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向的你,如何提高人际水平?

YouCore王世民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4-11-26

平衡社交与独处,提高社交质量,强化共情能力,打造专业价值。内向者跟外向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能量汲取的方式不同,不能因为自己是内向的人,就一味躲起来独处。

作者:王世民;主播:紫陌骐骥

来源:YouCore(ID:YouCore)


很想多多参加各种活动,认识更多人,但一想到要主动跟这么多陌生人打招呼,脸上就有点火辣辣的。

参加了一场聚会,别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自己局促不安地站在圈子外面,形单影孑。

参加了一个饭局,饭桌上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直默默地吃菜,沉默得自己都觉得尴尬。

参加了一场会议,别人在会上抢着发言争得面红耳赤,自己却跟个隐形人似的,一言不发。

上面的场景,说的是你吗?

作为一名内向的人,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出席这些社交活动才能积累人脉呢?是不是一定要健谈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呢?还有其它办法提高我们的人际水平吗?

这次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下,内向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自己的人际水平

平衡社交与独处


内向者跟外向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能量汲取的方式不同

外向者的能量汲取来自于外部,比如持续从事高压力的工作后,找几个朋友聚会聊一聊,压力就排解了,能量也恢复了。

内向者的能量汲取来自于内部,比如同样持续从事高压力的工作后,内向者需要的不是找人聚会(这只会让内向者的精神更累),而是自己一个人独处,看书或看部电影,能量反而更能恢复。

所以如果你是内向的人,就需要限制面对面的社交活动。

因为每一轮社交对你来说,都是能量消耗的过程(对于外向者则是能量补充的过程)

如果模仿爱社交的人不断组织或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的话,你会发现自己会疲惫不堪,不只是社交的效果不好,还会影响你做其它事的效率。

但也不能因为自己是内向的人,就一味躲起来独处

人是社会型的动物,面对面的社交交流对双方关系的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内向的人在人际交往上,要平衡好独处与社交的时间

那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平衡呢?

你可以参考以下三个做法:做好人际圈的分层、出席关键的社交活动、多借助文字和远程交流

1)做好人际圈的分层

你可以将你需要交往的人员分成几个人际圈,比如亲友圈、同事圈、客户圈、兴趣圈,或者分为交心圈、人情圈、互利圈。

对于不同圈子采用不同的社交频次和社交强度,以此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安排,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独处时间。

2)出席关键的社交活动

对内向的人来说,每一次面对面的社交活动都是不舒适的,而且会伴随着大量的能量消耗,需要事后再补充能量。

因此,对于可去可不去的社交场合,你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去,将面对面的交流留给少数且关键的场合。

3)多借助文字和远程交流

人需要多交流才能维系住关系,但现在我又建议你只出席关键的社交活动,那要怎么维系关系呢?

一个幸运的事是现在通讯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你可以借助社交工具,多用文字和远程交流来替代面对面的交流。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这种交流方式会大大减少能量的消耗,而且也能维系好双方的关系。


提高社交质量


现在我们知道了社交对内向的人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每次社交之后内向的人一般都会觉得累,需要独处来恢复

这种能量汲取方式,就大大限制了内向的人可以社交的频率和次数。

因此,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更有必要提高单次社交活动的质量,用更少次数的高质量社交实现外向的人通过更多次社交才能达成的效果。

那具体如何提高诸如聚会、聚餐、行业会议等等这些社交活动的质量呢?

核心是两个方法:储足能量充分准备

1)储足能量

对内向的人来说,社交活动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单次社交活动的质量,就要保证自己储备的能量能够支撑一场高质量社交活动的消耗。

这个能量的储备,包括精力和心理储备两个方面:

◆ 精力的储备,就是要保证前一天晚上有足够的睡眠,睡好了精力充沛了,就有足够的精神应付第二天的社交了。

◆ 心理的储备,就是关键社交活动前不安排其它社交活动,让自己的心理处于对社交的期待期而不是疲倦期。

2)充分准备

每一场面对面的社交活动之前,至少做好下面的准备:

◆ 了解出席活动的主要人员,分析下他们主要的期待和兴趣点。

◆ 根据出席人员的期待和兴趣点,提前准备好交流的素材。比如对方感兴趣的风土人情、八卦故事、体育赛事等。

◆ 如果有足够时间的话,你还可以提前试讲下自己准备好的内容。

社交活动前做好上面的充分准备后,你在出席社交时,心情就会轻松很多,可以参与更多的话题,提高社交质量了

强化共情能力


跟外向者相比,内向者情绪更敏感,更善于察觉别人情绪的变化

如果你对这个优势善加应用的话,就能够形成更好的共情能力

共情(empathy),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的定义,是一种情感反应,是对他人感受的知觉,是个体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情境,体察不同情绪状态的能力。

通过共情,你更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这在人际交往中可是一个了不得的能力它能够帮你更快地得到对方的接纳,并促进信任关系的建立

那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个能力呢?

