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才是有所成就的终极武器,而读书学习只不过是一种手段
作者:田志刚,来源: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经授权发布
有许多朋友问:
大学毕业以后,我一直没有间断学习,也考了很多证书上了很多培训班,经常跟人探讨学习方法、画思维导图、用印象笔记等很牛的工具。我还参加了许多读书会,关注了大咖的公众号,整天在樊登读书、混沌大学等听课,但为什么感觉还是长进不大,分析和思考能力不高,有任务的时候还是做的不好?真正的长进,需要学习,但没有一个专家和高手仅仅靠学习能成为专家。在华为,必须多产粮食才能拿高工资,多产粮食才能当将军。
有人说要搞通职培训,让大家通晓历史、哲学、地理……,我不反对学习,那是你业余时间的爱好,我们强调的是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将军是选拔出来的,不是因为学习了就可以当将军,但是不学习肯定不能当将军。
我们不是在教课书纸上谈兵,不能以技术标准来考核任职,这是学生的考核标准。
本质上讲,掌握一个东西离不开去实践、去做,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也才能真正明白在什么情境下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换句话说:干活才是有所成就的终极武器,而读书学习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著名书画鉴定大家、画家徐邦达有一个外号叫“徐半尺”。1991年徐邦达应台北故宫博物院邀请去鉴定书画,当对方打开一个卷轴时,几乎只用展开半尺左右,就可以辨真伪,因此就有了“徐半尺”的雅号。他的弟子则认为更应称呼他为“徐一寸”,因为书画卷往往展开寸许,徐邦达便已知真伪。其实徐老在不到三十岁就成名的故事脍炙人口,他扭转了两幅《富春山居图》的真伪。被乾隆认为是真迹、题写了四十多段诗跋的,实际上是明末清初临摹的副本,而被乾隆帝御笔题为赝品的,才是真迹。一个方面得益于徐老关于书画领域大海般的知识积累:几十年前在哪儿见到过的书画,几十年后再见时,徐邦达依然记忆犹新。有人认为这种非凡的记忆力是天赋,可他自己认为“只在用心”。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资料烂熟于心,才有古书画作品过目不忘,鉴定时的得心应手。
海量知识积累来自于他对于书画的热爱,他的夫人滕芳回忆:“我们常说爱到入骨三分,但是徐邦达对艺术是爱到入骨两百分,甚至连做梦都离不开字画。”
但是否有这么多关于书画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徐老这样的大家?
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见徐邦达三次,每次问他同一个问题:“鉴定真伪的关键是什么?”
“经常看真迹”将大部分人的努力之路给堵死了,为什么?因为在现今的环境下,普通人的根本没有机会看到真迹。随着现在技术的发达,许多人整理提炼资料的能力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超出徐老他们那个交代的资料积累和整合,但大部分人没有机会大规模去接触大量的真迹:
徐邦达出身于商贾之家,从小习画,而且家里有大量的收藏。
1950年,徐邦达被调到中央文化部文物局(今国家文物局)任文物处业务秘书。
这个时期,经徐邦达等专家鉴定留下来的数千件古书画作品,后来均拨交给了故宫博物院,成为该院古书画庋藏中的基本藏品。
新中国初创时,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仅是昔日紫禁城藏品的十分之一。
为使故宫博物院绘画馆藏品尽快丰富起来,徐邦达与同事踏访全国80%以上的县城。在短短数年间徐邦达发掘和抢救了3700件书画。
1978年,徐邦达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八年后,编著了多卷本《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这次古代书画鉴定工作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书画普查,前两次分别在北宋宣和年间和清乾嘉年间,留下了研究传世古代书画必不可缺的参考文献《宣和画谱》与《石渠宝笈》。
书画鉴定小组的工作也堪与历史上的前两次比肩,成为后人所参考的重要文献,由此可见徐邦达及其同仁谢稚柳等对古代书画鉴别的功力。
1993年,国家文物局成立全国书画鉴定小组,谢稚柳任组长,和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等组成七人小组,对全国的博物院、文物商店的书画进行鉴定。
这样大量系统观摩、研究的机会,真正亲近真迹的机会,现在谁可能有?2014年9月初,紧罗密布筹备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书更新文件,这也是阿里集团上市前最后一次更新招股书。在这份文件中,解开了许多之前关于阿里巴巴集团的谜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招股书显示阿里集团合伙人团队于又选举诞生了三名新的合伙人,分别是阿里云技术团队的蔡景现、小微金服集团技术团队的架构师倪行军,以及人力资源及组织文化团队的方永新,三人均为70后。由此,阿里集团的合伙人名单由此前的27人增加至30人。其中阿里云技术团队的蔡景现花名多隆,此前外界基本上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在淘宝内部是神级的存在。但当时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彭蕾在解释为何会是他们三个人入选合伙人时说:“他们三个人的特点就是很傻很天真,多隆写代码可以写到入定的状态。”
多隆2000年入职阿里巴巴,是淘宝网最早的三个程序员之一,到2014年成为阿里的合伙人合计14年时间,在阿里职级是P11(最高的技术岗位),相当于副总裁级别。作为淘宝最早的程序员之一,淘宝网很多产品在早期就是他一个人开发维护,包括文件系统 tfs、key-value 系统 tair,cache、搜索、通讯框架等等。在内网的标签上,他被称为神,这不是恭维,在所有工程师眼中,他就是个神。多隆做事一个人能顶一个团队,比如说写一个文件系统,别人很可能是一个项目组,甚至一个公司在做,而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 03 年到 07 年,淘宝搜索引擎就是他一个人在写,一个人在维护,而且这还不是他全部的工作,另外他还做了其他很多事情。
他的同事曾经问过类似的问题,你是如何成长为“大神”的,多隆的回单简单明确:“就解问题嘛”。
因为淘宝的业务一路飞速成长,海量用户、海量产品和需求造成淘宝这样的平台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挑战越来越大,技术难题越多来越多,要解决的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和领域也是越来越多。这些困难和问题给了多隆这样的纯技术人才逐步“打怪升级”的发展机会,而且他也很享受这样的机会。
能成就这样的大神,跟他的资质、努力一定分不开,但如果他没有去淘宝这样一个需求飞速涌现的公司,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去实践。譬如你可以设想一下他2000年去了慧聪,2014年的多隆会是什么样?
