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生态环境

其他

生态文化创作大赛作品展播① 丨文字类——《绿染三秦大地》

作品赏析《绿染三秦大地》作者:祁云枝向上滑动阅读正文前阵子,看到一组图片,心生欢喜。是二十多年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示意图。仿佛有一双神秘的手在刺绣,那绿,从无到有,由浅入深,连绵不绝地出现在陕西版图上。若是把陕西版图看做一个跪射俑。2000年,该俑只穿了绿色的裤子和一件绿背心。他的头、肩和手臂,全然暴露在外,是枯黄的颜色。2022年,他的衣裤变得更绿了,且穿上了一件绿色的长袖衫。头顶,是绿色的发髻,就连脸颊,也像是蒙了一层绿色的纱巾。绿,是他身上的主色调,完全不见了当年的枯黄。仔细想想,这绿,果真是绣品,草木是针线。无数不辞辛劳的大手,在黄土黄沙的“布料”上,一针一线地刺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出现了这种美好浪漫的效果。“跪射俑”绿色衣服的演替,换做数字语言,便是:陕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33%,提升至2022年的45%以上,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曾经的漫漫黄土黄沙,已经演变为绿洲。忍不住看一眼,再看一眼。那绿,在“跪射俑”的身上,河流般聚集、涌动,自下而上。涌动的绿,覆盖了黄土,赶走了荒漠,蕴涵着无穷的生命力。千重绿,万重绿,绵亘三秦大地,力拔山兮气盖世。陕西,已成为全国最绿的地方。墨绿·陕南陕南的绿,是墨绿,浓郁,深沉,厚重,像是要滴出翠来。此刻,我就置身秦岭,眼前植被丰茂,草木葳蕤,俨然步入绿色林海,浅绿、深绿、葱绿、翠绿、墨绿,绿浪澎湃,随群岭起起伏伏。身心和灵魂,亦成为绿的俘虏,就连呼吸,也染了绿意和草香。被誉为“绿色基因库”“中国中央国家公园”的绿海秦岭,植物区系丰富,以草木涵养水源,以与太阳合作制造出来的氧气,供给、疗愈、滋养奔走在大山里的万千生命。鸽子树、红豆杉、独叶草、华山新麦草等秦岭珍稀的草木,高矮不一、性情不同,却翩翩挽起手来,一起摇曳出莽莽苍苍的秦岭绿之舞。第一次见到鸽子树,是在某年的四月,我应邀赴秦岭参与一场亲子游学讲学,出乎意料地,途中偶遇一株珙桐。鸽子花轻灵地蹁跹在绿叶间,像是在进行一场群鸽集会。一阵风过,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我国八大国宝级植物之一的鸽子树开始了振羽起舞。那一刻,我、珙桐以及小小的昆虫们,共沐一片旭阳,同呼秦岭里的绿色空气。时隔不久,我又幸运地遇到了“秦岭双娇”的另一位娇子“红豆杉”。是在秦岭深处的天竺山上。在山阳县十里铺镇王坪村,矗立着一株2500岁的红豆杉,它高大而神秘,我需使劲仰头,方能看到这棵红豆杉的树顶。它看上去就像《圣经》里的那株生命树。十层楼房的高度,树干离地不高即行分叉,几十根侧枝辐射状伸出去,凌空展开绿臂,直刺天穹。每一枝,都粗粗壮壮,游龙般组成如伞的树冠。老树皮上爬满了青苔,仿佛时光之手在这里逗留过。同行的当地同学说,这棵古树前些年才被专家命名为“山阳2号秦岭红豆杉”,在树牌出现之前,当地人并不知道它已经2500岁高龄了,也没有人丈量过它的树围(3.9米),乡亲们一直叫它“神树”。离这里不远的葛条乡,还有一株更古老更高大的红豆杉,被林业专家冠名为“陕西红豆杉王”,树高18米,树围4.71米,是棵3000年的古树。说这些话时,他的眉眼间,始终流淌着满满的自豪。几千年里,秦岭珍宝红豆杉,与它们的天然播种者鸟儿琴瑟和鸣,每一天,红豆杉在鸟鸣中睡去,又在鸟鸣中醒来。海拔1200米左右的红豆杉适生区,天空里布满了鸟儿的歌唱。去年五月,当华山新麦草映入眼帘时,我一下子站直了身体,仿佛被一种磁场吸住,整个心神就附着在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草茎上了。我知道,这是一种在我国农学抑或是在农业领域里都有着特殊地位,在遗传学和育种学里将会开启一种革命性改良的野生小草。它们看起来任性而疯狂,浑身上下,散发着奇异的生命力。作为我国的特有种植物,华山新麦草居住在海拔450~1800米之间的中低山区。平凡朴素的身影,在石间、路旁和峭壁的岩石空隙里,坦然自若。华山新麦草的分布地,仅在西岳华山口的三个峪:华山峪、黄甫峪和仙峪。也就是说,华山新麦草全世界只有秦岭的华山才有。在这点上,它和著名的华阴老腔一样,都是稀缺物种,都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华山新麦草的躯体里,蕴含着丰富的优秀基因,譬如,早熟、抗病、抗虫、抗旱、抗寒、耐瘠薄,尤其是含有小麦全蚀病稀缺的抗性资源。珙桐、红豆杉、华山新麦草加上南方红豆杉和独叶草,这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秦岭送给人类的礼物;连香树、太白红杉、大果青扦、巴山榧树、水曲柳、香果树、秦岭冷杉等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连同154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是秦岭生态系统的根基。对陕西乃至中国而言,秦岭及其承载的植物多样性,是不可多得、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三个层次上,均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乃至世界席位。浩瀚的秦岭绿海,亦涵养水源,蒸腾出海量的氧气,维系着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中央水塔,国家绿肺。每一棵树,都是一条绿色的河流,自下而上,竖着流淌。翠绿·关中关中的绿,是翠绿。当“关中大地园林化”的号角声响起,宝鸡率先成为森林城市,2016年,西安市也完美晋级。2018年,关中森林城市群纳入《国家森林城市发展规划》……关中,正在蜕变为绿色的生态画廊。三十年来,我一直居住在大雁塔附近,亲眼目睹了绿色一点点从青砖水泥的城市里生长出来,聚集为翠绿。我清楚地记得,三十多年前的夏天,当我怀揣大学毕业证和派遣证到位于曲江的某个单位报到时,心头所有的诗意,一点点破碎在道路两旁低矮破旧的民房和缺少绿树的马路上。那时,我们单位门前的公交车仅有一辆,是起点也是终点,晚上八点停运。到市区的其他地方去,必须步行穿过整个陕师大校园抵达长安路,再转乘其他车辆。无数次亮闪闪流淌在心里的“曲江”,连个影子也寻不见——没有江水、河水,甚至连湖水也很少见到。那时的大雁塔,就像一个散漫的乡村老人,斜靠在墙根下,慵懒地晒太阳。改变,是从植物开始的。似乎在一夜间,那些有碍观瞻的低矮房屋消失了,道路变得宽阔起来。楸树、国槐、大叶女贞、龙柏、樱花、合欢、红叶李、栾树、无患子、紫荆等等挺拔的身姿,渐渐现身在道沿上的树池里,这里一排,那里一片。这一个个葱翠的身影,去掉了楼房和马路的桀骜,让我的眼睛润泽;牵引我的双脚,和它们一步步靠近。门前的公交车辆也由原来的一辆,变成了五辆,稍稍走得远一些,还有更多的公交线路和地铁可供选择。这些年,南郊频现大手笔。记载于史书中从秦到唐的皇家园林“复活”——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宛若三颗明珠,熠熠闪耀在“曲江”新区。从我家步行到唐城墙遗址公园,只需十分钟。寒暑假里,这里掩映在绿树和草坪中的健身设施和游乐场,是孩子们的天堂,上下穿梭、勇往直前的小小身影,演绎着美好的童年,欢笑声荡漾得到处都是。由唐城墙遗址公园一直向东走,就到了曲江池遗址公园。南湖,700亩的水域,池岸曲折、廊桥轩榭,垂柳依依、水波浩渺、荷叶田田、水鸟游弋——“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翠黛红装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诗人卢纶《曲江春望》中的诗句,说的就是眼前的曲江盛景吧。