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研究生颂百年|科学报国守初心,甘为人梯育英才—记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优秀共产党员侯伯宇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会
引领校园文化 服务全体同学
关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中央决定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今天,百所高校研究生接力讲述
“四史”活动走进百年名校西北大学
我们接过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的接力棒
为大家讲述
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优秀共产党员
侯伯宇教授的故事
我是西北大学“四史”学习
研究生讲述人 吴玉涵
西北大学物理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在学校近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我校杰出代表侯伯宇教授正是其中的一员。
侯伯宇(1930.9—2010.10)同志是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科学事业。他所创立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他辛勤耕耘,精心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物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他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工作态度,精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顽强拼搏、不畏挫折的奋斗精神,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是当代优秀共产党人崇高品质的生动展现。
不懈求索
侯伯宇,1930年9月11日生于天津,祖籍河南永城。父亲侯镜如1925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国民党陆军中将,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母亲李嵩云出身书香门第。家中兄弟姐妹七人,侯伯宇排行第二。
全家福
个人自传手稿
侯伯宇从小便跟随其父辗转多地求学,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曲折。先后就读过10所小学、3所中学。1947年高二时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又两进清华,一进台湾大学、东北师大,但均受时局影响和抗美援朝等原因未能毕业。1953年,侯伯宇响应建设新中国的号召,自愿赴辽宁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做俄文翻译。1956年,侯伯宇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两年后提前毕业分配至西安矿业学院任教。1963年,他以数学满分、物理99分的成绩考入中科院数学所,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学部委员张宗燧读研究生,1967年毕业后留所工作。
南开中学合影
西北大学本科毕业照
和导师张宗燧合影
研究生毕业证书
1973年5月,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调来西北大学工作,先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历任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常委等职,是国务院首批授予的博士生导师。2010年10月6日,侯伯宇在西安病逝,享年80岁。从1973年起,他扎根西部、潜心科教,度过了可歌可泣的37年。
献身科学
侯伯宇的科研主要集中在U群代数的表示、规范场拓扑行为、可积模型的对称产生算子与几何、规范场的上同调以及凝聚态物理模型等方面,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科研手稿
国际数学物理会议
20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证明了国际群论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式;60年代初,他参加“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78年,侯伯宇的论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本人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自然科学三等奖证书
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证书
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1983年,侯伯宇创立了著名的“侯氏理论”,这是国际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杨振宁等科学家称赞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86年,新华社新闻图片社专门刊发了科学家的肖像以示褒扬,他的研究成果《场论的完全可积性及量子场的大范围行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他和周光召等合作完成的《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新华社的报道图片
自然科学二等奖证书
和杨振宁先生在一起
进入古稀之年的侯伯宇,其研究工作依然处于国际前沿。2006年,侯伯宇向“数学中的几何Langlands纲领如何在量子场论和弦理论中实现”发起冲击,他认为这是物理学中相当于数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明珠。2009年,侯伯宇被查出身患癌症。他对医生说,“能否再给我三五年时间,让我把手头的研究做出来”。去世前三个月,他还这样写道:“我誓借几何Langlands研究这一机遇,以创新湮灭顽疾之苦痛……”。住院那段时间,他还让学生把研究资料分门别类放在床边。在手术前最后一次去做检查的路上,他还跟推轮椅的小护士说:“请你推慢一点儿,我要看书。”
超弦学术会议
前往医院
侯伯宇一生惜时如金,同事形容他“一年365天,364天半都在工作” 。李政道评价“他勤奋万分,以研究物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1990年他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他追求科学真理,坚守学术道德,视科学研究为生命,从未考虑过科研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声望和利益,也从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宣传。他说:“我最适宜的岗位是科研第一线。虽然物理界到我这个年龄的人多数已不在科研第一线亲自动手,但我感到还有精力向国际舞台冲刺。”
李政道先生回信
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证书合辑
在美国进行合作研究
精心育人
侯伯宇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普通物理》《原子物理》《相对论基础》《群论》《规范场理论》《前沿动态物理》等10余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充实新颖,方法生动灵活,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深受学生欢迎。教学中他善于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注重教学改革和创新,及时向学生介绍科学发展最新成就和自己科研最新进展,同时千方百计送研究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他的邀请下,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巴丁、普里高津、哈肯、福井谦一、格罗斯、法捷耶夫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著名物理学家相继来西北大学为学生上课、作报告、开讲座,将世界一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人才培养之中。
上课照片
首届国家教学成果奖
诺贝尔奖获得者戴卫格罗斯
李约瑟来校访问
侯伯宇和李政道等科学家一起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言,倡导建立了博士后制度。他牵头组建的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是国家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他本人也是当时陕西省属高校理科唯一的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
现代物理研究所
首届教指委聘书
侯伯宇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关心学生生活,他所带的研究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都得到过他的资助。他从不让学生给他拜年,即使逢年过节和学生在一起,讨论的还是学术问题。他始终以自己的善良、宽容、认真和正直,塑造和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为使年轻人能够脱颖而出,侯伯宇和学生一起完成的科研成果,自己不署名或将学生排在前面;为使西北大学的物理学科后继有人,他主动辞去所长职务,培养扶持年轻人勇挑重担,造就了一支过硬的学术团队,使西北大学成为我国西部理论物理研究的“重镇”。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证书
与首届研究生在一起
