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报复性熬夜时,都在干啥?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1-10-28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城市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不是像科比一样早起训练、工作,就是曾一夜眼睁睁看着天边泛出微光。


失眠是怎样一种体验?知乎一则回答这么说


难得尝试早早上床,却辗转反侧没有困意;总是睡眠太浅,一有动静就容易被惊醒;睡多久都睡不够,第二天还是疲乏无力……睡个好觉已经成为当代都市人最为迫切的基础需求。


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据《2019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超过一半的被调查青年认为,“想睡个好觉特别难”。



90后青年:在地铁上睡觉,在床上失眠


当代年轻人中有几句流传很广的话:


熬最深的夜,吃最好的保健品;

喝最烈的酒,进最好的医院抢救;

敷最贵的面膜,走向最精彩的人生巅峰!

白天,关注养生,了解人类极限,贪生怕死,惜命如金。

夜晚,追最好看的剧,聊最嗨的天,毫不畏惧,视死如归。


《青年睡眠报告》显示,90后是睡眠问题最严重的一代,大家都做过夜晚里的抑郁怪物。


我曾在无数个凌晨2点以后的深夜,收到闺蜜雯雯的问候,“睡了吗?”。


她在上海一家国际4A公司工作,职业所具备的特性,让她不得不保持高密度的信息接收和摄入水平,“一直很焦虑,如今梦里都在收发邮件和处理突发情况”。昨晚,为了追赶deadline,夜半两三点她还在加班加点写稿子。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耳机里助眠的雨声已经停了很久了,睡意却始终没有酝酿成功,白天工作上的糟心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闪回,她干脆拿起了手机,看起了之前还没读完的电子书。


同样的情况存在于无数个和雯雯一样的90后身上。


人们恨不得把白天工作的八小时拉长,在夜晚也不舍得浪费一分。可是到了白天,人们总能找到一个临时栖息点,去安心地睡好觉。


7点钟的地铁,已经是上班高峰的前期,每天如常的按着路线去地铁站,看着各个方向涌来的人群,汇聚在同一个闸口,顺序地通过安检。


城市不大,可纵贯整个城市上班的大有人在。我一直觉得地铁车厢是个混浊又拥挤的地方,可是在这里,你也不免会看到那些从头沉睡到尾的人。


坐着睡着的、仰着头,靠在椅背上睡着的、女生依偎在男生的肩膀上熟睡的、甚至也有站着拉着把手都能睡着的人... ...一摇一晃,睡了又醒,醒了又睡。


对于这样的90后来说,在通勤时间如果能在地铁上有个座位眯一会儿,那可能就算是通勤过程中莫大的幸福了。


最陌生甚至最危险的环境里,他们却没来由地能找到踏实感,它们是这些人苦苦寻找的“睡眠点”与情绪的消化区。



除了床上,年轻人在哪里都能睡着


睡眠不足俨然一种新型“工伤”,急速迭代的社会发展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有许多特殊的睡眠点——能在暴乱的地铁室里睡着,能在嘈杂的电影院里睡到散场,能在喧嚣的课堂上睡到铃响,唯独能让他们睡着的地方,再也不是软酥酥的床了。

 

飞机火车公交:失眠者补觉的好去处


在失眠者公认的补眠地点里,飞机、火车和公交是最常见的。


流动的交通工具上,要睡着很简单。乘客的低语混杂着发动机的嗡鸣像是天然的白噪音,摇晃的车体又类似婴儿的摇篮,开车不一会儿,车上的人就东倒西歪的了。


@贫民窟Summer


觉得最好睡觉的地方,应该是火车站里的共享按摩椅。有一回用按摩椅是坐了两个小时的硬座来火车站中转。一个人,很累很累,心里那道防线几乎要崩塌。记得没错是,十分钟,三块五。觉得好便宜,可以闭着眼睛,躺着不说话。好像只要戴上耳机,就能修复,就能慢慢好起来。


随着火车开动,这情绪意外地渐渐褪去,车轮与铁轨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若躺在床上,这分贝是刺耳的噪音,但在移动的火车上,这声音让人踏实。

 

理发店的椅子被施了咒


在理发店睡着,是我观察出来的。小区楼下开理发店的姐姐综述不厌其烦的跟我分享这些轶事。


@六一小姨


上次趁着午休的时候去剪头发,打开大众点评,预约了一家最热门的美发店。

躺在椅子上,突然像梦游一样被拍醒,洗头小哥问了他三次,分别是“剪头发吗,水温可以吗,力度还行吗”。


等托尼老师来的时候真的实在撑不起来,他全程托着客人的头剪完的。


这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好笑,但是我却觉得很“酸”,因为理发师跟他说,“你再撑一下吧,再一小会儿就好了”。

 

