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独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Author 李煜玮
推荐 | 作者:李煜玮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 编辑: 阿烦 |
社长说
那个人还没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先爱自己。
● ● ●
我们为什么选择独居?曾令人艳羡的牛郎织女一年也只见一天,一年里不见的364天,他们其实也是独居的男女。这不禁会让人联想到其他那些独居时的女性,她们的生活,到底会呈现出怎样的质地。
在我看来,独居女性可以分三类:身独心不独-心独身不独-身独心也独。
身独心不独
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解释一下:身独心不独的是,虽然独自生活,但其实也有很牵挂的亲密关系,只是他们并不以同居的方式共同生活,除此之外,约会、度假、共进晚餐,偶尔在彼此家中留宿等这些恋爱标配,她们一样不少。
什么样的人会愿意用这样的方式生活?
33岁的Lisa就是这样的独居者。从英国回到中国时她28岁,正是打拼事业的好时期。在她30岁时,成功升任了公司中国区的市场总监。与此同时,她遇见了现在的男友,一名同是海归,大自己5岁的男人,两人在经过半年期的磨合后,确立了恋爱关系,然而特别的地方是,他们俩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恋爱、约会不同居的模式。
这让我好奇。Lisa给出的答案是:
这样的方式避免了生活习惯上的矛盾和纠结,也少去了相互适应和压抑的痛苦,彼此生活得很自在,也并不妨碍谈恋爱,毕竟现在一切都如此便利。彼此想念的时候,一辆滴滴就能解决距离问题。另外我想要的大多数东西都能自己满足,少了依赖和期待,相处更轻松。
这和传统的婚恋观,实在有着太大的反差。然而这已经不再是特殊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独居正在成为一股新的浪潮。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 onitor International)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5年中,全球独居生活的人数剧增,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15年间增长了55%。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单身人口,增幅达20%,这意味着独居将成为大多数国家增长最迅速的家庭群体。
牛郎和织女的痛苦,竟然成为了许多当代人的主动选择,为什么?
或许对照一下Lisa的回答和传统的婚恋模式,我们能找出一些线索。
Part1
物质基础和社会文化的改变
身独心不独的成因之一
在过去:传统的婚姻,主要功能是提供经济保障,同时由于传统思想和社会习俗,女性的选择基本被困于家庭,获取保障的方式不得不依靠婚姻。
同时,女性价值的主张途径,在过去十分稀少,对于那些中断职业发展的育儿女性,复出时想重回之前的职业高点,困难重重。
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她的《向前一步》中写道:女性在企业主管与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仅有14%-17%。
这个有点可悲的数字,还是基于女性平权意识较为强烈的美国。因此,迫于生存,迫于对保障的需要,当事业和家庭相冲突时,更多女性仍然选择放弃自己,保住家庭。
所以这样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女性成为了男性、家庭的私有资产。当人被物化,且被作为一个零件融化在家庭的整体结构里时,分化与独立,意志与空间就变成了奢望。独居也在这样的环境里,被多数人视为“失败”和“异类”。
而现在:职场通道较之过去更开放,机会也更多,社会文化对女性的看法也显然比过去宽松,女性因此有了更多机会和方式来发展自己。
在职业上获取空间,在教育中持续自我投资,由此赚到更多钱,让自己过的舒服。与此同时,各种理财产品、保险和养老方式的出现,也让女性不必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家庭的保护。
可以这样说:女性用社会提供的机会创造了财富,为自己买来了独立。
此时的独居,已经和惨没什么关系,它成为了一种自主自发的选择。对于Lisa来说,因为不需要从对方处求得很多的照顾,所以选择伴侣时,在心理层面上对自己感受的尊重也会清晰许多,不强求自己,自然少了许多“不得不”的委屈。
虽然Lisa并未和男友同居,但在这样的距离里他们能互相尊重,按照自己的节奏相互适应,更精细的照顾到各自内心的需要,而非简单的生存层面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的亲密关系,每建一层,舒适度和满足感也许都会较之传统关系有许多明显差异。
至少它回到这样一个本质:人,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同时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存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不再是两种存在的非此即彼,而是两者都能被平衡兼顾,都能享有选择的空间。
Part2
意志的觉醒和娱乐方式增多
身独心不独的成因之二
弗洛伊德说:人的本我遵从的是“快乐原则”。那传统的婚恋方式满足了我们的哪些快乐?
网上有个段子:
我和闺蜜搬在一起住了。之前独处惯了也没啥,现在这种感觉超级美妙。两人一起逛超市,买菜做饭,逛街购物,吃好吃的餐厅,晚上饭后运动跑步,聊天八卦,一起扫除,有时两人各干各的不说话,有时一起撸串宵夜+追剧,还要男朋友干啥?两个小姐妹在一起可比男朋友有趣多了。男朋友只顾吃鸡,你难受他只会让你喝热水……
是的,这样的男朋友还要他干啥?
