出“改天”一词时确实是因为当下的不空闲而作出的改期约定。
但注意,你必须在你空闲时,尽快和对方落实你们本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直到你们的约会顺利完成。
否则的话,在对方等待的这段时期,难免会对你和你的承诺产生怀疑感。
更严重的是,当你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无法履行约定甚至一不小心忘了约定时,那么此时你已经陷入了“改天”的第三种语义中。
周姐的事例就是典型的第三种涵义,“过两天”在她口中完全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或许是在当时同事们赞叹和羡慕语气的推动下,周姐脱口而出许下了承诺。
但她从始至终都并未将承诺放在心上,也并未觉得没有履行承诺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她能做到神色如常,毫不在意。
但在我们这些接受承诺的人看来,却会对周姐的人品产生怀疑。
对你来说不费吹灰之力的一件小事你都没能做到,那么以后你承诺的那些更大的事情,我们自然更会持质疑态度。
更有甚者,我们还会怀疑,周姐是不是在故作大方?是不是在承诺出口之后立马就后悔了?所以表面看似忘记实则却是根本不想兑现承诺?
怀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只要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几次,那么种子很快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而一旦我们的猜测被证实,我们绝对会对周姐这样的人敬而远之。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如此。不管平时营造的形象是多么正面积极,只要在一些小事上漏了行迹,迟早会被人发现真相进而疏远。
04
或许有人觉得我在危言耸听,不过就是一件小事没做到而已嘛,至于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也有人觉得委屈,我做出承诺的时候确实是真心的,但有时真的是因为事多才不得不一拖再拖。
还有的时候也的确是不小心忘记了,等想起来的时候发现早就过了承诺之期了,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再约了。
更还有人觉得习以为常,“改天”、“下次”这些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
作为个人来说,一方面在别人说出这些词时基本不会放在心上,所以不会有什么失望之感;
另一方面自己偶尔也会忍不住随口说出这些词汇,但其实压根也没准备履行这些承诺的。所以相互理解理解万岁啦。
对于上述的观点,我表示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其中的一些观点也曾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
但以我的经验来看,千万不要小看失约对一个人的影响。亲朋好友之间相处或许会多几分宽容,但如果是在工作、职场上,失约却会成为一个人的致命缺陷。
试想你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人,总是给你许下空头支票,工作却是百般推迟甚至根本不做,你也忍不住会对他产生恶感吧。而如果你正好就是这个人,别人对你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了。
或许短期之内看不出什么后果,但从长远来看,时间会扼杀一切失约之人。
至于我们自己无意中的失约行为,也不是没有人苛责就能够当没发生的,及时补救加诚恳道歉才是王道。道歉是为了取得谅解,补救则能够修固关系。
永远不要选择什么都不做。回想那些已经远离了我们生命的人,有多少是因为谁都不愿多走一步才渐行渐远的?
而那些对此习以为常的人,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当你从别人那里感受到失望,别人也同样从你这里感受到失望时,大家渐渐都会对“改天”等词所具有的承诺之意不再相信了。
我本以为这是成人世界的规则之一,但当我发现我为此在职场受挫,被朋友疏远时,我发现这个结果是我所远远不能承受得起的。
我开始郑重审视“改天”、“下次”这些词语,当我弄清楚我说它们的时候我在想什么之时,我发现我能用它做的,唯有两条:一是真挚的承诺,二是不得已的婉拒。
现在想想你曾用“改天”表达过什么涵义?是否因此造成过不好的后果?
如果你想有所改变,那么你只能选择以上两条语义,就算做不到一诺千金,我们也绝不能做失信背约之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路遥非远,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90后老少女,天秤座的懒癌晚期患者。喜欢睡觉、发呆、空想,心中一直有个文字梦,希望有一日能筑梦成真,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原创不易,随心打赏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富书创始人
👇为什么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