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谁弄脏了这座最美6000米山峰?

苑城 户外探险outdoor 2019-05-27



这些年,我们亲手送走了多少美景?

 

牛背山、青海湖鸟岛、沙岛、年保玉则、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岗什卡雪峰、普若岗日……

 

如今,这串长长的名单上,可能还要加上一个名字——雀儿山。



近日两段视频在户外圈流传,视频中营地旁的草地上垃圾成片,冰川间各色塑料袋散落水面。这些令人痛心的画面来自雀儿山。当视频引起众人关注时,视频发出者巴玲(化名)却越发忧心。


多年来,村民们一直都爱惜这片山林,两段10秒钟的视频,可能难以代表雀儿山的全部。但是,如果它因向外界关上大门,与之关联的所有人将何去何从?


雀儿山。图片来源:川藏队


在我的心中,雀儿山是很完美、很干净的。


在收到当地老乡拍来的视频时,巴玲有些不敢相信。她在景区工作7年,最高只去过C1营地。她没想到更高海拔的地方会有垃圾,


我说不可能吧,他们说,事实上是的

 

视频背后

7月29日,雀儿山当地老乡接到求救,一名登山者在高C2营地严重高反,已经丧失自理能力。来不及多做准备,6名老乡当即出发,前往高C2营地救人。


值得庆幸是,在老乡和其他队伍的帮助下,这名病患被及时转移下山并送往医院。而令人痛心的是,老乡们不顾安危前去救援时,却意外看到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攀登雀儿山。图/陈春石


两段疯传的视频——参与救援的老乡平时主要是帮助登山者将装备物资送到大本营和C1营地。第一次来到C1以上地带,他们发现冰川间一处水面漂着五颜六色的垃圾,就随手拍下了视频。

 

看到视频时,巴玲很惊讶,没有多想,就将视频转发到了朋友圈。


我就觉得有点生气,想说说他们,提醒一下在登山的队员,还有后面会来的人。


白色冰川之上,食品包装袋、易拉罐漂在冰湖间,格外触目惊心。经人不断转发,视频出现在各个微信群里,山友@可乐在看到视频后感慨:


都想不到这是雀儿山的冰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134611if4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冰川上的垃圾。视频来源:巴玲

 

垃圾在哪里?——网上流传的视频有两段:


  • 一段是冰川水面上漂浮的各色食品包装;

  • 另一段拍摄于营地一旁,成片的白色垃圾平铺在草地上。


冰川上的视频是老乡在救援时拍摄的,地点位于C1和C2营地之间,由于今年山上队伍比较多,目前还没找到责任人。据登山人士分析,这些垃圾就是人为丢弃


那里是从C2往下走100米吧,那个地方没法扎营地,应该是有人路过时背不动,就直接扔下了。一开始是放在塑料袋里的,但是后来乌鸦飞过,就把它们都翻得乱七八糟。

 

另一段营地旁的视频拍摄于8月3号,位于大本营附近。经多方询问后得知,成片的垃圾并非有人故意丢弃,而是一支登山队在晾晒垃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1346vehgf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本营旁。视频来源:巴玲

 

这支队伍是第一次有规模地攀登雀儿山,其负责人介绍:


带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很多东西包装都是新的,尤其是外包装的纸板。上个月雀儿山一直下雨,景区的马托运一个包是不能超过20公斤的。所以我们初衷是想先晒一下,能节约就节约。


当时有村民刚好将队伍的物资背运下山,看到这一幕就拍下了视频。之后这支登山队就已经把所有垃圾收拾干净。但是随着视频流传,“晒垃圾”变成了“丢垃圾”。这位负责人随后主动向景区进行了解释,同时也觉得当时“的确没考虑好欠妥当”。


雀儿山大本营。图片来源:川藏队


除了视频拍摄到的情况,山友@城市野人·龙哥在高C2营地也发现了垃圾。攀登雀儿山需要经过C1、C2、C3三个营地,有的队伍会在C1和C2之间建立高C2营地,以便节省一天的时间冲顶。


@城市野人·龙哥于7月29日登顶雀儿山,他在高C2营地看到了其他队伍丢弃的防潮垫、气罐、食品包装等垃圾。


 登顶雀儿山。图/城市野人·龙哥


之后有登山队前往高C2营地清理垃圾,发现了一面队旗。经核实,这面队旗并不属于在高C2被救援的队伍,而是属于一支自主攀登队,该队的领队称:


