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生态环境

其他

关注!陕西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噪声污染防治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紧抓责任落实、强化机制弱项、提升技术基础、补齐领域短板”为着力点,围绕“生态环境品质更高”“美丽陕西建设取得新突破”的目标,聚焦重点难点,强化分类管控,协同综合施策,推动社会共治,推进我省“十四五”期间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目标:通过在全省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十四五”期间基本掌握重点噪声源污染状况,建立各部门、各行业齐抓共管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逐级有效落实责任,建立噪声污染防治考核机制,分批次完成声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并逐步实现自动化监测,逐步提高治理水平,稳步降低噪声投诉率,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到2025年,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二、聚焦重点对象加强声环境质量监管(一)强化声环境功能区管理1.组织开展声环境功能区评估和优化调整。逐级开展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工作,西安市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其他市(区)于2023年10月底前完成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及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规范要求,及时优化调整,确保声环境功能区划科学合理。2.推动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依据《噪声法》、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布局等要求,逐步开展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区)根据管理需要先行先试,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二)细化声环境管理措施3.加强噪声污染信息公开。进一步健全全省声环境质量信息发布体系,健全全省声环境质量信息发布流程,确保信息内容质量,编制年度陕西省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5年起,由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发布全省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和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各市(区)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信息。4.落实声环境质量改善责任。聚焦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未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所在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编制指南要求编制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及其实施方案。鼓励西安市等有条件的市(区)开展城市噪声地图试点建设,建立试点城市噪声实时监测网络,依托噪声地图、噪声溯源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精准化管控。三、加强统筹规划严格噪声源头监管(三)坚持规划统筹引领5.加强规划管控。在制、修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中,要将噪声污染防治任务予以纳入。编制实施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产业园区、城际铁路网和公路网等有关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开发、规划项目建设产生的噪声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准确识别噪声敏感建筑物目标,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严格落实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要求。6.强化交通运输规划控制。在制、修订交通运输领域规划、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选线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公路、铁路等城市公共交通、民用机场及其起降航线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布局,合理选线选址,明确噪声污染防治任务。将噪声污染防治要求作为绿色公路、美丽公路和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选线布线,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结合城市规划,统筹推进穿越中心城区的既有铁路改造和货运铁路外迁,新建铁路项目应尽量绕避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完善民用机场选址、总体规划审批、机场及其周边区域相关规划编制的协调机制,落实机场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域和限制建设区域的规划管控。在已有的公路、城市交通干线两侧新规划建设内容,应统筹考虑新建项目类型和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从源头减少对既有设施的改建以及新建项目的噪声影响。7.优化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布局。统筹规划医院、学校、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布局,避免受到周边噪声的影响。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应当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学校、幼儿园合理布置操场等课外活动场地,加强校内广播管理,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建设布局,合理规划“防噪声距离”,并提出噪声污染防治相应规划设计要求。高速公路、城市高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两侧,采用绿化带、声屏障、声景观等防治措施改善线路两侧声环境质量。(四)严格噪声源污染管控8.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要求。切实加强规划环评工作,充分考虑区域开发等规划内容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新改扩建项目应当依法开展环评,符合相关规划环评管控要求。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以项目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管理、竣工环保验收等为抓手,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大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和“三同时”验收噪声部分的核查抽查力度。9.紧抓产品质量监管。对照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调整完善《陕西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强化对生产、销售有噪声限值国标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更新抽查实施细则,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督促相关单位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对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时发出的噪声进行检测;加强对汽车及摩托车噪声污染的认证监管,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将相关标准纳入强制性认证。10.鼓励推广先进技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低噪声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大降噪先进技术、设备推广和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力度。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领域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推动相关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四、推进分类施策深化工业噪声污染防治(五)严格工业噪声管理11.落实工业噪声过程控制。噪声排放工业企业切实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开展工业噪声达标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工业企业噪声超标排放行为,加强厂区内固定设备、运输工具、货物装卸和试车线等声源噪声管理,避免突发噪声扰民。12.树立行业噪声污染治理示范典型。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治理技术,打造行业噪声污染治理示范点。国有企业、行业绩效引领性企业切实发挥引领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创建一批行业噪声治理典型示范企业。13.强化工业园区噪声管控。鼓励工业园区进行噪声污染分区管控,优化设备布局和物流运输路线,采用低噪声设备和运输工具。推动有高噪声设备的工业企业项目和噪声重点排污企业进入工业或产业园区,严控向乡村居住区域转移。(六)实施重点企业噪声监管14.推进工业噪声实施排污许可管理。依据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依法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排污登记工作,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噪声排放管理要求;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依证排污,按照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开。15.强化噪声重点排污单位管理。推进各市(区)编制本行政区域噪声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按要求发布与更新;噪声重点排污单位应依法开展噪声自动监测,并及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五、聚焦管理重点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七)细化施工管控措施16.推广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依据国家最新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和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目录,限制或禁用易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设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逐步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17.落实噪声管控主体责任。按照国家最新发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噪声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将噪声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施工单位编制并落实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采用有效隔声降噪设备、设施或施工工艺,明确施工设备使用、施工时段安排、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安装等内容,确保排放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同时对施工期限、施工内容、投诉渠道等信息进行公告,接受公众监督。18.强化施工工地噪声管理。鼓励开展噪声污染控制工地分类分级管理,探索通过评优评先、增加投标加分等机制,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企业信息依法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鼓励开展重点噪声控制工地封闭式施工示范建设。(八)强化建筑施工重点环节管控19.加严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要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施工场地应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加强进出场地运输车辆管理。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与监督管理部门联网。20.加强夜间施工噪声管控。严格夜间施工噪声管控,完善夜间施工证明申报、审核、时限及施工管理要求,并依法进行公示公告。鼓励各市探索实施重点项目昼间通行保障措施,减少夜间施工扰民。开展夜间施工噪声专项执法整治,建立施工噪声投诉、违法处罚情况日常考核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实施信用扣分。六、强化标本兼治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九)加强公路、城市道路噪声污染防治21.严格机动车鸣笛监管。公安交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划定禁止机动车行驶和使用喇叭等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设置相关标志、标线,向社会公告。鼓励在禁鸣路段设置机动车违法鸣笛自动记录的声呐系统,抓拍机动车鸣笛行为。在人员居住密集的城区以及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对噪声有明确要求的单位周边,开展禁止鸣笛专项整治行动,禁止机动车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速等方式造成的噪声污染。22.系统治理城市道路及其他交通噪声。加强公路和城市道路路面、桥梁的维护保养,鼓励采用低噪声路面材料及技术、改进或取消不必要的减速带、提升路面平整度等措施,降低车辆通行产生的噪声。按照权属关系强化公路和城市道路声屏障等既有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保障其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加强有关市(区)船舶行驶噪声监管,推动船舶应用清洁能源,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十)推动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23.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城市轨道交通从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运行维护全过程噪声与振动管理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车辆的维护保养,按照规定进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确保减少振动、降低噪声设施正常运行。对穿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采取加装声屏障等措施,并制定减振降噪治理方案推进实施。24.细化铁路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明确铁路监督管理机构噪声污染防治责任部门,细化铁路噪声污染治理措施,与铁路运输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加强列车鸣笛噪声污染监管,推动铁路运输企业开展“限鸣示警系统”安装改造等工作,铁路运输企业会同地方有关部门推动铁路列车鸣笛噪声污染综合整治,推动市区铁路道口平面改立交。加强铁路线路和铁路机车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减振降噪设施正常运行,按照规定开展噪声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铁路运输企业对穿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铁路开展定期检修,鼓励通过中心城区的铁路两侧设置封闭防护栅栏。(十一)深化民用机场周围噪声控制25.实施协调管控及政策引导。按照国家民航相关管理政策,推动建立民用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通用航空企业、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的省级协同管控机制。制定减缓机场周围民用航空器噪声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综合治理体系。26.开展民用航空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研究。按照国家民航相关管理政策,推动对民用航空器噪声产生机理、民用运输机场噪声影响、航空器功率—噪声—距离关系等研究,推进民用航空器噪声影响仿真预测系统自主研发。提升民用航空器噪声事件监测与溯源能力,到2025年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应基本具备民用航空器噪声事件实时监测能力,相关结果向民用航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十二)推动交通运输噪声调查及综合治理27.试点开展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状况调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理方案,及时修缮损坏和提升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防治设施,提升交通运输噪声综合治理能力。七、坚持多措并举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十三)强化营业场所噪声污染管控28.严格经营场所噪声管控。对使用可能产生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场所加强监管,通过采取优化布局、集中排放、使用减振降噪措施并加强维护保养等方式,防止、减轻噪声污染,确保噪声达标排放。文化娱乐、体育、餐饮等商业经营者应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其他噪声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对商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其他噪声,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加强垃圾中转站、变电站、汽车充电场站等城市公共设施运行过程噪声监管。29.推动文化场所宁静氛围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的选址和室内声环境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场所内因地制宜设置宁静管控区域,张贴保持安静的提示标识和管理规定。(十四)加强公共场所噪声监管30.细化公共场所管理要求。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但紧急情况以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加大对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开展娱乐、促销、广场舞、体育锻炼、网络直播等产生噪声污染活动的管理力度。公共场所管理者应明确区域、时段、音量等管控要求,鼓励建设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具备条件的可与当地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部门联网。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31.推进开展文明娱乐、旅游活动。推动地方和行业组织发布广场舞活动倡议或文明公约,严格落实《陕西省全民健身条例》相关条款,加强广大广场舞爱好者加强自律管理,自觉遵守《噪声法》有关规定,避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将噪声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旅游宣传内容,在节假日前开展宣传提示。推动旅游景区在讲解服务中减少扩音设备的使用,倡导导游向游客宣讲公共场所宁静素养。(十五)完善社区邻里噪声管控32.推动公开新建居民住房噪声相关情况。按照国家要求实施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规范化,增加住房可能受到室内外噪声影响情况、采取或者拟采取防治的措施以及住房共用设施设备位置和建筑隔声情况等内容。推动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在销售场所公示住房可能受到的噪声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33.细化居民住宅区噪声管理要求。新建居民住宅区安装的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已建成使用的居民住宅区相关共用设施设备应由专业运营单位负责维护管理。34.加强室内噪声管理。室内装修活动应采取有效措施并符合作业时间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应告知装修人和装修人委托的装饰装修企业相关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并做好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家庭场所进行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时,应当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影响。饲养宠物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35.推动宁静小区建设。按照国家指导文件,鼓励各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号召居民住宅区自发组织宁静小区建设,提高居民满意度,并向社会推广。鼓励宁静小区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36.深入实施社区自我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指导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业主等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培训,将《噪声法》纳入社区工作者培训内容,增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宣传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调解处理噪声纠纷的能力。八、完善法规标准建设强化科技教育支撑(十六)健全法规与标准规范37.推动完善相关法规规章。涉及治安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民用机场管理、娱乐场所管理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修订,应与《噪声法》有效衔接。梳理噪声污染防治现状,精准识别问题,按照立法工作程序,适时启动噪声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鼓励设区的市开展相关工作。38.完善噪声与振动地方标准。根据国家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标准、规范修订进程,结合我省实际,适时开展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工业噪声污染等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制定。(十七)加大科技教育支持39.加强人才培养。认真落实中小学课程中噪声污染防治相关内容,培养青少年减少噪声良好习惯。支持相关高校开设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相关课程。大力培养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领域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40.加强科研及成果转化。开展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和监测、噪声与人体健康风险基准及评估技术等研究,依托秦创原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成果转化,推动建立噪声污染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引导环保企业进入噪声污染治理领域。九、提升监测能力建设严格监督执法(十八)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41.优化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站点。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加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管理,细化全省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布设、调整和备案程序,明确站点建设技术要求,优化站点布设方案。根据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和人口密度增设、调整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对数量不满足要求的城市增设站点,对不符合要求、不具备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条件的站点予以调整;优先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设置监测站点,各市(区)编制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清单,统一纳入国家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管理。西安市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评估、调整;其他市(区)于2023年10月底前完成相应工作。42.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按照统一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开展各市(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运维工作,推进噪声自动监测站点标准化建设。2023年底前,西安市完成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并与省级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联网;2024年底前,其他市(区)完成相应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城市开展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2025年1月1日起,各市(区)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统一采用自动监测数据评价。43.开展噪声监测量值溯源。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加强与噪声监测相关计量基标准建设,督导各主管部门做好噪声监测类仪器的检定校准工作,有效支撑声环境质量评价和噪声污染治理。(十九)加大专项执法监管力度44.加强噪声污染防治领域执法。将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执法活动纳入执法检查计划,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监管手段和机制,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有关执法部门之间,以及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衔接联动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45.提升噪声污染基层执法能力。加强执法人员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培训,为有关执法队伍配备便携式噪声监测设备,推动执法过程中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使用。可根据工作需要,鼓励有资质、能力强、信用好的社会检测机构参与辅助性执法监测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建立声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提高噪声污染预警、执法能力。十、强化责任落实引导全民共治(二十)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责任46.
2023年8月12日
其他

