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类越简陋,认知水平越低

点击蓝字关注👉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1-02-27

2019高考成绩公布: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最高级的素养

揭秘高考状元:看看别人家父母,我无脸嫌弃自家孩子

68位高考状元真实身份曝光:最好的教育,是拼爹妈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是灰色的。

作者:李小墨,推荐新书《事实》,由读客文化授权发布


前段时间,王思聪和网络作家花千芳在微博打嘴仗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花千芳在微博发表了“英语是废物技能”的言论,王思聪看到了这条微博之后,直接开怼:“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傻X?”


他的本意只是为了嘲讽“英语无用论”的愚蠢,却误伤了十二亿中国人。


根据2016年底,公安部给的数据,中国居民持有护照的只有1.29亿本,不到人口的10%。


就算所有持有护照的人都出过国,依然有超过九成的中国人没有出过国。


按2010年人口普查,中国约13.4亿人口,那就是有差不多12亿人没有出过国。


没出过国的人,比王思聪想象的要多得多。


王思聪是著名的富二代,花千芳初中毕业后就休学,靠养鸡种玉米为生,是典型的穷二代。


在看瑞典学者汉斯·罗斯林所著的《事实》这本书之前,我只是普通的吃瓜群众,最多感慨感慨“富二代真傲慢,穷二代真无知”,然后冷眼看着网友们吵翻天。


看到这本书之后,我才开始思考这些言论背后的形成逻辑。


以王思聪为例,《事实》这本书的作者汉斯把“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傻X”这样的判断,称为情绪化的世界观”,根据权威数据得出“超过九成的中国人没有出过国”这样的判断,称为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情绪化的世界观”,充斥偏见、依赖直觉、受限于个人视野、偏离事实而不自知,独立思考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后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以前我总觉得独立思考就是和别人想的不一样,汉斯帮助我意识到:


我们学习独立思考,不是为了炫耀我们的观点和别人不一样,也不是为了彰显我们的看法更高明,更不是为了发表出位言论哗众取宠,我们独立思考是为了让自己的判断更接近真相。


因为权威告诉我们的不一定是真的,网红告诉我们的不一定是真的,品牌广告告诉我们的不一定是真的;


媒体告诉我们的不一定是真的,我们所在的圈子流行的观点不一定是真的,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我们不得不穿梭在充满各种谬误的“观点市场”,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拨乱反正、明辨是非。


为什么接近真相这么重要?


因为只有更接近真相的认知,才能帮助我们不受误导以及他人的情绪挑拨和有意操纵,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输出更有质量的思考。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独立思考,穿过重重迷雾,建立“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呢?


整本《事实》都在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汉斯指出10个很常见却很隐蔽的思维陷阱,并教我们如何干掉它们。


篇幅有限,我只挑几个典型的,讲给大家听。



王思聪的“规模错觉”

我们也经常有


类似王思聪这样的错误,《事实》这本书总结为“规模错觉”。


它特点是,注意局部,忽略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思考方式,是我们的本能之一。


王思聪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富二代,出国对他来说,就像我们去楼下便利店买一桶泡面一样简单,他的圈子没有没出过国的人正常。


但他只是属于一个小小的局部,他错把自己当主流了,没出国的人,比他想象得要多得多。


罗振宇2018年跨年演讲说了一个观点,其实也是在努力规避“规模错觉”


“我经常提醒我们公司的同事,你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主流,要对自己的趣味保持一种警惕和谦卑,不要动不动就以己度人。”


他举了一个例子很典型,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好多大学生,但其实大学生占我们这个国家人口的总和,也就5%


换句话说,中国有将近13亿的人没有大学文凭,比没有护照的人还多。


这个案例让我感触很深,我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亲戚在我家大放厥词:


“读大学没什么用,现在大学生太多了,满大街都是,一抓一大把。还有的找不到工作,去端盘子呢。”


再加上大学扩招,每年媒体都会报道今年又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比如2019年的毕业生达860万。


我整个大学生涯都为就业感到焦虑,这就是“情绪化的世界观”带给我们的潜在伤害。


如果我知道有十几亿人没有大学文凭,我可能不会那么恐慌,我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一点。


