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犀牛奖提名公布:探险没有止步,传奇仍在继续!

金犀牛组委会 户外探险OUTDOOR 2021-07-19


2020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如《户外探险》的Slogan,“户外不是探险,人生才是!“

 

走过艰难,便是英雄。当我们回望、整理过去一年里中国户外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时,只有感动——突破,在2020年,更弥足珍贵。而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正是为了铭记这些珍贵的突破而存在。

 

2021年8月6-8日,第十五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颁奖典礼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盛大举行。(点击查看详情



自开启第十五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的征集以来,我们一共收到了400余个精彩项目的报名和推荐,我们欣喜地看到,在2020这个艰难的年份,探险没有止步,传奇仍在继续。


以公平、专业、透明为原则,由户外探险与数十位权威户外专家组成金犀牛组委会,我们从长长的候选名单中,遴选出这份第十五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提名名单





▋何川 孙斌 Rocker:布达拉峰北壁
宋远成:幺妹卫峰5700
▋高立:中山峰
▋阿左 Ken 杨小华:达多曼因峰

诞生在寒冷、遥远的岩石与冰雪之间,最佳攀登成就一向是金犀牛奖的一大亮点,它有一个明确的入选标准——阿式攀登,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希望攀登者能够兼具开创性。
 
在历届金犀牛奖的评选中,自由攀登成就的提名都是三个,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疫情肆虐的2020年,竟是一个“自由攀登大年”。


何川、孙斌、Rocker登顶布达拉峰北壁。摄影/Rocker
 
何川、孙斌经历七年六次,终于完成了布达拉峰的攀登,虽然重复的是山野井泰史的“加油”路线,却是中国高海拔大岩壁攀登的新突破,获得户外圈内外上百万关注的同时,也提前锁定了最佳攀登成就的提名。


从对面看幺妹卫峰5700。
 
除了这几位“登山老炮”,同样吸引我们关注的,还有那些勇敢无畏的年轻攀登者:来自四川的小宋,完成了幺妹卫峰5700单人solo,同时开创出一条新路线,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高立登顶中山峰,经认定,为国人首登。
 
高立与中山峰的入选,我们曾有过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座“走着上去”的山。但当我们回顾奖项的本质,也许不久后会有无数的商业队伍登顶这座山峰,却丝毫不能掩盖这次攀登背后的探索精神和先锋性质。


达多曼因攀登途中。
 
年末,阿左、Ken、小华以一场达多曼因无需置疑的漂亮首攀,冲进我们的视野,斟酌再三,无法割舍,最终我们为奖项增加了一个提名名额,去年我们曾经许下期待:希望有更多优秀的攀登出现,没想到,这场期待实现的如此之快。 



独脚潘:八百流沙
▋温旭:独步南极
▋亮亮 飞沙:白河大岩壁连攀


放眼整个户外圈,2020年又同样是群星璀璨、出现无数突破的一年。


2020年10月23日~24日,陈柯亮和祁柯铭二人组合,连续攀爬了北京白河地区20条经典结组线路,创造了北京白河自由速攀的新纪录。摄影/CC

所谓的“突破”,也就是突破了之前没有做过没有做成的成就。独脚潘参加八百流沙,208小时奔跑513公里,创造世界新的腿部截肢者长距离越野记录。温旭独步南极,成为首位从南极海岸出发、单人无助力、无补给抵达南极极点的中国探险者。而飞沙亮亮,则以充满想象力的白河大岩壁连攀,将国内攀岩运动推向新的纪元。


2020年9月18日,独脚潘以越野跑的方式完成了为期9天,513公里的“逐日计划”戈壁挑战。

除了最终的三个提名外,我们还着重考虑了田野、吴争在一日内完成Nose速攀记录的成就。速攀这座传奇的大岩壁,本身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也同时确切地相信,以他们的攀登能力,还能更快。或许,我们会在明年的金犀牛奖上,看到他们真正卓越的突破。