沿南湖绕行,湖边多垂柳、银杏、石榴树和法桐,这些高大的乔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组成森林般的景观群落。极目远眺,池岸曲折,廊桥轩榭,水波浩渺,空气中似乎都渗透着诗词歌赋。心里,会长出一朵出尘的莲,洁净而又雅致。阳春三月,桃花落尽时,我家附近的雁南一路,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香路。楝树上开满了淡紫色细细密密的碎花,一团团一簇簇的花朵,将楝树笼在一层淡紫的雾里。空气中飘着浓郁的花香,将这条路和路上的行人,全都包裹在它的香气里。一站路的光景,就走到大唐不夜城。穿过大唐不夜城十字,在国槐的呵护下向东直走,抵达大唐芙蓉园东门。夜幕中,身披霓虹的紫云楼,威严,神秘,恍然在云端。这座二十二年前建成的大型园林人文景观,一经矗立在这里,便器宇不凡,有盛唐的神韵,好多国家元首都曾光顾过园子,我也曾数次将自己融入这爿“皇家御苑”。园内茂密的植被和亭台水榭,书写着大唐的繁华……傍晚在“盛唐”的街巷里穿行,我的眼眸更容易被绿色和生命吸引,一会儿是隔车道里修剪得齐齐整整的黄杨、女贞,一会儿是草坪里葱茏的麦冬、红枫、南天竹、月季与禾草。偶尔,还可以听见藏匿于草叶间虫子的鸣唱。转过弯后,芙蓉西路两边的街景,被一种很北方的植物刷新——这里是高高大大栾树的天下。秋天的栾树很是风情,随便看一棵树,都会心生愉悦。树上串串小红灯笼,在秋末的傍晚,荡漾出烟霞般的温暖。早春,漫步在曲江池西路的樱花大道上,不知不觉间,就成为花中人、画中人。风起时,点点花瓣随风飘扬,“花谢花飞花满天”。这些年,西安街头迅速冒出来好几处“樱花大道”——西安高新二路、凤城三路、未央路和雁翔路,等等,早春这些地方因了樱花树而诗意旖旎,赏樱,再也不必去挤西安交大和青龙寺了……一圈两个多小时走下来,感觉已被植物的气息灌溉,它们的清香浸入了肌肤,又渗出体外,浑身上下便神清气爽了。进到城市里的大树,是幸运的。我常常看到树们裹着草绳和麻布外套,坐在大卡车上来此定居,每日里有人专门负责为它们浇水、除虫、整形、输营养液。慢慢地,这座城市,成了这些大树的第二故乡。这座城市——西安,也因此拥有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我越来越喜欢在这座城市的森林里穿行,赏景,锻炼,感慨和回忆。在我眼里,绿色的树,是这座城市的天使,它们的身上,有山川的灵气,有甘露的润泽和日月的精华。绿色的树,用柔和的外形色彩,对坚硬的路面和呆板的楼房,日复一日进行着艺术修补;绿色的树,每日里纳秀吐芳,让水泥四方城有了精气神,有了季相的变幻,有了文化的底蕴。绿色的树,让城市,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陕西版图上。阳绿·陕北二十多年来,陕北版图上,每一天,都在演绎“绿肥黄瘦”的传奇——绿色,从黄土黄沙里一点点地长出来,成为阳绿。人们用汗水和智慧,也用意志和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绣出了绿色的奇迹。2023年,我两次去了陕北。四月中旬,正是桃红柳绿的季节,我应陕西省科学院科普团的邀请,赴榆林市、神木、横山和靖边四地八所学校,进行了八场讲座。此行,榆林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好,以至于三个多月后,我和家人再赴榆林,这次,是专程去旅游。两次榆林之旅,深切感受到这里的一座山、一掬水、一缕风、一道菜,都被绿色亲密包裹。举目皆绿,移步皆景。车子进入榆靖高速,道路两旁白杨林立,松柏成行,高高低低的乔、灌、草,看起来远绿近美、远高近低、远疏近密。不管是河谷、沟道,还是丘、塬、梁、峁,印象里原本枯黄的底色,都已被绿替代。不远处,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款款旋转出绿色的和风,是大片里才有的风景。陕西99%沙化土地集中在榆林,是全国土地沙化的重点省份。曾几何时,象征着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是最稀缺的颜色——沙进,绿退,人退!慢慢地,这一切却翻转了过来——人进、绿进、沙丘节节败退。一路陪我与学校讲座对接的榆林籍张姐说:榆林能有今天,非常不易。榆林变绿,其实是个缓慢而艰辛的过程,就像用绣花针刺绣,只能是一星星、一点点儿推进。我记得有个顺口溜,正是当年的写照: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一场大风,会让庄稼、苗木全被黄沙掩埋,从毛乌素那边过来的沙尘暴,让榆林人吃够了苦头。穷则思变,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治沙先固沙,设沙障,围草方格,把沙固住。还要在草方格里种草插柳,以锁流沙,再种上柠条、小叶锦鸡儿、沙蒿等灌草,增加绿量。“那时候,先后出现了一批治沙英雄,有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李守林等等,在他们的带动下,植树,已成了当地人的本能。那些年,到处都是栽草种树的身影。三十年里,牛玉琴带领家人与工人植树2800万棵、造林11万亩。如今,她儿子接过了母亲的接力棒,继续治沙。”望着车旁闪闪流淌的葱郁与苍翠,听着治沙的动人事迹,一个关中人,都有了无比的感动。几十年来,榆林人在“南治土、北治沙”的艰苦奋斗中,树立起了全国荒漠化防治的标杆,创造了“人进沙退”“绿进黄退”的生态奇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固沙开始,到“十二五”的“三年植绿大行动”“生态绿化大行动”,再到如今的“塞上森林城”,绿色,向沙漠深处一寸一寸顽强延伸,沙地绿了,河水绿了,城市绿了。不是一点点绿、一星星绿,而是层层绿、片片绿。绿,接壤着绿,春汛般涌动起来。塞上昔日令人窒息的荒漠,终于换上了生机勃勃的绿外衣——林带成网、田地成方、渠系配套、粮食自给、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成为“新绿洲”,创造了榆林人引以为傲的绿色奇迹。榆林的绿,依然可以从一组数字里读出来:榆林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6%,沙化土地面积由3600万亩减少到2024万亩,固定或半固定流动沙地860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了40.24%,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年流入黄河泥沙由5.13亿吨减少到2.1亿吨……天更蓝、水更清、树更多,城市越来越宜居了。沙漠,彻底退出了陕西版图,沙尘暴几近消失。江山易“颜”,“跪射俑”换了脸色和衣装。生命的律动,持续在陕西版图上奔涌,日异月殊。绿,成为三秦大地上最耀眼的色彩,是灵魂,也是希望……再次翻看二十多年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的对比图,瞬间感觉也有绿爬上我的心头,盈满生命的葱茏。来源: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生态视角丨陕西生态文化“多点开花”点击阅读▶我省6月中下旬空气质量如何?详见→点击阅读▶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五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事迹展播丨安康安信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江南再生水厂——我省获得2024年“美丽中国
6月18日 下午 5:45
其他