政策图解丨陕西:入河排污口手续该如何办理?

两山排闼送青来——陕西省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在陕西安康召开◆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2023年8月7日
其他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禁止网络平台、商品交易市场、餐饮场所等交易、消费场所,以及运输、仓储、快递或者商品交易等经营者,为违法出售、购买、食用及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提供展示、交易、消费的条件、场所或者其他服务。第二十七条
2023年8月7日
其他

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在陕西安康召开

2023年8月4日至5日,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在陕西安康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会议精神,以“提升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水平,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畅叙矿山治理经验,共谋流域长久保护。会议邀请两院院士,来自国家相关部委、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14个省(区)生态环境部门、省内相关市、县、企业及媒体代表近300人参加会议。研讨会包括现场观摩、主会场和三个平行分会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姜艳萍代表指导单位向大会致辞。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孙丽,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雁林,安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王浩,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潘树仁,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黄建军,陕西地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荆平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晓军主持会议。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院士、西安科技大学王双明院士、中南大学柴立元院士分别从矿山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国家战略目标、矿山环境问题与绿色矿山建设、双碳目标与主体能源变化、金属矿山污染风险管控方向等方面作主旨报告,安康市副市长周康成就安康市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进展情况作特邀报告。平行分会场上,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安康市生态环境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陕西省中勘环境地质研究中心等承办单位,以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行业部门和企业代表,围绕“矿山环境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矿山污染防治监管与对策”等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先进理念、技术方法、风险管控和治理对策,分享研究成果,交流成功经验,进行了多维度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与会人员还前往白河县卡子镇和尚庙、布袋沟、道班上以及铁炉沟等治理试点和废石贮存场、矿山生态修复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观摩,实地了解白河硫铁矿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工程措施,现场观摩了白河硫铁矿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成效。硫铁矿污染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本次研讨会搭建起学术交流平台,向全国介绍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成功经验,促进相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对提升涉金属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水平,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供稿: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环境科学研究院往期回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日报)◆环保科普丨夏季用空调
2023年8月7日
其他

