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稳定,才是中年人最大的底气

富叔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1-07-27

“老板阵亡了,工作丢了”:比肺炎更可怕的,是你以为余生都是丰年

何炅曝光疫情宅家日常:我为什么劝你一定要多读书?

求求中国快复工吧,这批老外被逼疯了

生活就是一种循环往复,反反复复的重复才是人生的真谛。

作者:魔极光(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jr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木棉朗读音频

插曲:赵海洋-《夜色的钢琴曲》



复工前,几个同学在微信群里唠嗑,个个都感叹生活不易。

 

有的说,自己的同学还没等到复工通知,就收到公司的倒闭通知。

 

有的说,楼上的邻居是服务行业的,被迫停工,期间一分钱工资都没有。

 

个个不成熟的成年人,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从前天天想着辞职,现在时刻盼着上班。


正如我一个同事说的:“从未像现在这样热爱工作,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想要稳定。”

 

这场席卷全球的肺炎疫情,不仅让我们看透了人性,也让我们重新看待稳定。

 

从前我们总是讽刺身边那些寻求稳定的人,说他们不求上进,笑他们温水煮青蛙,奉劝他们远离舒适区。

 

当我们面临过完年就失业的兵荒马乱时,才猛然发现:


中年人的底气,都是稳定给的。没有稳定,人生就像地震中的危楼,随时崩塌。



有稳定的收入

才有机会寻求更多可能

 

《贫穷的本质》里面讲过一个印度贫民窟的中年妇女的故事。

 

她的大女儿读完三年级就辍学,不久就嫁人了,但大儿子大学毕业,二儿子读了计算机应用学硕士,小儿子也准备报考大学并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乍一看,似乎又是一出重男轻女的剧本。但其实不是,事实上大儿子高中毕业前,这个家庭经历了一个小小的改变,才导致孩子们的教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个小小的改变,就是她的丈夫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国有公司的保安工作,跟打零工的人不一样,稳定的工作,代表着稳定的收入。


他们不必为了糊口而频繁迁移,他们搬到城里稳定下来了,而城里有不贵且优质的学校。

 

所以,稳定的收入,除了保障基本生活,剩余的都可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而良好的教育又会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工作,更可观的收入。

 

一个家庭实现从贫民到中产,就是这么简单。一份稳定的收入就够了。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一个朋友是小县城的基层公务员,早年一直被我们嘲笑作为男人却安于现状,但他从来只是一笑而过,淡淡地说稳定也不错。

 

如今,他是我们当中最早买房买车的人。住房公积金加上稳定的收入,他一直没有债务压力,去年还投资买了一个商铺。

 

步入中年的我们现在回头才醒悟,像他这样收入稳定,不必为生活奔波,反而比我们少了几分焦虑,多了几分底气。

 

正如《贫穷的本质》里面说的,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时,需要具备一种稳定感。

 

收入不稳定的人会不自觉地陷入稀缺心态。


也就是说,当我们缺少某样东西时,它就会占据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失去理智,无暇顾及其他。就像你饿了,满脑子都是炸鸡腿一样。

 

细想一下,当收入满足基本生活已经够呛了,你还会考虑投资或个人发展吗?


不会,因为精打细算会耗尽你的精力,使你变得鼠目寸光,陷入稀缺心态。所以长远的目光,需要“稳定感”作为基础。

 

而这种稳定感,是由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来决定的。它会切切实实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乃至其观念。

 

就像米诺骨牌,一环扣一环,基本生活无忧,才有心思和精力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更优质的教育,更优渥的物质体验,更多钱生钱的机会。



有稳定的强关系

才能触底反弹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研究发现,社会上60%的好工作,都是通过人际关系取得的,而不是通过正式的招聘渠道。

 

事实的确如此,一个大学同学所在的外企,常花式鼓励员工推荐人才,成功转正后,还会奖励2000元现金。

 

他们当中的很多同事,甚至是高层,在进公司前就是“旧相识”,他们找工作,已经不再通过网络,不再通过猎头,而是直接通过身边的“强关系”

 

什么是强关系?


强关系就是互动频率高、信任度高、亲密程度高、经常互相帮助的关系。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你与身边同学、同事及亲朋好友的关系。

 

清华大学教授郑路老师说过,强关系会给我们带来价值和影响。

 

《你可以做任何工作》这本书提到一个美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她看中了耐克公司的一个职位,但她之前浪荡了大半年,对招聘行情一概不知。


所以,她不是马上投简历,而是在校友网上发帖子,问师兄师姐有没有人了解这个职位。

 

结果一下子收到十几个回复,有的告诉她耐克面试官会问什么问题,有的甚至把耐克的高层推荐给她。


最后,她如愿地获得这个职位。

 

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你自己无法取得的信息。这就是强关系带来的价值。

 

国外非常注重校友网,校友也常常彼此提携,因为他们都懂得,这已经不是一个靠单打独斗就能赢的社会。

 

特别是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强关系甚至是助我们触底反弹的跳板。

 

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兰州拉面。其实兰州拉面本来是兰州人的,不过,是化隆人推广出去的。

 

大家都知道,兰州拉面的店,都是小本经营,规模不大,那他们靠什么生存如此之久?还把店面开到全国各地?