《事实》的作者提醒我们,我们总是会注意一个单一的数字而误判它的重要性,克服“规模错觉”,保持独立思考的方法很简单:进行对比,找到有意义的比例。


大的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单一数字容易误导我们,比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总数,很容易让我们焦虑,但这不是事实的全部,与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看到全局。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世界是灰色的


《事实》指出的第二个情绪化本能是:


总是喜欢把事物一分为二为两个类别,两个类别又是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并且两个类别之间存在这巨大的鸿沟。


比如好人坏人,穷人富人,穷国富国。


拿穷国富国来说,作者汉斯认为,当人们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他们通常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贫穷的国家”和“富裕的国家”。


但这已经是严重过时的世界观,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贫富两极分化的世界早已不在,当今世界75%的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世界已经不能被清晰地分为穷国和富国。


我们仍然在沿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说法,但是懂得独立思考的人,已经不再这样一分为二的看世界。


再拿穷人富人来说,我们向下看是穷人,向上看是富人,这种一分为二的分类是非常粗糙的。


这种粗糙的分类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电视剧《男人帮》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姚笛饰演的大学生小雪,遇到了孙红雷饰演的剧作家顾小白,觉得自己在傍大款,顾小白知道这个想法之后特别吃惊:“我一个穷码字的怎么成大款了?”


我们向上看,收入比我们高很多的都是富人,可是年入五十万的有钱人,年入五百万的有钱人、年入五千万的有钱人、年入五个亿的有钱人,他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根本不是一种人。


我们经常说的富人思维,也是一分为二的思维,实际上不同等级的富人,拥有不同量级的财富,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也是不同的


同样的,我们向下看,收入比我们低很多的都是穷人,可是不同收入等级的穷人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一概而论,容易让我们失去同理心和同情心。


我们那里,农村老人满60岁,每个月可以得到100块钱的补贴,我曾经不太理解,在通货膨胀的今天,100块钱能顶什么用?


直到有一次 ,我看到一个人,并不是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她站在垃圾桶旁边,把别人刚丢掉没吃完的外卖捡起来吃。


不要觉得一百块钱的补贴不顶用,也不要觉得几百块钱的低保杯水车薪,对于这些人意义重大。


同样的,每个月收入几十块钱的穷人,每个月收入几百块钱的穷人,每个月收入一两千的穷人,我刚毕业的时候每个月赚三四千,我也觉得自己是穷人。


但不同等级的穷人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们使用“穷人”这个词的时候,很少在描述一种绝对贫困,更多的是在谈论一种相对贫穷。


另外,同样是穷人思维,贫困农民的穷人思维,和低收入小商贩、和低薪白领,这几类人的穷人思维会一样吗?


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像灰色,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灰色。


简陋的分类,带来简陋的认知。


如何克服一分为二的思考本能呢?


《事实》的作者汉斯建议,当你听到一分为二的说法时,你就要迅速认识到这种说法描述的是一种量级分化的图画,而两级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道鸿沟往往并不存在,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中间状态,永远要坚持去找绝大多数



真的存在纯天然的护肤品吗?


作为一个女生,我们经常被号称纯天然的护肤品广告包围?


可是真的存在纯天然的护肤品吗?


切片黄瓜、切片芦荟,敷在脸上,那才叫纯天然,可是如果这样真有奇效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买神仙水、买各种贵死人不偿命的护肤品?


只要是护肤品,必然要经过化学生产过程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广告乐此不疲地鼓吹纯天然呢?我们为什么又会轻易地上当呢?