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日报)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近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在许多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外国人士眼中,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扩大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2023年8月6日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培训会暨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

为全面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安排部署,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8月3日-4日,省生态环境厅在杨凌示范区举办全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培训会,并召开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陕西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培训会于8月3日举办。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立民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金东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省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市(区)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及水科科(处)长、重点流域涉及县(区)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其他县(区)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以视频连线形式参加会议。共计33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会邀请生态环境部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专家就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会后,参会人员赴杨凌示范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参观了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情况。张金东副厅长在开班讲话中强调,做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手段,是巩固提升“十四五”水环境质量的现实需要。他指出,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把做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作为落实“三个治污”工作方针的重要行动;要总结经验做法,明晰各方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加快开展排污口排查溯源,分批分类推进整治,倒逼岸上污染治理,年底前要确保完成全省重要河流排污口排查、80%溯源、30%整治任务,2024年底前力争完成全流域排污口排查并逐步推进整治,2025年底前完成重要河流排污口整治;要建立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与规范化管理,实现“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口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8月4日上午,召开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张金东副厅长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上半年全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各市(区)交流了工作进展、做法、问题和建议。张金东副厅长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个别断面所在河流环境问题,确保断面水质达标;要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快推动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组织风险隐患排查,实施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确保群众饮水安全;要会同住建部门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对已发现黑臭水体加快整治,对新发现黑臭水体纳入清单,制定整治方案,确保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各市(区)及部分县(区)生态环境局分管同志、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漆水河入渭断面为咸阳、杨凌示范区共考水质断面,宝鸡市小韦河为漆水河主要支流。会议期间,张金东副厅长对漆水河入渭断面水质不达标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场查看了漆水河及该断面汇水范围内的杨凌防洪渠水质状况。为厘清治污责任,召集咸阳市、宝鸡市、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召开专题会,通报有关情况,现场解决问题,压实各方责任,要求共同推进水质改善。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往期回顾◆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3年8月5日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新闻发布会8月4日11时,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高雪玲女士、省大气环境办公室副主任陈雷先生、水生态环境处二级主任科员高小淇女士、生态环境监测处一级主任科员陈琛女士,介绍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杨帆先生主持。杨
2023年8月4日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培训班

8月2日下午,省生态环境厅举办了陕西省2023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培训班,相关市生态环境局及纳入今年评估范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同志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生态处处长孟卫萍主持培训班并讲话,省环科院副院长宋东刚、省林业局保护处负责同志出席开班式。培训班邀请中国环科院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马冰然博士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及现场评估要点进行全面讲解,生态处对我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方案做了介绍;太白山、周至和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成效评估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指出,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要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生态环境部的安排部署,立足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完善机制、密切配合、夯实基础,扎实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是生态环境部第一次对我省自然保护区开展成效评估,是评估工作的基准年,各市生态环境部门及保护区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资料数据收集和自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全面客观开展评估。通过本次培训,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为高质量完成我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评估和现场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供稿:生态处往期回顾◆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全面打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交叉检查西北第一战◆夏日炎炎练精兵
2023年8月3日
其他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全面打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交叉检查西北第一战

按照2023年国家各区域质控工作方案的要求,西北质控中心于2023年7月25日派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技术人员配合华南区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西北区域内的站点进行交叉检查。交叉检查内容包括对西北区域内3%至5%的国控网城市空气自动站开展SO2、NOX、CO和O3、PM10和PM2.5运维规范性和数据准确度检查。数据是开展一切分析工作的基础,数据质量问题是核心,而站点是否正常运行掌握着分析工作准确性合理性的“命脉”,因此保证站点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数据质量就成了监测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的交叉检查正是对在监测站房仪器的一次全面“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是对全西北区站点运行情况的摸底排查,同时也是各个技术人员交流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取长补短的良好平台。检查人员到达站点后,认真查看站房环境、仪器状态,对站房环境保障情况、采样系统维护效果、仪器日常维护效果、质控控制效果、监测项目标识情况、通讯系统维护效果、运维人员情况、档案记录、运维工作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且详尽的检查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站点负责人员进行交流与反馈,后续也将持续跟进整改情况。为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评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检查人员需用携带的设备与站点设备进行数据比对工作。“头顶烈日,面朝仪器”——检查技术人员在经过严格选取的比对仪器的架设位置上,一丝不苟的调整仪器参数,每一个数字都严格按照比对要求精心设定,用自己的专业性、严谨性保证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比对结果可以客观合理地对站点仪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为此次交叉检查工作整体的结论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的比对数据。此次检查的开展打响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交叉检查“西北第一战”,标志着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交叉检查工作的全面开始。此次交叉不仅仅展示整体西北区域监测水平和监测工作成果,同时也是西北区域监测人员外查内省的良好时机。相信通过此次交叉检查,发扬优点查漏补缺,西北区域的监测质量会更上一层楼,更能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更好地支持生态环境数据分析工作,为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供稿:省监测站往期回顾◆省生态环境厅召开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荣誉公布!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上榜!◆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会议在西安召开
2023年8月2日
其他

荣誉公布!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上榜!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单位和部门联合公布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作为全省唯一环保社会组织
2023年8月1日
其他

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会议在西安召开

赵一德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2023年8月1日
其他

守护中华祖脉 守望绿水青山——陕西秦岭保护成效持续提升

优雅的朱鹮引颈展翅,可爱的大熊猫享用翠竹,顽皮的金丝猴在林间追逐嬉闹,高大健壮的羚牛在山间游逛……时值盛夏,巍巍秦岭,山静林幽,一条条绿色沟谷串起多彩的生态空间。近年来,陕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秦岭沿山地区持续探索管山、护山、用山新模式,基本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秦岭保护工作格局,陕西秦岭保护成效持续提升。秦岭生态环境状况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显示,秦岭陕西段拥有生态空间面积超89%,森林覆盖面积达82%,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区域面积更是占到了99%。天蓝、山青、水净、景美,生命的律动在秦岭山间奔涌,和谐生态画卷在三秦大地徐徐铺陈。7月21日,雨后的秦岭南五台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陕西日报记者
2023年7月3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陕南硫铁矿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山清水秀、绿荫蔽城,城在绿中、人在景中……清澈的河水引来水鸟翩跹,随水势蜿蜒,勾勒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白河县曾经的废弃矿山“重焕生机”,再现绿水青山。贮存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始终按照科学精准系统彻底的治理思路,扎实推进以白河县硫铁矿区为重点的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水质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坚定不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新水平。据监测显示,汉江丹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稳定达标,2023年1—6月,白河县5个预警监测断面总体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出省断面水质为Ⅱ类,水质整体为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高位推动
2023年7月30日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7月27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成果研讨,进行领题调研成果交流,剖析问题根源,完善工作思路,细化对策措施,促进调研成果更好转化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厅党组书记、厅长孙丽主持会议。省委第六巡回指导组到会指导。厅领导,厅级干部,驻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和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调研工作开展情况。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厅党组班子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着眼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实际,确定正反两个典型案例开展解剖式调研,班子成员每人领衔一个课题调研,采取书面问卷、现场查看、座谈走访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调研促深学,以调研促担当,以调研促实干,围绕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关中大气治理、生态文明创建、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批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取得阶段性调研成果。会上,大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助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两个典型案例,解剖麻雀、举一反三,集中研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之策,提出了一些有长远性、机制性的思路和举措。厅党组成员交流了领题调研成果,深入研究对策措施,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见效。大家一致表示,通过调查研究和案例剖析、成果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领悟,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有了更加深入思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切实运用好调研成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增强三秦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孙丽指出,要充分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党的传家宝,坚持问题导向,继续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途径,作为奋力谱写陕西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的重要方法,作为锤炼过硬作风、练就过硬本领的重要举措,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打好关中大气治理攻坚战,以生态环保工作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孙丽要求,要加快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从体制机制上深入研究,从把握规律上系统思考,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在成果转化上见成效,真正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要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扎实开展好专项整治,抓好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厅党组要带头修订议事规则、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带头加强自身建设。要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盯关键环节,聚焦重点要点,做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筹备工作,统筹推进关中大气治理、硫铁矿山专项整治、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等工作,以此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省委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要求,一要在抓实落地上持续用力,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推动调研成果政策化、措施化、制度化、方案化、行动化。二要在统筹跟进上持续用力,一盯到底推动具体措施见行见效,确保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成效。三要在可感可获上持续用力,从严从实做好整改验收销号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统筹抓好整改落实。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往期回顾◆陕西省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及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能力建设培训班在西安举办◆聚焦地市丨咸阳:随手拍小程序成为群众环境监督利器
2023年7月29日
其他