我省6月中下旬空气质量如何?详见→

根据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最新空气质量预报结果:6月下半月,冷空气势力整体较弱,气温较高,利于臭氧生成;前期局地多分散性降水,云量增多,臭氧生成潜势有所下降;22—24日,全省大部自西向东可能出现降水过程,湿清除条件有利;后期降水偏少,气温回升,易形成臭氧污染。全省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关中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具体如下:16-22日500hPa位势高度+850hPa温度变化图关中地区:6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后期局地可能出现O3中度污染。其中,16日,关中大部云量增多并伴有降水过程,臭氧生成潜势下降;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17日,关中大部气温回升,臭氧生成潜势增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18—19日,关中大部受偏南气流影响,湿度增大,多间歇性降水过程,臭氧生成潜势下降,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20—21日,关中大部气温回升,利于臭氧生成;局地出现阵性降水,臭氧生成潜势略有下降;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22—24日,关中大部自西向东可能出现降水过程,湿清除条件有利;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25日,关中大部气温有所回升,臭氧生成潜势增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26日,关中气温略有下降,臭氧生成潜势有所减弱;关中地区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27—30日,气温回升,利于臭氧生成和累积;陕西关中地区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陕北地区:6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部分时段可能出现轻度污染。16日、18日、20日、22—24日,区域大部受分散性降水影响,臭氧生成潜势减弱,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其余时段气温偏高,云量较少,臭氧生成潜势较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陕南地区:6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部分时段可能出现轻度污染。16日和22—24日区域大部、18日、20—21日、26日西部受降水天气影响,云量增多,臭氧生成潜势减弱,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其余时段气温偏高,云量较少,臭氧生成潜势较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注: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气象条件与局地排放不确定性大,具体形势有待临近判断)16-22日全省日O3浓度分布图来源: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五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事迹展播丨安康安信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江南再生水厂——我省获得2024年“美丽中国
6月16日 下午 12:00
其他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五期“生态环境大讲堂”

6月13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五期“生态环境大讲堂”,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金东主持并作点评。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孟卫萍结合工作实践,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自然生态保护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进行授课,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既有政策讲解,又有案例展示,培训成效明显。张金东在点评时指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不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干部增强学习自觉性。人事处要系统谋划,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生态环境大讲堂”高标准推进;授课人要认真准备,聚焦主业,争取把政策讲透,把业务讲深,把案例讲精彩;全系统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同时,要与巩固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党纪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不断锤炼作风,提升能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推进依法行政。要聚焦新定位,立足主战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加自觉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美丽陕西建设。厅领导,厅机关全体公务员,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在厅机关主会场参加学习;各市(区)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内设部门、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在分会场参加学习。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927名干部参加培训学习。供稿:人事处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四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三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二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一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
6月15日 下午 8:25
其他

山水课堂丨魔鬼与天使?臭氧竟有两幅面孔

为什么比城里凉快那么多?点击阅读▶山水课堂丨请“减SU”~点击阅读▶山水课堂丨夏季晴空万里,为什么还是轻度污染?点击阅读▶
6月15日 上午 11:30
其他

事迹展播丨安康安信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江南再生水厂——我省获得2024年“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单位名称:安康安信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江南再生水厂推荐单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开放工作简介安康安信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由安康市政府与中国水环境集团合作成立,负责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江南再生水厂,设备安装规模6万m³/天,服务范围为江南城区。水厂采用中国水环境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按照“环境友好、资源利用、生态安全、绿色低碳”理念,实现污水、噪声、臭气全封闭处理,还建设了安康市唯一的水环境科普馆,实现了对空间的综合立体化利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污水厂的“邻避”问题。该项目对改善安康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确保汉江水质稳定达标具有重要意义。水厂主要开放三个部分,水环境科普馆、生态花园以及生产厂区,将污水处理、参观学习与科普教育融为一体,满足了学生、居民、公务人员等不同人群的需求。自2019年12月被公布为开放单位以来,线下开放310次,共接待公众16000余人次;2023年线下开放50余次,接待公众3000余人次。通过开放活动,向公众普及了水资源、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宣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介绍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增进了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了解,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营造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来源: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6月15日 上午 11:30
其他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谱写美丽中国建设黄河崭新篇章》

黄润秋)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杂志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点击阅读▶一图读懂丨生态安全是什么?点击阅读▶科普画册(十
6月12日 下午 6:01
其他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李强王沪宁蔡奇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着眼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强、王沪宁、蔡奇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尊重企业经营主体地位,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企业规模、发展阶段、所有制性质等,分类施策、加强引导。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推动国有企业严格落实责任,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强对国有资本监督管理。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会议强调,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体系,创新粮食经营增效方式,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探索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办法,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要在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落实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要统筹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利益联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会议指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瞄准科研人员的现实关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要不断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来源:新华社探索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人民日报)点击阅读▶一图读懂丨生态安全是什么?点击阅读▶科普画册(十
6月12日 上午 9:30
其他

探索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如何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4部门联合印发《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提出,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EOD模式创新,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什么是EOD模式,如何稳妥推进EOD模式创新?记者进行了采访。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产业开发价值,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高处俯瞰,日照水库宛若一条舒展的手臂,揽青山入怀。沿湖而行,满目生机,绿树葱茏,湖面犹如一块巨大的镜子,美景映在其中。日照水库地处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部,是山东省第七大水库,也是日照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然而,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水库一度出现“用水危机”。为保护好这处水源地,日照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项目。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君表示,EOD模式就是把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融合”开发,将生态环境作为关联产业的投入要素,让市场化主体把这些产业未来的收益提前投入生态环境治理中去,再通过后期的产业价值增值,把治理成本收回来。项目具体如何实施?“首先要注意生态为基,紧密结合区域实际,科学识别出实施需求强、生态效益高的公益性环境问题,确保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宋君介绍。当地聘请专家团队,系统优化完善项目生态工程措施,建设52公里隔离围栏,完善垃圾拦截系统;同时植树造林1.5万亩,实施上游河道湿地修复工程,提升水体自身净化功能。通过持续治理,水环境质量不断向好,消失10多年之久的中华凤头燕鸥重现日照。如何准确识别关联产业?“要紧密围绕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任务,选择环境污染小、发展空间大、市场预期好、项目收益佳、反哺能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环境改善能够有效提升关联产业开发品质和价值,两者互促互进、融合共赢。”宋君说。“我们请了多方专家充分调研,确定了以生态渔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为支撑的产业发展路线。”日照市水务集团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强说,当地生产的榛子、苹果、茶叶、鳙鱼等产品获得有机认证,通过生态化、品牌化赋能,产品价值实现增长——鳙鱼单价提升3倍,有机绿茶单价提升2倍。生态产业建设“反哺”水库周边群众,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景区务工和项目运营等,实现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良好的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介绍,EOD模式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产业开发价值,将生态产品价值释放到关联产业,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项目实践,也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批准两批94个EOD试点项目,在产业融合发展、实施路径、支持政策等方面开展探索,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管理规程》,建成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管理系统,发布《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11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金融资金精准投入。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政策创新,安徽、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省份开展省级EOD试点。江苏省对EOD项目优先提供“环保贷”“环保担”支持,省财政给予资金奖励。安徽、福建等省份对EOD项目予以绿色金融倾斜支持,优先给予要素保障。多种投融资方式协同推进,促进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江苏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栖湖畔,杨柳依依,白鹭翩翩。科技孵化中心、生态环境科普基地、酒店综合体环湖而建,不远处,一排排标准厂房鳞次栉比。泰兴高新区EOD项目,包括凤栖湖、甸何中沟、蔡庄河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湿地建设,节能环保产业综合开发等子项目,总投资额为45.8亿元。目前,项目中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已基本完成,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有力助推产业开发项目落地。项目建设,钱从哪来?泰兴高新区建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以园区全资国有企业——泰兴市智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通过企业投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推进项目实施。智光环保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系统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关联产业一体化开发。“通过实施EOD项目,引进建设标准厂房42万平方米,吸引了100多家企业入驻。工业核心区每平方公里税收收入从之前的不足8000万元,增至1.4亿元。”泰兴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徐辉说。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入驻企业之一,专注于绿色节能先进能源技术系统研发制造。“今年企业加大投资进行扩产,需要新建2万多平方米厂房。园区环境整治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公司总经理靳有林说,在厂房建设过程中,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编制能效优化方案,通过能源托管和节能改造,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先开展环境整治,项目产生收益,再反哺环境治理,激活生态产品价值,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泰兴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杰介绍,园区探索“环保+特色小镇”“环保+工业旅游”“环保+特色产业”等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厚植绿色动能。目前,江苏省入选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EOD项目11个,省级EOD试点项目30个,总投资约1118亿元,今年将进一步加大EOD模式推广力度,开展已入库项目评估,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截至2024年3月底,生态环境部已向金融机构推送240多个EOD项目,已获得金融机构授信约2000亿元,发放贷款约600亿元。为什么要推进EOD模式?“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面临总体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逯元堂说,EOD模式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产业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投入要素,有效缓解政府投入压力,并有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入,在不依靠政府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汪自书表示,推进EOD模式有利于解决复杂环境治理碎片化问题,“单一项目的治理模式难以应对复杂多样和跨介质综合的生态环境问题,EOD模式强调区域层面一体化推进,通过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系统性治理,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产业,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EOD模式综合性强、实施周期长、要素要求高,具有一定的门槛和严格的适用条件,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表示,EOD项目策划与实施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首要任务是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识别实施紧迫性强、生态环境效益高的公益性生态环境问题,并确保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持续向好,切实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逯元堂表示。推进EOD模式,如何选择关联产业是一大关键点。逯元堂表示,在关联产业识别中,要选择那些契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生态环境关联度高、收益能力强的项目,治理需求与关联产业之间要有深度的融合关系,努力达到成本收益平衡。专家强调,关联产业要对生态环境质量有较高的依赖性,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应对关联产业开发具有明显的价值提升作用,通过加强统筹、整体实施,能够将未来溢价提前锁定并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将“谁开发,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等落实在项目实施层面。EOD模式关联产业常见类型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康养等生态环境依赖型产业,数字经济、精密仪器等生态环境敏感型产业,以及“光伏+”、生物质能利用等复合型产业。从生态环境部已经公布的EOD试点项目看,关联的产业门类丰富,涉及一、二、三产业多门类。在关联产业数量上,大部分EOD项目都包含多种产业,形成了一主多辅或多主互补的产业布局。在EOD模式实施过程中,要确保项目依法合规。汪自书表示,EOD模式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各地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产业,探索差异化路径,不能以生态保护之名、行开发建设活动之实,避免EOD项目无限扩大化。”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同意开展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明确要求,试点实施单位要严格履行试点实施承诺,不以试点名义突破现有法律法规政策等要求,严格落实招投标、政府采购、投融资等各项法规政策,不以任何形式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逯元堂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EOD项目实施的政策措施;加强调研指导,对目前入库的项目逐步开展现场指导工作,扎实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多元资金精准支持力度;总结经验,加快形成EOD模式示范案例,加强案例宣传和推广,重点推进“小而美”的EOD项目。来源:人民日报绿水青山
6月11日 下午 6:01
其他

