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吞面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1-10-28

“老板娘,照旧!”——“好,细蓉走青!”


在香港,“细蓉”是对云吞面亲切的昵称,因水中的云吞状似芙蓉而得名;“走青”,即不要(青色的)葱。香港人民热爱云吞面,就像热爱“奶茶走冰”一样。早年的港剧更是处处有细蓉的身影:
 
《绝代商骄》全剧就是围绕一家传承细蓉手艺的云吞面店展开的故事;《花样年华》里苏丽珍裙裾摇曳,无数次和情人一起分食一碗细蓉;《东方华尔街》里,反目的师徒共坐一张地摊桌,傲视群雄的金融大鳄依然记得,徒弟爱吃细蓉,一定不要葱。
 
《东方华尔街》剧照,原话应为“你去帮哥哥嗌碗细蓉走青啦。”

细蓉不走青,香港人深夜的灵魂慰藉

细蓉早年由广州的“走鬼档”(挑着担子在大街上流动经商的小摊)创造,彼时云吞面的制法还很粗糙,由几只粉皮包着纯猪肉的云吞,佐以细面条,用清水煮熟,分量很足、价格便宜,可供体力劳动者填饱肚子。后有西关大少(西关是广州的旧称,旧社会的纨绔子弟被成为“西关大少”)将云吞面当做下午茶来吃,分量缩小,制法也精致起来。
 
后来,这种丰俭由人的食品被广东人民带到了香港,制法更为复杂。精致的“细蓉”可供港人食下午茶,饱不饱无所谓,关键是要味美、精致;而分量更足的“中蓉”和“大蓉”则进入香港街头,成为劳动人民辛苦工作一天之后对胃的犒赏。
 
香港临海,海鲜易得,连煮面条的汤底也不能将就。作为一碗粤港地区的宵夜,细蓉的汤底由大地鱼、虾头、猪骨熬制数小时而成,本身就是一锅鲜美的海鲜汤。这座不夜城的人们,在无处可躲的冬夜中,喜欢叫一碗热腾腾的“大蓉”,鲜美的汤底咕噜噜先喝上几口,胃里的温度让深夜的疲倦一扫而空。
 
细蓉的包法有严格的讲究:猪肉馅三分肥、七分瘦,加入鸡蛋、葱花拌匀,云吞皮一裹,就是一颗肥而不腻、劲道而不失嫩滑的云吞了。
 
云吞面的面,是这碗食物最神秘的地方。广东以水稻为主要作物,面条出现在广东餐桌上,和出现藤椒方便面的概率差不多。但是竹升面,一种制法夸张的广东“土著”,却深受粤港人民的青睐。

不识轻功的杂技艺人不是好广东厨子

云吞面的面制法讲究,一般使用广府地区常见的鸭蛋面、全蛋面和碱水面,鸭蛋面更为香腻,碱水面则更加爽口。烫面的过程要快,时长控制要准。有师傅总结说,“渌面”要控制在15秒之内,火候不够则“生骨”,面条的碱水味不能完全去掉;火候太过则影响爽口弹牙的口感。

爽口到快要弹出屏幕的竹升面

而香港土著更加偏爱香港出产的“出前一丁”,他们认为港产的一丁面才是“细蓉”的绝配,是为“转丁”,尽管这要额外多加2-4港元的面钱。
 
来香港,细蓉是游客必吃的打卡食品,一碗小小的细蓉入口,浓厚的“港味”就扑面而来。碗是洁白的瓷碗,清汤白面,上面几滴油花,看着清爽,吃着却不寡淡。一碗细蓉,上面盖着竹升面,下面藏着汤勺上的几颗云吞——这样的高度刚好把面托出水面,面才不会被汤泡软,影响劲道的口感。装着云吞的汤勺也有讲究:汤勺中的一滴猪油,几根韭黄,是云吞面的灵魂。制作云吞面的时候,四粒云吞架在汤勺上,覆以细如发丝的竹升面,大地鱼虾子上汤浇下,猪油和韭黄的香味就弥漫了整碗云吞,辅之以细碎的葱花香,随着轻烟溢出汤面,钻进疲惫了一天的夜归人的鼻腔里。

广式?港式?都系gang式啫嘛!

