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寻找影像文丛的读者
今年夏天,毛卫东先生突然离世,留下诸多遗憾。其中就有不少人提及他所引进的摄影学术著作的重要价值与冷落地位。这让我想起若干年前,一位学界人士问我,你们摄影有啥学术研究?萦绕在中国摄影领域所谓“摄影圈没文化”的论调已响彻多年,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但可能最大的问题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止步于摄影圈。
摄影原本就是年轻的媒介,在中国,它真正的发展是在1980年以后。有学者(Paul Saffo)提出,新思想完全渗入一种文化所必须的时间一般约为30年,这位新媒介预言家认为,绝大多数的新想法都渴望一夜成名,但事实上,任何人都要付出比预期要更长的时间:
“你千万不要把清晰的景物误以为离得很近。这感觉就像站在山脊上,越过一大片森林眺望远山的目标。远处的山峰离得如此之近,似乎你伸出手去就能触摸到它。感觉就是那样的,除非你置身于树林之中,开始披荆斩棘走向那座山峰。”
摄影可能更容易给人这样一种近在咫尺的错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读者对影像文丛的第一册《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的反馈。此书出版于2011年(最早由香港摄影文库出版),如按30年法则,也正是摄影文化在中国开始成熟发展的阶段。《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谈论的是摄影材料的物理性质,其略显枯燥的内容,以及作者乃是一个藏家的身份,让不少人认为这不过是写给收藏家的一份指南,对其评价不高。就中国摄影的实践领域而言,从柯达时代开始切入,并迅速越过传统摄影阶段进入数字摄影时代,这中间缺失了半个多世纪,而这正是这本书里所提及的基于金属和玻璃底片等各种古典技法的摄影起源时期,是各种带装裱的照片如名片格式照片、橱柜格式照片以及立体照片进入社会生活的年代,更进一步,缺失的这段时间也是中国被观看的历史。于是,对于研究中国摄影史以及视觉文化,这些乏味而枯燥的名词,却并非可以轻易跳过。再想想这本书的名字《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它应该是任何研究者拿到文献材料首先要做的事情,但似乎就摄影文献而言,向来只有两条路,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这大概也是因为“距离太近”的原因,倘若能理解摄影是如何从一个遥远的地方过来,那种想要好生端量的愿望,那种研究的想象力恐怕也就自然而然地生发了。
影像文丛便是从这样一个略显平淡,以一本知识工具书——译者所谈的“常识”。开启了这一系列翻译的序幕,大概选择这本书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版权是捐赠的,这样一个民间和边缘的项目,它的发展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摄影对话录》是影像文丛系列的第二本,标题还可以这样翻译:有关“摄影”的对话。绝不是让大众以膜拜成功者的视角翻开这本书的书页,它的阅读着实需要一定的门槛,访谈人对每位摄影师都以探究其摄影生命史的视角展开对谈,提问尽是各种唯圈内人才知道的细节,很多短句子,简直让访谈变成某种“质询”。不能忽略的是这些访谈完成的时间,都是在1970年代,那正是摄影在西方的学界获得合法身份的年代。
摄影领域看中经验,忽视甚至排斥理论,因为摄影是一项身体力行的行为——至少在其现代时期,摄影师的在场是获得照片的前提。但没有学术研究介入,比如编制这样一份旨在网罗现代关键摄影人物的名录,以及访谈人对提纲的设计,摄影者经验里的知识未必能够提取出来。不过,正如文丛稍后引进的《日本摄影50年》(2017年),同样也采取了这种严肃但充满感性的谈话录的表述方式,它们又都不是以典型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面貌,去完成科学的论证,而是让历史的参与者以证人的方式出场完成表述。《日本摄影50年》的作者大竹昭子提到:“摄影行为中最为吸引我的就是那种摆脱意义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的体例,也恰是得当地给了摄影经验以自由。