一图读懂丨生态安全是什么?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哪些,影响期各多长点击阅读▶
6月10日 上午 8:31
其他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丨陕西秦岭川金丝猴科学监测与保护

为推动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加快推动“昆蒙框架”的目标落地,近期生态环境部又推出1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进一步展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树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典范。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陕西秦岭川金丝猴科学监测与保护。
6月9日 下午 1:00
其他

科普画册(十 一)丨《双碳时代来了》—— 一起低碳生活

来源: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科普画册(一)丨《双碳时代来了》——自然界的碳循环点击阅读▶科普画册(三)丨《双碳时代来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点击阅读▶科普画册(二)丨《双碳时代来了》——全球变暖点击阅读▶科普画册(四)丨《双碳时代来了》——清洁能源点击阅读▶
6月9日 下午 1:00
其他

赵一德在商洛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县委书记座谈会时强调 做好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大文章 走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6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到商洛市山阳县、商南县调研县域经济发展并主持召开县委书记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来商洛考察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扬优势、创特色、补短板、守底线,切实把生态优先、绿色升级这篇大文章做深做精做实,不断走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更大贡献。赵一德来到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金丝大峡谷、漫川古镇,了解景区开发、文旅融合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强调要发挥山水人文优势,坚持全域化打造、精准化营销、规范化发展,丰富休闲康养、文化体验、乡村民宿、赛事经济等业态模式,更好促进生态、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在商南县富水镇油坊岭村和商洛鑫昊炜煜农牧发展公司,赵一德察看当地茶产业和梅花鹿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空间。在山阳高新区和商南经开区,赵一德听取园区开发建设和项目招商工作介绍,与陕西普阳时代电源公司、豪德特新材料公司负责人深入交流,强调要深化产业链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用好苏陕协作等机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赵一德详细了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强调要着眼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建好用好管好功能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座谈会上,赵一德听取商洛市及各县(区)相关工作汇报并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商洛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较好,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大有可为。要当好秦岭卫士,从“国之大者”的高度常态长效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形成“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要立足资源禀赋,培育更多“小木耳、大产业”式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做优新材料、新能源、健康医药、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深化西商融合,抓住西安都市圈建设和交通体系完善带来的机遇,以园区共营和项目共建推动产业链群互补,注重用好秦创原和“三项改革”溢出效应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借力西安的平台、通道、枢纽扩大对外开放,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要抓实“千万工程”,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体现秦巴山水灵动之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抓好城市更新和城乡环境提升,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和县城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当前,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确保实现“双过半”。省直有关部门和商洛市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来源:陕西日报、陕视新闻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6月7日 上午 10:31
其他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围绕“谱写陕西新篇 争做西部示范”作介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6月6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陕西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王海鹏,陕西省发改委主任孙喜民围绕“谱写陕西新篇
6月6日 下午 8:0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党纪学习教育丨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哪些,影响期各多长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陕西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开设“党纪学习教育”栏目,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共分为五类,分别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警告是党组织对违纪党员提出的告诫,以促使其认识和改正错误。警告是最轻的一种党纪处分,适用于违纪情节较轻、但必须给予党纪处分的党员。严重警告是一种重于警告的较轻党纪处分,适用于违纪性质和情节比较重的党员。撤销党内职务属于较重的党纪处分,适用于那些所犯错误性质、情节严重,不宜再担任现任全部党内职务或某一个或几个党内职务的违纪党员。留党察看是仅次于开除党籍的一种较重的党纪处分,适用于严重违纪、但尚未丧失共产党员条件,不宜再担任现任全部党内职务的党员。开除党籍是最重的党纪处分,适用于严重违纪、已丧失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警告和严重警告处分影响和后果——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拔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也不得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或者进一步使用。其中,关于“一年内”“一年半内”的起算时间,是从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批准之日起计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影响和后果——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的党内职务。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组织在作处分决定时,应当明确是撤销其一切职务还是一个或者几个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一个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两个以上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开始依次撤销。对于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对于在立案审查中因涉嫌违犯党纪被免职的党员,审查后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应当按照其原任职务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依照前款规定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留党察看处分影响和后果——留党察看处分,分为留党察看一年、留党察看二年。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一年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应当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留党察看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的,期满后恢复其党员权利;坚持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当开除党籍。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对于担任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需注意,这里的“二年内”,是指自党组织批准恢复受处分党员的党员权利之日起二年内,期间自留党察看期限期满之日起计算。开除党籍处分影响和后果——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也不得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导学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主要内容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经历几次修订点击阅读▶
6月6日 下午 5:32
其他

