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越活越幸福的4个迹象
幸福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状态,当你幸福的感知力强之时,幸福随处可见。
作者:然然菇凉(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楚翘朗读音频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人到中年,感觉自己活成了一部《西游记》,悟空的压力、八戒的肚子,老沙的秃顶,唐僧的唠叨,九九八十一难一个不能少,关键是还离西天越来越近。
粗一看让人哈哈大笑,细一想句句扎心。
人到中年,直面着快要谢顶的危险,默默承受着房价,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养家重担;
加上社会快速更新换代,传统行业受到一波又一波冲击,焦虑,已经成了中年人的代名词。
不过,总有一些人能够在年近半百的年纪逆势上扬,甚至大器晚成,这其中的奥妙,恐怕不只是运气那么简单。
人到中年,能够越活越幸福的人,一定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在我看来,真正强大的中年人,大概是这样的:
他们仍旧怀揣着对生活的点滴渴望,又懂得在必要的时刻退后一步保全自己;
他们既能正视自己精力和身体的衰退,又能力所能及地跟上时代脚步,迭代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有以下4个迹象,说明你越活越幸福。
有自己的生活节奏,锐气不减
想象一下,如果你40多岁了,仍然没有自己的事业,胸有猛虎,无奈却手无缚鸡之力,你该怎么办?
1300年前,高适就面临这样的状况。
公元723年,不满20岁的高适,胸怀闻达于天下的野心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可惜,最终还是落第了。
12年后,32岁的高适再次参加考试,还是榜上无名。
又过了十几年,直到45岁,高适仍然是一介布衣,穷的一塌糊涂。
按理说,屡试不中,已经足以摧垮一个古代读书人的心气了,但高适没有。
二十多年,他别居陋室,用心读书,未有一日放弃。
读的书里面不仅仅是经史子集,还有兵法系列,除了写得一手好诗,还练得一手好剑。
人到中年,他等待的是一场厚积薄发的逆袭。
终于,当一首《别董大》传遍了大唐帝国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他终于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熬成了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也迎来了平生第一场功名,被分配到河南封丘做县尉。
那时的高适已经45岁。
当他发现,日复一日的程度化工作,与他的宏图大志相差实在太远之时,于是便转身离去,选择投笔从戎。
由于熟知兵法,在大军溃败、主将投降的情况下,他独自杀出重围,当着皇帝的面陈其要害,力挽狂澜。
此后十多年,在大大小小的平叛战争中屡立战功,从一个诗人终成一代名将,三代皇帝对其恩宠备至,加封他为渤海县侯。
张爱玲说:“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使用恰当的话,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被仔细地、缓慢地、一寸一寸地刻成一个奇妙的雕像。”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人到中年,锐气不减,不减的是迎难而上的自信和勇敢。
中年人真正的成熟,并非一味地隐忍,而是心有所向,心有所待。
太史公有言: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人生的艰难困苦,从来都能够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这无关乎年龄,只在于你的心态。
即是人生过半,只要你坚持自己的节奏,保持内心的动能,一样可以活得别样的精彩。
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锐气不减,这是一个中年人越活越幸福的第一个迹象。
阳光灿烂的日子去修屋顶
人到中年,最怕上有老下有小,而自己又生了大病,没了收入来源。
前段时间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大妈的话催人泪下:
我病了三年,药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
是电影台词,更是残酷的现实。
经济学家米歇尔用“灰犀牛”来比喻发生概率很大或者必然的巨大危机。
作家拾遗说:
人的中年危机就是一头灰犀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头灰犀牛,必然会在35岁之后猛然冲来。父母渐老,病患日多,孩子尚小,嗷嗷待哺。房贷车贷,遥遥无期。婚姻感情,已亮红灯。事业发展呢,也遇到了瓶颈,你办公桌对面那个小年轻,已进入了可以取代你的节奏。
那么,应该如何防范灰犀牛呢?