2019年11月11日~2020年1月9日,温旭以越野滑雪的方式,历经58天,平均每天行走12小时以上,走了1400公里,成功抵达南极极点,成为首位从南极海岸出发、单人无助力、无补给抵达南极极点的中国探险者。



▋向付召
▋赵家驹
▋梁晶

年度越野跑人物有着一个很清晰的指标:成绩,因此我们很容易就敲定了这个选项的提名。
 
女子方面,向付召以宁海100等多场重量级赛事的冠军,早早入选;男子选手中,同样获得多场赛事冠军,在ITRA中国排名第二的是赵家驹。


向付召。


赵家驹。

令我们感到无比悲痛的是,顺着ITRA排行榜排在赵家驹上面的,是不久前我们刚刚失去的选手——梁晶。这位“耐力之王”,取得无可争议的优异成绩同时,也将跑步运动的本质和跑者精神呈现给世人,白银越野赛遇难的这21位跑者,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梁晶。



《跨越雅鲁藏布》
▋《吾谁与归》
▋《点亮的地平线》
▋《辛巴奇遇记》

从最佳户外影像奖项下的最佳DV作品分离出来,单设为最佳户外短片,再到上一届的最佳户外影片,奖项设置的变化也能看出中国户外影像的发展。


这一年,不少导演开始从户外入手,试图向更深的层次探索,《跨越雅鲁藏布》和《吾谁与归》以短片的形式入选,分别涉及扁带和登山运动,前者以户外人的视角探究了环境变化的影响,后者则展现了国内新生代攀登者的内心世界。


在《点亮的地平线》中,阿伦一个人穿越“洛克之路”,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去解构中国的人文地理。《辛巴奇遇记》则以5集纪录片的形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儿童户外教育的领域,导演老极迈出了示范性的一步。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多项户外成就的背后,相关纪录影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更多优秀的作品,即将和大家见面。



▋金晋

▋马子

▋高立


相比体育摄影、风光摄影,户外运动摄影的发展并没有那么成熟。它往往要求你本身就是个玩家,又有着敏锐的光影捕捉能力,而能能同时兼顾这二者的,寥寥无几。

▲金晋镜头下的越野跑选手姚妙。

近年逐步升温的越野赛背后,伴随着的是一批越野赛事摄影师的异军突起,从金晋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赛事摄影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可以承载摄影师思想和表达的存在。


马子镜头下的大横断。

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户外人,以探险者的身份深入到渺无人烟的地域,马子从暮春走到深秋,历时130天,全程1180公里,记录下横断山脉的无限风光;高立以攀登者的独特优势,将喀喇昆仑山脉难以抵达的冰天雪地带给我们,他们的作品都鲜明地体现了户外精神的内涵。


高立将视角放在了登山舞台背后的背夫。



▋《攀岩人生》

▋《DK 人类登山史》

▋《八千米生命高度》


或许是疫情的禁足,让我们不得不从书本中去寻找山川湖海、诗和远方,这一年涌现出不少与户外相关的高质量出版物。

候选书单一开始就有几十本,垒在组委会的办公桌上,大家轮流翻阅,经过第N轮筛选,终于挑选出《8000米生命高度》《攀岩人生》《DK 人类登山史》三本。


Tommy Caldwell正在攀爬黎明壁。

书名虽为《攀岩人生》,实则不仅仅是攀岩,而是我们普通人都会经历的渴望与恐惧、纠结与挣扎,Tommy Caldwell在书中展示了人类最高水平的赞歌——永不磨灭的精神和决心。


北大山鹰社。

作为国内户外圈年轻力量的重要担当,北大山鹰社用三十年时间,谱写出《八千米生命高度》,27座雪山的故事,赫然组成了半部民间登山史。


《人类登山史》。

《人类登山史》继承了DK一如既往的优秀血统,将世界登山历史上充满无穷力量的巨型叙事,和一则则悲壮的个体故事浓缩成一本书,和书中传奇的攀登者一般,尽显迎难而上的豪勇。



