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陕西持续打造绿色名片
2022年,我省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275笔,同比增长84.6%;西咸新区成为我省唯一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陕鼓节能环保产品和智慧绿色方案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沣西新城游泳馆获评全国首个AAA级装配式近零能耗建筑……一组组数字、一件件实事,展示着陕西生态环保的新成果。
1分钟 省出一个家庭一年半用电量
6月1日,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里,运输货物的堆垛机在轨道间穿梭。近30万平方米的园区内,来往的新能源作业车顺畅通行,物流作业井井有条。
与传统的物流产业园不同,这里处处可见绿色低碳的设施和“黑科技”。因此,这家物流产业园虽然日均处理订单量超过50万件,但碳排放量却很低。“所有屋顶都配备了光伏发电设备。10万平方米的‘光伏屋顶’相当于园区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光伏设备所发电力白天供园区办公使用,夜间则为新能源作业车充电。”京东物流西北区副总经理李大爽告诉记者,“据测算,园区光伏设备发电量能够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分布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则帮助调节电力,在园区用电高峰时缓解电网系统压力。”
此外,园区还采用由磁悬浮打包机、气泡膜打包机、枕式打包机、对折膜打包机等18种智能设备组成的全链路智能包装系统,大大降低了包装材料的消耗。
除此之外,与“灯火通明”的传统物流仓库不同,园区的自动化立体存储仓库是“黑灯作业”模式。借助智能控制平台,订单到达后,不需要开灯,系统自动从仓库调货出库。没有传输任务时,传输装置可以在1分钟内自动断电,省电又省心。据测试,智能设备通过“黑灯作业”平均1分钟可以省电2283度,相当于一户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电量。
2022年,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华测认证(CTI)颁发的碳中和认证双证书,成为我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
向绿而行不只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更是市场的风向所在。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司具有的绿色、低碳优势已经被市场所接受,我们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已与众多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李大爽告诉记者。
在延安,从南边的洛川到北边的延川,苹果树随处可见。
夏日的黄土高原,天高地阔。站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生态示范园最高的观景台上俯瞰,连片的山头上都是苹果园。
紧跟国家政策指引,延安一边退耕还林,加强生态治理,一边发展苹果产业。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已成为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区域公用品牌。延安苹果在全国72个城市建有品牌直销店359个,注册企业品牌115个,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延安苹果,已成为黄土地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2年,延安苹果总面积331.6万亩,产量431.8万吨。全市有近100万人从事苹果相关产业。
“好山水不仅能长出好果子,还能带动旅游产业发展。除了苹果,生态旅游也日渐成为延安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里的壮美景色。”延安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说。
以南沟村为例,2022年,南沟村苹果产业、乡村旅游、生态建设3方面同时发力。4月,200多亩油菜开花,五六月,迎来樱桃采摘季,7月至10月,有夜间灯光秀等旅游活动。此外,秋季,这里还有苹果采摘等活动。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南沟村实现了从荒山荒坡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蜕变。
企业和市场的转型,离不开政府助力。
2022年8月10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批复西咸新区为全国第一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同年8月16日,陕西省召开气候投融资试点推进会,提出发挥气候投融资效能,引导和促进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绿色低碳发展领域。
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促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保障碳达峰碳中和资金需求的重要抓手。
“要着眼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完善以气候目标为导向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撬动绿色金融杠杆,催生气候投融资新兴业态,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
气候投融资试点推进会上,与会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擘画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
“我们通过开展气候投融资先行先试,进一步开拓气候投融资的资金渠道,推动气候投融资产品与服务创新,构建有利于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市场运行环境,有效连接产业链各环节的金融和技术供给,支撑低碳产业和技术发展,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余林告诉记者。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活力涌现。隆基绿能高效单晶电池及光伏组件项目投产后,可带动产业链年节约标煤2800万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港航班平均滑出时间缩短3.5分钟,累计减少碳排放8万吨……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企业的自主创新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为更多资金投入到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