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fo才是真正的辱华

莫讲 麦杰逊 2019-12-06



这几个月,“辱华”这个词非常火。那么“辱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辱华,按照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冒犯、羞辱、辱骂中国人的意思。


例如前段时间的D&G创始人在社交网络上冒犯中国人,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辱华;还有前段时间的瑞典主持人在节目上的用词对中国人不敬,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辱华,等等。


然而,最近ofo的押金事件,ofo的所作所为对中国人而言也是一次很严重的冒犯,但是一向对“辱华”敏感的国人,却没人站出来说ofo辱华了,甚至还有人劝我们对此事别在意,这是一件令我非常不解的事情。


众所周知,最近用户放在ofo上的押金,拿不出来了。上千万的用户,排队等着退押金,这场面,想想都让人觉得壮观:



按照目前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确认的是至少有1024万的人交了押金,但是这些钱,目前却退不出来了。


那么多人等着退押金,假设按每天退款1万人计算,那么退完目前的全部押金,得需要近3年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千多万用户存进去的押金,到底去哪了?


对此有一位名叫冯大辉互联网大咖,是这样回答的:




冯大辉的意思大概就是:ofo曾经服务过你们,给过你们便利,但在ofo有难时,你们这些用户却只会关心你们199元押金,何其心酸!而且他还建议用户,别在退款上花太多时间,因为这是沉没成本,得不偿失。


总结一下冯大辉的,意思就是:要宽容,要大度,别纠结这点钱了,浪费时间,不值得。


这不就是郭德纲口中说的,要离得远一点,免得雷劈他的时候自己也被连累的那种人么?


用户的钱存给ofo做押金,当时ofo也对外声明说这笔钱是可退的,没有任何风险。但是现在钱却取不出来了,这说明了什么?这难道不是在说明,他们已经把你的这笔押金挪做他用了么?


拿了用户的那么多押金,也拿了投资方的那么多融资,说没就没了?



ofo的这种行为,难道不是在侮辱中国人的智商?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在冒犯中国人么?这跟诈骗有什么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这就是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不挪作他用他们肯定就会活不下去的。


但是要知道,身为用户,你什么商业模式跟我用户有什么关系?你的商业模式,用户管得着吗?


用户只是用户,只会花钱体验服务,用户不是ofo的管理层,也不是股东,我们不领ofo的工资,也不参加ofo的分红,我们只关心自己的钱去哪了,只关心我把钱押你那里,现在钱却拿不回来了,这有问题么?用户只是想拿回自己的钱,这有什么错?


所以,我认为冯大辉们和ofo们才是真正的辱华,因为他们严重侮辱了中国人和中国用户的智商。


ofo不仅侮辱中国人智商,而且还歧视中国人。


在ofo退押金难的问题出现后,有一些中国用户为了退ofo押金,便想出了假装外国人给ofo写信的方法,谁知最后ofo真的很快退回了押金,而且还回复了一封英文道歉信:



自己人去申请退钱,设置一堆障碍步骤,最终退款也迟迟不见动静,但是外国人一出现,立马就给退钱,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在表达外国人高出中国人一等的意思吗?这种在国籍上的泾渭分明的对待,不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中国本地人吗?


一些中国人为什么崇洋媚外?我认为最根本原因就是在许多情况下,外国人身份比中国人身份好办事,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还处处优待外国人。


一位匿名的知乎网友,就发现了一些非常奇葩的案例。这位网友发现,很多国内互联网企业都对国内外用户区别对待,例如我们的很多企业的APP都有国际版,但他发现,这些国际版的APP,都做的特别良心,界面上一般都没有广告。 


而且更搞笑的是有些软件根本不用下什么国际版,直接在手机设置里换个外国语言,就能看出差别来了:



看出差别来了吗?


同一个软件,用不一样的语言就是不一样的价钱。虽然在中文界面时也可以选择取消那些增值服务,但是得多两个取消步骤,其中一个还是隐藏的,很可能一不留神就中招了。


虽然英文版本的也有增值服务,但却没有默认勾选,只有中文版本的才有默认勾选,而且还是两个。


这就是很多中国企业对外国人的优待。这其实就是一种歧视,一种冒犯,一种不敬。把中国人当傻子、把中国人当韭菜,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辱华。


一个外国人,在同一家中国企业服务中竟然能享受到比中国人更加优厚的对待,很多中国人绞尽脑汁去想得到最后也得不到的正当权利,在外国人那里却能轻而易举的得到了,这不是歧视是什么?这不是侮辱是什么?


当D&G创始人在言语上说一些冒犯的话时,许多愤怒国人立马站出来对其进行抵制;


当瑞典主持人在言语上说一些不敬的词汇时,许多愤怒的中国人也立马站出来对其进行抵制;


但是当我们自己的一些企业在行动上把我们与外国人进行区别化对待,而且还明目张胆地做出来时,我们却表现的没那么愤怒,而且有些人还挺开心的编起了段子:



一个是语言上的冒犯,对我们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我们却能做到全民抵制;而一个是行动上的冒犯,实质上已经对我们的权利进行了践踏,但我们我们却能做到满不在乎,还编段子取乐,我实在搞不懂一些中国人愤怒的逻辑点在哪里。


一些中国人愤怒的逻辑真的很奇怪。他们宁愿去抵制那些跟我们相距千里之外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的一个人的一句话,也不愿意抵制一些处于我们身边的,违反公平原则的,违反契约精神的,同时还差别化对待外国人和自己人的企业。


有人说,不就是200块钱吗?值得吗?何必那么认真。


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我们要不要去争取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权利的问题。


也许我们没时间去线下排队争取,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线上据理力争。


一件事情,如果它违背契约精神,破坏公平原则,同时还涉嫌歧视,别说是199块,就算是1块钱,我们也应该认真对待。


因为有些事,你若不认真,那就真的不能怪别人对你进行差别化对待。



PS:交流、合作可加我的微信号“lliigg88”,加时请开放你的朋友圈,并备注来意。


往期推荐:

任正非取代了崔永元

范冰冰的道歉信不值钱

吴京,以“爱国”的名义逃税?



· END ·


我是老莫 欢迎关注

喜欢此文 欢迎转发


分析现象 | 科普知识

崇尚逻辑 | 深度思考

为防失联

请扫码加我私人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