队旗确实是我的,本来收拾好了的,收拾营地下撤时候不知怎么就落下了。


队伍的其他垃圾当时已经由每位队员分担,背到大本营,之后由马匹驮运下山。对于遗留队旗这件事,他表示:


环保非常重要,这次犯错了,好好检讨自己,以后坚决不留下垃圾。


队伍清理高C2营地时,发现一面队旗。图片来源:阿卡姆登山探险


此外,山友@艾艾艾小艾在7月29日到达大本营,于8月4日登顶。她到达高C2时,情况和@城市野人·龙哥所见有所不同:


高C2上边没有看到,但我在高C2的雪下其实有看到一些垃圾,但不是很多。


最让@艾艾艾小艾触动的画面,其实发生在C1。C1搭在约30米高的悬崖上边,下边就是冰川的尾部,所以营地的一面墙和冰川之间有很大的裂缝,在裂缝中有很多垃圾。她回忆道:


那可能不是几支队伍就能造成的。垃圾真的非常多,很触目惊心,整个冰裂缝都塞满了,应该是长年累月堆积造成的。

 

攀爬雪坡。图片来源:@艾艾艾小艾


最美的6000米山峰

雀儿山的攀登历史可追溯到1988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完成首登,历时3个月。


30年间,随着登山者的造访,雀儿山发生了诸多变化。

 

一座真正的雪山——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主峰海拔6168米,位于德格县境内,是极少数以鸟来命名的雪山。它山势挺拔,傲立于数十座5000米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


2003年,马一桦、曾山、苏拉王平等登顶雀儿山,他们是该峰有记录的第四支登顶队伍。


在雀儿山,24岁的苏拉王平第一次看到冰川。当时需要攀冰30米左右,才能到达C1附近的冰川。从C1到C2他们用了两天时间,因为那时候冰川很大,队伍一直在冰塔林里面转来转去。


 C1营地。图/城市野人·龙哥


然而,这些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严重,“现在C1的冰川不需要往上攀,而是要往下走了”。2003年之后,苏拉王平一直在攀登雪山,雀儿山在他心中一直是特别的。


这15年来,我觉得6000米山峰当中,雀儿山是最漂亮的。它是一座真正的雪山,攀登雪山会遇到的地形它都有。

 

雪山爱好者的宠儿——从大本营出发,登山者将要遇到碎石坡、岩石、冰坡、雪坡、冰裂缝,一路需要运用到一系列的登山技术。


马一桦、曾山、苏拉王平等人登顶后,在雀儿山开辟出一条适合商业攀登的路线。雀儿山由公认有难度的进阶级技术山峰,渐渐一改“高冷”,成为6000米技术型山峰的首选。


经过多年沉淀,攀登雀儿山目前主要有两种组织方式:


第一种是自主攀登,即两位或多位攀登者搭档,在不借助高山协作的情况下完成登顶;

第二种是商业攀登,即参加盈利性的登山公司团队,在登山过程中由登山协作给予登山者任何形式的必要帮助。(信息来源:《雀儿山,海拔6000米级的登山训练营》刊于《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第12期)

 

跨越冰川。图/城市野人·龙哥


据民间登山俱乐部粗略统计,近几年每年攀登雀儿山的总人数约三四百人。(信息来源:《雀儿山,海拔6000米级的登山训练营》刊于《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第12期)


雀儿山成了雪山爱好者的宠儿,登山者张伟写道:


雀儿山具有复杂的山体,尤其是多样的冰川构造,为全程攀登增加了许多难度,但长久的攀登史已经收集了详尽的山峰信息,登山者能够在攀登时避开较为危险的区域。(信息来源:《雀儿山,海拔6000米级的登山训练营》刊于《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第12期)

 

攀爬雪壁。图片来源:城市野人·龙哥


重要的水源地——在讨论雀儿山受到登山者青睐的同时,雀儿山冰川的重要性也不应被忽略。雀儿山冰川位于中国海洋性冰川分布区的北界边缘,在2010年的一次考察中,冰川学家蒲健辰发现,与1980年代的数据相对照,雀儿山冰川的末端在垂直高差上退缩了大约200米。


雀儿山冰川融水形成了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冰川湖——新路海。新路海是雅砻江的重要水源之一,而雅砻江又是长江的支流。


