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扎牢“根”、守住“魂”、找准“路”,来自一名85后社区书记抗疫一线的感悟

点击蓝字关注👉 人文梅陇 2023-12-31


我是罗秀苑居委党总支书记范洁,今年36岁,我所在的居委一共5名成员,下辖3个小区。

作为一名85后居委书记,疫情封控的日子可以说是我截至目前职业生涯最困难的时刻。

面对此次疫情的冲击,我们社区基层力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经历了诸多困难,在坚守之中,我彷徨过,我委屈过,但我同样不曾畏惧过,不曾退缩过。


组织团队是“根”,使我临危不乱

疫情的突然发生,打乱了一切节奏。社区工作人员少,常住人员流动大且老年人多等情况成为了居委疫情防控的难题。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意识到越是千头万绪,越需要依靠组织我即刻在小区里招募志愿者,同时区、镇党委政府的下沉支援,使居委在短时间内就组成了近百人属于罗秀苑居委的“自治志愿者”服务团队。

这支队伍主要以党员为主,包括了“四位一体”成员、村成员和居民群众等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是能够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根本。

有效的组织架构和志愿者团队才是一切工作的保证,才能在疫情初期稳住阵脚,为后续的疫情防控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建引领是“魂”,使我坚定不移

作为“自治志愿者”队伍的临时领头人,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也深刻感受到组织架构在一项繁杂工作中的重要性。为此,我向上级提出了组建临时党支部的申请,并迅速得到了认可与支持。

有了党的引领,就有了抓手;有了基层阵地,就有了“魂”,通过临时党支部凝聚起党员、群众一起参加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职责清晰,分工明确,逐步实现了岗位“包干”制度。此次封控期间临时党支部真正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大家工作越来越娴熟,配合越来越默契,使社区工作不再忙乱,居民们愈发自信,我们也对胜利充满信心。


探索创新是“路”,使我成长蜕变

有时,我认为疫情不仅仅只是为我们带来了辛苦与汗水,还为我们带来了成长与蜕变。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要学会巧干,要以灵活实际的方法,开发防疫新“妙招”。在封闭管理期间,为了保障好每个楼栋居民的生活需求,我充分挖掘社区年轻资源,探索线上与线下楼组长结合的“新模式”

招募的年轻一代社区骨干作为线上楼组长,让年轻人网上办公的优势与有牢固群众基础的线下楼组长相结合,形成了“黄金新搭档”。在有序物资发放、信息全面传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我们的线上楼组长微信群依然保留,并且持续在发挥着信息上传下达的功能。


通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所管辖的3个小区在4月下旬实现了阳性感染者清零,并保持至今。尤其是居委所管辖的其中一个小区,在疫情期间完全由志愿者自治,几个牵头组织的志愿者与我们居委远程沟通,在这轮疫情中实现小区内零感染,并成功申报为首批闵行区“无疫小区”。

6月天,花开天晴,大上海保卫战疫情防控“初战告捷”,而我们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封控初期的雨夜天核酸和住户摸排依然历历在目,被打湿的住户登记底册我仍然保留,每天夜里零时与疫情通报小组核对、更新当天的疫情信息,已成了一种习惯,这些都是我与志愿者们共同奋战的记忆。

扎牢“根”、守住“魂”、找准“路”是这次疫情给我最大的收获。我会一直以这样的精神激励自己,坚守一线,守护好社区这扇大门。

通讯员:范洁
编辑:谭会玉(实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