馄饨最早的记录出现在三国时期,魏国张辑《广雅》写道:“馄饨,饼也”。到了唐代,脱胎于馄饨的饺子逐渐在北方普及,而岭南地区由于湿润、高温的气候而更加偏爱口味清淡、口感爽脆的云吞面。饺子向北,馄饨向南,属于中华传统小吃的云吞,最终也落户偏居一隅的广府地区,在广东和香港成为了地位仅次于糖水的日常小吃。
 
同样的气候条件,却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一碗小小云吞面的变化背后是巨大的社会变迁。
 
在广府地区,云吞面依然占据街头巷尾,成为夏日清晨的美味早餐、美味而不饱腻的下午茶和冬夜中暖胃饱肚的温馨宵夜。云吞面店以小本经营为主,面店老板身穿大背心、大裤衩、人字拖,左手云吞皮,右手运筷如飞,往皮里塞肉馅,速度之快,令人不能看清云吞包裹的过程。这样的面店老板还能一边看火,一边和老熟客“吹水”。虽然面店老板起早贪黑地干活,但他很有可能腰缠万贯,甚至可能有几栋楼要收租,爱好是给街坊们做云吞面。
 
云吞面早先在西关街头叫卖,天黑之后怕影响居民休息,还会敲打竹片,发出“的笃”的声音来代替叫卖,因而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面店,店内还展示着挑担和竹片,是不忘本之意。

广州街头的小本经营
 
广东人吃云吞面,吃的是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致,须穿着随便,不可西装革履;或清晨,或午睡,须睡到自然醒,才慢悠悠地渡到面店去,点一碗云吞面;座无虚席的时候,一名合格的面客,便会四下寻找可以拼桌的客人。

座无虚席的西关式云吞面店
 
而在香港,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广州的云吞面就传入香港并发展兴盛,冠名“粉面世家”的云吞面店遍布香港的大街小巷。1976年,香港云吞面食公司早已将小小的云吞面店开到了纽约,把云吞面送往国际。还有由麦焕池家族创立的麦奀记、麦奀记(忠记)、麦文记、何洪记这样的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更是以一碗看似平淡无奇的“白水面食”荣登米其林榜单,可见香港这片土地对云吞面是情有独钟。虽然云吞面还是香港的各色餐厅里最基础的菜品,但专门的粉面世家终究是越来越少了。

物美价廉的粉面店
 
以购物天堂和金融中心著称的香港,处处进行着资本的博弈。云吞面以其低廉的成本的价格得到平民的青睐,也因此而失去与金店、写字楼竞争的资格,渐渐被挤出商业中心,被迫龟缩在居民区楼下的便利店旁,甚至直接倒闭。
 
逐渐精致的制作,让这碗悠闲午后的小份量面食慢慢的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精致化的食品——用大地鱼、虾子、火腿、猪骨来熬面汤,竹升面是机器流水线制作而成。个别云吞面专门店还坚持雇佣专业的制面师傅,用粗大的竹杠来压面,但由于人工费过于高昂,导致这种面店的云吞面价格比一般的小店高出1倍以上。吃云吞面之前,讲究饮茶清口,再“呷”一口红醋,以中和云吞馅和鸭蛋面的肥腻。港人给云吞捏上好看的“金鱼尾”,把云吞的馅料由瘦肉冬菇换成新鲜虾球,更有甚者,一粒云吞有三、四个虾球。一口咬下去是溢满口腔的鲜虾香,除了满足感之外,更觉这碗云吞面的精致。

港式茶餐厅的云吞面广告
 
西关——更确切地说是广府地区,——和香港,讲着同一种语言、身处同一种气候、保留大同小异的风俗习惯,血缘关系异常密切,但生活节奏却日渐错开。日渐背离的生活态度,却共享同一份美味的“细蓉”,对生活怀着同一份美好的希望。


作者:语琳琅

编辑:金辙


你可能还喜欢:

2021,给社长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