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的择婿标准是你的择偶标准吗?
今天,你社会学了没?
原创 | 作者:马云蔚 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socialor | 编辑:小凡 |
社长说
主持人:“请新上场的女嘉宾谈一下自己的择偶标准。”
女嘉宾:“我心目中的那个他,应该富有同情心,富有上进心,富有责任心,富有包容心…”
主持人:“能再简洁一点吗?”
女嘉宾:“哦,他应该富有。”
● ● ●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女孩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从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有了男朋友后,妈妈们就会突然如临大敌一般,或旁敲侧击或不着痕迹地上下打听那个男孩儿的资料,并不断灌输他们心目中的女婿标准,似乎这一选便要定终身似的。只是男女朋友不能与未婚夫妻混淆,选择恋爱对象也不等于择偶,对于择偶这点小事儿,笔者有一些小小的看法。
择偶是件小事
为什么说择偶是件小事儿呢?
择偶,顾名思义就是选择配偶,在人群中找一个终生的伴侣。一旦涉及终生,便变得神圣起来,似乎一朝踏错,便终生万劫不复一般。每次我们没有对婚姻这件事儿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时,我们周围的人们总会摆着一张成悲天悯人的面容:“女人的心中都是柔弱的、希望有个男人依靠的,你现在还小,但是你总不能一辈子就一个人吧。”
这句话像被设置了自动重复似的,隔段时间就会被“过来人”们拎出来鞭策我们几遍。我不能一辈子一个人,所以我就要让自己学着去依靠别人,我的人生尽头就是要和别人一起在夕阳里晒太阳。
但是多一个人一起晒太阳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择偶和吃饭、喝水、呼吸并不一样,这并不是一种离开它就无法生存的本能需求,追究其根本,婚姻也不过是一种人际关系罢了。
个人觉得,婚姻本就是人生经历中的一处风景。遇到了合适的人,碰到了自己喜欢的景致,欢欢喜喜步入婚姻殿堂;而若是运气不太好,适合我的人迟迟未到,也大可不必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努力寻找这处风景而让自己满身荆棘。
为何不选“凤凰男”
从择偶蔓延开来,想到猴年春节网上热议的两个话题,一个是“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个是“上海女孩儿见饭分手”。这一真一假两个故事,却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应该也算择偶的一个范畴。
网络上有个名词一直躺枪,提到它总觉得是负心薄幸的典范——“凤凰男”。但其实它的初始含义并没有那么刻薄:“凤凰男,指的是那些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生活的残酷与艰辛,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使得他们普遍具有家境良好的人所不具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拼搏的狠劲,这给他们带来了事业上的发展。”
“凤凰男”其实并不是个贬义的词语,或者反过来说,这个名词代表的是一群凭借自己努力挣脱自身命运的优秀青年。但即便了解这些概念,许多城市的母亲仍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些可以说被称为“潜力股”的小伙子。
这不是对这类群体的歧视,也不是对这些青年的否定,只是作为响应国家政策抚育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他们唯一的宝贝女儿,与其说担心她嫁给凤凰男,不如说担心她嫁入同样是独生子女但仍根在农村的家庭。
如何正确看待“门当户对”
“见饭分手”的话题一出,有很大比例的网友在谈论“门当户对”这件事儿。现在的网络上有这么一种人群,他们以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为主力,是看着还珠格格、新月格格等各种格格长大的。
但偏偏是这么一群接受过“纯爱”熏陶的人,在十年后的今天,开始衍生出一种以“反琼瑶”为己任的组织,他们重提门当户对,专杀那些不顾门第出身、责任义务,爱情至上的故事情节。
但是我们所支持的门当户对,不是说两个人要把自己的家底儿都亮出来,一项项比对,我家是经商的,你家是当官儿的,士农工商,你在首我在末,我就配不上你。
我们所期望的门当户对,首先就是两个谈婚论嫁的人学识、见识的对等,这个对等强调的是两个人的共同经历、共同价值观、共同知识层面。尤其在教育子女,持家治家,生活习惯,接人待物及前程设想等方面,如果不能对等,在未来的生活中将会出现严重的分歧。
其次,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一旦谈婚论嫁,就必须慎之又慎。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下来的,哪怕两个人组成了小家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两方家庭如果没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相近的看法,可想而知,会增加多少摩擦、争论。
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的婚讯传出的时候,一夜之间,刘强东变成了人生赢家的典范,奶茶妹妹也变成了嫁入豪门的经典案例,多少少年开始激励自己努力工作未来迎娶同龄人的女儿,多少小MM开始做着偶遇成功大叔变身富太太的美梦,这似乎是个极其违背门当户对原则的婚姻。
只是网友们看到的大多是奶茶妹妹的年轻和刘强东的成功,但我们似乎忘了,奶茶妹妹在南京也是数一数二的富二代,她在遇见刘强东之前就是网络红人、清华的高材生,要颜值有颜值要才华有才华要钱不差钱,每逢过年过节跟着老公出来秀恩爱就能帮京东省一大笔广告费,结婚后摇身一变变成了著名投资人,既有貌美如花,又能赚钱养家。刘强东和奶茶妹妹,其实应该是门当户对的典范才对。
再则,笔者发现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跟身边的一些朋友提起“门当户对”这个话题时,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无情残酷不懂爱,似乎支持门当户对就是不相信人间充满爱就是回到了践踏现代文明的封建时代似的。只是谁规定的门当户对的两个人必须各有所爱互相仇视不死不休了?
纵观我们所听过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其实都是一个模式,无非就是两人家庭背景差异巨大,被世俗的眼光所阻,他们或者打破了世俗规则,成就一段佳话,如薛仁贵与王宝钏;或者被世俗规则打败,成就一段凄美的爱情,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但是如果两个家庭背景相当、财富相当、学识和能力相当、相貌相当的人在一起了,不管他们多恩爱,如何厮守一生,他们依然没有资格被写进书里、被当作爱情来传颂。因为真爱是稀有的,我们所认为的爱情都必须是要经历千辛万苦,不离不弃的。
最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总是想要对等的爱情:你有美丽的容貌,我就要有足够的财富或能力来匹配你的美貌;如果我一无所有,我就要对你足够好,把你供到天上去,来弥补我欠缺的那部分。
所以很多故事的结尾,都会有这样一个情节的设定:那个原本落魄的男人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飞黄腾达,终于让自己的女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成为人人钦羡的对象。最终,我们都不能脱离,凭借两个人或者两个家庭的外在条件评价两个人的爱情。
爱情不等于婚姻,择爱也不等于择偶。每个人的感情都是真挚无价的,没有一个人的爱情低于另一个人之说,两情相悦是爱情产生的基础,但如果想组建婚姻,就必须建立在大家是平等的这个平台上。
● ● ●
对于择偶这件小事,你的看法与爸妈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留言区大家交流交流,说不定你会发现“天下父母都一样”这句话真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