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大再读《孔乙己》:成年人的3大悲哀,我希望你都没有

富叔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4-11-26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碌碌无为,而是自己不求上进却还一个劲儿地安慰自己平凡最可贵。

作者:乌索普(富书团队);主播:锦翎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长大至今,你看过哪些最让你难忘的故事?


如果要我说,那大概就是《让子弹飞》里,一个人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把肚子剖开的片段。


某天,小六子在馆子里吃着凉粉,反派之一胡万的到来却结束他的生命。他冤枉小六子吃了两碗两份却只给一碗的钱,被买通的商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跟着交换冤枉小六子。


为了自证清白,小六子当着所有人的面剖开自己的肚子,说自己就只吃了一碗凉粉。




后来人走茶凉,没有人在乎小六子倒在血泊中。


他们在乎的,只是那一碗凉粉吗?不是的,那些人只是想要小六子死。


影片中这段故事,看得我难过许久,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个人物——孔乙己,一个可悲可怜、让人无法评说的人。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友人想给鲁迅先生出选集,先生提供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孔乙己》。


对,不是最有名声的《狂人日记》,也不是风格凌冽的《药》,而是《孔乙己》。


根据先生的学生孙伏园纪录讲述:“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翻)译了外国文”。


而如今,长大成人的我再读《孔乙己》,好像明白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喜欢自己塑造的这个人物。


因为他,很像普通生活里苦苦挣扎的某个人。


但我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成为孔乙己。



装体面,只为了让人高看自己一眼


酒馆里喝酒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穿着长衫,坐着要酒要菜,慢慢畅饮的人;


一种是站着喝酒、偶尔出手阔绰还能来一碟茴香豆做下酒菜的短衣帮。


而主角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在书中再次看到这样的孔乙己,即将奔三的我意识到,这就是生活里部分人的无奈写照:为了让别人能高看自己一眼,努力装着体面。


孔乙己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强大的本事立足于社会,不想以劳动者自居,更不想摘下读书人的清高。



结果如何,自是不用多说。长衫先生们笑他,短衣帮的人笑他,就连酒馆里的伙计和旁边的孩童都笑他。


就像奢侈品一般,对于有钱人来说,那就是普通的生活用品。但对于捉襟见肘的人来说,那似乎是展现自己“地位”的象征,好像拥有了奢侈品,就可以做一个外表光鲜亮丽的有钱人。


曾经看过一段话,大意是这么说的:

要面子是我们作为人的自然品性,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之所以说要面子有区别,是因为有的人为了更有面子而放下面子,而有的人是为了死要面子而丢了面子。

很显然,孔乙己就是第二种人。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窘迫,却无力对抗现实,他只能穿着长衫混在短衣帮中站着喝酒,任由自己卡在阶级的缝隙中呼吸。


孔乙己不知道,层次越低的人,越会把面子当一回事。


纵观古今,成大器者总是不拘小节,更不会总把面子挂在嘴边。


三顾茅庐的刘备,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能屈能伸才能做大事。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就说过:“一个“不要脸”的人,他才会成功。”



做人,最忌讳好吃懒做还爱抱怨


很多人说,孔乙己的条件也不算很差。


在那个年代,读过书的人也可以让自己过得很好啊,为什么他就混成这样了呢?


很简单,因为他总是不满于现状,又不够勤劳。


明明写得了一手好字,可以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是做了几天,就能连带着笔墨纸砚和书籍一起不见了。


来来回回几次,还有谁会叫他抄书呢?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老板给了钱让你干活儿,你干到一般人影儿没了?你老板还敢继续雇你吗?


不过说真的,孔乙己这种行为到了现代,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佛系上班鼻祖”了。但我觉得大家还是别轻易模仿孔乙己,毕竟“嗯嗯,收到”才是这届社畜的常态。


很多人都想躺平,却又不甘落后,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让生活工作有质的飞跃,抱怨现在的工作又不能说辞职就辞职。


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坐等发工资的那天。本以为可以一劳永逸,却发现年纪越大越觉得焦虑,生怕公司裁员裁到自己头上。




早前听过一个关于司机的故事。


有一位乘客打车,无意中坐上了一辆很有意思的出租车。车内位置宽敞,干净整洁,司机穿着也简约大方。


上车后,司机主动递过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在友好的氛围下,我会将您安全快捷地送达目的地”。