 

靠的就是他们背后的强关系。

 

他们的生存模式是“老乡带老乡”,一个化隆人开店发家了,就把亲戚朋友带出来,让他们当学徒,在店里学习个一年半载,然后复制学到的经验,自己开店去。

 

化隆县本来是贫困县,大家都在贫穷的谷底挣扎,这一下子,都纷纷脱贫了。水涨船高,一个人脱贫,带动了整个县脱贫,这就是强关系的巨大影响力。

 

所以,想要触底反弹,快速翻身,得借助跳板,如果你身边没有稳定的强关系,很容易因为孤身奋战而陷入崩溃。

 

正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懂得借力身边的强关系,有能力的,可以更上一层楼,能力不足的,可以稳步上前。




有稳定的情绪

才能抛出锚点为自己定位

 

最近两年有一段很火的日剧台词,大意是,职场上,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辞职的。但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那些。

 

从侧面可以看出社会现状:年轻人,一骂就飙;中年人,恒久抗骂。

 

你可能会说,还是年轻人有底气,青春无敌又无牵无挂,爱咋咋地。像中年人这样隐忍,也太憋屈了!

 

我问过一个朋友,为什么中年人要如此隐忍?

 

没想到朋友说,这不是隐忍。


对中年人而言,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本来就不可能每件事都符合我们的心意。顺应天命,是三十而立后,必须要懂得的道理。

 

什么是顺应天命?


就是心平气和地接受生活存在不满意和不合理。一旦遇到不顺遂的事,就暴跳如雷,这不是成年人的行为,是巨婴的行为!

 

我一个前同事就是个情绪稳定的人。我们老板挑剔跋扈,脾气急躁,骂人是家常便饭,很多实习生都扛不住,辞职了。

 

只有那位前同事,每次老板开骂,她都耐心地听,等老板骂得无趣,开始冷静时,就开始与他讨论解决方案。

 

面对难缠的客户,她照葫芦画瓢,从不硬碰硬,久而久之,有难搞的客户,大家都请教她,老板对她也越来越信任。

 

最后她离开了公司,不是因为辞职,而是被我们的一个客户高薪挖角了。

 

为什么她会被挖走?


就是因为情绪稳定,不过这背后大有学问。

 

人才发展专家薛毅然老师说过,我们观察人,有四个基础的观察锚点,其中一个就是稳定性,也就是情绪稳定性。

 

我们常以为,情绪稳定就是不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但这只是其一。


情绪稳定,还有很多层次的外在表现,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工作中的稳定表现,压力下的处事灵活性,不同场景下的行为一致性,等等。

 

当我们保持情绪稳定,其实就相当于给他人观察自己定了一个锚点。


这是一个自我定位,其他人能看到,你不是漂浮不定的,而是可预测、可信赖的,别人自然就更放心,你在职场也就更吃香。



持续稳定

才有开挂的机会 

 

想要有稳定的收入,首先要稳定做好一份工作。


前期投入100%的精力做好本职工作,等稳定下来,就腾出20%的精力在专业上精进自己,为以后的持续稳定加码。

 

同时,不要忘记打造自己的机会网络。


亲友网、老乡网、校友网、同事网,这些人情网也是需要经营的,不用煞费苦心,平日多多互动,保持联系就好。


当你撒网式求助时,别人对你有印象,自然会更愿意帮助你。

 

外在环境都铺垫好了,可不能因为自己冲动而功亏一篑。

 

如何能保持情绪稳定呢?


可以尝试以10年后的视角问自己,这件事值得动气吗?


此外,还可以设一个代表“莫生气”的小饰品,生气时看看它,冷静10秒后再做反应。

 

Facebook 的CEO扎克伯格说过,Facebook的策略就是快速行动。但前提是保持结构的稳定。

 

因为漏洞和问题会花掉企业更多的时间,返工才是最浪费时间的。基本架构稳定,才能快速前进。

 

而基本生活保障、社交网络关系、个人情绪管理,就是形成结构稳定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关键支点。


我称这个结构为“稳定的三角模式”。把这个结构固定下来,我们就有底气应对生活的变故。

 

但要做常胜将军,固定模式只是第一步,想要持续稳定,我们还要不断重复。

 

正如品牌营销专家华杉说的:“生活就是一种循环往复,反反复复的重复才是人生的真谛。

 

品牌,想要脱颖而出,深植人心,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不断重复,始终如一地重复你的品牌名、广告语和品牌文化。

 

而人也一样,想在人生的长跑中获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稳定的三角模式”不断重复下去。

 

只有不断重复,才能持续稳定,我们才有开挂的机会。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富书原创 | 转发无需多言 | 转载联系 fushujr授权



作者简介:魔极光,富书第3期写作变现营学员,富书专栏作者,幸会书馆主理人,白天混迹广州CBD,晚上遨游书海,目标是读书写作赚钱三不误,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叔,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知乎、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富书(微信号:kolfrc)

爸妈精读(微信号:bmnfrc)

我属猫(ID:woshimiaoji)

香克斯(微信号:fushujk)

☝长按上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一家好店,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