《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2014年),丛书出第一本冠以“理论”的书籍,它不仅摒弃了之前谈论摄影所必定划分的领域,如纪实/艺术,而是从再现、时间、空间、社会属性以及自我映射几个角度出发,由此界定摄影的特性,它虽然立足于艺术领域,但将摄影视为一种媒介,其中所介绍的艺术家仿佛是这一多元多变的媒介的探索者,由此,它带给如我这样的非艺术从业者一种惊艳和刺激,在这本书的空白处尽是我临时写下的,各种阅读中迸发出来的问号:摄影是否比绘画更客观?数字合成与传统合成的区别?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体会到时间?如何找到时间的多样性?……
如果说2012年,人邮引进的《摄影批判导论》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摄影文化研究的入门指引,在其中,摄影理论被直接用来观察文化现象,《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则建立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理论地图,并且进行了细致的索引和相互关系的勾连。非常神奇的是,当我现在再拿起这本书来读,感觉它更贴近了,因为假使在当时将这本书推荐给一个做社科研究的学者,它仍然显得有些另类,但鉴于影像在当下文化中的功能,这本书无疑是富有见地的理论指南。
在学术体制中,不可回避的是学术思想的“家族”属性,或曰观念谱系,《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当年让人难懂的原因在于其中的理论家都是中国读者不熟悉的,人们所耳熟能详的摄影论述还主要来自桑塔格、巴特、本雅明、伯格这些学者,他们被称为让摄影的社会性和专业性合法化的重量级作家。但是正如学者Jan Beaetens提出的,摄影的身份定义竟然吊诡地由一些文学家确定,这是积极的但也充满危险。
文丛陆续出版了一些当代摄影理论的单行本,乔弗里·巴钦、威廉·米切尔、威廉·弗卢塞尔。与此同时,乔纳森·克拉里,大卫·坎帕尼,列夫·曼诺维奇的著作也被其他出版社引进。在严格意义上,他们都并非是“摄影界”人士,威廉·米切尔身在建筑领域,巴钦则是从事艺术史研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摄影媒介的好奇。
我翻出阅读《每一个疯狂的念头》的读书笔记,“在阅读至愉快的时候,我已经把那体面的封套扔掉,但硬皮书仍然太拘谨了,使其显得过于严肃。阅读是非常私人的经历。有的时候,读书相当费劲,因为要将一片又一片的碎片拼接。缺一片则无法理解另一片。但如果碎片都已经存在了,它们将会相遇碰撞擦出电光火花,书里的那些句子铛铛铛地敲击你。遗憾的是,这种感觉难以分享,所以表面看起来,读书人所做的就只是默默地将这一页折起来一个小角,或者在某一个句子上划上一道线。”
“疯狂的念头”系列在我看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摄影”既有话语的反对,《澳大利亚制造》促使我重新去思考“摄影史”的写作问题,美国式的摄影史框架如何深植在不同国家地方历史的写作中,这是否合理,又是否有突破的可能。(可以参考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陈申先生的《光社纪事》一书,他提倡一种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摄影史写作。)《民间照片》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巴钦认为,民间摄影要求我们发明出适合于民间的历史。他认为“我们看摄影,通常照片都是不可见的——在其指示物前完全透明。照片的内容压制了照片的材料。”但民间摄影照片却与之相对,因为民间“照片拥有体量,不透明,有触感,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物理的存在”。(可以参考晋永权的《佚名照》,与西方摄影领域收集呈现老照片时掏空社会意义予以诗意的表达,他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思路。)
弗卢塞尔《摄影哲学的思考》在丛书中的出现,对摄影的讨论更是逼近了零点。这本书没有一个注脚,它是从作者缜密的精神世界里流淌出来的文本。尤为让人关注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的知识就是照相机的知识,这使得大多数摄影理论往往会反其道而行之把照相机的知识抛在一边。而在这本书里专门有一节:摄影装置,对于这个磨尖牙齿蓄势待发的食肉动物,弗卢塞尔认为“装置就是黑盒子,从类似数字符号的形成的组合游戏这种意义上来模拟思维,未来的人对此越发无力,必然只能越来越听命于装置……”而这,大概就是当下的任何一个移动通讯设备正在做的事情。
