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为什么穷?因为你一直都是「穷人思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解题者 Author Uncle Xiao



推荐

作者:Uncle Xiao

来源:解题者(ID:imjietizhe

编辑:

团砸


社长说

因为无知,你不知道怎么脱离贫穷,你甚至不知道你还能脱离贫穷。



● ● 

你为什么穷?因为你一直都是「穷人思维」


今天我们来聊聊「穷人思维」。


虽然我不算是个「富人」,但因为自己家庭(家道中落的潮商)和工作(咨询与金融)的缘故,我接触过不少叫得上名字的「富人」,也了解人们在富足和贫穷状态下思考方式的差异。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对「穷人思维」最大的误解。


所以什么是「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是个成功学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让我们变穷的思维,二是变穷后才有的思维。通常它们是重叠的——会让你变穷的思维在你变穷后会被加强,然后让你变得更穷(╮(╯▽╰)╭好拗口)。


常见的所谓「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大概有下面这些:



各种成功学读物都会告诉你,掌握富人思维就可以变富,继续坚持穷人思维只能让你变得更穷。


然而,这其实是我们对穷人思维最大的误解。


在大部分情况下,穷人思维恰恰是资源匮乏的人当下最理性的选择,生搬硬套富人思维反而有可能会让你的处境变得更差。


不信?你让一个穷人每天打车上班花钱买时间,你让他去借年化利率 200% 以上的现金贷(因为只有高利贷公司肯借他们钱),你让他去投资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你让他整天买贵价商品,也不要专注眼前的苟且开始放眼长远的未来。


你看看他能不能富起来?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战争之王》里有这么一段经典场景:


主角 Yuri 做完一笔军火生意后客户给他安排了两个妓女。


当地每 4 个人就有 1 人得艾滋,他担心被传染所以拒绝了。


于是妓女说了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Why do you worry about something that can kill you in ten years when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that can kill you today?」


图/ 《战争之王》


在战火纷飞、时刻有生命危险的非洲小国,10 年后的死亡威胁怎能让人抗拒眼前的情欲。


从本质上来看,「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是一致的——基于对现有资源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作出最合理的资源配置。


思考至此,我突然觉得有些绝望——


马太效应无法避免,贫穷思维作出的是当下最合理的决策,但也最无奈——这个决策只能让你越来越穷。


除了中彩票,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摆脱恶性循环了吗?


当然不是!


我们把思维方式简化为「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其实犯了「虚假两难」(False dilemma)的逻辑谬误。


这个世界大多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黑和白之间往往有很长的灰色地带,这是需要我们去辩证思考再加以判断的,除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我们还有第三种选择——辩证思维。


前面两种思维的成立是有前提的:富人思维预设了你富可敌国,穷人思维预设了你穷困潦倒。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上述两种情况,而是介于中间,而我们却用二元模型简单决策,而不做深度思考,这一点都不理性。


接着我们来用第三种思维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资源

花钱买时间 V.S. 用时间换钱


是否要花钱买时间,其实取决于付出代价与机会成本的关系,只要机会成本大于付出代价,则花钱买时间。


问题是机会成本怎么算?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如果我不这么做,我省下的时间去干其他事情能赚到最多的钱」。


于是有的人直接用最高时薪来当作机会成本,比如我出去给人做个线下分享,1 小时可以收个两万块,这个数字可以直接被当作我的单位机会成本吗?


答案自然是「NO」。


虽然只要工作 1 个小时,但你要准备内容,你要排练,你要去找客户,这些都是你花的时间。这两万块是要匀到这所有时间上的。


另外就是我省下来这 1 个小时的时间,所带来的不仅限于眼前的收益。


举个例子,我每周雇阿姨打扫卫生,每周省下两个小时。如果省下的两小时用来复习 CFA 考试,我通过考试后我的单位会给我每个月涨 5 千块的薪水,未来的这些收入也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25 岁左右我们的流体智力会达到巅峰,此刻你的学习能力最强,带来的潜在收益最大,机会成本自然也是最高的。