专家解读丨实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发〔2024〕12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紧扣“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部署重点行业领域和用能环节节能降碳任务,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一、节能降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行动方案》提出的政策举措,以提升节能降碳能力和水平为出发点,以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为落脚点,有利于扭转传统的粗放增长方式,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节能降碳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潜力巨大,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制度基础需加快夯实。《行动方案》部署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十大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完善节能降碳机制,强化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牵引,对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二、节能降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加快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节能降碳为切入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行动方案》结合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最新前沿技术和装备,推广普及钢铁行业高炉炉顶煤气、焦炉煤气余热、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石化化工行业先进气化炉、有色金属行业高效稳定铝电解和铜锍连续吹炼、建材行业陶瓷干法制粉等先进技术装备,为相关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指明了方向。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进“十四五”后两年节能降碳改造,在节能增效、提高先进产能占比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拉动投资消费,是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重要举措。激发需求活力,壮大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关键。《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推动重点领域用能低碳替代,实施新上高耗能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积极开辟非化石能源消费场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推动废钢、尾矿、废石、废渣、工业副产石膏、废旧装备产品回收和综合利用。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加大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强化科技创新,超前布局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战略举措。《行动方案》积极推广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布局钢铁行业氢冶金、化工行业绿氢炼化、工业园区核能供汽供热、清洁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型公共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等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和转型金融产品,为氢能、人工智能、核能供热等未来产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三、节能降碳是实现国家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完善管理体制,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2024—2025年,是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时期,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体制机制,将战略部署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政策,是“十四五”后两年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重要工作。《行动方案》提出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等5方面举措,明确将节能改造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纳入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大力推进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强化节能降碳意识,有力支撑节能降碳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强化市场机制,激发节能降碳内生动力。节能降碳既有公益特征,也要遵循市场规律。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深化供热计量改革、有序推进两部制热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稳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有序建设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建设绿证交易市场,健全节能降碳市场化机制,有利于激发企业节能降碳的内生动力。发挥政府作用,制定规则并弥补市场失灵。在市场规则制定、防范市场失灵方面,政府要发挥重要作用,巩固全社会共识、防止公共利益受损。《行动方案》提出推动修订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监察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节能标准制修订,相关举措顺应我国节能降碳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有助于规范各类主体行为,为实现“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更好地保驾护航。(作者:吕文斌
6月6日 下午 5:32
其他

2024六五环境日丨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精彩亮点抢先看~

01这是今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地,猜猜这是哪儿?02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片,震撼来袭!举笔共绘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新画卷!03《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即将发布,经过不平凡的2023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变得愈加亮丽。0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启动,启动,启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052024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名单即将揭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留住鸟语花香,共建美丽中国!06
6月4日 下午 4:48
其他

2024六五环境日丨《美丽中国 绿动三秦》主题宣传片正式发布

2024年六五环境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今日正式发布2024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片《美丽中国
6月4日 上午 8:31
其他

专家解读丨强化节能降碳目标引领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节能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发〔2024〕12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推动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一、紧扣当前形势,系统部署推进《行动方案》是推动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的重要部署。节能降碳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行动方案》立足当前形势,紧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领域,细化今明两年节能降碳量化目标,明确重点领域行业节能降碳任务,将对打好“十四五”节能降碳工作“收官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引领作用。《行动方案》为继续做好“十五五”节能降碳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当前,我国已开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锚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还将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还将大幅提升,需要充足能源予以支撑保障。《行动方案》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降碳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相应细化措施,将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保障、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夯实政策基础。《行动方案》为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创造积极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行动方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先立后破,优化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健全碳排放双控配套制度,突出化石能源消费减量要求,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严格新上项目管理,加强重点领域行业能效管控,强化节能事中事后管理约束。相关政策有利于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衔接过渡,为持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二、强化目标引领,明确各项任务“十一五”以来,我国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坚决遏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十四五”前三年,我国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能耗强度降低指标完成有所滞后,完成五年规划目标任务艰巨。《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科学精准提出“十四五”后两年节能降碳目标任务。一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出到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等量化目标,推动清洁能源消费提升。二是深化节能降碳挖潜。提出今后两年通过实施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1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6亿吨的目标,部署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具体任务。三是强化评价考核机制。严格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非化石能源消费量、重点领域行业节能改造量纳入考核范畴,强化央企节能降碳目标考核。四是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推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分解至重点用能单位,提升节能降碳精细化管理水平。三、紧抓重点领域,实施十大行动当前,我国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仍有超过10%的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大量老旧建筑缺乏节能措施、运行管理缺失,亟需以点带面、系统推进,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方案》准确把握全社会能源消耗主要环节。一方面,针对重点用能领域、重点工业行业、重要用能设备等方面节能降碳短板弱项,系统部署节能降碳十大行动,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设定细化目标,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用能结构优化、工艺技术提升、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等针对性任务举措。另一方面,将节能降碳改造与扩大有效投资、老旧小区改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有机结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促进节能降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高能效的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支撑保障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节能降碳规制标准体系,但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仍较薄弱,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健全,各类激励约束政策和市场化机制需进一步强化。《行动方案》部署基础能力建设,完善支撑保障体系。法规标准方面,推动修订节约能源法,完善节能审查办法、节能监察办法、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加快节能标准制修订,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配套政策方面,强调在落实好既有节能降碳财税政策基础上,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推广、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等支持力度。管理机制方面,推动建立重大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推进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强化新上项目源头把关。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效诊断、节能监察等工作,把事中事后监管落到实处。市场化机制方面,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稳妥推进全国碳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绿证交易市场。(作者:刘琼
6月2日 下午 12:01
其他

民法典宣传月丨一组漫画带你读懂《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今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四周年纪念日。今年5月,也是我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关于《民法典》,随小编一起来了解——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组系列漫画来加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理解~来源:中国普法陕西省发布2024年1号总河湖长令点击阅读▶赵刚在榆林市调研时强调
5月31日 上午 11:02
其他

