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你朋友圈“格局不高”的人
格局大的人,不会为了一些小事,就消耗自己的人脉,能自己解决好的事,绝不妨碍别人。
作者:筱茧(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很久之前参加过一个沙龙,主题是社交。
有一环节,我们讨论到新时代社交礼仪,大家说了很多,诸如:
别不停地问在吗,有事直说。
工作上的事情尽量不要在非工作时间说。
同学群里别炫富,亲友群里别装B。
每一条都戳中在场的人的痛点,掌声不断,不过呼声最高的发言来自一个腼腆的女孩,她的发言很小声,但赢得了一片赞许:
我有点社交恐惧,以前害怕别人给我打电话,现在特别害怕别人的语音,而且语音也不方便,真希望微信能增加一个开关,把它关掉之后,就默认不允许任何人发语音消息过来。
说罢,大家都笑着给小姑娘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才发现原来这么多人害怕收到语音消息。
就在他发言的几分钟前,我才刚收到管家和领导的几条语音消息,但是我却没有点开来听。
因为肯定又是一句话能说完的事,非要唠叨满60秒,是我的流量还是时间不够值钱?
记得第一次租房见管家,约了一个办公楼先汇合再去小区,就因为他用语音发地址给我,我把B座听成了D座,耽误了不少时间,当天少看了一套房子。
还有领导,堪称组内“语音狂魔”,大小事情交代都用语音,说不清的就直接语音电话。
由于没有留下文字记录,往往导致自己忘记了布置的任务,有些项目自己没有想清楚框架,用语音更让人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总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所以和他对接的工作,进度总是很慢。
爱默生曾说过:“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
真是一语道破。
真正的格局,并不是大开大合的手段,恰是在细微之间,就能发现人的本性。
特别是在这个人们普遍把命运托付给星座,把舆论交给微博,而把性格暴露给微信的时代,从小小的社交软件其实就能看清一个人的品格和格局。
最近就有一个家长,因为不好好用微信,被老师拉黑了。
这一消息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事情是这样的:
9月30日深夜11点左右和10月1日零点左右,江苏南通一位妈妈在凌晨发微信给老师,要求让自己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当上值日生。
一周后,她再次给老师发消息的时候,却发现被老师“拉黑”了。
随后,该家长在网上吐槽此事,没想到大部分网友会心疼起老师↓
好滴鸭:老师上班时间什么时候变成24小时了吗?好奇怪哦?
暖小暖520:家长也很以自我为中心啊,多亏老师不是她下属。
Mango-湖水蓝-柠檬绿:半夜12点沟通,这位妈妈你是认真的吗?
她和老师:我觉得这个家长适合去当幼师,她已经不是在提要求了,而是在教老师该怎么做了,这才是最讨厌的,还凌晨……
这位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取做值日生的权利,还让孩子录视频,表达对于没当上值日生的委屈,甚至加上了吐槽被老师罚站的事情。
当她把这个视频发给老师,以为能威胁到对方以达到目的,没想到被老师拉黑了。
面对网友的质疑,家长还辩解“我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才处理孩子的事情”。
这位妈妈也知道白天工作,晚上忙家事?老师晚上就不用忙家事了?白天工作,晚上也工作?退一万步,人家还有个不到2岁的孩子可能会被吵醒。
有些人,是有两张面孔的,白天辛勤服务客户,也是个兢兢业业的白领,到了半夜却频频发微信为难别人。
这位家长的无理取闹和难看吃相全从这些微信对话中暴露了。
半夜发微信,她完全活在自己的社交体系里,这叫自私。
完全从自我感受出发去判断周遭世界,想当然地思考问题,妄想用所谓的“公平”去挟持老师换取孩子的特权,这是不遵循规则,不约束自己,这叫不自律。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巨婴国》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
这位家长便是这种巨婴了,做事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哭闹,在微博上自觉理亏地倾诉,显然谈不上有格局。
其实,只要稍加看淡一些事,顺应规则,不给别人添堵,这事完全就不是事了。
只有当你尊重别人了,别人也自然会对你客气,自然不会拉黑你。
有一次,我也碰上了想拉黑的人。
前不久有个人私信我一段英文,然后紧接着就提了需求:“能帮忙翻译一下吗?”
原来是他平时见我在朋友圈打卡背单词和英文原著阅读的信息,觉得我应该从事相关工作,就想要我帮一下忙。
我把对话框往上一翻,那段英文的上面,赫然是两年前他添加我时的默认信息,随后的这两年里,没有自报家门,没有任何交集,甚至连群发的新年祝福我都没收到过。
我俩的交集,在两年前通过好友验证后就戛然而止了。
我努力回忆了半天,还是记不起我是在什么场合跟对方互加了微信。
但就在这样的关系中,他却对我就像对待一个多年交情的好友一样——要我帮他做翻译。
可我想说的是,我跟你并不熟,你在微信里躺尸多年,我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就算是熟人,我也并没有有求必应的义务啊。
还有一次,我在日本休年假,朋友艾丽没有事先跟我打招呼,擅自将我的微信告诉给了另外一个人。
那个人加我为好友时,自我介绍里写着自己是艾丽的朋友,我就通过了好友申请。
也是没有自我介绍,张口就问:“听说你在日本?”
