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被家庭绑架的一生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对女性如此苛刻。
社会文化对男性的要求,只是工作能力出色,能养家糊口,而对女性,一面要求她们独立、理性;另一面又要求着漂亮、甘于奉献。
一句话,就是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工作、家庭两头抓。
顾家,是这个时代强加给女性的枷锁,也是无数女性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记得作家张燕霞曾在自己的书里写道:“要知道每个女人都曾想过当个家庭主妇,看书浇花晒太阳,带着娃悠闲散步。”
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女人做了家庭主妇以后,面对自己的,就是一地鸡毛的生活。
所以,“中国女性是世界上牺牲最多的女性”,这句话毫不夸张。
你要是全职太太,每天一睁眼就已在战场。服侍老人,伺候熊孩子,家务活全包,别人一年365天风风火火精彩纷呈,而你却像只活了一天,重复了365次。到头来熬成黄脸婆,丈夫也出了轨。不离婚咽不下这口气,离婚了,只熟悉鸡零狗碎的你,连找工作都成问题。
你要是职业女性,那问题更大。孩子不是扔给公婆就是交给保姆,每晚见到他的时候,他早已酣睡多时。你涂着口红踩着高跟鞋,日复一日地开会、加班、出差,躲明枪防暗箭,却 还是要被三姑六婆冷嘲热讽:这么能干有什么用,还不是没尽到妈的责任。
即便是没有步入婚姻的女性,所面临的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你要是大龄、单身的女青年,那摆在面前的就是焦虑的父母以及比你更着急的七大姑八大姨,“女人过了30岁就只能嫁离过婚的了”、“再拖下去,给你介绍的人都没了”等让人感到无比烦躁的话。你如果没有结婚,就好像欠了亲戚一屁股债似的。
这是每一个中国女性都心知肚明,但也难以挣脱的困境,而这些种困局的形成,大多来源于家庭。
得益于近几年来影视剧、媒体和社会各行业的教育洗礼,大家对“原生家庭”这个词并不陌生了。
原生家庭作为一个带有时间色彩的社会学概念,主要指称子女在结婚成家之前,与父母共同构成的生活单位。然而,这一术语一旦与童年创伤联系起来,由此产生的影响就可能延伸、覆盖子女们的一生。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帮哥哥背着房贷,还要养活一家人;《都挺好》里苏明玉,妈妈为了让哥哥复读,情愿卖房,而到自己补习班的学费都不想交,考上北大却被要求上免费师范;《安家》里房似锦,妈妈为了让她早早的嫁人,把录取通知书撕了;还有《完美关系》里邦尼……
在有“重男轻女”陋习传统的中国,像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可能不在少数,有着明玉一样童年隐痛和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女性,也绝不仅仅只有这些。
性别比,是指每100名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国际上公认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区间通常为103到107。
在中国很多非独生子女家庭里 ,性别比严重失衡。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3.5,第一胎和第二胎的出生性别比开始向正常区间靠拢,但第三胎及以上胎次的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达到148.5。
一些家庭的“男孩偏好”直接或间接推高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某些省份。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份仅有7个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而广西、湖南、广东等省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119.0-122.9)。
柴静在《看见》里说: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重男轻女的问题,也并没有止步于家庭。
性别比,仅仅是中国父母们对“重男轻女”的一个缩影。
对于那些在“男孩偏好”家庭出生的女孩来说,受到的委屈可能从她们可以拿起“扫帚”就开始。
中国家庭中女孩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高于男孩,她们从小就会被分配更多的家务劳动。
为什么女孩更容易成为父母工作繁忙时的家务替补?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模仿律”理论认为,模仿是社会学习重要形式。孩子非常善于模仿父母的行为,原生家庭中的性别意识会被子女们所接收,家中的女孩往往会模仿母亲承担更多家务。
长大以后,中国人每天平均投入家务劳动的时间,女性为126分钟,男性为45分钟;居民家务劳动参与率男性为40.4%,女性为75.6%。
好像大家从骨子就认为育儿、家务就是女人的责任一样,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就亏欠了所有人。
之前看过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至今印象深刻:
金智英姐姐求学时期被父母要求报考师范类大学,理由是以后找的工作更适合女性且更能照顾家庭。
高中时期上补习班被异性尾随骚扰,却被父亲斥责是自己裙子穿的太短。
大学恋爱时期因为和男友分手,被学长嘲笑是“过期的口香糖”。
职场时期,因为金智英是女性所以即使工作能力再出色,也在职场上得不到更好的提拔和机会。
婚后做了家庭主妇,要被年轻的职场男性和女性嘲笑是游手好闲只会喝咖啡的“妈虫”。
在中国,全职太太的比例虽然不像韩日那么高,但是生完孩子还上班的女性也不在少数,既要面对的丧偶式婚姻和婆媳冲突,又要忍受社会舆论引起的焦虑。可以说,金智英的人生,也是当代社会绝大多数平凡女性的缩影。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做女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一个高赞回答,让我特别心疼。
她说:
“当着双面人。”
何为双面?
一面认为早点找个好人嫁了是侮辱,一面又会焦虑自己到30岁会没人要;
一面渴望事业有成,一面又得为了家庭牺牲事业;
一面坚信女性的魅力不在外貌,一面又耗费精力财力变漂亮…
从小到大,每个人中国女性都活在男女平权和男权社会两套标准之中,当按着新时代的要求去独立上进时,旧时代思想的人又指手画脚,社会对优秀女性的期待仍停留在“贤惠持家”上。
当代女性之难,就难在抉择:社会总要求女性在家庭、自我和事业中做出取舍。
如果你为了家庭回归做全职太太,又有人说你不够独立是个寄生虫;
如果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帮忙,又会被吐槽老人并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太过于自私不考虑老人。
如果你真的靠自我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别人必然会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演员马伊琍曾被问过,女企业家张泉灵曾被问过,但我们从来没有问过男性这个问题,因为社会默认男性是不需要去平衡的,男性只用拼搏事业。
而恰恰最重要的是:家庭和孩子是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去承担的,这是双方的责任,同样也需要彼此换位思考。
身为女性,到底该怎么活?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但有一点很重要:中国女人要想活得轻松,最最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在舆论洪流中坚定地做自己,敢于打破限制。
因为中国女人不是被哪个人的哪个词就轻易被定义,外界的条条框框,该挣脱的时候就得挣脱。
近几年,“不婚不育保平安”这句话,在网络上越来越常见。
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恐惧和嫌弃,犹如大坝泄洪一发不可收拾,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2%受访者存在恐婚倾向,8%的人坦言自己的恐婚情绪极度严重。针对恐婚的男女比例,《广州日报》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30.1%的单身女性恐婚,恐婚的单身男性是19.3%。
对于女性来说,家庭与事业僵持在一个二元对立的状态,因此,很多年轻女性只能通过不婚来实现职业梦想。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低欲社会中“期望差距”的一种表现——正因为看不到未来,才进行自我阉割。
这对一部分女性来说,又何尝不是遵从内心的选择呢?
作者:楼下王阿姨
编辑: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