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龄简史:在恐老的社会,抗衰老有多流行?
原创 | 作者:钟晓君 转载请联系isocialor | 编辑: 阿九 |
社长说
古今中外,“变漂亮”“抗衰老”都是女人的一大人生主题。
● ● ●
冻龄简史:在恐老的社会,
抗衰老有多流行?
据说00 后也开始踏上护肤保养的漫漫长路。一张小学生一边写作业,一边敷面膜的照片在微博上被争相转发。
步入“中年”的 80后和90后的老阿姨、老叔叔们看了以后,惊讶、羞愧和懊悔混杂在一起,感叹自己是粗糙的“猪精女孩(男孩)”,在爱美、追求美的事业上,竟然不如一个00后的小学生。
敷着面膜写作业的小学生
护肤和抗老已经成为全民热点。看看那些随便转发就10万+的公号文章,或是心灵毒鸡汤文,或是教人护肤、抗老的美妆文。在以“美”为标准的娱乐圈行业,明星们为了维持美貌,使用大量抗衰老产品,甚至不惜动用医美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女明星在节目中大方承认注射各类美容液体,只为永葆青春。日本的《美STORY》杂志首创“美魔女”一词,专指“35岁以上仍然才貌兼备的女性,就像女巫般施展魔法使自己看起来年轻美丽”。
全球“抗衰老”简史
使人永远不老的魔法绝对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而是从古至今,伴随人类左右。
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埃及,亦是最早拥有美容术的古文明之一。在当时,穷人一般用肥皂洗澡。稍微有钱的人,会用烘焙过的苏打来沐浴,皆因能使皮肤更滑、干净和水润。世人熟知的埃及艳后更是豪华奢侈,几乎每天用驴奶泡澡。为此,皇宫必须长期饲养着约700头驴来源源不断地产奶。
埃及艳后的保养之道,直到今天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除了古埃及人外,古希腊人对永葆青春的命题也饶有兴致。相关的神话传说层出不穷。公元前5世纪,有一口神奇的青春之泉,英文是The Mountain of Youth。传说人们只要喝下喷泉水、或者用喷泉水洗澡,就能重返青春。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将利比亚人的长寿秘诀归功于一口充满魔力的青春之泉。公园150年左右,一位叫伽林(Galen) 的医生用水、橄榄油和蜂蜡的混合物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纯天然冷霜(cold cream)。
希德尔与亚历山大观看生命之水使咸鱼复苏
发明冷霜的第一人:伽林
和古希腊人相比,古印度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一边将老祖宗的祖传秘方口口相传:比如檀香,几千年前就被当作护肤霜来使用;一边兴致勃勃地开发出各类抗衰老产品:去粉刺、除皱纹……全都不在话下。历史学家推测世界上第一款面膜极有可能是希腊人发明的。
在古代中国,前有嫦娥偷吃长生不老仙丹,成为月仙;后有方士孜孜不倦地提炼仙丹。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更是仙丹的忠实粉丝。他们祈求吞下仙丹,能够 “万岁万岁万万岁”。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各类妖魔鬼怪都会竭尽全能去抓唐僧,只因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
秦始皇对仙丹十分痴迷
前面提到的青春之泉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叙述。直到16世纪,依然十分盛行。西班牙一名叫胡安·庞塞·德莱昂(Juan Ponce de León)的探险家动身前往寻找这一口不老之泉。未曾想到,他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并将它命名为“佛罗里达”。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老卢卡斯·克拉纳赫描绘的《青春之泉》
到了16和17世纪,即伊丽莎白时代,在上层女性中流行一种去除皱纹的办法:把生肉切成薄片,敷在脸上。18世纪的法国女人则发明了另一种方法,把年份陈旧的葡萄酒敷在脸上,据说这样能够去除死皮。现代人的红酒护肤理念想来也是来源于此。
人类对这一宏大命题锲而不舍的追求,直接催生了化学这门学科在近代的兴起。非要说今人和前人的区别的话,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都在使用更加复杂的科学原理和高超的技术来保住青春容颜。
“冻龄”冻什么?
现代人把保住青春容颜形象地比喻成“冻龄”,冻龄冻龄,冻的是什么?
社会学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调查,虽然被访者的答案五花八门,但都紧密围绕着女性的外表、容貌,也暗示了女性是“冻龄”市场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
“我认为冻龄的意思是防止衰老……皮肤不再光滑,开始有皱纹、下垂,头发越来越少,脂肪越来越多,需要借助各种美容产品来回复青春。”“冻龄意味着……好比去打肉毒杆菌、做激光之类……防止皱纹和下垂的皮肤、胸部。”
这种对外表的追求不仅仅限于女性群体,还包括同性恋群体。有一名受访者来自有着庞大同性恋群体的城市,他认为同性恋者尤其关注外表。“同性恋者会努力健身或者做美容手术,如果很有钱的,估计就不在乎自己的外貌了。”
对异性恋的男子来说,冻龄要冻住的是男性的荷尔蒙魅力。例如要有男子汉气概和强健的体魄。在这里,强健的体魄不单单指身体的健硕,还含有另一层和“性”相关的意义:看起来或实际上性能力很行。当然,中年男子的油腻是万万不能要的。
永葆青春能够成真?