2017年12月有研究结果称,冰川融化会释放出多年前冻结于其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食用冰川融水中的鱼会让人体大量摄入这类污染物,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信息来源:《冰川融化会释放多年前冻结的污染物,吃融水中的鱼有致癌风险》刊于网易号“腾库科技”)


雀儿山下。图片来源:川藏队


登山者产生的垃圾如果没有及时带走,就可能留在冰川之中,进而对下游水源造成污染,影响一代代人的生命健康。

 

悬顶之剑

当网友们为雀儿山扼腕叹息时,在雪山脚下,还有一个人更为痛心疾首。


40年的守护——多呷喇嘛被人们称为“赤脚大仙”,因习惯光脚行走而得名。他原本是文革期间进山避乱的藏民,因钟情于雀儿山的山林鸟兽,在山脚下一住就是40年。


他是雀儿山的守护者,一直极力劝告当地人不要打猎、砍树、挖药,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也一直热心帮助登山者,经常帮忙将登山装备背到C1。


多呷喇嘛。图片来源:川藏队


得知视频在疯传,73岁的多呷喇嘛担心会对雀儿山造成不好的影响。多年来,他和当地老乡一直在保护这片山林,见到垃圾都会及时清理。村民们的收入大多依赖登山活动,但是视频发出后,万一外界对这里产生误解,他们的生活要何以为继?


一时之间,在雀儿山上空,仿佛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人知道它何时斩落。


岂止是雀儿山——因不堪人类带来的重负,绝美之境选择封闭休养的案例并不鲜见。在《无痕山林》手册中,有一句话是“宠溺致死”,


说的是当人们一窝蜂地涌入自然,结果导致严重的环境冲击,热爱自然的行为足以葬送自然。(信息来源:《无痕山林》,杰弗里·马里恩/著,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译)


《无痕山林》手册。图片来源:douban.com


纵观国内外,“宠溺致死”的例子层出不穷。


1960年到1970年,美国国家公园的访问次数增加了一倍多,从7200万人增加到1亿7000万人,大量增长的游客,带来的是垃圾剧增,土壤植被遭到破坏。为应对环境恶化,管理者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和教育准则,尤以荒野地区执行最为严格。

 

在珠峰大本营,印着各国文字的瓶瓶罐罐散布在冰雪间,在更高海拔的地带,废弃的帐篷、氧气罐、登山绳等更是难以估算。2018年3月,珠峰南坡开展大扫除项目,仅第一天就清理出1200公斤垃圾,预计总共将空运100吨垃圾下山。


珠峰上的垃圾。图片来源:纪录片《珠峰清道夫》 


牛背山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山顶可观览贡嘎、四姑娘山、峨眉山、二郎山等众多名山峻岭,更有云海翻涌,号称“牛背归来不看云”。然而,声名鹊起之时,污染也随之而来。2015年7月,牛背山开始进行封山。

 

牛背山云海。图片来源:牛背山景区官网


今年4月,被称为“天神后花园”的年保玉则宣布停止接待游客,重开时间待定。


年保玉则景区内,进行垃圾清运工作。图片来源:依加


当一处处美景向外界关闭大门时,其他人间仙境是否也在进入倒计时

 

负责任地攀登

当巨剑斩落,雀儿山真的与世隔绝时,再说后悔恐怕早已来不及。届时再来讨论何人该负起责任,难免也会陷入罗生门。


是攀登水平不足,最后舍垃圾而保命?是无组织无纪律,纵容陋习?还是营地越大垃圾越多?抑或有些人原本就不应该来到雀儿山?


登山队伍越多,不可控的因素也随之增加。然而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众人看到冰川之上的垃圾,能想到的只是登山群体。


行走在冰川之上。图/城市野人·龙哥


登山第一课——阿左曾以阿式攀登的方式登顶幺妹峰,他在领攀登山学校担任教练时,八天的登山课程中,第一堂课要教的就是LNT原则(Leave No Trace,即无痕山林)。


LNT原则是在所有登山技术之前需要教给人的。因为去到一个环境,你不是马上就要运用到你的技术,而是你马上要负担起对这个环境的责任。


在阿左看来,无论是能带人的向导,还是刚刚开始攀登的人,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原则。