你可以从体验共情、表达共情、顺势引导三个环节加以强化。


1)体验共情

沟通时,养成先观察对方的习惯。

多倾听对方,多观察对方的行为举止,捕捉到有意义的情绪化信息后(这是内向者的天生优势),与对方产生情感共鸣,进入对方的角色,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内心的情感和思维

比如,你一个刚被公司辞退的朋友来跟你吐槽,先不用安抚他或评判他,而是先看、先听,设身处地地感受他的情感和想法。


2)表达共情

用对方能接受的语气、讲话方式来表达共情,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情绪和观点都得到了接纳,这样对方很快就能感受到理解和尊重,也就对你更有好感,更愿意相信你了

比如,听完朋友的吐槽了,先顺着他的情绪表达对辞退他的公司的愤慨:


“怎么会有这么差劲的公司呢!不分青红皂白就让你背锅,真是让人太生气了…”


3)顺势引导

表达共情得到对方认同后,你就可以从自己的沟通目的出发,通过适当的跟随与引导,启发对方认清事情的本来面目,接受你的观点了

比如,陪着被辞退的朋友发泄完情绪后,你就可以引导他说“我们难以控制公司领导的想法,如果下次不幸又碰到类似的领导了,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得比这次好些呢?”


通过这种引导,下面就进入理性的讨论了,你就可以很正常地给他提改进建议了。

你看,既然内向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上具备了更好的共情能力,我们是不是很值得将这个优势好好放大呢?

打造专业价值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霍曼斯在他的「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

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你的可交换价值越大,你的人际关系就越好

可交换价值是一个人的综合价值,包括专业价值特征价值(比如样貌、身材、智力)资源价值(比如家里有矿、网红身份的品牌价值)以及链接价值

内向者提升可交换价值最好的契入点可能就是专业价值了,因为这更能发挥内向者的优势:

1)相较于外向者喜欢广度,内向者更喜欢深度。

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内向者的名人,爱因斯坦、巴菲特、老舍等,都是在某个专业领域里深耕而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的。

2)相较于外向者到处去结识人,内向者独处研究时的能量更充足。

外向者可以主动出击认识各种不同的人以打造链接价值,这种方式内向者就不适用,因为对能量的消耗过大,而且效果也不好。

但独处研究以打造专业价值,对于内向者就很合适了,因为这种做法内向者的能量更充足。

一旦自己具备了一技之长,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专业价值后,作为内向者的你人际交往就轻松多了。

1)你可以被动等来更多人脉资源。

主动结识陌生人并建立合作关系,这对内向的人来说是挑战非常大的事,偶尔为之还行,长期高频次地去做就难以为继了。

有了可交换的专业价值后,就有不少人主动来找你做价值交换了,而无需你主动出击去结识陌生人

像内向的巴菲特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就是因为他在投资领域出色后,有太多的人主动来找他,而不用他主动去结识这些人。


2)有了更多的选择主动性。

有了可交换的专业价值后,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主动性。

你可以选择自己更乐意打交道的人,你也可以选择在状态好的时候出席社交活动,在状态一般的时候就不出席。

3)降低对社交技巧的要求。

当别人是基于你的专业价值跟你交往时,这就大大减少对你社交技巧的要求了。

一是你可以在自己熟悉的专业话题里多讲,而不需要担心没有交流话题的尴尬;

二是别人更看重的是你的专业,对你其它方面的容忍度会高上很多。


小结


中国处于儒家社会的时候,推崇内敛和中庸,那时内向的人没有人际交往的困扰,甚至还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

进入现代商业社会后,各行各业基本都供大于求,人的注意力又越来越难以获取,几乎一切产品和服务都需大力推销才卖得掉,在这种环境的变化下,更善于自我宣传和社交的人似乎更有优势,内向的人在人际上的困扰就产生了。

但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更没有绝对优秀的性格。

只要你能找到适合你发挥的环境,或者找到当前环境下适合你发挥的方法,无论是你是外向的性格还是内向的性格,都可以做到优秀的人际交往。

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我给内向的人提了4个建议的方法,你可以参考下:

1、平衡社交与独处
2、提高社交质量
3、强化共情能力
4、打造专业价值


或许你还想看

真对不起,我天生内向

“你不是内向,你就是宅”

为什么越内向的人越厉害

不是我们内向,是你们无趣

内向的人如何建立职场人脉

你回避社交,不是因为你内向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性格内向的人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性格内向的人

内向性格: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

内向之人的内心戏,全在这些图表里

为什么内向的人,都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为何生活中很开朗的人会喜欢独来独往?(转自知乎)


聪明人,不社交

社交中的5条黄金定律

「自杀式社交」的6种表现

「社恐」人的4种典型表现

「社交牛逼症」的4种典型表现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很少社交

你为什么会害怕社交?看完顿悟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是这样社交的


作者简介:王世民,深圳尔雅总裁,YouCore创始人,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个人核心力(思维力、学习力、人脉力)赋能平台,你的老板和同事可能就在偷偷关注,公众号:YouCore(ID:YouCore),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