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不起,我是来看评论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周刊 Author 曹吉利


推荐

作者:曹吉利

来源:本文转载自新周刊(ID:new-weekly)

编辑:


社长说

前排瓜子已备好,吃瓜群众已就位,请开始你的评论


对不起,我是来看评论的


这是一个明星抢着上热搜,吃瓜群众赶着上热评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明星忙着撤热搜,水军队伍急着带节奏的时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上的评论变得比正文还好看,很多人都习惯于先看评论区,把排在最前面的几条翻阅一遍,有意思的话再回头翻一翻正文,找找有什么可以喷的点。


在互联网没有被怼过,不足以谈互联网。图/Vox

 

在评论区里,闪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之光。有人在这里理性讨论,有人在这里公开互怼,还有人在这里贴段子,至于伸冤、广告、发劵、抢楼等内容更是不计其数。


评论区就像是一个观点和话语的跳蚤市场,质量虽然参差不齐,却也让人逛得津津有味。当然,小编们的手里还握着删评论和关评论的权力,随时可以让你没法评论。

 

在经典小品《主角与配角》里,陈佩斯歪着脖子反问:“你管得了我,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啊?”也许,互联网内容的乏味与单一,才是催生评论区文化的最大动力。


在评论区里,很多人都是戏精。图/Techrum


网络一线牵,评论区里见


自我表达,是深藏在我们内心的渴望,每个时代的人都希望通过媒体来完成这种表达。

 

白居易曾写道:“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古人到了旅店,先看看此前的住客在墙上留下什么话。如今在景区里,仍有游客喜欢在墙上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文字,不过这跟古代的诗文是没法比的,倒像是动物便溺以划定地界。一面白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评论区。

 

互联网诞生之初,看腻了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听烦了电视里日复一日的单向叙述,人们一窝蜂涌进了bbs,尽情地灌水,发泄着表达欲望。时至今日,在庞杂的网络信息里,还能偶然瞥见几篇当年动辄几千层楼的神帖。



“兰州烧饼”是早年网上的热门评论词。

 

在高涨的回帖热情里,评论文化悄然形成。“帮你踩踩”“顶”“兰州烧饼”“鉴定完毕”等等今天听起来恍如隔世的用语,只有当初混过评论区的人才看得懂。评论逐渐独立于正文,形成一套自己的话语,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和分化,在不同的社区平台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今天评论区的创新,是内容和形式的双重生产。一方面,一些类似于“墙都不扶就服你”的流行语诞生于这里,并且通过评论广为流传;另一方面,抢沙发、接龙、通过自黑上热评等玩法层出不穷。各种亚文化盘踞此处,用类似对暗号的“玩梗”把外人隔开,完成圈子内的狂欢。如果忽然有一个对互联网不甚了解的人闯入,看着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恐怕会摸不着头脑吧。

 

评论区就是一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某种程度上说,它比正式内容更能传递时代的情绪,每一个阅读评论的人,都在无形之中接受了这种情绪的感染。

 

总有一篇文章让你忍不住要评论。


我不是社会上的,但我是玩社区的


这就要说到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发明:点赞越多的评论,位置越靠前。

 

在论坛时代,人们还习惯于一层楼一层楼地往下看,排位靠后的评论再精彩,往往也不会被发现。而如今依靠点赞,评论者获得了一次平等竞争机会,于是无数网民发挥聪明才智,各显神通,力争挤上热评,体验一把意见领袖的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网络平台,热评也呈现不同的风格。如果把微博上复制来的俏皮话粘贴在知乎评论里,一定会招致自诩精英的知乎用户唾弃。反过来,如果把知乎上一本正经的实名反对写在微博下,多半也会引来嘲笑。

 

见什么人就说什么话,在什么平台就玩什么样的风格,这是互联网的一大学问。


微博评论里什么都有。图/Engadget

 

想要在微博评论里冲到最前,最关键的是“快、狠、准”。你必须抢在评论尚且不多的时候早早下手,观点不妨偏激一些,语言不妨狠辣一些,不用担心有人喷,因为大量回复同样能把评论顶上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翻看一条微博,感叹热评内容的空洞甚至偏颇的同时,却一不小心也给前几条点了个赞。

 

知乎评论想要收割赞数,显然要比微博多动一番脑筋,毕竟沉溺于此的都是高学历人才和各种真真假假的社会精英。你得尽可能地长篇大论,可以的话,把参考资料也附在评论后面,如果一条评论容不下这么多字,那也没有关系,完全可以再接一条评论写下去,这样才更显逼格。假如不想写这么多,抖个激灵也是可以的,相信有学问的人看到一定会心一笑,然后不吝点赞。


知乎里有许多大牛,也有不少打肿脸充胖子的“精英”。

 

网易云音乐的歌曲评论数量追求999+,但相对而言,这里的评论风格其实很单一。只要把这首歌和曲折的情感经历结合一下,评论时间再早一些,上热评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对了,评论完之后别忘了先给自己点个赞。从众心理会驱使人们纷纷给赞数多的评论接着点赞,也就让排在前面的热评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自己的第一个赞,说不定就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至于各类新闻客户端,中立客观的评论往往没有市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盯着新闻里的某一方狠狠开喷,多半都会获得不少支持,当然,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接踵而来的骂声是热评者所必须经受的。

 

最炫的评论方式无疑是视频弹幕,那些在屏幕上快速划过的文字,未来也许会跳出屏幕以外,成为人与人线下交流的一种方式。媒体在变化,评论区的模式也在变化,不变的是评论者们对登高一呼的追求。

 

如同狂欢一般的弹幕。


越评论,越孤独


唯一不同的是微信,公众号与朋友圈上的评论,很难与以上的这些特点对应。

 

公众号推文中的留言,每篇最多显示100条,入选和置顶都由运营者决定,这些被筛选过的评论读起来自然味同嚼蜡。而在朋友圈里,评论只有好友可见,彼此之间顾及颜面,自然难以出现多元的观点和深入的讨论,更不会衍生出独特的评论文化。

 

丰富的评论要有开放的话语空间,微信相对封闭的环境决定了它不可能产出精彩的评论内容。离开了朋友圈的好友,往往能在知乎、微博的评论区里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网友。微博复兴的背后,便是越来越多人对朋友圈社交的厌倦,大家纷纷通过半年可见、三天可见或分组可见等设置,尽可能地逃离这个大酱缸。


选择了谁可以看,就选择了谁可以评论

 

然而无论去哪个评论区,无论在评论区里玩得多么热闹,这种话语权还是很脆弱的,其中的认同和对峙都会迅速消逝,所有妙语连珠即使不被抹去,也会很快被替代和遗忘。昨天你还在为榆林产妇的遭遇愤怒不已,今天就来了翟欣欣的热点,前一个热点的下文迅速被遗忘。

 

日光之下无新事,越评论就越重复,越重复就越孤独。互联网评论作为一种速食内容,从一开始就不追求永恒的价值。发出声音,排遣孤独,过一把瘾就算,或许就是当下评论区文化的最大特点。


至于那些没有评论的内容,谁还有耐心看呢?我们只是来看评论的。



●  

1

 你可能会喜欢: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评论,却不喜欢私聊?

吃瓜群众的十张面孔 !你用什么姿势吃瓜?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