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要允许自己难过?

丛非从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1-02-27


当人的难过被看见了,人的心情就也会变好了,心情好了,事情也许就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了。

作者:丛非从,来源:丛非从(ID:congnotcong),经授权发布



在我们的课里有一位同学,称她为D吧,一位活泼开朗、思维敏捷的女同学,大家都很喜欢D。


可是D却很烦恼,她觉得工作不顺、情感不顺,特别自卑、自责、焦虑。


访谈中,D特别喜欢问我“怎么办”:这个问题怎么办、那个问题怎么办。


我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因为这是你的人生,我没有资格给你建议。比起“怎么办”,我更想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她说:“我没感受啊。我就是想知道我该怎么办,然后就可以去做了,然后就可以不一样了,然后我就不这么差了。”


她表达这些的时候,都是一副欢快又无所谓的样子,而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悲伤,我知道这种悲伤是来自于她,却被隐藏的、无法谈论的。


我又邀请她感受了一下她的感受,她说:“有点委屈,有点难过。对于目前自己面临的问题,感觉很不好。”


可她并没有在难过里停留太久,马上又开始跳出来补充到:“难过有什么用呢?我只想知道该怎么办,这样我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我也就不会难过了。”


是啊,难过有什么用呢?


你遇到了一些挫折,一些迷茫,一些困惑,一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你的内在有些难过。


但因为难过没有用,所以你就不要自己感觉到难过了。




没有用,就要扔掉吗?


听起来好像是这样的。


在物质世界里,有很多东西没有了实用价值,我们都会选择扔掉。


比如一些淘汰掉的衣服、一些坏掉的电子产品,没用又占地方,我们就会很干脆的、没有丝毫留恋的扔掉。

可是每个东西你都扔的这么干脆吗?


也不是。


那些曾经重要的、承载了回忆的,你扔起来就没有那么干脆了。


或者有些东西,虽然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了,但你还是会留着它,因为那是回忆,是自己的一部分。


你知道这些东西虽然没有了现实实用价值,但并不代表真的没有用。

那难过呢?

难过也许没有实用价值,不利于解决问题,甚至阻碍了解决问题的进度。


难过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呀,难过的你、着急解决问题的你、想变好的你,都是真实的你。


为什么你更在乎想变好的你,却不在乎难过的你呢?


难过的你,就那么不值得被你看见,不值得被你在乎吗?

“难过的自己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就想不要她了。”


没有用就不要了,这种感觉,你熟悉吗?





D说:“我出生的时候,妈妈发现我是个女孩,她就觉得特别的羞耻。后来妈妈跟我说,她看都不想再看我一眼。


“女孩是没有用的”,所以妈妈不想要、爸爸不想要、大家都不想要。


“没有用的人,就应该被抛弃,就应该被忽视,就应该被扔掉。”

“没有用的,就不要了”这个信念在这个家族里一直蔓延着,D接收到了。


于是侥幸活下来的D,只能用“更有用”来证明自己不比弟弟差,不比其他人差,从而获得了生存的可能。


她是长女为母,她是家务小能手,她是贴心的小棉袄,她学习优秀,她干活一点也不比大人差。

D赢了,她获得了父母的认可、邻居的认可、朋友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每当父母以她为荣的跟亲戚邻居分享的时候,D都感觉到开心又失落。


虽然D得到了认可,可是这不影响她内心深处有一个隐隐的恐慌:

没用的我,是值得被爱的吗?


如果我有一天没用了,你们还会喜欢我吗?





我跟D说:“如果你没用了,别人喜不喜欢你,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此刻,你不喜欢难过的自己了,因为难过没用,你不喜欢没用的自己。


D也不喜欢生气的自己,因为生气的自己很没用。


不喜欢委屈的自己,因为委屈的自己很没用。


不喜欢软弱的自己,因为软弱的自己很没用。


不喜欢抱怨的自己,因为抱怨的自己很没用。


凡是没有用的自己,D都不喜欢,于是D就成为了一个不矫情、不抱怨、做事果断、才智过人的白骨精。

D仿佛是一个做事的机器,可是D对自己所做的,和当年妈妈对自己做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她没有意识到的是:自己已成为了当年的妈妈。




你的每个情绪,都值得被珍视。


因为它们是你的一部分,有了它们你才完整。


你可以不喜欢,但不代表它们不存在。


我还是告诉了D应该怎么办,我说:

每当你内心有疑问该“怎么办”的时候,你可以先去问问自己“我怎么了”、“我的体验是什么”。


比起你做了什么,比起怎么做,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很重要,你的开心、委屈、难过、愤怒,也很重要。

D说,事情解决了我就不难过了啊。

这正是D的悲哀:让自己不难过的方式,只有把事情解决完。只有先解决事情,才能拯救心情。


从小到大,D只有这一种安抚自己的方式:就是做事、做事、做事……





我问D:“当你的孩子感觉到难过时,你会怎么安抚他呢?


D说:“我会告诉他事情应该怎么做,就解决了。”

于是,D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可能都不会再有难过的能力了。


因为难过没有用啊,而没有用的部分是不被欢迎的。


这也是D的早年:把事情做好就行了,没人在乎你难不难过。

D疑惑的问我:“难道除了把事情解决外,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让自己开心、不难过吗?”

我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你解决问题,但我很想听听你的故事。也许我们需要一点时间安静下来,听听你的难过,分享你的心情。”

诉说、倾听,也许对解决事情不起作用,但却对心情真的很有用,也比解决事情让自己心情好的更快一些。

着急的去解决事情,会压抑自己的心情,事情也许会解决,但离自己的心却更远了,而诉说心情,则会看到自己的心情。


当人的难过被看见了,人的心情就也会变好了,心情好了,事情也许就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了。


允许自己难过,也许没那么直接有用,但最终会有用。


或许你还想看

“我不够好”,是一种瘾

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远离杠精


作者简介:丛非从,一个好玩、深邃又实用的心理咨询师,研究关系、情绪和成长,著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我真的很棒》等,公众号:丛非从(ID:congnotcong),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