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搞过整体全面的研究,你就敢给70/80/90后贴标签?
推荐 | 作者:胡献忠 来源:社会科学报(ID : shehuikexuebao) | 编辑: 石中鸟 |
社长说
-我跟你说,90后的人就是....blah..blah..
-不好意思,这标签可不是想贴就贴 ! 麻烦先写篇青年整体性研究的论文证明一下!
● ● ●
给每一代中国人"贴标签"没那么简单原题:重构青年整体性研究提上日程
作者: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常务副馆长 胡献忠
非常有趣的是,从社会管理层到市井百姓,大家似乎都喜欢给每一代人贴上标签,总想一下子抓住要害,便于确认,藉以进行社会交往,调处社会关系。
何谓整体性研究?就是把事物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从基本属性和整体态势着眼,超越内部构成要素的具体特征和相互间的一般关系,去把握其规律性和核心要义。
青年整体性研究就是在宏观理论框架下,将各阶层青年以及青年发展的各方面融为一个有机体,对其总体的、共性的时代特征进行系统的、本质的,甚至是抽象的、哲学层面的研究。
在青年总体特征形成的过程中,外在的社会因素往往强于内在的生理因素。在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乃至工业化过程中,经济活动多有同质性,农业经济是周而复始,大机器工业是批量生产,衣食住行是排浪式消费。
同质性的经济活动派生出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相对单一,使得青年呈现出来的群体特征往往会强于个性差异。如果遇有重大事件持续发酵影响民众,或者国家力量强势介入社会,一定时期内的教育内容、主流价值、成长环境则可能会大致相似,不同家庭、不同地域的各类青年也会呈现出较强的同质性。
这种历史境遇中的青年,常常能够被相对容易地描绘出代际特征。正如李泽厚所表述的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北伐一代、抗战一代、解放一代、红卫兵一代。
非常有趣的是,从社会管理层到市井百姓,大家似乎都喜欢给每一代人贴上标签,总想一下子抓住要害,便于确认,藉以进行社会交往,调处社会关系。这其实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同,每一代人在社会的坐标系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大约始于改革开放之后。1988年有一本书叫《第四代人》,是较早进行代际研究的专著。作者以代沟理论为基础,首次将“60后”一代视为独立的社会群体,论述了作为五四运动以来的第四代人的历史责任和特征。
整体性的解构
自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议程以来,尤其进入21世纪后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相互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重要工具。“三峰叠加”给转型社会带来的新变革,与青年人生命历程中的“青春躁动”不期而遇。
青年的主体精神得以极大释放,自主场域得以无限拓展,自媒体加倍放大“草根”诉求表达,一个个性化时代随之到来。青年流动加速、分化加剧,其生命历程多元化趋势增强,移动互联网成为第二生命空间,个性特征异彩纷呈。
同时,学科发展的日益成熟和精细化分类,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积淀,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不同层面的青年,于是有更多人去关注分层分化后的青年小群体,关注细节,原有的整体性研究日渐式微。这是理论研究发展的时代必然。
梳理近二十年的青年研究文献后发现,其一,外来工研究成为一大热门。其二,大学生研究持续增温。其三,网络青少年倍受关注。其四,边缘群体进入视野。其五,青年女性研究日渐热络。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求新求变是一种常态,很多专业期刊采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先看这个选题够不够新颖。这固然推动了研究者对“屌丝”、宅族、创客、影客、“混混”、“穷游”等青年小众的关注,然而在急于求新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对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挖掘不够深入。
从青年研究的方法上看,改革开放之初,以传统的经验总结法、文献分析法、理论推演法、历史分析法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青年研究逐渐采用不同学科视角,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伦理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对某种青年现象、某个青年问题进行分学科研究。同时,以量化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青年研究的常规手段,比如问卷调查、个案解剖、深度访谈、数据模型。
事物都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分层分类的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青年整体性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蓝皮书”系列研究、共青团上海市委做的上海青年发展年度报告、杭州青年学院钱永祥教授主持的若干系列研究,基本套路都是立足于分层分类研究,以某一宏观主题予以统合,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验证观点,力图见“物”又见“人”。
但相对汪洋大海般的分层分类研究成果,青年整体性研究宛若几叶扁舟,其影响社会的深度和力度均需大幅跃升。
理论和现实之间
我们注意到,当“碎片化”研究、定量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历史仿佛走过一个“之”字,为了避免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对青年进行整体性研究的需求又浮出水面。
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自身发展的规律使然。在“青年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青年化”背景之下,青年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并运用各种方法展开论证。