没天理的是,多隆根本不是什么计算机专业出身,人家学的是生物系生命科学专业。杨绛去世后,她的那句“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成了许多人挂在嘴边的话。但好多人估计没有去探究过,这句话是杨绛写给一个青春期没过完的高中生。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是一个诗人,他们开始与这个世界交互,多思而敏感,所以才有少年维特的烦恼。由于生活的阅历和眼界所限,许多小孩看基本课外的术后会产生出许多自我感觉良好的“奇思妙想”,但这些所谓的想法只不过是因为眼界限制所致,类似于小区里大爷大妈的讨论。从这个角度说,杨绛的这句话十分准确:现在你考虑的那么多问题,在未来等你读书更多、阅历更丰富的时候,可能就不是问题。对于成年人也有类似的问题,许多你觉得很高深艰难的问题对于其他人可能就是常识,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这个时候你应该具备“借鉴能力”,这个借鉴包括借鉴书本、亲人朋友、同事,但现在更便捷的是互联网,但许多人却不具备这一方面的能力,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在抗日、解放战争的时候,高小毕业的就是知识分子了。在当今中国的环境下,受过高等教育,你的知识基础可以应付90%以上的工作。在当你在工作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你具备了去学习的资源和渠道。
他们大部分都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毕业多年,也有一份工作,但总觉得自己在单位不够牛、不受重视的原因是知识太少、学习不够,或者认为这个教育体制将他们毁掉了,面对随着互联网而涌现的大量知识手足无措,认为要想提升自己必须去学习、去读书。于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加各种读书会、交流会,在网上整天听各类微信讲座,整天“练习”自己的各种能力,整天生涯规划思维导图个人知识管理,整天追寻各类所谓“大咖”、牛人的文章,听各种录音,每次都感觉醍醐灌顶、泪流满面。
同事们看到的是一个对工作不热心能应付就应付的边缘人物,领导认为这个同事虽然知道的很多也挺有想法,但跟工作不搭,不敢重用。
越是这样,这类人就整天想着是我赶紧下功夫学习,考个什么NB的证书或者能力提升到超过这帮“不爱学习”的家伙后,去更牛的单位,狠狠打他们的脸。
牛人都是干出来的
许多人误解了学习的意思。
认为只有读书、听课、讨论才是学习,而没搞清楚,真正的学习,一定包括了操作、验证和实践。
从书上、课堂上、别人那里学到很多道理和方法,必须要经过实践的验证,在实践后再经过你个人的反思、关联、总结和提炼,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将这些知识用在合适的地方。
而且很多时候,这个过程不是一遍能搞定的,可能需要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在实践多个循环反复才能真正奏效。
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并不是不需要学习,而是要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包括实践,实践也是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干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干活、任务和问题才是根本和王道,而不是前期的理论学习。“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去真正做几个项目,学再多其实也没学会,像油和水:你是你,知识是知识,即便你可能将这些知识背下来了。
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干了许多活、解决了许多问题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有许多人找工作的时候愿意找那些活少钱多的,愿意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但许多人也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将自己耽误了,因为哪里没有很多项目,即便有活也大多是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岁月就在这种日子中蹉跎。
别将你的成长寄托在刻意练习上,低水平重复工作不可能带来成长。但普通人又不可能有人为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你去刻意练习,那怎么办呢?
其实就是在工作中你要有意识的去找机会,去找哪些令你感到困难的事情、束手无策的事情,勇敢的投入进去,用各种办法解决他,将它做的超出预期,并能提炼出做类似事情的框架、模型、流程步骤、注意事情等。
这样的机会才是类似于刻意练习的场景,如果有好的导师指引就更好。通过无数次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解决问题,你慢慢会发现,大部分的境况你都遇到过了,你都做过了,你的能力也就真正提升了。在解决艰难困苦的问题时,你会发现许多东西不会,许多概念、方法、工具没用过,这个时候你也就有动力去快速的学习转化,这种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效率会极大提升。没有一个高手是读书出来的,真正的牛人一定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中站起来的。许多资质很好的人,因为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在低水平上实践,与同样的人差距会越来越大。
譬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很多人没有了真正干活创造价值的机会,当一回头的时候已经成为了老人。
现在虽然不是那样的环境,但仍然有许多机构其实不是真正干活的地方:许多聪明人的聪明才智,都用在看某个或某几个领导的脸色,大家都不想着去真正解决问题而是如何迎合领导,最后变成了会“混事”的专家。相信你也见过这样的人,人聪明绝顶名校毕业,做人也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但就是没有干出有价值的事情来。好在现今如果你真想干事,还是有一些地方的,但需要你去寻找。知识只有关联起来形成体系的时候,才能真正提升能力。
或许你还想看
内卷的可怕,让人细思极恐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
我为什么鼓励你跳出舒适区?
3个底层逻辑:帮你做出更优选择
持续自律,是你一辈子最值得抓住的价值投资
作者简介:田志刚,知名知识管理专家,已出版《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公众号: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