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 | Stephen Shore:《美国表面》
2008年版
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曾在访谈中提到过一句阿拉伯谚语:表象是通往真实的桥梁(The Apparent Is the Bridge to the Real)。这正是对这位摄影师公路旅行作品《美国表面》的最好阐释。
《美国表面》是肖尔的早期代表作,美国彩色摄影的开山作品之一。肖尔曾说,相机更容易记录事物的表面,自己身为一名摄影师所做的工作全部是表面的,但事物的表面征兆着更深层次的力量。1972年,他开启自己的公路旅行计划,从纽约出发,由东部到西部,由北部到南部,穿越美国的20多个州市,历时22个月,以快照的方式拍下旅行途中自己吃过的饭、睡过的床、用过的厕所,遇到的人,还有每个地方的街道,建筑、广告牌等等,试图把当时美国表面的各种图景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
Stephen Shore: American Surfaces
Photographer:Stephen Shore
Paperback: 232 pages
Publisher: Phaidon Press Inc.; 1St Editionedition (May 7, 2008)
Product Dimensions: 8.4 x 0.9 x 9.8 inches
斯蒂芬·肖尔,1947年出生于纽约。熟知他的人,可能会知道他身上的诸多标签和经历:14岁,他把作品拿给时任纽约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的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看,后者收藏了他的三幅照片,18-22岁,他在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工厂”做拍摄记录工作;24岁,大都会博物馆为他举办个展,这是其第二次为尚在世的摄影师举办个展,35岁,他开始担任巴德学院的摄影教授……
肖尔虽有着这些不平凡的事迹,但成就他的却大都是看似平凡的影像。他一直探索日常生活和普通主题,他说:“我感兴趣的一件事是,在一种相当自觉的状态下看世界、与之交流,充分体验。我认为这种体验更多通过和日常瞬间的对话才得以经历。要用力地去体验日常生活,而不是对戏剧化的事物发生兴趣。”
肖尔二十出头,已是美国摄影圈的小红人,但他的生活和工作大都在纽约范围内活动,直到23岁那年第一次出远门旅行。那年他从纽约出发,跟随一位朋友去往德克萨斯州的阿马里诺旅行,那是德州西北部的商业中心,当时他没有自己开车,而是坐在副驾驶上观看车窗外的美国,并被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所震惊。作为一个纽约客,他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那些中产阶级有很少相似的特点和趣向。同时,他也发现沿途经过的城市和乡村越来越趋同,已经失去了自身的特性,步入光怪陆离且又千遍一律的消费社会。
1972年3月开始,肖尔决定自己开车上路,从纽约出发,去往美国的东南西北的诸多州市,带着一台35mm相机,以一位日常旅行摄影师的视角探索这个国家。
在肖尔看来,使用彩色只是当时的社会被各种彩色影像所包围,已经是时候用彩色了:“那时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 ), 路易吉·吉里( Luigi Ghirri), 和乔尔·迈耶罗维茨 (Joel Meyerowitz )都开始使用彩色,所有的快照都是彩色的,电影、电视、杂志和明信片也都是彩色的。只有在报纸上还能常见到黑白照片——更多是出于经济原因,而不是美学考虑,以及艺术摄影也是黑白的。”
其实,在《美国表面》项目开始的前一年,肖尔就已开始用彩色拍摄了两个项目:“米老鼠相机”(the Mick-O-Matics)——用米奇相机拍彩色快照,以及“来自阿马里诺的问候”系列作品,拍摄城市的建筑和街道,并印刷成商业明信片。
还有个细节也让肖尔意识到彩色的重要性,”那时候,我遇到一个年轻人,他对艺术很感兴趣,但对摄影不太了解,他问我能否看看我的作品。我打开一个盒子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哦,它们都是黑白的啊!在那位年轻人看来,他所接触、所看到的快照都是彩色的,他很疑惑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们不使用彩色呢?”
