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哪个省的方言最网红?听一遍就跑偏的那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信出版 Author 阿信




凭借三省联动的人口基数优势+庞大的迁移规模+丝毫未见消退的喜剧红利,东北话,一直都被认为是网红语言中的最强音。


但对于广西人来说,这种竞争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毕竟我们今天的题干已经点明了,以省为单位,不带组团的……


我信你的鬼

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如上,尽管阿信身边来自河南的小姐姐天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却不知道这是个地道的广西段子。

“广西话”就是这样深藏功与名,从不整其他虚头巴脑的花活,硬生生靠着自己的表现力,成为了方言界的隐形扛把子。各种衍生语音包、表情包更是层出不穷:

抖音上,“广西普通话”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9.2亿人次播放的大条目

难怪有网友开玩笑说,“广西普通话”已经是继桂林山水和螺蛳粉之后,广西的第三大特产。

广西人一开口,全宇宙的调调都会跟着跑偏:

腾讯视频@青柠檬不黄

所以,为啥广西人,会这样子说话呢?


(友情提示:本文有大量视频,可能会引起爆笑,请注意观看场所,阿信这边建议您戴上耳机,注意身后领导~)



有“广西话”这种东西吗?



就像英语老师教你的那样,和外国人套近乎,最好从天气开始。那么打开一个广西人话匣子的最佳方式就是,赞叹一句:“你们广西话,真的好好听哦!”


因为,就像东北从来都不是一个省,自然在广西,从来就不存在“广西话”这种概念。


事实上,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语言种类之多绝对能排进全国前三。所以,在你说“广西话”这三个字之前,你最好想明白,你指的是广西哪里的话。




以汉语方言为例,广西就可以分出西南官话、粤语(白话)、平话、客家话、湖南话、闽南话五大类。

其中,在明清以来的数百年时间里,尤以在桂林、柳州一代流行的西南官话——桂柳话最为重要。

《清稗类钞·桂语》中就曾记载,明清时代,桂林在岭南以官话纯正闻名,甚至广东人在北上考学为官之时都热衷于先去桂林学习官话,广东大戏(粤剧)也用近似桂林话的戏棚官话演唱。

比如,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桂系将领李宗仁,他说话就是这个样子的。

用现在的网感来衡量,这种口音是不是显得很不“广西”?


这就牵涉到广西的另外一段历史。1950年,在经历了清末以来数十年的争夺之后,南宁正式取代桂林,成为了广西的首府。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南宁口音,也取代桂柳话,成为了广西境内流行的时髦腔调。


而南宁使用的是一种本地化后粤语——南宁白话,和广州的粤语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例如,“心”会读成[θin],“报”会读成“布”,“扫”会读成“素”,“高”会读成“姑”……


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普通话推行开来后,具有南宁白话口音和特色迅速与普通话融合,逐渐演化成了稳定且具有自身特色的“南普”,并成为了外省人对广西普通话的刻板印象:



南宁普通话的特点总结起来,除了具有南方普遍的部分不分平翘舌之外,最有个性的还有:


有些不送气音要发成送气音,比如规、遍、堤等;


韵母开口要大,要大:ei、ou、en、ong等要发成[ɐi] [ɐu] [ɐn] [ɔŋ];


没有儿化音没有轻声……


“二两螺蛳粉,加ong菜啵”

ong菜=白话里的空心菜


不过上面都不是南普的精髓,其精髓在于悠扬婉转灵活多变的语气词。比如:


唯[wéi],表示催促。“快点唯!再不去就挤不上西乡塘专线了。”又表示惊讶,“唯!我前天看那个老友粉摊还在的呀。”还可以表示肯定,“——老友粉要放豆豉吗?”“——放唯,不放怎么得捏?”

得[dé],是个长音,要比原来的音长一倍,表示非常的意思。“快看唯,那个人粗心得~~~。”

捏[niě],表示请求。“求你了捏,考试给我过了捏。”也可以表示疑问或者轻视,“得什么意捏?”

咩捏[miē][niě],表示选择性疑问。“今天肯德基打折哦,你去咩捏?”


广西话真正的笑点——夹壮



如果说“南普”只是口音极具辨识度,那真正承包了全网“广西普通话”笑点的就是“夹壮”普通话了:



所谓“夹壮”就是指普通话中夹杂了壮语的词汇和发音。


毕竟,现在广西的全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作为一种主要的少数民族语言更是被印上了人民币。


实际上,明代之前,壮语一直都是广西的绝对强势语言。因此,广西境内的汉语方言,无一不受到壮语的强烈影响。


以广西官话为例,在北部壮语区的一些县市,声母特点却呈现出西南官话中没有而壮语中却具备的特点。


如《马山县志》记载着西南官话在马山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无送气音声母。


由于受壮语北部方言影响,汉语送气声母皆读如相应的不送气声母。如炮和报,炭和但,皆为同音。”