日复一日地专心于科研,侯伯宇晚年的生活本来规律而平静。可是谁也没想到,晚年的他会遭遇重大的人生打击。2007年8月,他的独子独孙意外离世,这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然而,第二天,侯伯宇就出现在办公室里,第三天,就重新站在了讲台上。在巨大的打击之后,他不但没有减少课时,反而更多了。学生们慢慢理解,他这是在用超负荷的工作来驱散无法诉说的悲痛。“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生平所学完全传授给学生”,这是年迈的侯伯宇在儿孙罹难后作出的选择。
讲坛耕耘
指导学生
侯伯宇扎根西部数十年,多次婉拒国外和北京、上海等地知名高校优厚待遇任教的邀请。他常常说:“西部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中科院戴元本院士评价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学生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侯伯宇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指导博士后7名,其中15人成为国际知名学术带头人,6人获得德国洪堡基金,4人获得日本学术振兴基金,5人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
赤子情怀
新中国成立前夕,身在台湾的侯伯宇满怀一腔热血,毅然放弃了前往美国和苏联学习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立志“学习物理、科学报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正在清华求学的侯伯宇是班里第一个主动要求参加志愿军的学生,并将父亲所给四年大学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倾囊捐出。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迫切需要既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才,侯伯宇毅然放弃了回清华大学继续读书的机会,自愿赴鞍山钢铁公司黑色冶金设计院做俄文翻译工作,用实际行动投身新中国建设。
援朝参干
鞍山钢铁公司职工登记表
1950年,侯伯宇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但因父亲曾是国民党将领等“历史问题”,入党问题被一再搁置。但他始终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先后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8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时,党组织这样评价:“侯伯宇同志解放以来思想积极,一贯要求进步……坚持原则,和错误倾向作斗争。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他能做到明辨大事大非,坚持正确方向。在林彪、‘四人帮’用高压手段和强大舆论取缔理论的时期,他仍能坚持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入党志愿书
组织审批表
给鞍山市委的回信
转正申请书
入党不久,侯伯宇到美国开展合作研究。他在给党组织的思想汇报中写道:“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盼,要为祖国争气……正是随时不忘记自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员,心中时记共产党员的身份,使我在远离祖国,与组织无多联系的情况下,独处放任自由的花花世界而能抵御诱惑与侵蚀,尽力做些工作,不失政治原则。”
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1983年,其父侯镜如在美国筹备成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时,侯伯宇一直全力协助,曾任该会理事,并首邀台湾著名学者袁旗来大陆讲学,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贡献。
驻美大使章文晋宴请侯氏父子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场
侯伯宇虽出身名门,但从不追求享乐奢华。他最常穿的中山装和夹克,都是洗了又洗,有的颜色已经发白。住在老旧的家属楼,家具一用几十年也舍不得更换。他克己奉公,个人利益面前从不伸手。他承担着许多科研项目,但从来不用科研经费报销一本和课题无关的书;虽数十次出国交流访问,从来没有一次带家属同行;每次参加学术会议,只参加学术研讨和交流,不参加考察游览。
日常装束
办公室
家中书房
家中书桌
他不仅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学生入党后,他常常语重心长地教导:“干我们这一行,成为党员,并没有任何现实的好处。只是当了党员,你得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学术上要认真肯干,生活上要不计名利。”由于侯伯宇作为一个党员学者的突出表现,他被确定为国家管理的优秀专家,曾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陕西省劳动模范证书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
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先进工作者证书
风范永存
2010年10月6日,侯伯宇因病不幸逝世。国际国内学术界和西北大学广大师生无比悲痛。师生自发组织,以烛光悼念、追思会等多种形式表达对他的敬仰和哀思。
师生缅怀侯伯宇先生
2010年10月23日,中共西北大学委员会、西北大学作出《关于开展向侯伯宇同志学习的决定》。2011年6月17日,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作出《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侯伯宇同志学习的决定》,陕西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侯伯宇先进事迹的活动。6月28日,侯伯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在陕西高校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举行。
学习决定文件
宣传学习方案
先进事迹报告会
建党90周年大会
2011年11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作出《关于追授侯伯宇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开展向侯伯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陕西媒体开展了系列宣传,省内举办多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引起强烈反响。
侯伯宇先进事迹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等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浓墨重彩地宣传侯伯宇同志的先进事迹”。201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追授侯伯宇同志为全国模范教师的决定》;6月,侯伯宇同志被追授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
陕西日报报道
2012年8月,侯伯宇同志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9月5日,中央媒体采访团来西北大学集中采访侯伯宇先进事迹。从9月9日开始,中央媒体在教师节期间开始集中宣传报道侯伯宇先进事迹,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在重要时段或重要版面大篇幅进行连续报道。2012年9月27日,侯伯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会见报告团并发表重要讲话。
刘延东会见报告团
人民大会堂报告会
侯伯宇教授是党中央确定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陕西省将设立在西北大学博物馆的“侯伯宇先进事迹展览馆”设为“陕西高校师德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西北大学物理学院成立“致知社——侯伯宇先进事迹讲解队”,以展览馆为基地,并赴西安、延安、汉中等地以多种形式开展侯伯宇先进事迹讲解;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将侯伯宇先进事迹列为教学内容;展览馆作为全省高校干部培训、师德建设、党建主题教育活动的现场教学阵地,共接待 30 余万人次参观学习。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汪永清,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和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等领导人专程来基地参观学习,陈宝生对侯伯宇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一路寻找伟大,找到的多是昙花,今天我找到了平凡,欣喜地偶遇伟大。’这就是侯伯宇,非常感人,我们边走边想,侯伯宇精神就是我们新时期教育人的精神!”。
陈宝生参观事迹展览馆
胡和平参观事迹展览馆
讲解队合影
侯伯宇同志是把一切献给祖国教育科学事业的时代先锋,他的精神是一座永远屹立的丰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千千万万像侯伯宇这样的先进人物,让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弘扬侯伯宇同志的高尚精神和优秀品质,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西藏大学研究生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西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承办单位:西北大学物理学院团委
西北大学研究生会
觉得不错请为我们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