我以为她有要紧事,老老实实回复:“是的。”
对方再问:“在日本呆多久啊?”
我再老老实实地回复:“一周。”
结果她飞快地回复:“我是艾丽的朋友,听说日本的xx洗发水对防脱特别有效,我不认识靠谱代购,专柜又太贵了,你能帮我买两瓶吗?稍晚给你钱哦。”
我真想吐槽一句,我也脱发,但两斤重的洗发水我自己都懒得扛,稍微设身处地想一下都不好意思麻烦一个素未蒙面的人吧。
她大概没读过杨澜的这句话:“一个女人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学历,但心胸要比较开阔,她不会拘泥于小的利益而会顾大的理,所以她的格局就会大一些,哪怕她生活在小村子也比一个大都市不明理的人格局要大。”
这位朋友就是太过着眼于眼前小利的人了。
这两位“好友”都是我们可能在微信遇到的人,他们常常为了几十块钱,欠别人一个人情,便宜是占到了,但致命的是,这完全暴露了自己的不自知和不明智。
当他们分不清亲疏远近地求人给予“举手之劳”时,实际上是在消耗更重要的东西——社交价值。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免费午餐,一切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所有的享受都应有代价。
理不清社交本质,既无法提供有效信息,又没有对等的价值水平,只能不断消耗仅有的那点社交体面和价值。
作家陆琪说:“做人智商不高没关系,情商不高也问题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
上面这类人是小格局,总是以己为先,只想到个人的利益,长此以往,当他们真的遇上大事,没人会伸出援手。
格局大的人,不会为了一些小事,就消耗自己的人脉,能自己解决好的事,绝不妨碍别人。
我认识一个微信公众号500强的创始人W,在业界口碑特别好。
很多人号做大了,时间少了,难免会怠慢一些人,但他不会,即便对于我这样的小编,每次我有事跟他说,都能得到即时回复。
由于是一个人独立承担运营,他的作息是从下午开始,一直工作到凌晨才睡。
我一开始不知道,上午发给他自荐的文章,等到下午四五点,他先是给我道了歉,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然后末尾加了句“收到”。
本以为接下来会像无数投稿平台一样,拒绝稿件不会特地回复,更不会说明理由,但就在第二天早上,却收到了他深夜的回复:“文章还不太达标,第二部分的例子不太契合主题,下次努力哈~”
接下来每次投稿,他都会及时回复一个“收到”,不管文章拒绝与否,他都会知会,需要申请文章的转载,得到确认会表示感谢。
每一次,W在群里分享好文章,都会稍加点评几句,每次点进文章,必定是经过筛选的精品作品,不会让人失望。
偶尔在群里分享自家的文章请大家帮忙转发,必然会配合一个大红包。
这种交流让大家觉得很舒服又痛快,虽然很多人没见过他本人,但这种时时把人放心上,事事处理不含糊的状态,已经为他赢得了不小的号召力。
记得《红楼梦》里,香菱学诗时跟黛玉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听罢立刻提醒她:“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做人也是一样,一旦处心积虑去钻营去利己,入了那样的小格局,也很难出来。
什么叫大格局?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勇而气和,斯为大勇;
有谋而不露,必是大谋;
有志而情安,是为大志。
这种大才大勇大谋大志之人,就是大格局的人。
但说到大才大勇大谋大志,太远。
看微信,在这个大型“鉴人”场域,不用多么复杂的套路,只需平日稍加观察,在微信上的一来一往,人们就把自己的真正修养和秉性暴露无遗了。
记得曾读过日媒写的一份调查报告,劝大家应该给自己的网络朋友圈也进行“断舍离”:
对于那些总想支配你的人、那些过于依赖感的人、那些总是对你出言不逊、不照顾你自尊心的人,不管是上司还是旧友、甚至家人,都应该在网络上与其慢慢拉开距离,并最终实现朋友圈的“断舍离”。
蔡康永说过:“如果你可以拉黑却不拉黑,就是同意别人伤害你。”
远离那些在微信上格局不高的人,是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最大保护,更是对自己生活简单而高效的投资。
作者简介:筱茧,富书签约作者,非典型性90后,大裤衩搬砖,不追星,不氪金,穷并浪,老娘们之友,微博&知乎&一点号@筱茧。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卖文为生,打赏随意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微博@富书创始人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和2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富书(微信号:kolfrc)
爸妈精读(微信号:bmnfrc)
我属猫(ID:woshimiaoji)
香克斯(微信号:fushuxk)
☝长按上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让人白到发光的精华,连LV创意总监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