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妈妈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尤其是最后一个,看完让人沉默
有需要条件交换才能得到的爱不是爱,用牺牲感绑架着的不是爱,用强势管控下的爱也不是爱,它们都只是满足大人自己的期待。只有父母肯付出时间的陪伴才是爱,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的尊重才是爱,犯了错误告诉他正确的解决方式才是爱。
作者:C妈;主播:七月
来源:CC爸妈(ID:cc-bama)
这段时间,有个特别让人欣慰的新闻。
电影《亲爱的》张译扮演者的原型孙海洋之子—孙卓被找回。
而孙卓的找回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同期被拐走的另一个孩子符建涛。
但这孩子的故事,却听的让人心酸,符建涛也是4岁时被拐走,但他清楚的记得自己被拐走的场景,明白自己有亲生的爸爸妈妈,但他却一直守着这个记忆在“新家”里小心翼翼的生活。
当被问到为什么明知被拐却没想过报警或逃跑时,他说了一个让人特别心酸的原因:“我以为是妈妈把我卖掉的。”
因为小时候的他非常淘气,妈妈总是跟他说“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就把你卖掉”。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符建涛以为因为自己不乖,妈妈真的把他卖掉了,所以他没敢说出真相,选择在“新家”当一个“乖孩子”。
一句大人都会随口说出的话,让符建涛守着“被抛弃”的秘密14年。
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于孩子而言,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些妈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和煦暖阳,但有些妈妈,却是孩子相爱相杀的劫难。
如果你也是下面三种妈妈,希望你可以及时明白,爱不是束缚,更不是牺牲,也不是凌驾于人格之上的权威,爱应该是爱其所是,共同成长。
常见句式:
“你别哭了,不哭了我就让你吃零食。”
“不要闹了,再闹妈妈就走了,不要你了。”
“你要不好好写作业,我周末就不带你出去玩。”
我知道养育孩子的过程,有太多力不从心和太多无力招架,面对一个永动机般的孩子,想要获得片刻的喘息,不得已时,我们总是说出威胁的话。
用这些话管教孩子是很有用,但它带来的伤害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的。
就像开篇的符建涛,小孩子会把大人的话当真的,而且会当真很久、很久。
孩子都会犯错,但管教目的是约束行为,而不是让孩子低头妥协,父母也可以发火,但再生气,都不要以爱为要挟,用爱绑架孩子。
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妈妈爱的收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这会让他十分没有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让他们甘愿委屈自己去取悦大人。
眼下看,孩子不继续给我们制造麻烦、不跟我们对着干,好像是件好事。
但别忘了,在家一味讨好父母的孩子,以后也会讨好同学、讨好同事、讨好恋人。
他会认为只有自己拼命对别人好,满足别人的需求,别人才会爱我、认可我。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
孩子一开始就确定了他人认可高于自我需求这一点,他们在迎合他人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放低自我价值。
习惯性取悦父母的孩子,骨子里是恐惧的、自卑的。
恐惧得不到父母的爱,因为他知道任性、调皮、行为不端、闯祸惹事都会让父母的爱收回或变得更加稀薄。
因为在他的认知中,别人的爱是有条件的。
表现好,才能得到;表现不好,对不起,我就不值得被爱。
其实,有条件的爱根源上是对界限感的模糊,模糊了孩子对“事”和“人”的概念。
如果你不喜欢孩子玩水,可以直接说:“我不喜欢你玩水,衣服都弄湿很麻烦,而且容易着凉”,甚至可以把他抱走,任他哭闹,就是不妥协。
如果孩子的发脾气令你心情烦躁,可以直接说:“我不喜欢你对我大吼大叫,这让我觉得自己特别不被尊重”,甚至可以严厉的表达你的不满“不要冲我喊叫”。
我们需要时刻让孩子明白“妈妈永远爱你,只是不喜欢你这个行为”。
我知道让一个孩子听话很难,但别欺负他们弱小、无助、没本事、需要依赖大人,就用有条件的爱威胁他、操控他。
孩子不是只有乖的时候,才值得被爱。
越是不乖的时候,越是他缺爱的时候。
常见句式:
“我给你做这顿饭费了多大劲啊,你倒好,一口都不吃,你到底还要我怎么样?”