当恋人或伴侣能够提供的快乐,已经轻而易举可被其他关系和商业服务取代,这样的亲密关系就被迅速稀释成了速溶咖啡——除非你买不到星巴克、costa、illy,否则你轻易不会喝它。
抱着这种想法的不仅是段子手,现实生活中不乏对异性失望,选择丰富多彩的独身生活的女人。
我身边的一位女朋友,离婚之后从30+到现在40+,一直单身。然而她的公司开得有声有色,和读书时得姐妹不定期地成团聚会,从上海玩到国外,带孩不带孩一伙人都热闹非凡。一个人在家孤单了就叫朋友去喝酒同住,想嗨了就约上人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合伙人忠诚,老友贴心,她的独身生活里,从来不缺乏高质量的陪伴。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和另一个人一起生活呢?
亲密关系的质量要求,也连带着对对象构建亲密的能力,一起指数级提升。就像男性不再以女性是否会做饭生娃作为选择标准,女性也不再仅以男性是否能挣钱养家为唯一标准。大家的期望一起从物质层面的相互满足,跃进到了精神层面的是否流通。
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克林伯格(Eric Klinenberg)在分析美国独居现象的原因时,发现那些经历分手或离婚的人,在可以选择和家人或室友住在一起,但却仍然选择了独居,原因是:他们发现和错误的人同住是最糟糕的事。
哪些人可以算的上是错误的人呢?
显然精神层面难以沟通的人将会被放在首位。其次,除了那些明显的想要粗暴强加价值观给你的人,那些不能自控总对你温柔建议,认为你应该如何改变更好的人,或许也会令人糟心。
想想后者的糟心常常还会被人误解为不知好歹,不得已时还得解释那种微妙而隐秘的不爽,不如痛痛快快的一个人住。朋友够多,实力够稳,怕什么漫漫长夜不知如何过?
更何况我们还有手机。还有无数互联网内容供应商。游戏、视频、剧集、书、音乐、社交活动……没有找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信息革命让我们自娱自乐,即时满足的便捷性飞速提高。
技术革命也在改变着亲密关系。泰国颇有名气的试管婴儿,国内也已日趋成熟的冻卵技术,让许多女性有机会在未来政策开放时,可以在不借助男性伴侣的情况下拥有孩子。
公号主艾小羊在她的文章里写:多数女性不想结婚,是不愿被婚姻拖累,一夜返贫。或许对一些女性来说,都不用等到进入婚姻才后悔,结婚前若发现双方精神追求相差甚远,就压根不会选择结婚。
这也对亲密关系的必然性提出了更高考验:当诸多原先在亲密关系里被粗糙满足的快乐和需要,被技术和其他关系取代之后,还有什么满足和乐趣,可以让双方忍受磨合时的不快乐,共同用去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一起追求?
当女性已不再在经济地位上需要被男性决定前路时,男女之间又会生出哪些新的羁绊,让彼此建立起新的关系模型?
这时的需求,或许将不再停留在彼此的功能层面上,而是上升到了存在的级别。
功能需求是指实用性,使用价值。这多少有把人物化、工具化的嫌疑。比如:“你是不是个有价值的女人只看你能不能生孩子,能不能家庭事业兼顾。”。而存在级别是指:我们如何通过这段关系,清晰地确认自己的存在,并拥有空间自行成长,而不是在功能需求中被对方暴力拆迁和重塑;同时在以彼此存在为优先级的关系中,双方能够如其所是的做出选择,爱彼此,由此带来更好的分化、成长和独立。
这也是法国电影《两小无猜》里的金句由来:“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见全世界。”这话的意思不是指我们找了个有钱对象周游了列国,而是因为这段关系和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的自我功能得以茁壮发展,强大到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全世界。
心独身不独
Part3
屈服于难以击败的现实
心独身不独的原因
这类独居女性,或许是处于假性同居状态。虽然与老公孩子或是男友,过着同住一屋的生活,但是心理感受上,基本与单身无异。
老公对自己缺少关心,失去交流欲望。有关亲密的要求常常被拒,工作太忙大家各管各。如果对方睡觉还打呼,睡觉时间点不同导致总被吵醒,干脆夫妻两人不在一屋睡,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婚内的单身主义。
然而之所以不放弃这样的关系,也有两个彼此相悖的原因。
一来是可能还有爱意残存。一个人若对另一个人心有忿恨,说明彼此仍有很深的纠缠。当亲密的需要被深埋在潜意识冒不出头的时候,常常会化作意识层面的冷淡和隔离,这是一种勾引,以及婴儿层面的等待,等待着对方可能会有一天突然看懂自己的心酸和委屈,提供温热的怀抱,融化心里的坚冰。
二则可能是冷冰冰的现实。离婚可能会拿不到一线城市的户口,独自一人买不起房也没资格买房(国家都开始收单身税了),可能会面临官司,丧失掉对孩子的监护权,强势家人的逼迫,职业发展上的不利……种种这些原因,都可能是把人困在屋内的风雨。
多数情况下,这种状态下的女性会走向三个不同的方向:
1.到了时机合适,积累也到位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离婚或分手;
2.开启漫长又辛苦的自我成长之路,寻找亲密关系的新出路;