《武鸣县志》也认为官话的发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壮语的影响:


“武鸣官话有以下特点:汉语送气音声母p、t、k与不送气声母b、d、g,街上人分辨明显,农村及街上讲壮话者分辨不明显,只读不送气音,如‘炮’读báo,‘天’读diān,‘看’读gán等。”


由于发音‘夹壮’,所以在不少地方,都习惯把“夹壮”的汉语方言称为“土话”。



除了读音之外,在声调上,壮语的传染力也是相当强悍。


广西的壮语通常有8个调类,其中促声调7、8调又由于主要元音长短不同造成音值差异,各分成两个调,因此,实际的调类总数多达10个。


而汉语只有4个声调,这就让几乎所有习惯了说一音三转的广西人相当难以把握。


例如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标准的普通话的“调形轮廓”应该是这样的:



而到了广西人说普通话的时候,他们的“四声调形图”就变成了这样:



但要想完整地模仿“夹壮”普通话,其实也不难,第一要诀就是把拼音声母“k”和“g”混淆、“p”和“b”、“t”和“d”、“c”“s”和“z”、等等混淆。


比如千古名句 “蓝瘦香菇”就是把哭(ku)念成了菇(gu)。



练习例句:

夹壮话:色个老板带黑了,扫一碟典螺全是公的,还要我们十怪咸!
普通话:这个老板太黑了,炒一碟田螺全是的,还要我们十块钱!

夹壮话:你喂狗真好。
普通话:你胃口真好。


第二要诀:不太能发出很圆的音。


也就是拼音韵母“uan”、“un”和“ü”这种就很难发出来,一般都扁平化处理。比如“圆”会说成“言”,“女”会说“你”。


上例句:

某男:服务,帮我拉三斤屎过来喂。 

服务员:要多少泡? 
某男:先拉一泡过来!怪点! 



翻译过来就是:

"服务员,帮我拿餐巾纸过来喂。" 

“要多少包?” 

“先拿一包过来!快点!”


学会了吗,那再来个终极诗歌朗诵:

颠公依袖戏那过颠公
云仔已不是昨颠的云仔  
生活呀,绣像一过掉鼻的小你孩 
新裳似臊点小麻烦
言后绣兜兜的手该

翻译:
天空依旧是那个天空 
云彩已不是昨天的云彩
生活呀,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女孩
经常制造点小麻烦 
然后就偷偷地走开


为什么广西普通话那么像泰语?



最近几年,广西人说普通话之所以会那么有话题度,除了各种沙雕新闻之外,另外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怎么听,都有一股“冬阴功”的味道,百转千回。


不管是说南宁白话,还是西南官话、客家话,隐隐中就是有那种挥之不去的腔调:



以至于网上评论说,听了南普+夹壮版本的歌,不知道是广西劈了腿,还是泰国出了轨。


这种特色,在交流不及今天便捷的清代,曾经给广西话招来了一个最大的黑粉:咸丰帝


当年,太平军与清军打得难解难分,咸丰希望抓几个太平军打听点情报,北方人哪有这种经验,结果对方咿咿呀呀说了一通,大家都听不懂。


没去过泰国的咸丰直接下令说,算了,放弃吧,“妖言”这辈子都不可能听懂了。


人们对广西印象摆脱不了刘三姐山歌的影子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广西普通话听上去就那么像泰语呢?


事实上,壮语、泰语、老挝语、侗语、傣语,这几门语言可以统称为“壮侗语族”,都是由一个语言分支开来。


所以,一个接受过壮语熏陶的广西人,在泰国基本的日常交流,也不会遇到太大障碍。


广西壮语和泰语有很多相通之处。视频截图


从历史根源上来说,壮语和泰语本身就是一家人,也就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了。



有人说,广西人说话就像他们的螺蛳粉,你第一次听或许不不习惯,但听久了就会迷上,然后慢慢被同化。



但今天的壮语是作为弱势语言存在, 对强势语言的汉语方言的影响只是浅层次的,当我们考察广西口音的时候,也没必要过多地强调“夹壮”口音。


玩笑归玩笑,当真就大可不必。




[1]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语言地图集, 汉语方言卷[M]. 第2版.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12.

[2]潘其旭,通肯,黄英振,黄如猛,布阿莉.从语言上看壮、老、泰的历史文化关系[J].学术论坛,1990(04):51-64.

[3]罗美珍.论族群互动中的语言接触[J].语言研究,2000(3) .

[4]韦琍.壮语对广西汉语方言影响之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6):102.

[5]莫安忠.浅谈广南壮语和泰语的“一”和“二”[J].文山学院学报,2020,33(01):98-105.

[6]白云.方言区人普通话声调的学习——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人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48-53.



作者:阿信

来源:中信出版集团(ID:citicpub)

编辑:金桔


你可能还喜欢:

爱螺蛳粉,更爱广西老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