“我带你出来多累啊,拿这么多东西还得看着你!谁不知道躺会儿舒服啊,还不都是为了你吗?你还不听话!”
“要不是因为你,我根本不用这么操劳、这么累,白头发都熬出来了,能不能让我省点心!”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我至于遭这个罪吗?”
这些看似“自哀自怜”的话,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对对方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指责和否定——让对方觉得对不起你,产生愧疚感,让对方看到自己付出了多少爱,从而获取等价甚至更多的爱。
以此来“绑架”孩子,从而达到“听我们话、顺我们意”的目的。
我有一位朋友,离家很近,但她却非必要不回家。
我的妈妈一直是一个为老公、孩子而活的人,在家中洗衣做饭,甚至水果都是洗好了再放冰箱。我在家时,就连袜子内裤还总是翻出去洗,怎么说都不听。
他把家里好的一切都留给我们,就连新炒的菜都不吃一口,只吃前一顿剩的。这样无私的爱,让我很难受。
而且,一旦我表现出不愿回家或 “不领情”,她就会委屈抹眼泪,哭诉自己多不容易。
是的,我都明白,但我心里很烦、很想逃离。
从小我就逼着自己懂事,不能给家里添麻烦。每天我都活在愧疚的煎熬中,接受不了,也改变不了。我累了,我够了,真的。
很多妈妈都喜欢用内疚感来让孩子“懂事”,这样确实很管用,但它也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甚至成为孩子一生摆脱不了的噩梦。
黄执中在《奇葩说》曾分享过“鱼头妈妈”的故事:
妈妈为把鱼肉留给儿子,谎称自己不喜欢吃鱼肉,只喜欢鱼头,就这样她吃了一辈子鱼头,直到临终前才说“我一点都不喜欢吃鱼头”。
黄执中说小时候觉得这个妈妈好伟大,但现在却觉得这个儿子太难了。
妈妈最后用一辈子的牺牲感,让儿子的余生都活在内疚中。
教育家卢俊说:“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刻意感动。”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少做也比带着委屈抱怨做要强。(不信,你可以问问身边每一个孩子,甚至小时候的自己)
如今做了父母,角色互换,突然觉得有点委屈是吗?——我为他牺牲那么多,我还错了?
还真错了。
孩子没有要求你为他牺牲,作为父母给予他生命,提供食物、水、安全的生存环境、必要的教育,从责任层面讲,就够了。
而孩子想实现基本的健康、快乐,也并不需要父母付出太多。
是我们,不知足地又生出了更多的期待,希望他学习更好、行为更得体、特长更多……
我们的牺牲,是在为自己的期望买单。
“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小孩子懂什么?”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你今天要不好好XXX,我绝对就不让你XXX。”
“不行、不能、不可以…”
通常在一个父亲角色缺失或父亲作用边缘化的家庭中,妈妈会越来越强势。
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曾说:“当妈妈的态度是支配性、干涉性、专制性的,儿童易形成消极、反抗的个性。”
孩子要么被驯化,习惯于顺从、服从,有一天离开了强势的妈妈,他也会找一个强势的妻子/丈夫,因为那种被控制的感觉已经成为了他的舒适区,这种「宿命感」才是最可怕的,不喜欢却已习惯。
要么孩子激起叛逆意识,用一种更为偏激的方式去和妈妈搏斗,哪怕这种方法并不正确,哪怕双方都为此遍体鳞伤。
最近热播的《女心理师》中蒋静,与妈妈相依为命,一边理解着妈妈一个人抚养她的不易,一边又承受不住妈妈的控制欲。
于是她选择暴饮暴食再催吐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最终患上了暴食症。
“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要我成为的样子。”
一个明明爱孩子付出自己所有的妈妈,却把孩子推向了一个更大的深渊。
不要一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以爱之名来伤害孩子了,我们的本意是让孩子少走弯路,但却一直用强势的爱让孩子离幸福越来越远。
“爱”是一种本能,“会爱”是一种能力。
需要条件交换才能得到的爱不是爱,用牺牲感绑架着的不是爱,用强势管控下的爱也不是爱,它们都只是满足大人自己的期待。
只有父母肯付出时间的陪伴才是爱,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的尊重才是爱,犯了错误告诉他正确的解决方式才是爱。
或许你还想看
作者简介:C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养育CC&DD两姐弟,带领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做中国好父母,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