乘客觉得有趣,这时司机又说,您是想喝矿泉水还是饮料呢?乘客说还提供这些啊?司机笑着说,不仅有喝的,车上还有很多杂志报纸,您自己选择。


后来在交谈中,乘客才得知这是一位需要预约才能坐到的车,因为顺路司机才同意接待他。司机说,其实自己以前并不是这样面面俱到的人。


司机以前很爱抱怨,天气差,乘客少,堵车会恼火,收入还很低,工作生活兼职一团乱麻。


后来偶然间看到一本书,讲的是“行动起来,少抱怨”,瞬间就醒悟了很多了。




一开始,他收起了坏脾气和不耐心,全程友好微笑接待乘客,收入就翻了一倍。


久而久之,他不断优化着自己的服务和车内环境,也尝试去跟乘客沟通,这让他收获了人气和更多的收入。


现在想坐他的车,都需要电话提前预约时间了。


《笑傲江湖》里有一句话叫“各有因缘莫羡人”,在你好吃懒做之时,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好就感到羡慕嫉妒恨,多想想为什么别人能成功而自己不行。


还记得那句话吗?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碌碌无为,而是自己不求上进却还一个劲儿地安慰自己平凡最可贵。


一成不变,只会被社会淘汰


从出场到结局,他在人们的心里始终是那个长衫穷酸的落魄书生,到最后连十九个酒钱都没能还上。


故事的最后,我确信孔乙己是死去了。而让他毁灭的,是他的一成不变。很难不再次感慨,孔乙己本来可以避免自己活成这样。


重读《孔乙己》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以前都没有发现的细节,那就是孔乙己的个人卫生。比如用长指甲敲击台面,用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字。


一个站着喝酒也要穿着长衫装体面的人,却因为这个细节暴露了自己真实的状态。


在他最后的人生里,他留给别人的印象,是自己撑死也要装出来的颜面,是整天满嘴说不厌的之乎者也,是被打断腿之后还要嘴硬的不知悔改。




投资行业里说:“知不易行更难”。


能自知已经不容易了,更难的是行动。而改变,不能止步于自知,还要付诸行动和代价。


就像写下《孔乙己》的鲁迅先生,一心求学,就为了当医生救人。可是当他面对当时的破碎山河,毅然改变志向,弃医从文,救治国民精神。


不管在任何时代,老天一定会奖励那些勇于改变的人。


比如苏炳添,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


在赛道上奔跑了十几年,苏炳添拿过很多的金牌,唯独没有他梦寐以求的奥运奖牌。为此,他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



2015年以前,苏炳添都没有跑进过十秒的比赛记录,随着年龄增长,他发现自己怎么都无法突破十秒这个关口。


曾经能在伦敦奥运会前半段中跑过博尔特的人,迎来了自己十几年跑步的十秒梦魇,但向来不轻言放弃的他,怎么可能就此作罢。


他开始改变,用了十年右脚起步的他,决定尝试用左脚起步,这样能调整优化整体的跑步节奏,还能维持良好体力,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刚开始作出调整,他跑得还不如女运动员,但就是在不断的训练中,他在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米决赛里,以9秒99拿下了第三名。


这一跑,苏炳添的信心更足了,他没有沉迷在突破的景象里,而是继续锻炼,继续改变每一个能帮助他起跑和跑得更快的细节。


2018年6月,他在十天之内跑出了两个百米十秒内的好成绩,平了亚洲纪录,任谁看了不说一句绝。



中国老话讲,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苏炳添这种在外人看来犹如自废武功重新再来的行为,真的是令人动容,可谓勇者破茧成蝶。


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曾渴望自己能“胜天半子”,能“逆天改命”,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有人说,年少读书不知味,读懂已是书中人。我想,至今都还有人在上演孔乙己的三种悲剧吧。


但无论如何,我都想告诉大家:


有自信是好事,但也要有清醒的自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即便当下的我们在仰望星空,也依旧可以拥有脚踏实地的幸福。


以上,共勉。


或许你还想看

这几天娱乐圈的瓜,没一个比得上他

那个西安地铁上被保安扒衣服的女孩,我一点都不心疼

顶级低俗网红“郭老师”被封杀:病态审美,是时候终止了


作者简介:乌索普,富书团队原创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叔,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