但关键是不能用学科、方法来切割青年群体、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每个学科、每种方法只能提供透视青年群体的一个具体视角,而促进青年研究应加强各学科、各种方法的整合,也就是说要用青年问题来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法。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整体性研究尚缺乏相对深厚的专题研究或分层研究为依托,那么当前正好立足于较为丰厚的分层分类研究,重构整体性研究框架,有点“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意味。
实事求是地讲,整体性研究并不排斥分层分类研究,也不应当是各学科的机械叠加,不能是分群体青年的简单综合,而应当植根于分学科、分群体、分阶层研究包括个案研究的沃土之上,凸显出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而且,青年研究要创立自己的逻辑体系,整体性研究非但不可或缺,而且必须深化。需要重申的是,在各学科领域,都有青年研究或青少年研究的成果。由于青年的分布复杂性,某一学科往往只注重研究某一层面的问题。所以,只有从总体上对各角度、各层次的研究加以整合、提炼、升华,才能形成较为完整、准确的群体认知。
另一方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现实需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青年研究这一领域从一诞生就带着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血统”,因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工作导向。上世纪90年代研究队伍分化之后,社科院和高校系统为主的研究者多倾向于“碎片化”、学理化的实证研究,与青年工作渐行渐远。团属研究机构、团属院校虽然侧重于对策性研究,但学术性、思想性又略显不足。
从单项青年工作来看,分层分类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要分析自媒体时代青年外来工、大学生、网络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等群体出现的新症候、新趋势,也要把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等新兴青年群体研究明白。
从青年政策的顶层设计来看,需要以战略高度和国际眼光,把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发展趋势描述清楚,形成对青年群体的总体判断和基本观点,有助于制定国家层面的青年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自媒体时代青年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思路、工作框架和运作机制。中央层面如此,地方层面亦如此。
整体性研究的向度
重构青年整体性研究,首先要考量的是自媒体语境,因为青年是自媒体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主体和客体。这其中包括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个性化,传播形式的去中心化,传播行为的互动性,传播信息的共享性,传播效果的爆炸性。
这既是青年特征形成和集体行动生成的外在因素,也是青年认知事物、体验社会的信息来源。在此语境下,青年整体性研究不能哗众取宠,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探索可以是多维度的,然而整体性研究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历史穿透力和现实概括力,真正做起来远没有分层分类的定量研究容易把握。这里提出三个基本视角供大家讨论。
❖“在历史中发现青年”,在历史中研究青年
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把青年放到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去研究,从大时段、大视野认识青年发展的战略意义,历史地、具体地再现青年的社会本质,从繁芜的青年现象中去揭示当代青年的新特征。进入21世纪后出版的《“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青年对社会变迁的反应》,就是将青年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现代化的进程中去揭示其基本特征。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青年特征变化的来龙去脉、影响因子(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基本走势说得相对清楚,才能对当代青年特征有更强的解释力。
❖ 以社会运动理论为视角和方法,研究青年整体性特征
青年运动属于社会运动范畴。中国青年运动曾经在历史发挥过变革社会的巨大作用,也曾经被拔高到政治层面而广泛使用。理论研究中的青年运动,不能停留在政治宣传的浅表象。阅读《德国青年运动》、《青春无羁:狂飙的社会运动》可以得到启示,青年运动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又是一种人性现象,因其体现民族的价值和理想而具有思想史意义。构建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研究的新范式,一要回归常识,二要回归青年,三要回归社会。
❖ 把青年发展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去研究
以文化的广义概念(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为视角,五四以来的青年发展,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
我们既要研究青年在社会主导文化中的历史方位,考察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对经济模式、政治制度、社会心态等所产生的影响;又要研究青年亚文化结构,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青年社会现象的研判,揭示青年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原载于社科报总1535期)
● ● ●
有哪些“标签”让你印象深刻?
来留言区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