聚焦地市丨咸阳:随手拍小程序成为群众环境监督利器

6月29日,家住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的市民王先生附近工地夜间施工,让人难以休息。他打开随手拍小程序用手机拍下10秒的视频并附上描述:夜间动工,机械声音嘈杂,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因为平时工作也忙,拍之后我就把这事情给忘了,没往心里去。没想到第二天下午,环境执法人员就到达现场,当天晚上立刻就不吵了。7月20日,微信上还收到了来自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的100元转账奖励。”王先生说,他平时就有随手举报身边不文明行为和破坏环境现象的习惯。“但以前都是打12369或者12345,没有这么方便,也没有这么快。这鼓励我今后继续参与到环境监督之中,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王先生使用的随手拍,是2021年8月上线的咸阳市环境问题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操作简单,只需要打开页面,拍摄现场,填写所在地址,就可以直接提交。经过多次优化升级后,功能逐步完善,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在传统的电话投诉中,市民拨打12369举报环境问题,我们需要手动转到其他分局或部门。一些不属于环境部门职责的问题,还要转到其他热线来解决。小程序上线后,生态环境相关的所有问题我们全盘接受,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咸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张斌告诉记者,“由于小程序实现了系统自动交办,省去了繁琐的人工和纸面流程,因此,对于群众举报的一般性问题,处理速度大大提升,五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结。从问题举报到解决问题、兑付奖励,全程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在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公众号的信息公开中,记者看到,第三批随手拍投诉举报微信红包奖励已经兑付。其中,第一批5月5日至25日,共兑付7个环境问题奖励;第二批5月26日至6月16日,兑付26个;第三批6月17日至7月9日,兑付69个。“这说明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强。一开始上线时,每个月只有几十、几百的访问量。后面访问量越来越大,市民参与越来越主动。截至7月20日,我们已兑付累计奖励资金2.08万元。”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李主任说。记者从后台看到,截至7月20日,环境问题随手拍访问总量达2.23万人次,受理群众举报问题1723件,办结1329件,剩余394件正在按时序推进。“资金奖励只是提高市民参与积极性的手段。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降低他们的参与成本,提高反馈速度。在一次又一次的正反馈下,群众参与环境问题热情才会不断增强。”张斌说。为了提高这种正反馈,他们做出了许多努力。传统的电话举报里,经常遇到描述不清楚情况和事发地点的问题。“有的路段和区域有不同的叫法,我们经常出现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赶往现场却找不到、查不清问题的情况,既打击市民积极性,又浪费环境执法力量。”张斌告诉记者,随手拍小程序上线后,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拍摄照片或视频,上传发现的环境问题,系统自动识别拍摄时间、地点、问题情况,第一时间受理,有效解决了来信来访时效性差、电话投诉等待时间长、网站投诉不会操作、上传证据困难等群众投诉难点痛点。通过群众积极参与,咸阳市有效解决了一批环境问题,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群众新闻往期回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共追责问责9699人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下来,共移交责任追究问题667个,被督察对象共追责问责9699人,其中厅级干部1335人,处级干部4195人,切实发挥了督察的警示作用。据介绍,2015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河北开始试点,到去年6月份,完成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轮督察全覆盖,对20个省(区)开展了督察“回头看”,对两个国务院部门、6家央企开展了督察。“截至2023年6月,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超过97%;第二轮督察明确的2164项整改任务已经完成超过64%。两轮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的信访举报28.7万件,到目前为止,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8.6万件。”黄润秋说,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比如,甘肃祁连山从曾经的乱采乱挖、乱占乱建逐步恢复到林草繁茂、河清水畅,从大乱到大治;宁夏贺兰山无序野蛮开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历史“疮疤”逐渐愈合;昆明长腰山,滇池一、二级保护区内违规建筑已全面拆除,大地重披绿装。“这些年,我们重点关注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十年禁渔’、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关注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和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关注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这样一些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为被督察对象精准画像、把准脉。”黄润秋表示,今年是第三轮督察开局之年,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任务,谋划开展好新一轮督察。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往期回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及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能力建设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7月27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在西安举办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及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能力建设培训班。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并就我省下一阶段履约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肖鹏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肖鹏指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也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对于我省如何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工作,他强调,一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理解和认识碳市场履约工作的重要意义。要牢牢把做好履约工作作为碳市场管理工作的主线,把确保“百分百”履约率作为碳市场长远发展的底线,把未按时足额履约锻造成企业不敢逾越的高压线。二是要严控数据质量,不断提升和规范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国家碳排放权政策公信力、碳市场信用信心的生命线和保障线,是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和完成配额清缴履约的重要依据,如果碳排放基础数据出现失真,势必严重影响碳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凝聚工作合力,高质量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工作。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控数据质量、凝聚工作合力、扎实提高履约工作效能,牢牢把做好履约工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碳市场管理工作的主线,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建设,确保全省第二个履约周期各项履约工作圆满完成。在培训环节,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国家气候战略研究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武汉碳排放交易所专家分别围绕碳市场政策、配额核定发放、配额清缴履约等问题进行讲解并与大家进行现场交流。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韩城市生态环境局、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分管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局长、业务处(科)室长及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主要负责人约160人参加了会议。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往期回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陕西省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1月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陕西省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2年3月21日反馈了督察报告。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逐条逐项剖析,深查问题根源,全力推进整改,截至2023年5月底,《陕西省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中的问题完成整改8个,其余问题整改均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2163件群众信访件已基本办结。一、深化思想认识,督察整改政治责任全面夯实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压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举措,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落地。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安排部署会、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等,认真学习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研究整改措施,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反馈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实地调研,一线督导推进重点工作;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定期研判调度。各地各部门紧盯反馈问题,主动认领任务,实施有力举措,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建实工作机制。着眼整改工作全流程严管、无死角推进,建立实施党政领导负责、省级部门督导、重点盯办督办、现场验收核查、定期预警通报、拉条挂账销号、对外公示公开等督察整改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坚持开门整改,在“一台一报一网”开设“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进行时”专栏,及时公开整改结果,推动督察整改全过程监督监管。三是严肃追责问责。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的问题梳理移交28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对符合条件的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认真核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的5个责任追究问题,依法依规对16个责任单位、101名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二、严格对标对表,环境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整改要求,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一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以关中地区为重点,聚焦西安、咸阳、渭南三市,开展全省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印发实施《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推动四大结构调整、实施五大治理工程、开展四大专项行动、健全五项治理机制,下硬茬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对西安市、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渭南市(含韩城市)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公开通报典型案例。2023年1—5月,全省国考10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9.8%,PM2.5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平均为6.6%。二是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2大流域—3个版块—25个重点河流控制单元—111个国控断面”水环境综合管控体系不断健全。实施石川河、清涧河、无定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深化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33个国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3年1—5月,全省111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93.7%,超过国家考核目标2.7个百分点。三是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出台《陕西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抓好源头防控、风险管控、修复治理、试点示范,全省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麟游县等6个县纳入第一批试点范围。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积极推动西安、咸阳和神木市“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西安、榆林、汉中市大宗固废基地和渭南、韩城市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推动绿色发展,美丽陕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牢记秦岭违建事件教训,坚持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管山、智慧控山,真正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加强智慧监管,“空天地网”一体、网格化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秦岭综合监管体系初步建成。加强问题整改,秦岭核心和重点保护区内169个退出矿业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加强督查检查,出台《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对涉秦岭39个县(市、区)开展全覆盖、常态化明察暗访。2022年,全省4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二是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推进问题整治、节水控水、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加强水土保持,新建淤地坝70座,完成营造林613.0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65.9万亩。黄河流域113座污水处理厂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49个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快建设重大调蓄防洪工程,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三是持续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落实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联席会议机制,加密加强汉丹江流域水质监测,盯紧尾矿库、危化品运输、水土流失等方面,全面检视和排查水质风险隐患。印发《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21—2030年)》,推进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非法采砂整治,坚决有力、坚定不移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取得明显成果。完善政策体系,以1个实施意见、1个实施方案、7个专项方案和14个保障方案为主要内容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推动节能降碳,对“两高”项目开展能效评价。加强创新实践,大力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示范项目建设,西咸新区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下一步,陕西省委、省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持续用力抓实抓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工作,加快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巩固拓展整改成果,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陕西力量。来源:陕西日报往期回顾◆提升党建质量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绿色发展示范案例丨商洛“三个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绿色发展示范案例2022年以来,商洛市坚持高规格安排部署、严要求统筹推动、重特色打造亮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秦岭最美是商洛”生态名片愈擦愈亮,“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品牌不断唱响。一江清水供京津“三高”强基固本。高质量规划引领,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和规划编制指南,结合商洛实际,编制并印发实施了《商洛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30年)》,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科学谋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推动创建。高频率调度推进,建立并坚持月调度机制,对创建重点任务每月调度通报,及时掌握各县区和创建专班成员单位工作进展。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议,晒成绩,比成效,查短板,补弱项,确保各项工作稳扎稳打,有序推进。高标准治污减排,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商洛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天,创历史新高,居全省第一,连续6年入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提升党建质量 走好第一方阵——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主题教育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综述