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24年5月23日(本文有删减)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二、重点任务(一)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1.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持续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和散煤治理。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建和改扩建用煤项目依法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合理控制半焦(兰炭)产业规模。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各类燃煤设施。2.优化油气消费结构。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加快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除石化企业现有自备机组外,不得采用高硫石油焦作为燃料。(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1.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一般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以上。3.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科学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规模,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进度滞后地区要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比例要求。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三)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行动1.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得新增钢铁产能。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2.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3.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高炉炉顶煤气、焦炉煤气余热、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推广铁水一罐到底、铸坯热装热送等工序衔接技术。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四)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1.严格石化化工产业政策要求。强化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刚性约束。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新建和改扩建石化化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用于置换的产能须按要求及时关停并拆除主要生产设施。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2.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加强高压低压蒸汽、驰放气、余热余压等回收利用,推广大型高效压缩机、先进气化炉等节能设备。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3.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加快推广新一代离子膜电解槽等先进工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逐步降低行业煤制氢用量。有序推进蒸汽驱动改电力驱动,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五)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行动1.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到2025年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2.严格新增有色金属项目准入。新建和改扩建电解铝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新建和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3.推进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广高效稳定铝电解、铜锍连续吹炼、竖式还原炼镁、大型矿热炉制硅等先进技术,加快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5%以上;铜、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50%;有色金属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六)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行动1.加强建材行业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加强建材行业产量监测预警,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鼓励尾矿、废石、废渣、工业副产石膏等综合利用。到2025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2.严格新增建材项目准入。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陶瓷、平板玻璃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基础原材料制品化、墙体保温材料轻型化和装饰装修材料装配化。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3.推进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优化建材行业用能结构,推进用煤电气化。加快水泥原料替代,提升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广浮法玻璃一窑多线、陶瓷干法制粉、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篦冷机等节能工艺和设备。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5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4—2025年,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1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600万吨。(七)建筑节能降碳行动1.加快建造方式转型。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强化绿色设计和施工管理,研发推广新型建材及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智能建造,加快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2.推进存量建筑改造。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关政策,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进热泵机组、散热器、冷水机组、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照明设备、电梯、老旧供热管网等更新升级,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加快供热计量改造和按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明确量化目标和改造时限。实施节能门窗推广行动。到2025年底,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较2020年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改造后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率分别提高30%、20%。3.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分批次开展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督查检查。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调适制度,严格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探索推广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八)交通运输节能降碳行动1.推进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车站、铁路、机场等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加快国内运输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匹配改造。鼓励交通枢纽场站及路网沿线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完善城市慢行系统。2.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推进老旧运输船舶报废更新,推动开展沿海内河船舶电气化改造工程试点。到2025年底,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降低5%。3.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重点行业清洁运输。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城市货运配送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发展。到2025年底,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分别较2020年增长10%、12%,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较2020年降低4.5%。(九)公共机构节能降碳行动1.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管理。严格实施对公共机构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探索能耗定额预算制度。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每年要将机关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到2025年底,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人均综合能耗分别较2020年降低5%、7%、6%。2.实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改造。实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清单管理。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加快淘汰老旧柴油公务用车。到2025年底,公共机构煤炭消费占比降至13%以下,中央和国家机关新增锅炉、变配电、电梯、供热、制冷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先进水平占比达到80%。(十)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1.加快用能产品设备和设施更新改造。动态更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与2021年相比,2025年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0.5个百分点以上,在运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10个百分点以上,在运工商业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通用照明设备中的高效节能产品占比分别达到40%、60%、50%。2.加强废旧产品设备循环利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强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处置供需对接。开展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加强工业装备、信息通信、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回收利用。建立重要资源消耗、回收利用、处理处置、再生原料消费等基础数据库。三、管理机制(一)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落实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等政策,细化分解各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目标任务。严格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统筹考核节能改造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加强节能降碳形势分析,实施能耗强度降低提醒预警,强化碳排放强度降低进展评估。压实企业节能降碳主体责任。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考核。(二)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节能审查源头把关,切实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牵引作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建立重大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按机制上收个别重点行业特大型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开展综合评价。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重大能源工程建设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档案,强化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审查,完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开展重点领域能效诊断,建立健全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储备清单。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分解至重点用能单位。实行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超出预算部分通过购买绿电绿证进行抵消。(四)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快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统筹运用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执法、特种设备监察、信用管理等手段,加强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到2024年底,各地区完成60%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到2025年底,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全覆盖。(五)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与节能降碳目标管理相适应的能耗和碳排放统计快报制度,提高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夯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原料用能等统计核算基础。积极开展以电力、碳市场数据为基础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监测分析。四、支撑保障(一)健全制度标准。推动修订节约能源法,适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监察办法等制度,强化激励约束,实施能源消费全链条管理。完善全国碳市场法规体系。结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强制性节能标准制修订,扩大标准覆盖范围。按照相关行业和产品设备能效前5%、前20%、前80%水平,设置节能标准1级、2级、3级(或5级)指标。(二)完善价格政策。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价格机制。严禁对高耗能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强化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协同,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深化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有序推行两部制热价。(三)加强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支持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推动扩大有效投资。鼓励各地区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提升。落实好有利于节能降碳的财税政策。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节能降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四)强化科技引领。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集中攻关一批节能降碳关键共性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修订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倡导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积极培育重点用能产品设备、重点行业企业和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五)健全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用能权跨省交易。稳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逐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有序建设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夯实数据质量监管机制。加快建设绿证交易市场,做好与碳市场衔接,扩大绿电消费规模。(六)实施全民行动。结合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加大节能降碳宣传力度,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加大对能源浪费行为的曝光力度,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参与节能降碳的新风尚。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锚定目标任务,加大攻坚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把握工作节奏,在持续推动能效提升、排放降低的同时,着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工作调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生态环境部要加强“十四五”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管理。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降碳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细化落实方案,强化部署推进。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请示报告。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陕西选拔赛决赛暨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预赛(生态环境赛道)在西安举行点击阅读▶赵刚在榆林市调研时强调
5月31日 上午 11:02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四期“生态环境大讲堂”

5月30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四期“生态环境大讲堂”,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新同志主持并作点评。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庞涛同志以“守牢美丽陕西建设安全底线,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为题,从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贯彻落实切入,紧密结合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总体要求、形势任务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授。讲授注重案例分析和思路启迪,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周建新同志在点评时指出,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以来,我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严守生态环境风险安全底线,固体废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新形势下固废污染治理压力攀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关,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强调各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凝心聚力推进固废管理,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制造和绿色产品应用,以固废污染防治新实效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以白河县硫铁矿污染治理为重点的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专项整治。二是强化“一废一库一重”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三是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四是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厅领导,厅机关全体公务员,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厅机关主会场参加学习;各市(区)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内设部门、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在分会场参加学习。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990名干部参加培训学习。供稿:人事处省生态环境厅举办2024年度党务(纪检)干部培训班点击阅读▶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三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二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一期“生态环境大讲堂”点击阅读▶
5月30日 下午 8:43
其他

​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点击阅读▶新时代生态文学要服务“国之大者”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主要内容点击阅读▶
5月30日 下午 5:31
其他

2024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陕西选拔赛决赛暨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预赛(生态环境赛道)在西安举行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点击阅读▶新时代生态文学要服务“国之大者”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主要内容点击阅读▶
5月29日 下午 5:30
其他

陕西省发布2024年1号总河湖长令

近日,陕西省发布2024年1号总河湖长令,安排部署今年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就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提出明确要求。(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一是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持续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及成员单位责任,深化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开展联合会商、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聚焦大江大河、山区河道等重点区域,着力推动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整改,重大问题由省河长办挂牌督办,在重大引调水工程输水干线推行河长制,积极推进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建设,力争年底前基本实现黄河流域各市(区)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全覆盖,将母亲河复苏行动、江河湖库清漂等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和考核指标,适时开展“省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基层河湖长”评选表彰,对河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市(区)予以倾斜支持。二是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加快构建与人口、产业布局相匹配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完成各市县用水总量指标调整,推进跨市河流水量分配,强化规划水资源论证,推进水资源管理扩面增效,加快初始水权分配,扩大水权交易规模,加大市场化配置力度。全面加强地下水“双控”管理,持续开展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密切关注地下水动态变化,推进地下水超载超采区专项治理,依法关闭超载超采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且替代水源已经解决供水需求的区域自备井,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新增7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年利用量4.5亿立方米以上。三是全面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严格落实渭河、泾河、北洛河、延河、汉江、丹江、嘉陵江和红碱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分区分段差异化管控,对照准入清单、负面清单,严格管控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的河湖岸线开发利用,严格规范涉河建设项目许可,全面排查在建涉河建设项目,强化全过程监管。对2018年以来发现的河湖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全力整治侵占水库库容、分隔库区水面等突出问题,开展秦岭区域山区河道专项排查整治,强化河道砂石开采、运输、堆存等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以清淤疏浚之名行非法采砂之实”的行为,坚决防范河湖库溺水安全事故。四是统筹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推进渭河、延河、无定河等综合整治,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推进236条河流和5个湖泊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完成黄河干流、渭河、泾河、北洛河、汉江、嘉陵江、无定河、伊洛河等8条江河水量调度,开展渭河、泾河等11条跨区县河流水量分配,持续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石川河复苏行动,加快无定河、红碱淖、湑水河复苏行动方案编制,完成黄河流域和巴山区域小水电清理整改,秦岭区域正常运行电站全部创建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着力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全面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陕北地区精准实施淤地坝、拦沙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陕南地区以增发国债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为重点,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五是深化细化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汉江、丹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确保国家下达的国考断面全部达标,汉江、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和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专项督导帮扶,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确保各类入河污染源达标排放,强化涉河湖库渠交通设施建设监管,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和黄河禁渔期制度,规范增殖放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8%以上。六是加快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完成金陵河国家幸福河湖建设,加快推进沋河、温泉河、堰河国家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按照“一河一策”方案,因地制宜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打造一批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的幸福河湖,积极培育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产品,以河湖建设带动区域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陕西日报、陕西省水利厅官网赵一德在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上强调
5月26日 下午 12:30
其他

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主要内容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陕西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开设“党纪学习教育”栏目,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为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纪提供了基本依据。广大党员要把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入领会修订《条例》的重点内容和着力方向,强化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导学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点击阅读▶一图读懂丨《关中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经历几次修订点击阅读▶
5月25日 下午 2:30
其他

新时代生态文学要服务“国之大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5月25日 下午 2:30
其他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王沪宁蔡奇出席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5月24日 上午 9:10
其他