▋小墨与阿猴

▋郑义


时代在变化,背包客的形式也在改变。如今背着大包行走在城市之间的旅行者依然不少,但另一类旅者的精神却同样值得我们提倡。无论是骑行、摩旅,还是自驾、房车,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并不一定使背包客的身份有失纯粹。


小墨与阿猴。

小墨与阿猴尝试改装房车,离开北京,行至西藏,一样需要克服万难,冲破途中的重重障碍,最终在无数的框框条条中,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式vanlife之路。而郑义则在知天命的年纪,卖掉房子,一人、一狗、一车,开始自己五万公里的环喜马拉雅之旅,从西藏出发,途径新疆、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再重返西藏,而他选择逃离的,正是曾经令人憧憬的“香格里拉”。


郑义。

从社会桎梏中脱离,向自然追寻自我的本性,以及对灵魂的热烈呼唤,过去的“流浪者”以背包为武装,而现在的我们,有了更多选择。



▋韩魏、廖岷

▋蓝天救援队


最佳户外团队的提名,也经历了一番难产。

首先我们确定了韩魏、廖岷的提名,他们凭借出色的发挥,在达喀尔拉力赛中位列第十,取得国人最好成绩。


韩魏、廖岷参加达喀尔拉力赛。

另一个提名,我们将视野放到了全国的蓝天救援队上,在去年多起户外事故中,800多支队伍、超过5万名成员以专业的行动和团结一致的协作,挽救无数生命,而在人们居家隔离的疫情期间,蓝天救援队更架起了捐赠者和医院间的桥梁,全力疏通武汉救援“最后一公里”。


2020年,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发生泥石流,蓝天救援队前往救援被困群众。

我们希望像开启评选时所预期的一样,选出三项提名,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轻易降低自己的标准。于是,这一届最佳户外团队,也只有两个提名。



▋三江源国家公园

▋中国绿发会

▋白河攀岩基金


2020年是中国的国家公园元年,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承载生态保护使命的同时,兼具为公众提供户外的体验,国家公园这个远方,终于不再遥远。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我们期待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表现。


三江源国家公园。

同样在2020年,三十年来未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单独为穿山甲进行了修订,穿山甲属保护等级由二级调整为一级,这当中离不开中国绿发会持续长达5年的努力。


绿发会工作人员怀抱穿山甲进行野放。图片来源/绿发会

以往提起公益环保,往往着眼于环境保护,这一年,我们尝试从户外人的角度,探索公益的内涵。

作为中国攀岩胜地,白河一度因为“水环境保护”问题被禁止攀岩,白河攀岩基金倡导“低冲击攀岩”的同时,从未放弃与官方进行沟通,积极开线、维护攀岩社区的发展。白河能够重新成为岩友的攀登乐园,他们功不可没。


白河攀岩者。摄影/Griff

对于公益环保,我们无法以高下论判。是他们的热情和坚守,维护着户外的环境,推动着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我们也希望每一个户外人,都是公益人,都是环保人,一起守护我们的户外环境。


评选流程:公平、专业、透明


每个奖项的提名名单是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的灵魂。也正因为有了它们,也才有了每一年中国户外的精彩。因此我们拒绝一切暗箱操作。

我们希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让圈内的人,评圈内的事情。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组委会成员,不仅仅是资源通达、各个户外项目的资深媒体人,组委会的内部设置,也是互相制约、不卑不亢的存在。

在提名讨论会上,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提名而僵持不下,互不相让,毫不妥协。这个时候,我们会暂停会议,直接连线该行业内的权威,多方论证后,才敢小心谨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今年金犀牛的提名名单,就在是在这种严谨论证、激烈争吵中,一一敲定了。

接下来,奖项正式进入评选环节,每个奖项邀请5位评委进行评选,各个领域里极具权威的他们将做出专业的判断。7月,各个奖项的提名项目,也会轮番介绍在「户外探险OUTDOOR」,并开启线上投票环节,在最终的评选结果中也计为1票。

2021年8月7日,第十五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颁奖典礼将于敕勒川草原举办,我们将在现场公开评委的最终投票情况,每个奖项确定一名获奖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