关于负债

敢于负债 V.S. 不敢负债


是否敢于负债,一方面与风险承受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与风险偏好有关。


穷人虽风险承受能力有限,但我们也看过不少关于现金贷、裸条的新闻报道。


富人虽风险承受能力强,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永远也不会借钱去炒股。


而就算是风险承受能力再强,富人圈里也有不少因为负债率过高、资金链断裂的惨痛案例。


负债是否合理取决于两点——资金成本与流动性。


先说说资金成本。


就像我们小时候常做的算术题:一个游泳池,一边放水一边蓄水,只要蓄水的速度大于放水的速度,游泳池还是会慢慢满起来的。


同样的,只要我们投资的收益率大于负债的资金成本,我们还是可以借钱的。


有些土豪朋友特别有钱,全款买房毫无压力,他们会嫌办贷款麻烦,又觉得要付利息不划算。对此我可是百般劝说他们贷款买房。


假设你手头上有个几百万,可以用来全款买房。你也可以选择按揭贷款,年化利率是 5%,把手头上的这几百万拿去投资,年化收益率做到 8%,相当于每年你可以赚多 3% 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我也大力推崇信用卡,因为信用卡有 40 到 50 天的最长免息期。你刷了卡后要几十天才需要用现金还账单。与其现在付现金,还不如让这笔钱在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上趟个几十天,还能帮我赚个盒饭钱。


流动性则比较容易判断:月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后是否能覆盖月还款额。


如果覆盖不了,那你只能新债还旧债,哪天借不到钱了,资金链自然就断了。


关于风险

拥抱风险 V.S. 保守投资


赌博和彩票都是不确定性很高的机会,但还是有不少穷人在参与。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多年好友,但互联网在巴菲特能力圈以外,对他来说是不确定性机会,所以他也从不投资微软。


抛开收益谈风险都是耍流氓。有个概念叫风险回报权衡(Risk-return trade-off),即高收益与低风险你只能二选一。


我认识的「富人」们,他们会尽量只投资性价比最高(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的产品。


赌博是性价比很低的机会,因为平均回报率大多都小于0(要不你觉得赌场赚什么钱)。

被极度低估的价值股是性价比很高的机会,因为它回归到内涵价值的确定性很高,且上涨空间巨大。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学习数学、学习投资、学习商业,这样你才能判断哪些投资机会是性价比最高的。


风险都是相对的,懂得多确定性就高,风险就小。所以无论是李嘉诚还是巴菲特,其最核心的投资原则都是「不熟不做」。


关于消费

该花就花 V.S. 贪小便宜


投资要看性价比,消费自然更要坚持。


前几天听好友吐槽,好友妈妈买苹果时发现很便宜,于是买了不少,回去却发现没那么好吃。


但她妈妈这么做也不一定是错的,这涉及到你怎么定义性价比。


所谓性价比,就是价值与价格的比率。


而一个东西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多大程度地满足你的需求,是个非常主观的概念。


如果在妈妈的需求列表中,「味道」并不是最重要的,「营养」和「饱腹感」可能更重要,那购买便宜但不好吃的苹果,不见得是性价比低的交易。


关于时间

目光长远 V.S. 目光短浅


目光是长远还是短浅,归根到底只是消费与投资的抉择——投资其实就是未来的消费,这个选择的本质,只是资源在时间维度上的一个分配。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比起不确定的未来,大家都会比较偏好确定的当下,也就是现在的 100 块会比 1 年后的 100 块更值钱。


当然也有人会选择放弃现在的 100 块——只要未来给你足够多的补偿,比如说,1 年后我给你 120 块,你可能会愿意先忍着不消费。


富人之所以目光长远,是因为他们现在省下的 100 块可能相当于 1 年后的 120 块。如果富人不懂投资,100 块放银行 1 年后可能就拿个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相当于 100 块三毛五,补偿很少,甚至跑不过通胀,那现在花掉可能是更理性的选择。


有人说先消费再投资是在杀掉会下金蛋的鹅。假设你知道这只鹅 1 万年后才会下第二个金蛋,而你现在就要饿死了,你是会留着它等金蛋还是直接把它吃掉呢?


所以要做到目光长远,更理性的做法是立刻马上学习投资,提高收益率。


最后照旧来个图总结好了:



你觉得有哪些思维是穷人专属?


作者肖璟,一个很帅的投资客,连续创业狗,前麦肯锡分析师。新书《无现金时代》火热销售中。本文转自公号解题者(id: imjietizhe)


●  

1

 你可能会喜欢:

贫穷的根源:穷人之所以穷,是他们“活该”吗?

为什么穷人总把自己的生活弄得雪上加霜? 

一张图看清穷人思维: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