习语品读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在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各种生物之间以复杂的依存和制约关系,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平衡,保障着人类生存发展。2021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会上,习主席宣布,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有专家赞赏:“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有专家表示:“国际社会都应切实行动起来,这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利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强调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持续推进包括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在内的立法及修订工作,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动员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一系列综合性举措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性保障。如今,我国绿水青山随处可见,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2020年到2021年,云南野生亚洲象“短鼻家族”一路北上又南归的温暖故事传遍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馨场景引发各国网友点赞关注。2021年6月7日,航拍显示亚洲象群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山林地里睡觉休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欣慰地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所做的不止于此。在持续实施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举措下,目前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面积累计完成超过1亿亩;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2024年初,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围绕4大优先领域部署了27个优先行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进一步增力度、拓广度、延深度。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从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到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再到推动发布与多国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维护地球家园。以地球为栖息地,人与自然自成一体、命运与共。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都要生活在地球之上。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来源:央视网赵一德在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上强调
5月23日 下午 5:30
其他

赵一德在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更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赵刚主持

5月21日,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做好新时代治水兴水、治林兴林各项工作,持续推动美丽陕西建设取得新突破,更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坚实生态保障。省长赵刚主持会议。省领导方红卫、蒿慧杰、樊维斌、杨广亭、杨冠军、张晓光,西安市领导叶牛平、韩松、王吉德出席。副省长窦敬丽通报2023年工作情况并安排有关重点任务。赵一德指出,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做好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推动治水治林工作取得新进展。下一步,要在服务“国之大者”上有更大担当,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陕西的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着眼全国大局、立足陕西实际,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抓好治水治林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守护绿水青山上有更好成效,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依法监管和智慧监管协同发力,统筹抓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一体做好扩绿、兴绿、护绿文章,切实守好秦岭、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三大屏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和“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让三秦大地水长绿、山常青。赵一德强调,要在筑牢安全底线上有更实举措,聚焦聚力抓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开展河湖库“四乱”问题、自然保护地明察暗访和违法违规问题整治,紧盯重点地区、重点河湖、重点工程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持续提升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水平,确保生态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要在拓宽转化路径上有更多突破,做好产业化利用文章,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创新多元化补偿手段,因地制宜发展水经济、林业经济,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有机统一。要在共抓共管共治上有更强合力,进一步密切协作配合、强化督导考核、加大宣传引导,广泛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赵刚强调,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各项举措,不断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水平。要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坚定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要严守涉林涉草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惠民产业,增强绿水青山综合效益。要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持续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抓好防汛备汛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上,观看了全省河湖“四乱”问题暗访片、林长制专题片。西安市、延安市、商洛市总河湖长和汉中市、咸阳市、榆林市总林长作了发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中央驻陕单位和各市(区)、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来源:陕西日报、陕视新闻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生物多样性
5月22日 下午 5:30
其他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场主题科普活动丰富多彩!

5月22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围绕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生物多样性
5月22日 下午 5:30
其他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5月22日 上午 9:02
其他

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丨我厅在2024年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5月20日至21日,2024年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正确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会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新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5月22日 上午 8:10
其他

我省铜川市、商洛市、西咸新区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联合公布了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全国3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我省铜川市、商洛市、西咸新区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商洛市、西咸新区在2017年已入选全国首批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在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适应行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可为这次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做更多探索。铜川市是渭北生态屏障,气候类型多元化,在气候变化监测、灾害预报预警等方面基础较好,在推动资源枯竭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具有典型意义。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与城市气候效应叠加,使城市遭受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更为严重。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旨在统筹考虑气候风险类型、自然地理特征、城市功能与规模等因素,积极探索和总结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模式,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水平。试点城市要围绕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强化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优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气候韧性,提升城市水安全保障水平,保障城市交通安全运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进城市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动试点工作,建立协调省市协调机制,加大政策和技术帮扶力度,指导试点城市高质量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做法,推动我国城市韧性可持续发展。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护航中高考!省生态环境厅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5月21日 下午 5:32
其他

护航中高考!省生态环境厅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为广大考生营造安静学习和休息环境

2024年高考、中考在即,为了给广大考生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陕西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有关要求,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将从2024年6月初至7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不断夯实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本次专项执法检查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6月3日—6月6日),由各市(区)对日常工作中接到的噪声类投诉和信访等问题进行统计和梳理,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责任人、联络员和工作要求,做好相关宣传告知工作。第二阶段(6月7日—7月10日),由各市(区)围绕噪声污染问题线索,加大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行为的检查、巡查频次,并分领域排查筛选重点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及时处置社会生活噪声类网络舆情投诉,加强专项执法整治力度。第三阶段(7月11日—7月20日),完成并上报工作总结,巩固检查成效,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守法意识。为确保噪声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取得实效,省生态环境厅明确三项工作原则。一是突出重点,分类管理。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噪声污染源管理,按照区域、行业分门别类开展检查,剖析问题、寻根溯源、掌握原因,不断强化噪声源头管控,切实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二是精准施策,联合防控。坚持区域治理和行业治理相结合,联合公安、城管、住建等负有噪声污染防治责任的单位强化动态监测,加强过程监督及执法联动,以点带线、整体推进,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三是标本兼治,突出长效。坚持统筹规划和问题治理相结合,务求治理实效,确保群众满意不反弹。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固化上升为长效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强化全省噪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省生态环境厅提出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区)应充分认识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认真履职,深入整治,切实解决噪声污染投诉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二是丰富检查手段。各市(区)要强化“互联网+监管”执法模式,借力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拓宽违法线索获取渠道,并通过突击检查、明察暗访、错时执法等工作方式,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要坚持集中攻坚与常态整治相结合,加强学考、中考、高考期间噪声污染管控,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危害严重的噪声污染事件,做到及时办理、及时反馈,大幅度减少噪声污染的日常投诉频率。三是广泛宣传引导。各市(区)要广泛宣传噪声污染防治常识、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及政策标准,增强公众噪声污染防治意识。同时,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大对典型噪声污染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积极宣传环境噪声污染整治取得的成效,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应抓好五个重点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点击阅读▶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海报点击阅读▶“生物多样性
5月21日 下午 3:00
其他

党纪学习教育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什么?

谱写美丽陕西创新篇章——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点击阅读▶党纪学习教育丨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点击阅读▶
5月21日 上午 11:30
其他

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应抓好五个重点

生态环境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确保生态环境领域的生产安全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做好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应抓好5个重点。
5月21日 上午 11:30
其他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昆虫篇~

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由南向北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等气候带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等水文区,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因而,陕西省的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的绿色资源潜力巨大,尤其是秦巴山区素有“绿色的基因宝库”之美誉。今天
5月20日 上午 9:10
其他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海报

谱写美丽陕西创新篇章——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点击阅读▶山水课堂丨如果评选世界上最环保的人,猜猜谁能入选?点击阅读▶
5月19日 上午 11:01
其他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动物篇~

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由南向北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等气候带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等水文区,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因而,陕西省的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的绿色资源潜力巨大,尤其是秦巴山区素有“绿色的基因宝库”之美誉。今天
5月18日 下午 12:03
其他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植物篇~

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由南向北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等气候带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等水文区,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因而,陕西省的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的绿色资源潜力巨大,尤其是秦巴山区素有“绿色的基因宝库”之美誉。今天
5月17日 下午 5:04
其他

“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陕西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

谱写美丽陕西创新篇章——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点击阅读▶山水课堂丨如果评选世界上最环保的人,猜猜谁能入选?点击阅读▶
5月17日 上午 11:02
其他

党纪学习教育丨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谱写美丽陕西创新篇章——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点击阅读▶山水课堂丨如果评选世界上最环保的人,猜猜谁能入选?点击阅读▶
5月16日 下午 6:04
其他

陕西省生态文化创作大赛开启网络展播!快来点赞你的“心头好”