文丛最后一本《历史照片的解读》完全脱离了摄影,或者说,摄影变成了文本的背景。图像与历史的关系,彼得·伯克也曾在《图像证史》中回答了关于史学研究是否以及如何使用视觉证据的问题,而在更鲜为人知的“视觉社会学”领域,也在探索以影像为方法以及将影像文本作为智性文本的可能。但是我们少见一个完整的研究案例,《历史照片的解读》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不过,很耐人寻味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这本书所引用的摄影领域的学者论点依然主要来自桑塔格(此书英文版出版于2004年)。这或许又反证着摄影和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距离。
最后,再说说翻译的事情。究竟都是些什么样的倒霉蛋儿才会把自己卷入翻译尤其是学术翻译之中?!当年对翻译的困惑让我找来了鲁迅论翻译,本雅明论翻译的文章,还整了一本《中国译学史》阅读,在其中我找到一个奇妙的比喻:把翻译和摄影联系起来。就这一点出发,所有的翻译则会必然地远离了文本。周作人在一篇关于翻译的论述(经过鲁迅修改)中提到,“真要译得好,只有不译,若译它总有两件缺点,一,不及原文,二,不像汉文”。所以,这套书的翻译问题比如难懂的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但很显然,丛书的目的不是把难懂的西方故事硬塞给中国,《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的作者专门为中国读者写了序言:“中国的读者能够运用各种素材,在我们的阐释之外提出他们对中国摄影及其历史的分析。只有由此出发,中西方理论之间才能有卓有成效的互动。……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学者Jan Beaetens认为思考摄影相当困难,首先是因为我们难以限定属于摄影自身的意义。其次,我们不再相信摄影是一种单一化的媒介。时光流转,照片在变,不可能把所有类型的摄影归并到一种模式中。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摄影圈,只会有一种以摄影为名的聚会,而就这套书来说,它提出的学术立场更是在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的介入。
更进一步,爬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凭经验、直觉,跋山涉水,另一种是借地图,台阶,扶梯,一格格按部就班爬。前者需要探索冒险,后者则是理性和科学,它们各有优劣,但共同目标是爬到山顶,完成知识生产。并且,经验与理性可以是两种方法,但也可以同时并举。这套书的编选也并不是整整齐齐的方法指南,或者理论精讲,它体例多元,内容分散,这种繁杂突兀,甚至不合时宜,却正是贴近中国摄影发展以及摄影本身的特性。
我说的已经很多了,这篇文章就权当是抛砖引玉,我们在这里想做的是,寻找影像文丛的读者:
读者招募
由毛卫东主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影像文丛”系列目前已经有12本书出版,你是这套书的读者吗?
假如这套书启发了你观看,启发了你创作,它成为你论文研究的灵感来源,你曾为某本书撰写过读书笔记,你在书页边角勾勾画画,你就是我们要找寻的读者。
我们更希望,你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历史、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建筑……
活动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读书笔记征集
请将你的相关读书笔记或者对“摄影与人文社科研究”这个话题的感受,文字字数不限,发到邮箱studiofpix@gmail.com (如果有问题直接前台留言,后台私信)。
征集截止时间 10月30日前
我们希望能够收集更多关于文丛的阅读感受,将其汇聚起来,用以纪念这套文丛的发起人毛卫东先生。
第二阶段:读书会,
我们将召开一场线下读书会,邀请大家到现场来一起研讨这套书。
我们想用这种方法纪念一位逝者,遗憾,这些话说得太迟;感慨,关于摄影研究,这个巨大的浩瀚之地,似乎投下任何东西都会立刻被吞没,有谁会愿意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投身其中呢?
(文中部分引用文字来自, 詹姆斯·埃尔金斯著,初枢昊译《摄影理论》,湖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