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宗开悟在教下是什么境界?

2016-03-11 杨新宇 大众阅藏倡导服务中心


介绍一段禅宗风格的佛经


    《五灯会元》中记了这样一段: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于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于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现在阅藏,知道这段故事出自《佛说黑氏梵志经》(第一册P95),读原经启发更大。原文如下:

佛告梵志:「佛不謂卿捨手中物。佛曰所捨,令捨其前,亦當捨後,復捨中間,使無處所,乃度生死眾患之難。」

佛於是頌曰:

「仁當捨其本,  亦當捨其末,

   中間無處所,  乃度生死原。

   內無有六入,  外衰不得前,

   放置於六情,  乃成無為疾。」

黑氏梵志聞佛所說,心自念言:「不見吾我,則了心無。心者本無,應病與藥,鄙心開解。如盲得目,聾者得聽,真為普見,審一切智。今已值佛,德不可訾。」

尋即來下,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佛應心本而分別說,顯示道場,演三脫門。

於時輒住不退轉地,無一憂患,歎佛功德,……

 
(图片来自网络)


禅宗开悟在教下是什么境界?


第一,经中没有明确的讲六尘、六根、六识,而是讲舍前、后、中。六根、六尘、六识是一种解释,但也有人解释成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过,对比后面颂子,《五灯会元》讲的应该更符合愿意。


第二,佛说舍前后中间后,黑氏梵志悟到“心者本無”。然后“佛應心本而分別說,顯示道場,演三脫門。”三脱门是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在般若类经中常见。三解脱门是“应心本而分别说”。然后,黑氏梵志“住不退转地,无一忧患”。所以,这段说法至少分两个阶段。


第三,“无一忧患”就是《心经》说的:“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所以,“住不退转地”肯定是证实相般若的境界。


第四,这段对话很有禅宗风格,按禅宗语录的习惯,下面应该是“黑氏梵志言下大悟”。“言下大悟”是什么境界呢?根据这部经,“言下大悟”大约对应于教下“住不退转地”。《五灯会元》说“证无生法忍”,要查查二者关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