“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走在前、作表率,这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四年前,2019年7月,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由党中央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中央和国家机关紧紧围绕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机关党建发生可喜变化、取得显著成效。在今年4月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对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具有风向标作用。在此次主题教育中,中央和国家机关一体推进主题教育重点措施,带好头、作表率,持续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机关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建质量,示范带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做到“两个维护”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开展监测帮扶检查 助力监测能力提升——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

连日来,全省企业自行监测帮扶检查暨2023年监测大比武实战比武持续火热进行中,12个市(区)的75名监测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监测队员(参赛选手),他们不惧酷暑、不畏风雨、不怕山高路远,足迹踏遍我省60余个县(区)帮扶抽查企业近70家,现场帮扶企业整改提高问题210余个、移交属地调查处理100多个。帮扶检查过程中,他们边工作边总结,认真记录和感悟参与帮扶检查实战比武的心得体会,文字虽然不够优美,但情感足够质朴;体会虽然不够系统,但感悟足够真切。他们用平凡的坚持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全省生态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浐灞新姿。何兴忠摄安康汉江之畔。张炳实摄晨曦中的小站。尚将军摄01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2018年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出台《中共陕西省委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主题教育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赴毛家河村开展乡村产业振兴调研

为认真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党委书记、站长杨震一行前往子长市涧峪岔镇毛家河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实地查看了乡村道路建设,现场了解蚕桑产业发展状况,并慰问驻村工作队员。调研组深入到乡村道路一线调研,就地办公、反复踏勘、多方求证,助力毛家河村坝下生产道路顺利修建。随后,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省站援助建设的标准化蚕室养殖情况,深入脱贫户家中详细了解蚕桑养殖计划、销售渠道与预期收益。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畅谈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今年在解决面临困难和解决具体措施等方面征求了毛家河村及县、乡领导意见,对驻村工作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为毛家河村发展高附加值蚕丝制品及建立生产销售渠道理思路、出主意、想办法,鼓励通过互联网视频宣传,助力打造产业振兴特色品牌。为做好下一步驻村帮扶工作,调研组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落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要举措。驻村工作队要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二要积极主动作为,落实帮扶职责。工作队要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与村“两委”共同做好工作,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要多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积极谋划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帮助,进一步优化产业项目,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富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供稿:省监测站往期回顾◆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3年7月24日
其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7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阔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为当代计,也是为万世谋。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层叠叠的红树林,宛如一条绿色丝带。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红树林保护,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党的十八大后,我有过几次指示。这是国宝啊,一定要保护好。”远眺水天一色,总书记叮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生产最密集、人口最密集,同时对自然生态影响也比较大,一定要真正重视起来,采取真正有效的举措加强保护。这是国家战略,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我们中国人的贡献。”游客乘船徜徉白洋淀。雄安会展中心的大屏幕上,波光粼粼,百鸟翔集,铺展开一幅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的优美画卷。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时,专门观看了关于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视频汇报和实时监控画面。“不能因为建雄安新区,使白洋淀万劫不复,二者要相得益彰,而不是相冲相克。”习近平总书记说道,“现在白洋淀生态已经逐步修复了,要格外呵护、格外珍惜,让白洋淀长久造福新区人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我们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等,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与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多;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内蒙古巴彦淖尔位于“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巴彦淖尔考察调研。第一站,总书记来到乌梁素海,了解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展板前,当地负责同志向总书记报告了治理思路之变: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遵循总书记的系统治理观念,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放在一起统筹考虑,格局和效果明显改观。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一字之添,是对系统观念的深刻诠释。“这件事不能歇脚,不能松懈。”总书记将防沙治沙比喻成“滚石上山”,“稍不留意大石头就滚了下来”。站在高处远眺,国营新华林场满眼苍翠。在巴彦淖尔国营新华林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正在治理的沙地,久久端详着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栽种的树。总书记叮嘱:“荒漠生态系统天生脆弱,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在不适宜的地方改造沙漠,也不能观望、畏手畏脚。有些沙漠改不好、改不了,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在巴彦淖尔实地调研后,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了“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山水林田湖草沙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统筹一体化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之义。总书记的调研足迹,贯穿着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明主题,也蕴藏着生态治理的系统观念。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新征程上,如何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5个重大关系。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内蒙古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之称,17种矿产资源查明储量全国第一。未来发展是继续靠山吃山,还是另谋出路?这成为了一道必答题。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中环产业园。屏幕上,红线、蓝线交织错落,勾勒出新能源发展的勃勃生机。“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总书记问。“预计到2025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比2022年翻一番以上,外送电量翻两番以上。”当地负责能源产业发展的同志答道。总书记叮嘱:“内蒙古能源产业长期以来以煤为主、因煤而生。但是产业太单一不行,多元化发展是方向。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近年来,河北沧州黄骅港破解“一煤独大”格局,努力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河北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穹顶处,是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现在港务系统建得越来越好了,码头干净、整洁、现代化。不像以前的煤码头,到处都是煤灰,连树都是黑的。”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时强调,中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也是我国当前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并非不要煤炭,而是要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一地一域的发展,是全局全域的缩影。对于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中国来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正当时且必要。浙江杭州下姜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更是一份写在人民心里的答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来源:央视新闻往期回顾◆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3年7月23日
其他

