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一旅途,绿皮火车上发生了... | 我说社会

高成新,刘洁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高成新、刘洁



编辑:Echo



社长说

上联:啤酒饮料矿泉水

下联:鸡爪泡面火腿肠

横批:让一让,让一让啊


●   

五一,坐绿皮车的故事

五一临近,坐绿皮火车又成了一件体力活: 漫长的车程、喧嚷的车厢、憋闷的空间,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焦灼与无奈。同时对买了站票的出门人来说,坐火车有时还是一件技术活:能否站在合适的位置,等在合适的时间,顺利“捡漏”、找到座位,需要耐心,也需要策略。再加上饶有趣味的叫卖、热气腾腾的闲聊、众生百态的面孔……坐绿皮火车的故事,就这样蔓延开来。




一、火车上,你“捡漏”过吗


“捡漏”本指收藏家以低价买到宝贝,与“走眼”相对。用在坐火车上,就是借指虽然买了站票,但却能够借着他人未上车、或提前下车的机会,有座位可坐,免去疲乏之苦。这次坐火车,就见到了这种“捡漏”的不一般。


刚上火车本想调换座位:与友人的座位隔着一排,她在三人一排的挨过道位置,我则在三人一排的中间。我们上车后,友人对面的中间座位还空着,两边的人便说“先坐着吧,坐吧,一会儿人来了再说”,为避免麻烦,没坐;于是友人想与我这排靠过道的人换下位置,对方则说“都一样,换啥了。我一会儿就下车了”,只好作罢。


然而事情并没结束,车开后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得知,不论友人对面的那两人,还是我旁边的这一人,都买了站票,他们是看座位无人才暂时坐在那里的,待有票的人上车后,便不得不起身了。


起初,诧异于他们的“理直气壮”:明明买了站票,却好像自己就应该坐在那里一样,不肯换位置,或者还张罗别人也随便坐,心里不由得多了丝不满。待车上人越来越多,嘈杂而拥挤的环境里,更对站着的人心生轻慢,仿若他们想坐下就是在“占便宜”,也好像车里的不佳氛围都是因着他们的“占了地方”。


但再转念一想,其实硬座票与站票的价钱一样,区别只是买票早晚、上车车站的不同而已,而这并没有什么值得产生优越感的地方,于是乎,对自己的态度多了份自省,也多了些检视。




由此大而化之,当我们作为“本地人”就对“外地人”心生怨言、不屑一顾时,氤氲、作祟其间的,不恰是这样一种优越感么?而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道理的优越感,又是所从何来呢?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既得利益”。对一定范围内的公共资源来说,当先期享受资源获益的人感到有越来越多的后来者要改变游戏规则,从而威胁到自己已获利益的时候,出现的反对方式或许就是“污名”。


往往既得利益者会居于权力中心,并把持文化表达,这样他们就有更“合法”的权力、更有力\有利的资源,来使制度安排和舆论走向利于自己——埃利亚斯称其为“内局人”。


面对资源分配格局的被动摇,内局人的策略之一就是将后来的外局人斥为劣等的、“没素质”、“层次低”,通过给一个群体贴上统一的、粗暴的、负面的标签,借“我买票先来的”“我是本地人”等等优越感来提升自己“逼格”、贬损后来人对公共资源的诉求与权利,并形成“责备受害者”的怪圈。


有意思的是,坐火车与坐公交车时的那种优越感,在坐地铁时却并不突出。究其内里,或许是因为地铁的整体基调与惯性方式就是“站”,而坐火车与公交车时却很明显地存在着优势的“站”和劣势的“坐”二者的分野。扩大到城市居民,就更形成了“我是本地人”、“你是外地人”的刻板印象,也建构了依身份而设定的资源分配等级金字塔。

二、叫卖声里的列车“阶层


无疑,坐火车是一种消费。我们往往认为不同的列车类别对应着不同的阶层归属,各个阶层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与消费文化都是其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因为临近五一,买票晚了时只有一趟“K”字开头的快车还有座位。在这趟回家时间是高铁与动车时长两倍还多的绿皮火车里,在“过个五一,人跟春节一样多”的时间点上,听到邻座一句“高铁都是人家有钱人、上等人坐的,咱们可坐不起”,就这样,列车的阶层性昭然若揭。


但是,所谓的“低层”就一定是坏事么?


