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沉沉 赵颖奇
来源 | 武志红(ID:wzhxlx)
编辑 | 侃侃
上个月我们发了一篇关于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的文章,其中描述了女主小凪在与人交往中 “表面讨好你,但实际不在意你” 的关系模式。
意外的是,我们收到很多读者留言说:自己也是如此。
对别人不感兴趣
也不被别人喜欢
▽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顾不到别人
▽
很少真正地体会到交往的快乐
▽
我们的一位编辑也表示很有共鸣!
她说自己害怕跟别人相处,因为一进入关系就会陷入两个极端:
过于讨好,或者过于无情。
讨好别人到一定程度,如果发现对方有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点时,就会疏离,甚至很冷漠。
情感淡漠、回避社交,不用再面对人际的纠缠和疼痛……这似乎很干脆利落。
但问题是,它并没有使我们感到轻松和愉悦。
相反,我们感到困惑。
因为我们怀疑:不擅人际是否会让我们错失某些重要的机会?
我们最想做的,不是本能地逃避,而是搞清楚:
-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易地处理关系中那些尴尬、冲突、敌意,而我们却只能逃避?
带着这些问题,我找到广州心理咨询室的赵颖奇老师聊了聊。
表象
Q:为什么我们会对别人不感兴趣,窝在自己的世界里?
赵颖奇:事实上,没有哪个人绝对是对别人不感兴趣的。
他对关系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人达不到他的要求,多次失望之后,他就不再抱有希望了。
在感情里得不到满足,常说“算了算了”、“没事”,然后转身对对方关上心门;在亲人、朋友面前被误会了也懒得解释,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所谓”的心态,客气地消遣一起的时间。
这样的人曾经在过往的关系中受到过创伤,尤其是早期与养育者建立的关系中所受的创伤。
例如:有些人很难向别人提要求——虽然心中有个愿望,但就很快被自己给灭了。因为Ta脑子里全是被拒绝、被嘲笑、被羞辱的猜想。因此,我们回避社交,本质上是在回避与人交往时那些糟糕的感觉。
因为别人所做(what you do) 和我所感( how i feel)的错位,让我们即使身处很好的氛围里,仍觉得难以融入。
孤岛
Q:这样的人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在人群中活成一座孤岛。活成孤岛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赵颖奇:活成孤岛这个说法,根据表现方式,可以有3种不同的类型:
前段时间,39岁的知名作家“格子里的夜晚”,被发现在家中去世。
虽然格子的微博有十几万粉丝,在网络上互动频繁,但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却无人知晓,去世后十天才被发现……令人唏嘘。
一个人虽然不与外界有实际的互动,但在精神文化上从未间断与外界的联系,甚至联系非常紧密。
这样的交流,完全聚焦与交流的内容,并不以对方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性别、年龄、种族、地域来评判对方。
处于交际孤岛状态下的人,除了你来我往这种传统的人际互动不足,其它的方面可能是充分得很,这样的人也自得其乐。
例如你晕倒在家或者你坐车没有按时抵达终点等等,这样的紧急状况无人知晓,更无人帮忙。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里,Queen的主唱Freddie曾一度陷入精神孤岛的状态。
在红得发紫的巅峰,他离开了乐队单飞,此前还因为发现自己是gay后跟他最爱的未婚妻Marry分手……他买了一栋大别墅,每晚请一批朋友来开party喝酒狂嗨。
像Freddie这样的人不缺乏现实关系,可能还有着挺丰富的人际圈子,但无法建立深层关系,别人与他精神层面的交流无法相通。
有事没事呼朋唤友人数众多,但又觉得自己为交际所累,常在人群中感到孤单。
可他依然无法摆脱以数量充质量的交际方式——只要有一群朋友常来往常活动,好过什么也没有。
在精神孤岛状态中生活的人,因为不能得到充分的内在支持,所以在面对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时,承受能力更低。
绝对孤岛应该算是一种哲学化的生活,或者是一种提前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
绝对孤岛的人就像是真的选择在孤岛上生存一样,不以任何形式与现代文明和其他人类相连接。
即便是《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居住在瓦尔登湖边的2年时间里,他的妈妈时不时来送饭给他,不然他那有力气建房子听蛙鸣鸟叫……(小编听到这里笑出声)
现在有很多企业家或心理学研究者,会去到一些寺庙“闭关”思考事物本质,不用电子产品、不言不语。这也是一种绝对孤岛的体验。
活成孤岛虽然有很多不便和危险,但好处在于:方便、省事。
羞辱
Q:这样闭锁自己的人,通常对外建立关系的障碍是什么?
赵颖奇: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甚至说人就是为了彼此连接而生的。
你看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会笑,他们能够无障碍地跟任何人四目相对,毫不回避。
如果你在地铁上、电梯里看到一个对你笑的小婴儿,你一定也会被这个眼神触动或感染。
是什么把这种天然、天生的连接能力中断,反而导向了封闭?
最初也是最有杀伤力的,是养育者(父母)及重要他人的羞辱指责。
一个人曾经遭受的羞辱指责越多,他预想来自外界的羞耻感越多,建立关系的障碍越大。
关系的建立是需要足够的相互尊重、尊严和自豪感为基础的。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羞耻感会大大削弱TA的自尊感、自豪感甚至存在感。
婴儿虽然不知道存在感为何物,但TA从不怀疑自己的存在,所以婴儿没有负担。
而一个存在过,但被各种创伤剥夺了存在感的成年人,对关系的预期往往是负面的。
虽然无数的案例表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生活,不过英国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
已婚人的寿命比单身人士平均长3年,每年收入大约多出3000英镑。
另外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专题研究表明:美满和谐的婚姻生活,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增进生理及心理健康。如今饲养宠物、撸猫成瘾的我们,也可以说与它们建立的都是过命的关系,所换来的忠诚、温暖与安慰,远大于我们对它们的付出。
重犯们说,是这些猫猫让他们学会了承担责任、唤起了心中的光明,让他们愿意成为更好的人。
可见,就算关系的对方是动物,也好过四面冰冷的墙壁。
但真的遇到自己喜欢的、想接近的人时,却连邀请对方吃饭都开不了口。
好的人际能力,很多时候不是为了人脉多好,而是希望有天我们遇到自己真心欣赏的人时,能够大方无障碍地跟对方产生美好的羁绊。
你要给外界机会,让它在你面前充分呈现它本身的样子,而不是你想象的或曾经感受到的样子。
无论你曾经以为外界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只要你有意愿,此刻就是你重新体验和定义它的时候了。
因为这个厚礼人人有份,只要你有连接的愿望,这份厚礼就源源不断。
因为我们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一个活着存在于这个文明中的人,都是幸运儿。
首先,可以尝试接近一些你觉得相对安全的个人或群体。
你总有办法感觉出自己在谁面前或在哪个群体里更有安全感、更多的被尊重、支持和肯定。
然后,当你能融入,同时那些人能够确认和欣赏你时,你的归属感得到强化。
你也有机会和能力作为别人的“他人”的身份回馈他们安全感、尊重、支持和肯定。
你这样对其他人,他人这样对你,不是因为他或你到底是谁、有怎样的内在才华或外在财富,只因为你们都是人,只是因为恰巧你们相遇,便相互在关系中成就对方。
当你在与人的互动中感受到快乐的时候,恭喜!你成功走出了第一步——
无论曾经你的关系中有怎样的创伤及不适,体验到这种快乐之后,你将走向社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