攀登途中。图片来源:川藏队


@艾艾艾小艾参加的是阿卡姆探险的攀登,她是自己将垃圾带下山的。因为雀儿山只是6000米级山峰,每个营地距离较短,吃路餐的次数少,垃圾并不重,在她看来自己带下山也不难


我们的夏尔巴向导会去捡别的队伍留下的垃圾,然后和我沟通,不要将这些丢在山上。有一个细节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一名队员在C1抽烟,随手将烟头丢在地上。夏尔巴向导看到后,就很严厉地对他说,你不能这样。

 

@艾艾艾小艾和向导。图片来源:@艾艾艾小艾


苏拉王平介绍,川藏队一直有一个口号——“带下山的垃圾,一定要比带上山的多”,每个队伍进大本营,这是开会要讲的第一件事。


一般正常情况下,商业队都是有纪律的,向导要负责,必须将垃圾带下来

这些年登山的人群多了,有组织没组织的都有,有的是没有环保意识,有的是三两个人在山上自身都难保了,哪里还顾得上垃圾。


雀儿山C3营地。图/城市野人·龙哥


一位小型队伍的领队也透露,她会提醒队员,在路餐时将垃圾装到自己的包里,到了营地再统一放到口袋,最后由向导背下来。


像上次攀登那玛峰,我一个人背了两个人的装备,还带了一袋垃圾下来。我们都是敬畏雪山的人,攀登已经是一种冒犯,更不能把垃圾留在上面。

组织方要尽到提醒的义务,营地产生的垃圾应该清理干净带出来,不分商业还是自主。

我一个女子,都能做到,其它攀登者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出来?


一名户外领队背下来的垃圾。


做好准备再出发——如果人们不能担负起对环境的责任,那么所谓热爱自然,最终可能会葬送自然。


高海拔地区,尤其是冰川地带,降解能力比平原更低。


很多景区现在会修建垃圾池,阿左认为这只是被动保护,来到景区的人首先就应该在源头做好,很多垃圾原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山区。


村民在清理垃圾。图片来源:巴玲


为什么山上会产生那么多垃圾,是因为很多人,特别是个别攀登者,在山下就没有做好计划和准备。


在阿左看来,一些瓶瓶罐罐原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山上。现在很多食物都属于过度包装,比如饼干会有两层包装。


他建议大家在成都这样可以进行垃圾回收的地方,首先就把多余的外包装去掉。比如带5包方便面,可以将所有包装都去掉,只带一个塑封口袋,这样上山时就已经少了5个方便面袋。


走过冰川。图/城市野人·龙哥


现在提倡轻量化,垃圾也是轻量化的一部分。阿左说:


有些人为了保命而丢垃圾,这是错的。它不是错在山上发生的事,而是错在你,你不应该去那里。原因是你没有做好自我评估。你没有评估到山上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甚至你没有评估到你还要把垃圾带下山。

 

雀儿山只是我国庞大山峰资源的一小部分,在登山活动发展之际,目前高海拔徒步路线也越来越多。


当巨大的人流涌向雪山、高原、冰川,如何降低自己对环境的影响,是每一个走向户外的人都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雪山之上。图/城市野人·龙哥


发现垃圾后,川藏队、徐老幺山峰户外、阿卡姆登山探险等四支队伍分批次对山上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前前后后大约带下来100公斤。


虽然没办法到达高海拔地区,管理人员也在一如既往地每天清扫景区。


清理冰川上的垃圾。图片来源:川藏队


在雀儿山,有人犯下无法原谅的错误,也有像多呷喇嘛、赤乃曲批等更多平凡人在默默守护。两段10秒钟的视频,记录的是个别人的陋习,悬系的是却是山下三个村庄所有村民的生计。


当问题出现时,无论是当地老乡,还是前来攀登的队伍,都在尽自己所能还雪山一片干净。对于向往雀儿山的人,巴玲想说:


希望每一位攀登者带着好心情来,也能做到问心无愧地离开,而不是留下你的印记。我们欢迎每一位游客和攀登者,但是大家都不想看到雪山上那些突兀的垃圾,如果可以,我恳求大家能够多多担起一些责任。

 

注:感谢户外探险会员@城市野人•龙哥和户外爱好者@艾艾艾小艾、@大雪对本文写作的支持。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山峰|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 年保玉则已确认全面关闭,这些经典线路或成绝响!

 为什么我为年宝玉则的关闭而喝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