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上映3天,票房超6亿:长大以后,回不去的是家乡
能去的地方很多,但能回的地方不多。
作者:张女子(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jr
今年中秋节,《我和我的祖国》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上映了,上映首日票房2.73亿,今天上映第3天,票房超6亿。
5个故事中的农民发明家、外卖小哥、治沙人、基层村干部、乡村教师,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在各自的故事也都干着各司其职的事,他们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也是最让人仰望的存在。
每个故事之间采用在线网友连线的方式,以家乡的记忆、家乡的特色和与家乡的距离等内容进行转场切换,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东南西北中,时间为经、空间为纬。
有一种思念,叫家乡;
有一份牵挂,叫家。
最后一个篇章《神笔马亮》中,沈腾扮演的马亮说:“我是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成长就是告别家乡,奔向他乡。
生活就是怀念着家乡,迷失在他乡。
渐渐地,远方成了我们的家乡,而家乡也成了我们的远方。
我们长大
从告别家乡开始
在《我和我的家乡》邓超、俞白眉执导的《回乡之路》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闫妮饰演的大师姐还是一名懵懂的学生时,面对陕北漫天黄沙,“考出去,谁也不要再回来”,“好好念书,学了本事,让咱这变个样。”
老师的话深深扎根于心,她立志走出大漠。
走出大漠、告别家乡是她和乔树林等人摆脱黄沙、学习本事的唯一途径,而告别家乡,也意味着他们开始独立,这也是很多人成长的唯一途径。
一次采访中,女排运动员朱婷回忆起刚离开家乡、进入体校时,觉得每天都是煎熬。
“我经常会抽筋,浑身都疼,梳头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训练结束后,朱婷哭着给父亲打电话说想回家,但电话那头的父亲却说:“农村的娃儿能吃苦,你再坚持一会儿。”
父亲清楚地知道,对于家庭困难,生活在农村的朱婷来说,一旦走出体校,恐怕就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离别,我们就这样懵懂地走上了“长大”的路途。
网上有一张白岩松和老家宅子的合影,他说:“这里之前有一排排房子,现在早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就在那里,他的爷爷、父亲去世了,他的姑姑出嫁了,而离开家乡的,还有他的哥哥,和他。
说到离开家乡的那天,白岩松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我走的时候是欢蹦乱跳的,因为当时年轻的自己眼中只有前方,或者说未来。眼中充满了好奇,恨不得连句拜拜都懒得说。”
可等到要在北京成家立业,他才知道“这一次,我真的要离开家了”。
离家的火车开动的瞬间,白岩松再也忍不住了,嚎啕大哭。
离开家乡和母亲的感觉,白岩松说:“每一次离别,都是一场小型的死亡。”
而多年之后,当他再次听到内蒙古乡音,才明白“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走得越坚定”,这便是家乡的意义。
能去的地方很多
但能回的地方不多
网易云热评中,网友“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说:
“自从上了大学,发现我的家乡从此只剩下东西,再无春秋。
自打外出工作,发现我的家乡只剩下寒冷的冬天和温暖的亲情。”
小时候,我们总想着离开脚下这片土地,去往更远的远方;
而长大后,我们却想要回到曾经想要逃离的地方。
席慕蓉父亲在欧洲旅游时,曾和她说:“不喜欢欧洲,因为有东西挡在视野前。”
席慕蓉很不理解:欧洲那么大,风景也美,怎么就会闷?
直到席慕蓉回到家乡,在内蒙古走了一圈,她才真正明白父亲说的是什么。
晚上,她看着头顶的天空,天空似穹庐,星辉闪烁,丰饶的银河从天际中划过,有个念头突然出现在她心头:
“这里,不就是少年的父亲同样仰望过的星空吗?”
她再也忍不住,一个人在旷野中失声痛哭,为自己和父辈的连接而感动。
那一刻,席慕蓉才终于发现,自己和这片草地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关系,她踏上了这片草原,精神上就再未远离。
正如李健在《异乡人》中,唱到的那样: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作为身在北京的异乡人,终于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家乡哈尔滨开唱。
李健哈尔滨演唱会
李健说,自己等这一天已经15年,站在这里不是衣锦还乡,而是作为一名游子讲述在外的经历。
人们在李健的歌声中,听懂了他对家乡哈尔滨的热爱与思念,同样,刘强东也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宿迁。
刘强东对家乡的爱是“简单粗暴”的,他很享受衣锦还乡的瘾。
他会带着老婆和一大摞现金,西装革履回老家,给村里老人一人发一万,隔壁村有人来领,他也发,一举发出去三百多万,换来老人们一句“村里没有说大强子不好的”,他就特满足。
他把京东的呼叫中心设在了老家宿迁,也说服百度、网易的呼叫中心入驻。
“如果我作为从宿迁出来,我都不带头回去老家投资,它还能去找哪些企业去投资呢?”
刘强东给宿迁的投资和带动,当地人有口皆碑。
最初的我们,总渴望出人头地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后来才发现那个我们当初逃离的故乡,一直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也正是《我和我的家乡》中,发生在沈腾和马丽身上哭笑不得的经历,让观众看懂了一个现状:
在我们出发的地方,有人正用心建设着家乡,变得越来越好的家乡也欢迎我们回家。
家乡是最近
也是最远的远方
作家刘亮程说:
“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
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但那不是我的。”
中秋节前,我收到了闺蜜兮兮寄来的两箱大闸蟹。
我知道一箱是送我的,一箱是需要我送到她父母家的,老人年纪大了,下楼取快递不方便。
嫁到海南的她,每每想到日渐老去的父母就心疼不已,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出嫁那一天,父母会难过成那样。
特别有了二宝后,才几个月大,而今年大宝即将高考,她不得不选择放弃回家,安心带娃,而她的劳累不堪,丈夫并不理解,时常吵架。
举目四望,连一个安慰她的人都没有……夜深人静之时,她分外想家。
家乡是什么?
家乡,是我们年少时想逃离,年老时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
家乡,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
家乡,是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断了筋骨,连着血脉;
家乡,是起点,是终点,是即便永远回不去,也依然是家乡的那个地方。
翻译家傅雷曾说:“不管走多远,只要家中那盏灯亮着,心就觉得踏实。”
我们每个人好像一直都在跑,却总觉得自己把心和最后一点安全感落在了千里之遥的家乡。
正如观影后,有的网友评论说:
家乡是用脚丈量过的土地,每一步都觉得踏实;
家乡是脱口而出的方言,每一句都带着熟悉;
家乡是时刻回味的美食,每一口都是幸福。
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关于家乡最美的记忆,是查干湖的冬捕。
此刻,我和家乡,距离3000公里……
点个在看,留言区说说你和家乡的故事。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富书原创 | 转发无需多言 | 转载联系 fushujr授权
或许你还想看
作者简介:张女子,富书专栏作者,亲子写作实战营学员,传播学硕士,前都市报情感倾诉记者,现以女儿小名写作的中年少女,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叔,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