3.静默无声地熄灭掉所有亲密的欲望,像艾丽斯·门罗在《逃离》一书中描述的女主角,假装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真相。
无论哪个选择,都无法避免地要从巨大的孤独中起步。
心独身不独的女性,是被摆在十字路口,被人生要求回答重要问题的一群人。
身独心也独
Part4
创伤下的自我保护
身独心也独的原因
这类独身女性的境遇并不能算好。因为当独居的同时又缺乏其他的社会支持,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封闭和创伤的状态。
31岁的白羽,独居已经超过2年,她是独自一人从外地来深圳工作,来深圳之前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在家中被亲人各种责难。
到了深圳后的2年,她相继和工作中认识的朋友,以及恋人同住,期待能有新的开始,结果在经历了一场友谊和恋爱的双重打击之后,她选择了一个人独居。
她的独居生活是真的独居。除了工作,几乎再也没有其他的任何社交。微信里的未读红点对她而言,就像猎枪的红外准心,看到就让她喘不过气。电话更是一种可怕的压力。不到逼不得已,她绝不回电话也不回信息。
用这种方式,她为自己隔出一片可以喘气的空间。不用酒精或者疯狂泡吧来麻醉自己的原因,是因为成本太高。而不愿和其他朋友交谈的原因是,他们基本很难懂她的感受,总是耐不住性子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在她一遍遍尝试解释自己心里的某些感觉而无果时,她干脆放弃了倾诉和解释。
封闭自己可以让自己清净点,但代价显然也是巨大的。比如巨大的孤独感时常会让她感到生活无望,有时她怀疑的不仅是她为什么来深圳,更严重的时候会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这种独居是一种自我隔绝,像野兽在洞中的自我舔舐,关系中的创伤击垮了她,以至于她对任何一种形式的亲密都会排异过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让她重创。
然而这种无能为力感,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防御,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创,她切断了社会支持,在她的内在资源不足或调动不了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加重她的创伤。
与此同时,因为超过30岁,又经历过健康问题,白羽对“生病和猝死”这两个问题开始越发敏感。由于现代工作的压力增大,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外卖、久坐、缺乏锻炼、熬夜等,突发疾病和猝死的新闻已经不再是偶发事件。这不仅是白羽,也是其他独居者们最怕的打击,可建立亲密关系却又是个难以突破的困局。
因为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挫,从而选择独居的,也并非少数。日本闻名世界的宅文化里,构成主力军的便是活在幻想中的年轻男女,比起现实的3D真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二次元世界里的男生女生,从而对现实的人与关系几乎没什么兴趣。
我们在此无法得知那些宅男宅女们过去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一旦当我们的潜意识适应了某种模式,被过去的创伤经验格式化之后,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我们会很难走出“孙悟空为保护唐僧画的圈”。
而这会让我们像一个磨盘一样,不断的平行打转,很难向上突破。
破解的最好方法,是需要一段新的客体经验。
南希·威廉姆斯曾在一次课上说:“根据研究,改善依恋模式,我们需要一段亲密的关系,这关系可以是一周2-3次的咨询,持续两年;或者是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持续5年。”
如果实在难以找到爱人,或许可以努力挣钱,先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关于独居女性在亲密关系上的种种状况,最后,我想说无论我们目前身处哪一种关系模式之下,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我们与自己的亲密。
这种亲密,是我们得以向外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而要维持和体会这种亲密,有时我们需要一些仅仅属于自己的空间,需要在心理层面上,有一个自己与自己独处的居所。
在这个居所之内,我们照顾自己,倾听自己,给予自己耐心,因为只有当我们真的能够与自我安然同在,接纳自己时,我们与现实的链接才不会脆弱和断档,我们才有力气去搭起一座关系的桥梁。
以前为了生存而同居,现在为了生活而分居,但我想我们希望的是,在拥有真正的生活时,我们生活在一起。
● ● ●
1你可能还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