 “上联:啤酒饮料矿泉水;下联:鸡爪泡面火腿肠;横批:让一让,让一让啊”——绿皮火车上,叫卖的列车员都是绝好的段子手,插科打诨、耍宝逗乐,信手拈来、妙趣横生。


这次坐的火车上,来自内蒙的列车员这样表述“1元4个”:“来,身份证银行卡套,之前1块钱两个,现在再优惠,1块钱,买1张送1张,贴1张再搭1张啊”;动员乘客买时,会讲故事说“前面那个车厢有位老哥,买了个卡套,被媳妇说了一个小时,我说‘哎呀老哥,你连个1块钱的主也做不了’”;而起初没人买,他便赌气戏言“唉,都是兵马俑,没点反应啊”……


绿皮火车里的人们集合成共同体,拘束少、界限淡,嘻嘻哈哈地就融在了一起,你吃我的瓜子一把,我坐你的座位一会儿,天南海北肆意胡侃,所谓“大城市”里互相防备的陌生感,总是能消弭很多。




与高铁和动车不同,绿皮火车的设置似乎还是延承了熟人社会的逻辑:面对面的座位设置、未加分割的一排座位,这让从小注重隐私的我们总有些不适应和别扭,但对在外打工的人们来说,那却是热情交谈的好机会。


不同的列车,有不同的服务:绿皮火车上是“花生瓜子八宝粥”,动车上是“哈根达斯,哈根达斯要不要”,高铁上就只有职业化的仪式了。列车的“层次”越来越高,形式越来越规范、统一、普遍,个性化的成分就越来越少。高铁动车上一段默不作声的旅程,每个人都好像是在按部就班地扮演自己的“列车员”与“乘客”角色而已;但人际间的联系,在绿皮火车上就被炒得热气腾腾,虽然很大程度上还是匿名性的场合,却实实在在地是与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们互动着。


列车上的服务,同为需要展露情感的“情感劳动”。高铁动车上的列车员受到了高度管理与规训,一板一眼,分寸都拿捏得十分职业化;比较之下,火车就仿佛列车员的个人舞台,活络外向的个性蓬勃爆发,很快便将一车陌生的人用笑声联系在了一起。


这样看来,发展带去的得与失,真的很难一概而论。

三、火车上的实用指南


这次坐火车,还从邻座那里听到了一些“实用指南”。


首先,你买好了票,却在临近时因各种原因要退票。按梯次退票方案,最多要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不菲的代价难免让人心里不快,可是,有其他办法么?
有!


“你改签嘛。改签到距离你最短路长的那个站,也就是几块钱的票钱。这张票扔了就行,这(废掉的)钱可比那20%少多了。”


怎么样?是不是感叹这样的“智慧”?这样的“钻空子”,是斥之为“小聪明”、“不合规矩”,还是看作由规定与现实所逼出来的变通策略?




还有,有些人上车要补票,依规定,“乘客到站后要求继续乘车时,需要补越站区间的车票和票价”。你以为,都会去补么?


“大多数人不补的。就是先买一小段路的票,便宜。上车了就坐着,让到站补票就出去溜达一圈,不补。坐到目的地下车,目的地是个小站,不查车票的,要是被查住了,才不得不补。但小站不像省会的大站,一般没人查,人们就能这样逃票的。”


之前觉得出于舒适与快捷,高铁是广被接受的交通工具。却不想就在距离自己家再远不到200公里的家乡人,在过去的特快与快车票价不同时,为了节省下几十元钱,每次都选择快车,而不是会少2个多小时的特快。只有到“提速不提价”的改革之后,他们才多了些出行选择……


面对那样的逃票策略,我们又有多少不满与谴责的心意呢?面对这样就发生在旁边座位上的节俭,有没有被真实生活的粗粝撞疼呢?而面对学理上屡屡呼吁要对之接纳并感激的城市建设者们,我们真的做到了什么,又真的想做些什么呢?

这,就是“火车上的中国”。真实,有欢乐,有黯然,有温暖,还有希望。


●   

1

你在火车上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快来留言区和大家分享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