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的书都喂了狗?这是因为你没有克服知识焦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解题者 Author 肖璟



推荐

作者:肖璟

来源:解题者(ID:imjietizhe)

编辑:

清欢


社长说

在这个“知识”和“干货”漫天飞的时代,我们到底该怎样突出重围,摆脱知识焦虑呢?



● ● 

读的书都喂了狗?这是因为你没有克服知识焦虑!


今天来聊聊知识体系的构建,顺带聊聊如何克服知识焦虑。


好友毛毛是个特别好玩的人,她是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博物馆做过讲解员,当过字幕组组长,在人文讲坛讲过课,而且拿下了 30 张 MOOC 证书,跟她聊天可以学到特别好玩的东西。


前段时间毛毛来北京玩,于是我们相约出来喝酒。


酒过三巡,她诉苦道:「我上了 30 个 MOOC,我懂得很多知识,我也记得它们。但真的回归到日常生活里,我发现遇到具体问题时,我很难回忆起这些知识。除了我常用的那些方法论,大多数在我的工作跟生活中都无法施展。」


无独有偶,前不久重度文艺青年好友 E 在聊天时也提到,她看了很多书,每本书都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但蛮多书看过后很快也就遗忘了,内化了的知识也感觉都喂了狗,有时候也会困惑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所以,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读完每一本书,如果有好好做笔记、画知识结构图的话,其实每一本书都会变成一套知识体系,沉淀在我们的大脑里。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容量超大的衣柜,学习知识的过程就像往里头添置衣服的过程,一件衣服就是一个知识体系。


然而,提取、应用学习到的知识体系时,有三个很纠结的问题。


问题1:选择困难


脑海里的知识体系会随着读书数量逐渐增加。所以每当你要解决问题、需要提取知识的时候,你便会开始出现选择困难的症状。


就像你(或你的女盆友)买了一堆衣服,每次出门时都要纠结上半个小时,才知道今天应该穿什么。


问题2:利用率低


知识体系数量过多时,你会发现大部分知识体系被调用的频次会很低,有的冷知识可能这辈子不会再用到。而且一旦不频繁调用某些知识体系,你每次调用时自然不够熟练,你甚至会将它们遗忘。


这就像你那一厨柜的衣服,每件只穿个一两次,就不穿了。钱花得其实有点浪费。

问题3:自相矛盾


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不同流派会有一些冲突的观点,所以连续解决一系列问题时,很容易会有前后矛盾的情况。比如你学习经济学时,先后接触了凯恩斯学派与芝加哥学派各自的知识体系,你可能会纠结一下政府应该多大程度地干预市场。


想象一下,你衣柜里的衣服有100种风格,今天办公风,明天运动风,后天学生风,接着哥特风、嘻哈风、森女风。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风格,朋友们会觉得你很捉摸不透。



针对上述的三个纠结,我一般会让自己的学习过程恪守下面三个原则。

原则1:摒弃知识收集癖


换句话就是少买点衣服。


你要接受一个现实:这个世界有些知识就是你这辈子都不会知道的,就算哪天你被改造成半个A.I.可以直接下载知识,也不见得你买得起那么多的存储空间,你还是要优先选择能为你所用的。


在麦肯锡,我们部门每个月会有一两次公司内的 knowledge sharing,请各行各业内部专家就某个行业进行分享。我当时是 knowledge sharing committee 的一员,在组织这个活动时我们观察到一件事:举个例子,房地产专家讲行业概览之类的知识固然很吸引,但如果你不是在地产项目上、或是在筹备买房的话,你很快就会把这些知识都忘了。


因而,比起「为了学习而学习」,我更推崇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


前者便是知识焦虑的源头——你无聊在逛知乎得到之类的APP时,看到「每天5分钟懂点经济学」、「Python 入门指南」之类的课程,不禁会想:「嗯,这个知识对我有用,我先把这个课买了,说不定之后会用到这个知识。」


且不说你买完这些课之后到底能不能坚持听完,就算你真的听完了学习到了知识,如前所述,你可能一辈子最多用到一两次。


「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则不然,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这些知识自然是最实用的。比如我为了写新书《无现金时代》(月底上市,中信出版,此处为软广),我读了几十本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书和报告。




这个方法被应用在编程学校「42」的教学上。如果你看过《银河系漫游指南》你可能会知道:「42」是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这个学校的学生每天都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学生每天早上 8:42 时会收到一道问题,学校没有老师,你可以 google、查书、问同学,穷尽各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42」硅谷分校的毕业生被 Twitter、Snapchat 等公司哄抢,因为这些学生特别擅长「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就像遇到需要的场合再买特定的衣服,你明明没有啥穿燕尾服的机会却买了一堆屯着,纯粹浪费钱,不是吗?


你可能会问:那这样的学习岂不是很功利?我也需要做一些 casual reading 啊?我觉得也没问题,我其实也经常读一些和我从事的领域完全没有关系的书(比如最近在读寺主人推荐的《味觉猎人》),不过我会建议你这时候要贯彻原则2和原则 3。

原则2:刻意多场景应用


我在咨询公司工作时,80% 的项目都在服务于金融机构,自然积累了不少金融行业的方法论。之后我在服务房地产、制药、能源等其他行业的客户时,我发现不少金融行业的方法论其实也可以跨领域应用。


同一知识体系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里头举一反三,学习了某一领域知识后,你需要刻意思考:还有哪些领域时可以应用这些知识?


我常提到的《思考,快与慢》的作者Daniel Kahneman,本职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系教授,却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经济学上,发展了行为经济学,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么做可以让你学到的每一个知识体系的效用最大化。


就像你买了一套高级西装,你可以上班见重要客户的时候穿,也可以去参加婚礼的时候穿,也可以参加宴会的时候穿。一物多用。


原则3:打造元知识体系


我身边的牛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元知识体系。它类似于一个通用的公式,比如,大部分麦肯锡出身的人都会用「七步成诗法」来解决人生超过 90% 的问题(这个方法论我将在后续的文章继续分享),我的元知识体系则是以投资学为基础的。


一个人的元知识体系,是其他知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所有学到的新知识都可以用某种方式被纳入元知识体系中。


元知识体系的概念有点类似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棵树的主干,各个重要学科的知识经过提炼(synthesize)后会被内化为树干上的一片树枝,变成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我的前老板 Autumn 热衷公益,受其影响,我最近也跟她一起参与了一个公益咨询项目。前几天,她分享了她喜欢做公益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做公益的人各式各样,大家来自不同行业,工作方法不同,虽然她一直用的是麦肯锡的工作方式,不过也可以学习这些新方法,把它们整合到麦肯锡的核心方法论中。


内化新知识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前面提到的纠结的问题:新学到的知识可能与你的元知识体系有所冲突。


所以这时候,你需要辩证地内化:你要回头审视自己的元知识体系,看看与新知识矛盾的部分孰优孰劣——如果保留原来的树枝,那我得找出新知识的逻辑漏洞在哪;如果用新知识替代原来的树枝,那主干或其他树枝会不会受到影响?整个系统的逻辑如何自洽?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一旦你做到了,你便拥有了一套自己专属的个人风格极强的「战衣」,比如乔布斯的毛衣、小扎的T恤。


最后例行来个图总结一下:




本文作者肖璟,Problem Solver,写过本畅销书,创过几次业。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曾在Google打过工。转载自公众号解题者(id:imjietizhe)。


●  

1

 你可能会喜欢: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阅读最精华的知识?

如何读书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这可能是史上最有效破解学习焦虑的文章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