6个数字看懂习近平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最新阐述

来源:人民日报往期回顾◆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3年7月22日
其他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新闻发布会7月21日10时,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陈峥先生、一级主任科员定斌先生,介绍全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杨帆先生主持。杨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7月19日下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3年第5次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学习会由厅党组书记、厅长孙丽主持,厅级干部,总工程师、核安全总工程师,驻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厅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50人参加了学习。孙丽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原文,带头从更加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关怀厚爱、更加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陕西篇章”的真理力量、更加感受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重要指示精神的责任使命三个方面带头作了交流发言,4名厅党组成员依次开展了交流研讨,其他厅领导提交了书面发言材料。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政策图解丨陕西:入河排污口手续该如何办理?

两山排闼送青来——陕西省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从黄沙围城到“森林城市”——看塞上榆林的绿色之变

7月20日,雨后的神木市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郁郁葱葱,一派生机。记者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碧水蓝天共一色 两山排闼送青来——陕西省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盛夏时节,渭河两岸绿意盎然,花香四溢。不远处的巍巍秦岭草木葳蕤,松翠泉香,动物邻居、植物朋友在此茁壮成长、自由生活。山脚下的城市蓝天白云、碧水环绕,置身其中宛如诗画之境。而十年前,这一切都还是另一番景象。家住渭河边的王女士见证了十年间渭河从黑臭不堪的关中下水道变身为水清岸清的“最美家乡河”,见证了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秦岭重现生机、生态恢复,也见证了曾经一到冬天就屡受雾霾侵扰到的关中平原到如今常常被大家打卡拍下治愈系美图刷爆朋友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数据也为人们的直观感受作了最好的注解。秦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为“优”,渭河成为造福三秦儿女的“幸福河”,黄土高原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2022年,全省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79.7天,重污染天数平均5.2天。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111个国控断面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占96.4%,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长江流域首次全部达到Ⅱ类水质以上。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2.7个百分点。国家考核的3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省环境应急事件数量实现“九连降”,全省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可以说,这十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对生态保护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十年,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障之强前所未有;这十年,美丽陕西建设的成效之好前所未有。《雾锁佛殿堂森林公园》马军摄01抓生态环保成为党政领导工作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省委书记、省长为主任的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不断加强顶层设计。2018年,陕西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出台《中共陕西省委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努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我将带领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全体人员,用情工作、用心统筹,聚焦秦岭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大气污染治理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等重点工作,强化科研攻关,加强横向集智,不断探索从传统污染防治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新路径,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生态环境科技力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金文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为陕西生态环保铁军中从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一名青年干部,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力量。”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应对气候变化处)四级调研员孙磊说,“我们将在工作实践中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与主题教育深入结合,完整准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积极配合做好全省‘1+N’政策体系建设,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推动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顺利实施。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排污权交易,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信发集团神木神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表示:“我们将按照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要求,依托榆林丰富的资源,结合自身循环产业发展优势,把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进行耦合发展,建设神木神信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这个项目可生产颗粒硅、高性能树脂、纺织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十多种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能实现产业上下游优势互补、多业态协同发展,大幅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助力陕西能源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韩城市芝川镇城南村党支部书记徐东发说,“城南村东临黄河。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做好巡河护河,坚决守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以高度的敬畏之心守护黄河安澜。我们将以全市‘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引领,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着力抓好生态保护,做到既保障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发展,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成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具体实践。”柞水牛背梁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宣传营销科科长程晓岚说,牛背梁管委会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把绿色生态作为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秉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政治自觉,注重保护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秦岭保护工作之中。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惊扰羚牛繁衍生息,度假区在组织建设各项目过程中没有使用重型机械设施,并严格按照《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规定及生态保护工作要求,狠抓宣传引导、网格监管、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如今牛背梁游人如织,当地群众也办起了农家乐、民宿,真正吃上了“生态饭”,做到“人与青山两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这为我们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明了方向。”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西安市绿色氢能制储用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玉琪说,“氢能作为国际上广泛接受的一种清洁、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将在未来碳中和领域和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我们将认真做好绿色制氢、高效储氢和多样用氢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培育绿色氢能制储用一体化技术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来源:群众新闻往期回顾◆书写绿色答卷!一组数据亮出我国生态保护硬核成绩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习近平心中的大美中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习近平总书记都牵挂在心。18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如今这一理念沁入民心,深入百姓生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并随着不断变革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华夏大地勾勒出美丽中国、幸福家园的模样。来源:央广网往期回顾◆秦岭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书写绿色答卷!一组数据亮出我国生态保护硬核成绩单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李强主持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地球绿化,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功不可没。”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秦岭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

目前,秦岭陕西段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区域占比为99.3%,5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秦岭区域内的11个县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秦岭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7月12日,无人机在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秦岭山脉壮丽景象。陕西日报记者
2023年7月15日
其他

2023全国低碳日丨今天你“低碳”了吗?

7月12日是2023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我们一起关注气候变化影响采取积极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低碳、环保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响应绿色降碳号召从身边小事做起01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西安举办

今年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陕西西安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钟洪江出席活动并致辞。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2023全国低碳日丨低碳环保 你能做的有很多~