米歇尔认为:
面对灰犀牛,我们通常有两种反应。
一种是否认事实,过于乐观:或许我运气好,不会遇到灰犀牛。
一种是得过且过,甘当鸵鸟:等灰犀牛来了再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总有解决办法。
于是,终于有一天,那只灰犀牛咆哮着冲了过来,你躲闪不及,被撞翻在地。
其实,正确的方法是怀有对生活的远见。
马云曾在湖畔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
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顶。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去修屋顶,真的到大风大雨的时候先躲一躲再说很重要。
阳光灿烂的时候,一个人能“傻乎乎”的去修修屋顶,这就是远见。
平时多关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在其变得紧张之前,开始行动,做好迎接的准备,才能避免中年危机这头灰犀牛对人的袭击。
作家柳一一在她的文章《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三个迹象》中提到了一个ABZ计划:
A计划指的是长线投入的工作,B计划指给自己开拓的新职业机会,Z计划是为了应对最糟糕的情况。
比如应对失业,你要提前留出“风险资金”,确保自己失业后,可以好好生活半年左右的时间。
比如应对疾病,你可以每个月存一定的钱,到疾病账户里,为自己买份靠谱的保险,多认识几个医生。
只有怀有远见,才能抵御中年危机对人的侵蚀,把伤害降到最低。
阳光灿烂的日子去修屋顶,这是一个中年人越活越幸福的第二个迹象。
懂得与枷锁共存,及时为自己赋能
作家喇嘛哥在《狗日的中年》中说: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地迎合上司的心思。”
人到中年,只身在外打拼,忙到忘了吃饭,父母的电话过来,也一个劲答应说吃饱了;
人到中年,职场受了委屈,进家门前会努力自我消耗委屈,反反复复说服自己“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家人”;
人到中年,被恶人坑了,上当受骗,孤立无援,在家人面前,也会挺直腰板,告诉自己,在他们面前,不能倒下……
中年人的生活,的确不易。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男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
有一个回答代表了众多中年人的心声:
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在车上,这个躯体属于自己;但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
人到中年,得承担着很多的社会角色,而这些角色,都是阻碍我们无法做自己的枷锁,不断地消耗着我们自身的能量。
这些枷锁的确很难打破,但是有些优秀的中年人,却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做回自己的方式,积极的为自己赋能。
朋友小资说,她做回自己的方式,就是独处。
我每周末会拿出3个小时,自己关在房间里面, 做一切可以一个人做的事情:发呆、回忆这周经历的人和事、刷朋友圈、看书、哭一场……
在这个半天里,我谁也不是,就是自己,无需隐藏自己、无需斟酌该怎么说话、无需考虑情绪是不是合适发出来、无需思考怎么沟通对方才能接受。三个小时过去,满血复活,对生活的抗压能力也大大增加。
懂得与枷锁共存,及时为自己赋能,随时能让自己快乐起来,这是一个中年人越活越幸福的第三个迹象。
拥有随时幸福的能力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学家罗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将1000人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记录生活中的情绪状况并进行评分;第二组被试记录生活中使他们感到恼怒之事;第三组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事件,还需要列出一件每日最感动的事情。
结果最后一组不仅获得了预期的幸福体验的增加,并且愿意花更多时间来做对自己健康有帮助的事情。
这其实是训练“幸福感知力”的一种方法。
幸福正如肌肉一样,可以被训练。
换句话说:通过不断降低幸福的阈值、临界点,来走向幸福。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写过一本书,叫《幸福的方法》,其中最震撼我的一句话是:“幸福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状态。”
大部分中年人把幸福看成一个状态问题,把房子、车子、事业、财富值看作刺激自己幸福的理想对象,比如:“拥有一所大房子”等于“我很幸福。”
然而,在香港女作家张小娴那里,所谓幸福的爱情竟然却是一件在生活日常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
在二十年的时光里,那个相爱的人,每次吃鱼,总会把鱼脸上最好吃的那部分夹给她。
幸福其实就在生活的点滴间,只要你心中有情趣,一碗粥也能喝出玫瑰的气息。
比如:
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站在厨房里一边用刀切片一边抓食面包的一角;
清晨跳进一个人也没有,一道波纹也没有的游泳池,脚蹬着泳池壁那一瞬间的感触;
冬夜里,一只大猫静悄悄懒洋洋钻进自己的被窝;
目睹地铁小卖店里性格开朗而干劲十足的售货婆婆。
幸福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状态,当你幸福的感知力强之时,幸福随处可见。
拥有随时幸福的能力,这是一个中年人越活越幸福的第四个迹象。
作者简介:然然菇凉,富书签约作者,左手举干货,以结构思考为基,关注于职场和个人成长,右手托情怀,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真善美,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微博@静然姑娘,简书@然天使。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卖文为生,打赏随意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微博@富书创始人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和2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富书(微信号:kolfrc)
爸妈精读(微信号:bmnfrc)
我属猫(ID:woshimiaoji)
香克斯(微信号:fushuxk)
☝长按上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数不清的大佬,都是小学就开始学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