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为什么喜欢在微信“打卡”?因为“自控力太差”吗?

王聪、摇小灰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王聪、摇小灰

本文由社会学了没微信团队公众号WeDig 联合发布。

编辑:

阿鸠


社长说

早起醒来,不着急洗漱,先打开微信,做个早起打卡;

跑了几圈,不着急休息,先打开微信,做个跑步打卡;

背会单词,不着急练习,先打开微信,做个单词打卡……

●  

你为什么喜欢在微信

”打卡“

 ?

因为自控力太差吗


在这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的打卡中,人们把自己变成银行卡,与微信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当然,也是在截图、点击、分享等简单操作中,人们的生活模式开始被这一微信衍生品重新建构。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微信打卡”做个考量:这是个啥?为何那么多人热衷于它? 


你常说的“微信打卡”是个啥?


“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下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这是对“打卡”最传统的解释,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词语的含义在不断地延伸乃至变异。


在“微信打卡”的语义里,除了企业微信版的考勤打卡还保留着原始打卡的意思外,其他使用情境已完全跳离了上下班的范畴。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微信打卡”意味着每天把咕咚、悦动圈等运动APP上的跑步轨迹截图晒到朋友圈,等同于将扇贝单词、百词斩等背单词APP上的记录分享到朋友圈,又或者是指去读书群、早睡早起群等微信群里去签到……这些理解都对,但都不全面。


其实,“微信打卡”是个很笼统的说法,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在微信平台上实施的打卡行为都可如此称呼。


纵观目前流行的一些打卡活动,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两大类:朋友圈打卡与微信群打卡。前者指的是通过第三方APP或公众号分享到朋友圈进行打卡,这大多是分享者个体行为;


后者指的是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志同道合者建起微信群,在群体内部进行打卡,这算是组织行为,这两类行为基本囊括了通常所说的“微信打卡”之意。


跑步打卡、学习打卡、早起打卡……在不胜枚举的微信打卡活动里,总有一款戳中你,即使你不参与,也总在微信里见过。


那么,为何有些人做啥都要打卡呢?


也许,你只是想展示自己?


传播学者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会利用媒介进行表演,并经由这种表演建构自我身份和寻求他人认同。


将自己早起、跑步或读书等积极的生活状态在朋友圈呈现出来,以构建自身形象并获得大家认同——微信打卡为人们的自我表演提供了平台。



况且,人类天生就有自我展示的欲望,通过微信打卡表现自己实质上是一种本能性的“自我表露”。


而从更大的层面看,微信打卡其实也是“晒文化”的具体表现,这种文化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作为身份识别的符号系统,“晒文化”承担着个体将自己与别人区别开、确证自我存在及特殊性的重大功能。


对青年人而言,晒微信打卡便是一次自我编码的过程,他们借此完成自我塑造,实现自身与他人区隔。


或者,你是想督促自己?


有些人微信打卡则是为了自我督促——将自己的目标“昭告天下”,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有效策略(但其有效性源于微信产生的强关系链)。



作为社会动物,人们在意别人的眼光,尤其是来自熟人的。


因此,当你在朋友圈启动背单词、跑步、早起等打卡活动时,你的微信好友便成了监督员。


一旦有放弃的念头,熟人圈中的无形压力会督促你坚持。


不过,朋友圈打卡往往是一个人的战役,孤军奋战的滋味不好受。为更好地督促自己,人们基于虚拟社区关系发展出新的打卡形式——微信群打卡。


得益于社交软件的即时通讯功能,微信打卡能消弭时空限制,将志同道合者从天南海北聚集成社群,其特点之一便是群体意识较一致。


在跑团、读书群等打卡群,成员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互相提醒、激励,在群体压力下自我督促。


而除了隐形的群体压力,明面上的群体规范也督促着个体,二者构成阻止成员半途而废的双重防线。


在微信群中,活动发起者一般会制定出打卡的行为规范,以保证群内的秩序;同时,他们还会配置相应的奖惩机制。趋利避害的本能会督促你遵守秩序、坚持打卡。


无论是隐形的群体压力还是有形的群体规范,都是从外部因素着手监督,看似是被动的。


但其产生作用的前提是:微信群是人们自愿加入的,即人们在加入之初就默许了群体压力和规范的存在——他们正是有借此二者来自我督促的内在需求才成为其中一员。


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微信打卡群是被动监督,不如说是人们主动要求监督的结果。


你会不会为了打卡而打卡?


毫无疑问,微信打卡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我们使用它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展示、督促自我。但有时人们可能会本末倒置,为了打卡而打卡。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可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在前台区域,表演者作为特定角色出现在“观众”面前,扮演符合其身份规范的社会角色。


出于“印象管理”的心理,“表演者”希望通过微信打卡在朋友圈这一前台展现自己追求美好的一面,以此获得他人对其角色的认可。


不过,微信打卡毕竟只是展示的手段,我们的重心最终应该落脚到培养锻炼、阅读、早睡早起等良好习惯。



若过于重视打卡的形式而忽视其背后真正的目的,便会沉迷于朋友圈自我表演的虚幻满足中而无法自拔。


另外,群体压力虽能起到督促成员的效果,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它总是与“从众心理”相连。


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会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当你对阅读、跑步等活动失去兴趣,只是无意识地把相应群内的打卡当成例行公事时,那意味着你可能落入了从众的陷阱,为了打卡而打卡。


当然,有些人采取微信打卡的心理机制也许并没那么复杂,或许只是为了享受技术带来的便捷——以微信打卡的形式打理生活,对其进行量化式管理。


不过,无论出于何种使用目的,我们都应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的社会与生活正在被移动互联网重塑。


●  

1

本文由社会学了没(ID:socialor)和微信团队公众号WeDig(ID:wedig)联合发布,如需转载请与这两个账号联系或留言,授权后方可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