全国低碳日即将到来那什么是低碳生活?在生活中,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可以从生活细节做起。1空调调高一度夏天空调温度过低,不但浪费能源,还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只要把空调调高一摄氏度,全国每年节电33亿度。另外,降低室内外温差,也减少了患感冒的几率。2选用节能空调省电并能做到同样的制冷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况且人多力量大,全国的家庭都用它,每年可以节约用电33亿度,相当于少建一个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还能减排温室气体330万吨。3用节能灯省电看得还清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4电视屏幕再暗一点电视屏幕太亮,不但缩短电视机的寿命,而且费电。调成中等亮度,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尤其是对眼睛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中国目前有3亿台电视,仅调暗亮度这一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5用完电器拔插头(或开关)看完了电视,摁下遥控器并不是彻底关机,其实它还在耗电。只有将电源拔下,它才彻底不耗电(或开关)。别小看这个小动作,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6科学用电脑暂时不用电脑时,可以设置进入睡眠模式;当彻底不用电脑时,记得拔掉插头(或开关)。坚持这样做,每天至少可以节约1度电,还能适当延长电脑和显示器的寿命。7节能型冰箱保温性能更强,所以消耗的电更少,一台268L的节能型冰箱,在寿命期内可节省电费2000元左右。8巧用电冰箱即使还在用普通冰箱,只要坚持做到,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关掉冰箱里的灯。每台冰箱每年也能省20多度电呢。9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效果更佳,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10日常省水有妙招洗脸之后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洗菜的生活废水,可以冲厕所。平日里养成节水习惯,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能节水1吨以上。11无纸办公效果好节能环保双丰收,多用电子邮件,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如果全国的机关、学校、企业都采用电子办公,每年减少的纸张消耗在100万吨以上,节省造纸所消耗的能源达100多万吨标准煤。另外打印机散发出来的味道,也真心是不好闻啊。12小排量汽车就不错没有跑车的华而不实,没有SUV永远填不饱的油箱,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才是新的时尚。还有不能不提的一点是,在停车位紧张的大都市,小巧灵活的小型车更是占尽优势。13多乘公车出行车越多,路越堵。多乘坐公交车、地铁出行,不但能避开拥堵,而且节能效果相当明显。按照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轿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仅为后者的1/10,油耗约为后者的1/6,排放的有害气体更可低至后者的1/16。14出门骑自行车有自行车代步,油价再高也不怕。不仅免受堵车之苦,还能锻炼身体,并且绝无尾气污染。如果有1/3的人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出行,那么每年将节省汽油消耗约1700万吨,相当于一家超大型石化公司全年的汽油产量。15没事少开车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1万辆私人轿车车主能做到,每年就可节油50多亿升,减少二氧化碳1000多万吨。16少量的衣服用手洗洗衣机确实解放了双手,但只有两三件衣物就用机洗,会造成水和电的浪费。如果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每台洗衣机每年可节能约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17减少粮食浪费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18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19饮水机不用时断电据统计,饮水机每天真正使用的时间约9个小时,其他时间基本闲置,近三分之二的用电量因此被白白浪费掉。在饮水机闲置时关掉电源,每台每年节电约366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1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4000万台饮水机,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约14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405万吨。20纸张双面打印,复印既可以减少费用,又可以节能减排。如果全国10%的打印,复印做到这一点,那么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节能6.4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环保科普365往期回顾◆科普视频丨看见地下水◆环保科普丨夏日垃圾分类指南已送达◆科普动漫丨新污染物的前世今生!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数据动图丨万物共生 看中国生态答卷

更快!更多!更少!更“新”!更好!来源:新华社往期回顾◆动漫视频丨《环境保护法》:环境污染“零容忍”◆环保科普丨地下水也有不同颜色,你知道吗?◆2023全国低碳日丨“节”尽所“能”!低碳科普答题互动等你来挑战~
2023年7月10日
其他

环保科普丨地下水也有不同颜色,你知道吗?

来源:环保科普365往期回顾◆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主题教育丨宣教处、宣教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庆“
2023年7月9日
其他

2023全国低碳日丨“节”尽所“能”!低碳科普答题互动等你来挑战~

全国低碳日答题互动7月12日是2023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进一步普及低碳节能知识增强全民节能意识鹮鹮特意为“鹮宝”们准备了10道低碳科普知识问答题点击推文下方的“留言”将问题的正确选项以留言的方式发送给鹮鹮哦~
2023年7月8日
其他

环保科普丨面源污染知多少?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往期回顾◆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主题教育丨宣教处、宣教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庆“
2023年7月7日
其他