后来,肖尔在他所著的《照片的本质》一书中,他还做过这样的阐述:彩色可以拓展照片的色调,并为影像增添新的描述涵义,使其更加明了。我们更容易明白彩色照片,是因为彩色更接近于肉眼所看到的现实世界。彩色照片增添了新含义,因为它可以显示光的颜色,以及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的各种颜色。
肖尔一直被所看到的城市和乡村的相似性吸引,并且着迷于看起来简单的事物,“商店橱窗和旅馆床铺看起来是怎样的?盘子里的食物看起来是怎样的?人们如何穿着?有什么样的发型?我想要拍摄的照片看起来是很自然的。”离开纽约三天后,肖尔意识到应该用视觉日记来记录此次旅行,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美国的不同面向。在肖尔的画面中,没有明信片般美丽的风光画面。对于拍什么,他给出非常简洁的回答:“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我是在记录我的生活。”
当然,他在计划里,也写下一些必拍的元素:
城市和乡村的街道
所遇见的人
吃过的每顿饭
睡过的每张床
用过的每个厕所
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挂在墙上或在室内摆放的装饰画或艺术品
商店橱窗
住宅建筑,及室内场景
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当然,还有他对广告牌、路牌和各种标识的青睐。
肖尔使用35mm相机,用柯达彩色胶卷,还时常用闪光灯拍摄,整体拍摄是一种快照的风格。
对于主题的特定选择也形成他独有的风格。项目开始之初,肖尔就决定不抓取卡蒂埃·布列松式的‘决定性的瞬间’,因为那是一种视觉高潮的综合,而他感兴趣的是日常的普通事物。肖尔这种拍摄每一事物和每一个人的趣向,这多是来自于他早期在安迪·沃霍尔工作室的拍摄经验。受沃霍尔的影响,尤其是波普艺术中连续和重复的表现,平淡和单调的特性,以及对广告牌和标识的关注。
而肖尔对重复性和连续性的表现,也有点像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的概念艺术,比如埃德·鲁沙(Ed Ruscha)的《日落大道上的每一栋建筑》;道格拉斯·胡埃贝勒(Douglas Huebler)的《每个活着的人》。当然,肖尔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以开放的观看姿态,对所有事物都有好奇心,并通过他的幽默感来调和,愿意和周围的人产生联系。他的目光也会注视一个特别的区域中的某种表象,画面中很多特别的元素,包括引人注目的标志,画面里还经常可见两个不同事物的不谋而合之处。
肖尔在拍摄项目结束后,没有立即做出版,直到1999年才由德国出版社Schirmer/Mosel(成立于1974年,德国比较老牌的艺术图书出版社,曾出版过贝歇夫妇和布列松的图书)推出英文版的《美国表面》,当时那本书由肖尔本人设计,包含77张照片,书中没有标注任何照片拍摄日期和地理位置,也没有前言或介绍文章。
2005年费顿出版社再版此书,内容、编辑和设计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封套是一个柯达公司冲洗胶卷的黄色信封;书里的照片不仅增加至312张,还标注城市名、拍摄日期;还有一篇美国评论家、策展人鲍勃·尼卡斯(Bob Nickas)撰写的前言。后来费顿又在2008年推出简装版。
1999年版的封面,是肖尔在美国89号公路上拍的佩恩蒂德沙漠的照片
2005年版封套是一个柯达公司冲洗胶卷的黄色信封,上面是肖尔在1972年6月26日寄过去的一个胶卷冲印所需要的程序和价格,信封背面还有各种柯达冲印工艺介绍,并以肖尔的照片作为示范。
书里的照片肖尔是按时间顺序排列,从1972年3月的纽约开始,以1973年12月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作为结束,途中多次返回纽约。我们可以从头到尾追踪这位摄影师的旅程,感受他画面里的每个事物,每个人。
对页照片的放置多是2-4张,有时他会把餐食和厕所的照片放在一个对页(让人有种不适);有时他会把有某种视觉相似性或是视觉错位的元素放一起。
肖尔在进行《美国表面》期间,在1972年末于美国光画廊(Light Gallery)做过一次展览,当时印制非常小,直接贴于墙面,看着似乎是非常业余的彩色快照。尽管当时肖尔宣称照片的这种审美特点是故意为之,但依然获得诸多的差评。即便当时最开明的策展人和评论家约翰·沙考夫斯基,也在质疑肖尔的艺术手法,怀疑是半自动相机使得作品能够成功,而不是摄影师自身的艺术创造。 不过,在进行《美国表面》的同时,肖尔也已经开始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不寻常的地方》(Uncommon Places),以突显更多的细节,也更注重作品结构的把握,但其中很多主题和《美国表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2005年版的《美国表面》,前言撰写者鲍勃·尼卡斯在书中评价说:
这本书不只是一个人的旅行日记,同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加里·维诺格兰德的《1964》一样,是划时代的美国影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