夏山如碧,万木葱茏。近日,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作协联合主办,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讲好美丽陕西故事”陕西省生态文化创作大赛作品征集完美收官。自2024年4月3日启动征集以来,共征集到有效作品3038件,其中文字类作品1012件,视觉类(书法)作品383幅,视觉类(美术)作品514幅,视觉类(摄影)作品1008件,视听类作品121件。5月13日,“讲好美丽陕西故事”陕西省生态文化创作大赛专家评审会圆满举办。最终确定了文字类入围作品55件,视觉类入围作品55幅,视听类入围作品53件,共计163件作品进入网络展播阶段,共同角逐各大奖项。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找到您要支持的作品点击“喜欢”即可现投票通道已经开启快来为你喜欢的作品投票吧来源: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生态环境厅举办2024年度党务(纪检)干部培训班点击阅读▶部门联动聚合力
5月16日 上午 11:05
其他

2024全国低碳日丨精彩纷呈!我省各地活动集锦~

2024年5月15日,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我省各地围绕“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主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一起来看看吧~西安市5月15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在航天基地揽月阁广场举办西安市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什么是碳足迹?什么是碳标识?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近年来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活动现场通过宣传展板的形式,就这些问题向公众进行了详细解答。活动现场还同步开展西安市绿色低碳产品和低碳典型案例展。清洁供热、光伏发电、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回收利用等低碳项目,吸引大批市民驻足观看。咸阳市5月15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围绕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题,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现场,布置简洁环保的主题背景板、咨询台和宣传横幅使来往行人对宣传主题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在展板前为驻足的市民们宣讲低碳知识、科普节能常识等内容,并倡议大家养成绿色出行习惯、随手关灯、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让绿色成为生活的底色,让节能成为生活的态度。铜川市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为提高公众低碳意识,铜川市生态环境局王益分局深入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活动。执法人员和志愿者深入辖区企业,发放“绿色转型,节能攻坚”节能宣传周主题海报,与企业环保负责人现场交流节能降碳要求,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志愿者们向过往行人宣贯今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发放节能降碳宣传单和赠品,过往群众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商洛市5月15日是2024年“全国低碳日”,商洛市紧紧围绕“绿色低碳,美丽中国”活动主题,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全国低碳日”的社会影响,向全社会传播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在市区北新街,商洛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改委等10余家单位,通过低碳宣传咨询、展板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节能降碳金点子,普及节能、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市民关注气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汉中市为深入开展全民节能低碳宣传教育,落实全面节约战略,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共建共享和谐宜居生活环境。汉中市生态环境局积极组织节能宣传周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市民朋友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倡导大家从身边事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做绿色低碳传播者和践行者,把节约能源资源变成每个人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为汉中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多作贡献。韩城市韩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改委,在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低碳日相关宣传活动。现场举行了宣传资料发放、签字仪式等活动。向企业员工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升低碳意识,倡导员工在生产生活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约用水用电、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节能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节能降碳知识,营造了崇尚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有效提升了大家节能减排意识,形成了人人践行节能减排降碳的良好氛围。杨凌示范区5月15日,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发改局,开展以“绿色低碳
5月15日 下午 8:35
其他

绿色低碳 美丽中国 2024年“全国低碳日”陕西主场活动启动

5月15日,2024年“全国低碳日”陕西主场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曲江池中和广场举行,这是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等部门以及相关单位、企业、媒体代表参加活动,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甲宏致辞并宣布陕西宣传活动启动。近年来,陕西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聚焦“双碳”目标要求,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取得了积极成效。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001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41.7%,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2.87万辆,全国排名第15
5月15日 下午 6:05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三期“生态环境大讲堂”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三期“生态环境大讲堂”,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陈峥围绕“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授课。大讲堂由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郝彦伟主持。陈峥同志结合工作实践,全面介绍了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与现状,聚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稳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对深入打好我省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指导,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郝彦伟同志强调,“生态环境大讲堂”不仅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制度安排,更是强化干部担当意识,增强执行力,提升作风能力的重要抓手,各部门(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大讲堂”办出实效、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紧盯国家下达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结合部门(单位)职责,对标对表,精准筹备,按需施教。二要注重优化提升。授课力求图文并茂、层次清晰,突出案例教学,确保培训效果。三要深化学习交流。授课内容按规定适时公开,推动持续学、深入学、贯通学,最大限度释放培训效益。厅领导,厅机关全体公务员,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共100余人参加培训。供稿:人事处省生态环境厅举办2024年度党务(纪检)干部培训班点击阅读▶部门联动聚合力
5月15日 上午 10:00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2024年度党务(纪检)干部培训班

5月7日至11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举办了厅直系统2024年度党务(纪检)干部培训班,邀请省委党校7名教授、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党建督查指导部和陕西日报社机关党委相关负责同志为参训人员授课,厅直系统46名党务(纪检)干部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安排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点解读,认真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底线思维、促进依法廉洁用权,基层党组织换届和党支部工作实务,扎实推进五星级党支部创建等5场专题授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体验式情景模拟教学,穿插安排了“从延安出发
5月13日 下午 7:02
其他

部门联动聚合力 谋划“两打”出重拳——陕西召开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联席会议

部门联动聚合力谋划“两打”出重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保持打击环境违法犯罪高压态势,近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以下简称“三部门”)召开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打”)工作联席会议,就如何在全省持续高效开展“两打”专项行动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研讨了三部门联合工作方案,商定了召开全省“两打”工作联合动员部署会暨培训工作会具体事宜,并就联合发布典型案例、联合表扬2023年度“两打”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以及联合开展交叉执法检查等工作进行了磋商。与会部门一致表示,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2024的“两打”专项行动将继续坚持全方位打击、全链条发力、全过程监督,敢于动真碰硬,坚决重拳出击,确保取得实效,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助力推进美丽陕西建设。会议就下一阶段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一是对前期查办的“两打”案件开展“回头看”,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先进做法,进一步指导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办理,不断提升“两打”案件办理质效。二是紧盯违法犯罪线索,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联动执法,组织查办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环境案件,达到严查一案、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三是深化行刑衔接,各部门主动靠前,引导全系统上下一体联动、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深挖扩线,全链条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同时强化信息共享,通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发布典型案例,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四是强化科技赋能,借助自动监控平台、无人机等新科技手段,及时发现、研判案情线索,提升精准打击能力。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借助危险废物鉴定机构、自动监测设备第三方运维公司等技术力量,坚决查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斩断非法利益链条。五是坚持机制化运行,充分发挥“两打”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强化案件会商机制和专项督导、提级查办、联合挂牌督办机制运用,形成制度化工作模式,推动“两打”工作常态化开展。供稿:省执法总队守护生态安全要打持久战(人民日报)点击阅读▶生态视角丨《环保人
5月13日 下午 6:31
其他

当好精准治污法宝利器 谱写美丽陕西创新篇章——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沈黎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金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杨震介绍了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的筹备工作情况,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王西锋宣读了《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成立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批复》,沈黎萍、张金东向委员会特邀顾问及委员颁发了聘书,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和委员代表分别作表态发言。张金东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对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省市场监管局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与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要求,密切沟通,务实合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权威性和公信力显著提升,为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我省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计量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和宣贯实施,保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量值溯源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作为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持续加强计量和生态环境监测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监测计量服务体系建设,为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支撑保障。沈黎萍强调,组建成立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专用计量技术委员会,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应有之举、正当之策。委员会要动态跟踪生态环境监测计量技术需求,构建技术可靠、协作高效、服务发展的专业平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破解难题,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的良好氛围,确保生态环境监测计量核心任务落实。委员会的成立,开创了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计量工作的新局面,必将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发挥市场监管及计量技术的先行力量,为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建设美丽陕西、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成立大会结束后,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特邀顾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毕哲、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正高级工程师杨婧分别作了《计量科学体系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有效支撑》和《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建设与计量科学展望》的专题报告。全体委员对委员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任期内工作计划及2024年度工作重点开展了交流讨论。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和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技术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供稿:省监测站守护生态安全要打持久战(人民日报)点击阅读▶生态视角丨《环保人
5月11日 下午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