原创生态文学作品展播⑤丨《海之启蒙》

编者按: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充分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反映新时期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大学生创作热情,带动在校大学生关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生态环境意识,省生态环境厅、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和团省委于2022年10月联合举办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并于2023年5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作品。陕西生态环境新媒体平台将陆续刊载征文优秀作品,以飨读者。作品赏析二等奖作品《海之启蒙》(散文)作者:赵旭阳惊蛰的那天夜里,我恍惚从梦里醒來。一个关于海的梦——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却在刹那间狂风骤雨一起袭来。海浪把我翻涌进海水里,苦涩的海水窜入我的嘴巴、鼻腔让我窒息。在被推到海面之上时,我贪婪地大口吮吸着空气,还没等到吸进肺里,海水却忽地变成了沙子将我掩埋。然后一双手拉住了我,我又站在了一片绿地上……我睁开眼,抬起手看时间——凌晨3点30分。我的床正好靠在窗边。我侧仰着头,把深蓝色的窗帘稍拉开一条缝。路灯早就熄灭了,月光倾泻下来,在地表和成了一团团模糊的白雾。我突然感到很闷,便披了件薄衫走到客厅,倒了杯水。在廊灯的照映下,我看着墙壁上挂着的两张照片,入了神。向上滑动阅读正文在来到榆林前,我一直待在一个叫莫尔道嘎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说,成吉思汗在这里出征过。他曾在某座山头上迎着朝阳,举起他的武器,大呼“莫尔道嘎!”也就是蒙古语“出征”的意思。从此,“莫尔道嘎”这个名字便流传了下来。我记得我在莫尔道嘎看见过海,那时我还很小,大人们笑我什么都不懂。我只知道,那是一种非常辽阔的东西,一望无际。某个冬日的清午,我看着白茫茫的雪原,所有的乔木藏在白色下面,我说“那是海”;头顶的苍穹没有一朵云彩,像是铺了一层浅蓝色的幕布,我又说“那也是海”。厚重的大衣把我裹得十分臃肿,大棉帽下面的脸颊被冻得通红,一双温暖大手把围脖往我的脸上拉扯了些,盖住了淌着鼻涕却被冻住的鼻子。“大手”是我的父亲,他和我说,等我再长大些,就带我回山东老家那边去看海。在莫尔道嘎的时候,他总能巧妙地用他的手做出各种稀奇玩意儿,所以我喜欢“大手”这个绰号。父亲一边说着话,嘴里一边冒着白气。趁着相机电量还没在极冷的天气里消耗完,有人按下了快门,把我和我的“两片海”定格在了相框中。这是其中墙上的一张照片,我始终保留着它。在搬了几次家之后,我把它挂在了走廊墙壁上。等我长大些,不仅没有去山东,反而来到了这个比莫尔道嘎离海更远的地方——榆林。这里不仅没有心心念念的海,也没有我喜欢的乔木,我很不情愿。父亲却和我说这里也有海,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可是时不时漫天浮着的黄色颗粒把那丝亮光给擦了去。我后来学到一个词——沙海。人们说,这片“沙海”的名字叫“毛乌素”。千年以前,这里也是一片绿色,和莫尔道嘎一样。父亲把我拉到了毛乌素的某座小沙丘上,我看着一望无际的黄沙,从形状上讲,这确实是我小时候认为的“海”。可现在我知道海是蓝色的,它并不是我现在要看的海。在视野的尽头,一道光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把世界分成了两部分,棕橙和淡蓝都纯净得毫无斑斓,像是被筛过一般。在历史的错位时空里,或许曾经有人也站在过我当时所在的沙丘的位置,他的脚下可能是草地,可能是灌木、乔木,也可能是一汪清泉。微风吹来时,他不用担心风里藏着的沙子会眯住眼睛,也不会在路上走着还要啐几口含沙的口水。我想,他是幸福的,他在千年之前邂逅过后人没有沐浴过的清风。此后,父亲常常戴月出披星归,身上的衬衫总是落满黄色的沙尘,每次走进家门之前还要用力抖掉它。在这里,我再也用不到厚重的大棉帽了,轻薄透气的面纱替代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双大手逐渐变得粗糙起来,再拉我的面巾时,我感到像是一张砂纸在我脸上划过。这里没有了莫尔道嘎的夏之葱郁和冬之严寒,只有晦朔和春秋变化里不变的沙地。原来,比寒冷和岁月更催人老的,是荒芜与孤寂。就在这里,那双大手不仅粗糙起来,脸上的颜色也慢慢变黑,延伸出几条皱纹。可是,越来越多的粗糙的“大手”出现这里。他们扛着铁锹和树苗,他们的脸庞既有中年的成熟,也有青春的活力,眼睛里闪着同样的光。在这些人骄傲的话语中,我听到他们要将这片沙海变成林海。可我的心里的海仍然是不变的蓝色。那时还小的我又怎会想到“大手”们所做的工程是如此的震撼且伟大呢。几千年前,人类破除蒙昧,开始在文明里探索,用自大傲慢的理性和理所应得的贪婪对自然进行残酷的掠夺。他们夺走了居住和生火所用的木头,占有了清澈甘甜的水源。然后被反噬,如今在血泪的教训下要重构千百年前的样貌,重建对自然的敬畏。这里的“大手们”放弃了东部富裕的无忧,以高尚的信仰在这里扎根。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扎下了自己的青春,更是扎下了自己的一辈子,像愚公一般,这一代消不了沙海,那就下一代接着干,总有看见林海的一代。再长大些,我听到了一个比“大手”更好听的名字——治沙人。每名治沙人的手都是巧妙且能干的,他们正用双手改变着毛乌素。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在这里立下誓言,他们在这里挖水渠、种树苗,每个治沙人都坚信——这里会改变!在这个曾经抬头是沙、低头也是沙的不毛之地中,种下的那些树苗并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代表了这里的人们甚至是全人类生存的依赖。在千百年后,人们终于明白,毛乌素里的绿,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存在,而是孜孜以求的和谐共生。可治沙总归是艰难的。在寸草不生的沙地里,小小的树苗成活并不容易,治沙人脸上总是喜悲交迭。好多次在刚刚种下一批植被后,便有一阵大风将它们连根拔起,甚至一冬天才挖好的水渠也只剩下一条壕印子。这里的风像个无情的怪物,把治沙人的付出翻个底朝天,将短暂的喜悦吹得无影无踪。治沙人们有过无奈,有过彷徨,可是都没有想过放弃。在暂时的失落之后,他们继续用大手挥舞着铁锹,继续挖水渠、种树苗……在这里生活的十多年里,我慢慢长大,如果还用小时候海的定义去讲这里,那么,这片叫毛乌素的沙海已经不再是初来时的海了。在大手的治沙中,越来越多的绿色出现。若是用颜色去形容我在榆林的生活,那一定是从黄色的覆盖到绿色的重生。在追求美好的今天,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然情缘,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是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是稻花香里、蛙声一片……倘若有一天,在这片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毛乌素”,那些细腻的情感又该寄予何处。于是,在成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同样扛起了铁锹,加入到了“大手”队伍里。从上世纪到如今的几十年里,一代一代的治沙人在这里和沙漠斗争,在人进沙退的较量里,治沙人们不断向毛乌素深处栽下植被。在一尺一寸的推进中,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约八成地方重新披上绿装。这是从第一代治沙人就存在的盼望——流动的干沙已不复存在,脚下的沙土踩起来很坚实。沙海变林海,不再是神话。关于回山东老家看海这件事,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毛乌素”的情怀渐入心中。一代代治沙人的前仆后继唤醒了一片死寂之地,长出希望。有人和我说,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大的,不是我们所曾拥有的机票车票或是船票,而是我们所经历的和正在做的。在为了生命的长久而与自然追求共存的过程里,谁能想象到治沙人在夜里踟蹰路上的孤寂呢?在芸芸众生的共情里面,这种孤寂是成长,是波澜壮阔的大海和璀璨光耀的星辰。四季轮回,流年漫漫,在大手们的埋头苦干里,新的“海”渐渐在毛乌素上诞生。在大家的奋斗中,一条“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消息传来,这是治沙人创造出来的奇迹。我走到了某座小丘之上,像当年初来站在沙丘上看毛乌素一样。而我再次看到的,不再是棕橙和蓝色的撞色拼接,终于是绿色的延伸。在这片“新海”之上,我和几位同龄的治沙人站在一起,再一次按下了快门被定格在了相框中。这便是墙上的另一张照片。我把这张照片和莫尔道嘎所拍照片放在一起。我心中暗想,毛乌素也可以像莫尔道嘎一样,当人们提起它时,不会再是“沙海”,而是“毛乌素林海”。我关了走廊的灯再次躺在床上。忽然,一声响雷在空中乍动,随后雨点不停地打在屋外的枝桠上。“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我对春雨的印象是极好的。它就像天然的调色剂,漂染一般把地面染成绿色,再点缀上各种各样的红色粉色黄色,五彩缤纷,春意盎然。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想象着在不久的将来,在某一场的春雨过后,毛乌素上木青水绿,我可以恣意地畅游在这片海里。但我仍然清楚,抵达这片海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会一直走下去。来源: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往期回顾◆原创生态文学作品展播③丨《狗子,人,麻雀》◆原创生态文学作品展播②丨《自然之魅》◆原创生态文学作品展播①丨《小早的春天》
2023年7月7日
其他

主题教育丨宣教处、宣教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庆“ 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喜迎七一建党节,庆祝建党102周年,激发党员干部职工的爱国信念和干事创业热情,引导党员干部更加热爱党、拥护党,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党支部联合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党支部开展了以“
2023年7月6日
其他

聚焦地市丨渭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共护渭南碧水蓝天

多个维度齐发力,环保化雨润无声。从机关到企业,从学校到家庭,从社区到农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秦东大地掀起热潮,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守护碧水蓝天成为时代最强音。4月至6月以来,渭南市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生态环保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等“六进”宣传活动。活动由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组织,市局各领导、督察专员、局机关各科室、各分局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组成宣讲团,先后深入11个县(市、区)66个单位,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并通过座谈交流、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文化礼堂、百姓舞台、工厂地头,一场场深入透彻的宣讲、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一次次面对面的座谈交流,一张张问卷调查……如火如荼开展的环保“六进”宣传活动犹如强劲的东风、奋进的鼓点,激发全市人民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为渭南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渭南市在城区中心广场开展六五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宣讲团深入华城一小区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六五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现场环保科普进社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023年7月6日
其他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

7月12日是2023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我们一起关注气候变化影响采取积极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来源:生态环境部往期回顾◆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招贴画正式发布!◆普法宣传丨12339《反间谍法》公益宣传片,敬请观看!◆一图读懂《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HJ1299-2023)
2023年7月6日
其他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招贴画正式发布!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往期回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表彰来了→◆一图读懂《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HJ1299-2023)◆原创生态文学作品展播②丨《自然之魅》
2023年7月5日
其他

一图读懂《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HJ1299-2023)

1299—2023)来源:生态环境部往期回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表彰来了→◆主题教育丨汉中督察局党支部赴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原创生态文学作品展播②丨《自然之魅》
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