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这并不是不可以的。
首先,现代科技发展改变了现代人对衰老这一概念的理解。外表的衰老,例如常见的皮肤变得松弛、皱纹的产生,原来与人脑息息相关。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通过研究发现:衰老和下丘脑的炎症反应有联系。下丘脑在人脑中占比重非常小,但能产生荷尔蒙控制人们的饥渴机制和身体温度。理论上来说,如果能够改变下丘脑内的运行方式,就能减缓衰老。科学家们用老鼠做实验,使其寿命延长了20%。这个结果已经相当喜人,而这一实验不过是全球各地成千上万个疯狂实验中的一个而已。可以预见,在未来,人类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做到“冻龄”。
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美行业的发展,“冻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人人参与的全球性产业。同为物理学家和投资者的Joon Yun在2014年发起了100万美元奖金的帕洛阿尔托长寿奖,鼓励科学家团队实现延长老鼠的生命力和寿命50%。跨国巨头谷歌早就瞄准这一领域,在2013年成立了旗下的生活科技公司,致力于研究癌症和老年痴呆症。加州圣巴巴拉分校的历史学家帕特里克· 克雷(Patrick McCray)认为,假如人类研发出成熟的冻龄技术,这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具有破坏性的颠覆性技术。
夸张的是,虽然冻龄技术还没成熟和完善,已经有公司提供低温贮存人脑和身体的服务。这个过程有点恐怖,首先要排出人体内的血液和其他体液,再用防冻剂填充整个身体。 光是贮存大脑的话,要8万美元;贮存全身则贵一些,要20万美元,这还未包括每年的会员费。结果如何,暂时无人知晓,但不妨碍已经有138名勇士加入了这一“冻龄服务”。
变老等于变丑?
前面提到,虽然冻龄对男女的要求不太一样,但冻龄背后的真实心理,是对变老这一自然规律的无力感。人们抗拒变老,却又没有办法变老。社会学学者梁丽芳在“‘老年歧视’的社会学观察”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对“美魔女”的追捧,对抗衰老产业的痴迷,看似鼓励女人追求青春的勇气与能动性,但隐藏在背后的是我们对于“老”的恐惧,甚至是厌恶。
林志颖和郭德纲同龄,但因为外貌的差别,二人被网友调侃似“父子”
讽刺的是,亚洲文明虽然有着悠久的尊老敬老传统;但也形成了对老的刻板印象。尽管人们嘴上说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真正谈及变老时,却总是联想到一系列的负面印象:智力衰退、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不能工作、没有社会价值、老不中用、依赖他人……和西方社会相比,亚洲人似乎更害怕变老。
日本文坛大家渡边淳一将自己对这种“全社会恐老”的担心写成书,书名就叫《优雅地老去》。书中提到的许多建议,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也是相当新颖和大胆的。“优雅地老去,爱到100岁”、“享受退休,退休退不休”、“穿得漂亮,内心变年轻”、“多赞美、彼此更快乐”……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冻龄”不分种族、横跨地域。由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追求“冻龄”的脚步。当然,“冻龄”对男女的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女性要冻住的是满脸的胶原蛋白和青春容颜,男性要冻住的是雄性荷尔蒙魅力。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冻龄”的美好愿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纵然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老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老去不等同于变丑,真正的美存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上世纪著名的女演员奥黛丽·赫本为后人诠释了她永葆美丽的秘诀:“若要优美的嘴唇,请说友善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请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请把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秀发,请让小孩每天触摸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请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参考资料:
梁丽芳,“‘老年歧视’的社会学观察”,公示新闻议题中心,2015年11月30日, https://pnn.pts.org.tw/main/2015/11/30/.
Eliza Smith, “The Youth Industry: Keeping Us Young at any Cost”, the Factorialist.
Alan Petersen, “Towards a Sociology of ‘Anti-ageing’”, the Ageing, September 15,2016.
Toni Calasanti, Neal King, Ilkka Pietilä, Hanna Ojala: Rationales for Anti-aging Activities in Middle Age: Aging, Health, or Appearance? The Gerontologist, , gnw111, https://doi.org/10.1093/geront/gnw111.
Robert H. Binstock, “Anti-Aging Medicine: The History: Anti-Aging Medicine and Research: A Realm of Conflict and Profound Societal Implication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Volume 59, Issue 6, 1 June 2004, Pages B523–B533.
Hannah Morrill, “Charting: A Brief History of Anti-Aging”, the Bazaar, April 15, 2016.
“Exploring Ancient Methods of Anti-Aging”, the Universal Class,https://www.universalclass.com/articles/self-help/anti-aging-techniques/exploring-ancient-methods-of-anti-aging.htm.
● ● ●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