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羞辱的,不只有男性
原创 | 作者:呸呸 转载请联系 isocialor | 编辑: 阿烦 |
社长说
年龄不是距离,性别不是问题,成为自己才是人生而就有的权利。
● ● ●
最近关于小鲜肉的论战成为各大网络平台的一个讨论热点。
起因是,央视要求家长需陪孩子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节目开始之前,屏幕上出现了许多人气很高的男明星,而这些男明星因为气质形象不太符合部分家长的性别审美,从而引起了爹妈们的愤怒。他们愤怒的点是,“这些男的怎么都这么娘炮?”随后网上也立刻出现对“娘炮”之风的批评。
(图源来自新浪微博)
娘炮:颠覆男性印象
这次被置于风口浪尖的小鲜肉们之所以被形容为“娘炮”,是因为他们违反了大部分人对“男性”一词的传统想象。
在《第二性》这部著作中,著名社会性别学者波伏娃指出:女性不是生而为女,而是后天变成了女性。反之男性亦然。不论是男人该有的样子,还是女人该有的样子,都是被普遍社会观念加工出来的。而这双加工的手,不止来源于家庭,也来源于学校,媒体,职场,和各种公共场所。
在家里,家人会要求男孩子不许哭,因为“只有女孩子才整天哭哭啼啼的”。在学校,老师会认为男生更适合学理科,因为觉得他们脑子灵活。在电视剧和商品广告里,理想的男性形象大多是“全身上下散发浓烈雄性荷尔蒙”的类型。
近来,不少人好不容易对男明星的审美变得多元化了起来,却又不免被“娘炮”之类的指责浇了个劈头盖脸,而由于男性凝视(Male gaze)角度的作用,人们对女明星的审美倒是一致的单纯。
日剧《名侦探的守则》第七集
仔细想想,人们一直不断接受着各种各样“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相关教育。似乎只有性格刚猛,好勇斗狠,拥有一身古铜色皮肤和结实肌肉才是传统意义上“合格”的男性。在这样充满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审美观之下,一个男性拥有类似纤细、肤白、化妆、长发等等“女性特质”便成了不被容忍的事。
于是乎人们一看见小鲜肉们便愤愤道:“这种人怎么能红?他们会带坏我们的孩子!”虽然他们大抵也说不清“带坏”是带成什么样的坏,反正这样肯定是不对的,肯定是祸国殃民的坏事吧。
另一方面,孩子们也许还并不明白“像女生”有什么不好,但是通过父母的态度,便似懂非懂地记住了“男生不能像女生,女生也不能像男生”。随着这种观念的加深,学校里也出现相关的欺凌现象,比如像“女生”的男生会被其他同学排斥和嘲笑。
娘炮:对女性的另一种歧视
娘炮,是一个极具歧视色彩的词语。
所谓歧视,指的是多数派对少数派的行为,是对“非我族类”的一种不宽容。很多人以为“娘炮”只是对男性的歧视和偏见,其实不是的。“娘炮”也是对女性的另一种歧视。因为在这样的语境中,“女性”其实是被当成了一个含有负面色彩的形容词被使用,因此女性也是一个潜在的被歧视的对象。而这种隐藏在日常字里行间对女性的歧视,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很难注意到。比如“娘炮”——用女性来比喻男性,带有一种侮辱的意思;又比如“女汉子”——用男性来比喻女性,则带有欣赏的态度。这里面透露出的隐藏含义就是以男为尊。
就像波伏娃说的那样,女性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一直被当做一种“第二性”来对待。如果说“男”是一种拥有正统地位的性别,那么“女”就是一种处于从属地位的、类似于充话费送的性别。之前有句吐槽韩国起源论时的笑话——“地球上有两种人,分别是韩国人和韩国以外的人”。其实父权主义社会中的性别观也是相似:“人类分为两种性别,分别是男性和不是男性的性。”因此在父权背景之下,遭受歧视的不只是女性,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也成了在夹缝之中的“异族”。
关于拥有“女性气质”的男性为什么不被社会认同的原因,除了最普遍的“秩序被打破的恐惧”之外,还有另一个解读。上野千鹤子老师曾经在她的书里联系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过相关学术分析。她提到: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往往会成为子女的“性别样本”。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家庭中的儿子会以自己的父亲作为蓝本,并且会认为“我以后也应成为这样的男性”——也就是“拥有一名女性,在性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的男性。而“女性”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性的客体,是一个“被进入”的角色。因此“像女性”对钢铁直男来说,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性关系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力,对他们来说丝毫不亚于一场三观地震。
(https://fashionmagazine.com/)
而这种对于“被女性化”的恐慌,还导致了一个有意思的延伸现象——钢铁直男的友谊。
在这种“真汉子阵线联盟”之中,被认为“不是真汉子”的男性很容易被边缘化或是遭到排挤。在执着于“男性气质”的人眼中,他们眼中的那些“娘炮”是不合格的“失职”男性,因此他们就会通过“娘炮”、“娘娘腔”之类的贴标签行为以对其进行排外和驱逐。而通过这种“开除男籍”的仪式,自认为合格的男性之间的认同感得以维系,也确保了团体内部的同质性。学者塞奇威克也提出过类似理论:男性之间的羁绊感,和通过对女性和女性化的男性的排除而建立的。
“化妆喷香水?除你男籍!”
“喜欢粉红色?除你男籍!”
最后剩下的大多数相视而笑:像我们这种才是真正的男人啊!
每个人都有成为自己的权利
可是这些都是不公平的。为什么男性就不能精心收拾外表呢?为什么个人的喜好和选择总会因为不入一些人的眼而遭到讽刺和打压呢?人和人之间凭什么单单因为性别,或者因为有悖“主流”的审美就要划分出个合不合格,或是被贴上一头一脸的标签?
没这个道理啊。
一个自由的人,有权利去变成人和他想要成为的样子。
(https://www.pinterest.jp/)
不过好在,在这场争论的后期,不少人都纷纷思考起性别平等的诸问题,这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其实每一次这样的事件都是一场旧式偏见和自由精神的碰撞,也许一部分人捂住耳朵不听,但是也有一大部分人豁然开朗:“原来这个看似口舌之争的问题背后隐藏着这样庞大的意识形态问题!”而一旦意识到问题点,这就是进步。正是通过这样不断的思想碰撞,才能将根深蒂固的父权之壁撞出一丝丝裂缝。曾经,女性连拥有男性那样的就业权都是天方夜谭,如今,我们已经进步到要去争取意识层面的全面性别平等,这就是发声的意义所在。
最后,再回到最初的场景。如果在看到“小鲜肉”时,家长们的做法是平静地告诉自己的孩子:“虽然不能理解这种审美,但是我觉得不论选择什么风格都是别人的自由”,不是狭隘和偏见,而是自由精神和宽容,这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一课。
参考文献:
井上輝子(2009)「メディアが女性を作る?女性がメディアを作る?」,『新編
日本のフェミニズム』
上野千鹤子(2010)《厌女》,紀伊國屋書店
生島遼一译(1966),『波伏娃著作集:第二の性』,京都:人文書院
● ● ●
你可能还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