电影院也是睡觉的好地方。


身边的朋友在电影院里睡过去的概率越来越高,打得越激烈的片子,睡得就越深沉。


@贫民窟Summer


最近几个月睡得最舒缓的一次,是在当代影像馆的一个常设展厅,位于当代影像馆的负一楼,负一层手机信号弱,又在黑暗的放映厅里,那就干脆不再掏出来,工作、生活、外部的一切全部屏蔽;普罗旺斯的阳光、蓝天,少年的追逐、火光……一切都指向一场安心的、深度的睡眠。


放映厅内唯一的光源就是荧幕,四周昏昏暗暗,特别像每天早上,在装了遮光窗帘的卧室里睁眼时的感觉。没遮完的地方偶尔有一两束光线透进来,非常容易唤起赖床的基因。总之,氛围很有。



我开心所以晚睡,你焦虑那叫失眠


作者乔纳森·克拉里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一书中写道:“睡眠,是资本的敌人。”

 

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肉眼可见的睡眠时间的压缩和蒸发,睡眠经济应运而生,助眠产品也长期躺在90后的购物车里。

 

据某电商平台数据,2019年1月至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人数占总消费人数的62%,褪黑素类产品90后消费占比85%。包括褪黑素在内的助眠产品,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依赖药物助眠的年轻人有没有想过,你之所以成为睡眠特困户,并不是因为你真的患上了失眠症。

 

每天凌晨两三点在微博立一个flag,“明天再熬夜就把手剁了”;建一个名为“12点睡觉”的微信打卡群,倡导“在夜里12点前睡觉”;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聚会上科普熬夜的危害后表示,“不瞒你说,我也熬夜”。

 

“当我熬夜到两三点,才觉得真正拥有生活。” 很多人白天工作太多太忙,时间都被别人占去,晚上不想睡觉,这就是“报复性熬夜”。

 

对“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这是一天当中最后一道仪式感。报复被剥夺的时间,证明自己仍然自由。报复白天的不如意,在黑夜里,摸索到让自己满意的存在方式。

 

别人挤压你的白天,你只好挤压你的黑夜。

 

白天的城市和晚上的城市,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打开方式。/ 图Unsplash

 

“只要熬得足够迟,失眠就追不上你。”失眠时苦中作乐的调侃,也不能避免因为缺乏睡眠身体机能的疲惫,更不能掩盖自我想要被看见、被关注以及被认同的感受,在心理学上,这叫做自我存在感的补偿。

 

第一种是被别人看见。比如你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或者动态,如果很快就收到很多朋友们的点赞和评价,你会感到很快乐,因为有很多人在关注你。从心理的角度说,就是你的自我被人看见了。

 

存在感的第二层内容是被自己看见。

 

所谓被自己看见,就是你发现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熬夜的时候,你可以上网,可以追剧,可以听歌,可以玩游戏,可以看书,甚至也可以什么都不做,总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喜好来填充自己的时间。

  


你睡得好不好,只有夜晚知道

从前,我们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我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时代的发展就像脱缰的野马,拽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睡不着成了现代人的都市病,这种病态的背后,恰恰又是中国式社会焦虑的一个侧面:

 

年轻人焦虑生存、中年人焦虑生活、老年人焦虑子女。



每一个睡不着的人,背后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每一个睡眠故事,都是一段段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五味杂陈的现实人生,更是时代发展问题的照妖镜。

 

留守老人睡不着,是因为城镇化让下一代与土地分离、与土地上的祖辈分离;


医生睡不着,是因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专业人才的缺乏;


IT男睡不着,是因为地域发展差距较大,一线城市才有更多工作机会... ...

 

每个失眠的人群,就是当今中国一个失衡的横切面,无数人的失眠,勾勒了一张完整的解剖图。

 

中国人正在以睡眠为代价换取发展,而失眠,正是中国发展中最大的副产品。那么你呢,你有多久没有睡好觉了?

 

英雄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日剧《四重奏》截图

 

不敢睡也好,不能睡也好,睡不着也好,舍不得睡也好,这个夜晚,还是想要对你、也是对自己说一声:晚安,好梦。

 

希望下次凌晨三点还醒着的你,是面带微笑被猫踩醒。

 

[1] 中国白领网民调查报告:焦虑和疲倦是最认同的两个标签 | 企鹅智库

[2] 别矫情了,凌晨三点还不睡的你很焦虑吧 | 新周刊

[3] “报复性熬夜”:“白天不值得”正在消耗生命 | 中国青年报

[4] 深夜不睡的人都在渴望温柔 | 新世相

[5] 今晚我准备忘掉你 : 我们收到了500个人深夜不睡的故事。 | 北辰青年

[6] 那些不睡觉拿命抵抗焦虑的年轻人 | 木沐

[7] 70年7代人的睡眠烦恼|2019睡眠报告 | 肖明超趋势观察

 

作者:楼下王阿姨

编辑:留木


你可能还喜欢:

点完在看就早点睡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