因为商家利用了我们的“化学恐惧症”。


我们被化学品污染吓坏了,对有害化学物质的恐惧,导致人们害怕所有的化学制品,形成了“化学恐惧症”,开始闻“化学”色变。


“恐怖本能”,是《事实》指出的第三个思维陷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注意力过滤系统,引发恐惧,是最容易获取我们注意力的方法。


恐惧本能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因为这种思维模式曾经帮助我们的祖先遇到危险的时候,撒腿就跑,从而帮助我们的祖先幸存下来。


可是我们的脑袋被恐惧填满,我们就没有时间思考了。


比如,很多时候高楼着火,人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吓得跳楼,然后摔死的。


再比如,2003年非典的时候,人们非常惊慌和恐惧,开始流行一种谣言“用醋炒菜可以杀死病菌”,人们开始哄抢食用醋,商家趁机抬高价格。


我爸花了三十块钱才抢到一瓶醋,平时醋一瓶才几块钱,现在我们回想起来觉得很傻,很不可思议,可是当时就是这样,被恐惧支配的时候,人们很难保持独立思考。


日常生活中,这种恐惧本能,最经常被媒体利用,成为媒体收割我们注意力的工具,刻意挑吓人的信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这么说我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是个媒体人,从前做传统媒体,现在做自媒体,我一直在向优秀同行学习如何利用好读者的这种恐惧本能。


不同读者群的恐惧,是不一样的。


中老年人对健康敏感:《这种常见的食品竟然致癌,赶紧告诉家人!》


年轻人对收入敏感:《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那么如何克服“恐惧本能”呢?


作者汉斯认为,我们需要计算真实的风险。


这才是独立思考者的做法。


比如健康类话题,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比恐惧本能更难克服的

是直线思维


我们学习数学中指数型增长的时候,都读过一个故事。


印度神话中有一个名叫奎师那的人,向国王要了一些米,要多少米呢?


在64格的国际棋盘中放米:第一格一粒,第二个两粒,第三格四粒,不断翻倍,直到64格全部装满。


国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是他不知道,这么多米,足够把整个印度用一层1m厚的米盖住,他倾家荡产也支付不起。


国王为什么那么轻易答应奎师那的要求?为什么这个故事的结局让我们听多少遍都觉得震惊?


因为我们都有一种直线思维的本能,这种本能使我们假设,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直线的规律来发展的,而指数增长是违反我们直线思维本能的。


《事实》的作者汉斯提醒我们:


事物的演变有多种规律,不一定是按照直线发展的,不要做直线假设。


比如世界人口在增长,有的人担心会一直增长下去,直到地球装不下。


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


根据联合国人口专家的预测,人口增长到一定阶段会达到一个平衡,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平原期。


某些发达国家的人口甚至负增长,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变高等原因,生育意愿是降低的,人口增长是s型的曲线。


直线思维造成灾难性后果,是在股市。


直线思维的本能,让人看到涨就以为会一直涨,看到跌就以为会一直跌,然后追涨杀跌,成为韭菜。


除了我讲到的规模错觉、一分为二、恐惧本能、直线思维这四种需要我们去克服的思维模式,《事实》这本书还帮我们指出:


负面思维、以偏概全、命中注定、单一视角、归咎他人、情急生乱等本能化、直觉化的思维模式。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各种认知谬误和认知偏差的,我们没办法去怪这个世界。


穿越谬误,唯一能傍身的,就是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的本能和直觉常常错得离谱,正是我们的这些思考模式,常常把我们带到沟里去。


所以,想学独立思考,我们要先练习“反直觉思考”。



作者简介:汉斯·罗斯林(1948-2007),1948年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开启民智”基金会创始人,《时代》杂志“100位有影响力人物”之一,曾先后担任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援助机构的顾问。欧拉·罗斯林,“开启民智”基金会联合创始人之一,汉斯的儿子,欧拉为汉斯的TED演讲和讲座提供了数据和材料,领导了著名的动画气泡图工具“Trendalyzer”的开发,2007年,该工具被谷歌收购。安娜·罗斯林·罗朗德,“开启民智”基金会联合创始人之一,欧拉的妻子,安娜协助欧拉一起指导了汉斯的演讲,并开发了“收入大街”,出版新书《事实》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知乎、抖音、微博@富书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富书(微信号:kolfrc)

爸妈精读(微信号:bmnfrc)

我属猫(ID:woshimiaoji)

香克斯(微信号:fushusp)

☝长按上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京东购买汉斯·罗斯林《事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