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灯人”赖良才

佛山教育
2024-08-16


又是一个开学季,赖良才带着全校老师紧张忙碌起来。


赖良才所在的地方,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台江县。这个夏天,台江因为“村BA”火出了圈,也让更多目光集聚在这个西南的小城。


但是,如何让更多孩子们走出大山,一直仍是这个小城最大的发展命题之一。幸运的是,孩子们等来了东西部协作,等来了一任又一任的人生“点灯人”。


2021年8月,作为粤黔协作工作队成员,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副校长赖良才来到台江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台江县民族中学(下文简称“台江民中”)支教,任该校校长,助力台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台江县民族中学参考人数1011人,一本上线人数304人,本科上线人数831人,这一成绩已经可以比肩东部发达地区。


短短两年,赖良才和他的搭档们,“燃烧”自己,点亮了无数孩子的道路,也为台江县教育发展的道路点亮了前行的灯。




台江县民族中学。



只为点亮一盏盏灯



金秋,艳阳做笔,涂抹着苗乡大地。行走在台江乡野间,随处可见繁忙的丰收景象,恰似经历着耕耘与丰收的台江民中。


2023年高考,台江民中升学人数迎来了新突破。作为校长,赖良才要与年级组长和任课老师一起,带着喜报和鞭炮逐个前往考上一本线的学生家里报喜。


不仅要报喜,赖良才更要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人生规划。


方召镇、老屯乡、南宫镇……尽管才来到台江县两年,台江县2个街道、4个镇、3个乡,197个村的名字已刻在赖良才的心中。


听说校长要来家访,家住方召镇巫脚南村的张同学妈妈前一天从重庆工地赶回台江,女儿考上大学不容易,她要与家人操持一顿长桌宴,以苗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感谢校长和老师。


“我没文化,只能在工地做力工,但只要孩子能上大学,我们再苦再累都要供。”张同学的父亲因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里3个孩子要上学,养家重担压在了张同学妈妈身上。为了孩子上学,不识字的她只身前往重庆打工。这样的她,是台江县众多家长的缩影。



赖良才家访。


在这个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小城,父母外出务工谋生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考大学则是改变无数孩子、家庭命运的重要出路。


赖良才和同事们的奋斗,正是要为这些山区孩子点亮人生道路,让更多张同学这样的孩子走出大山,站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


实打实的例子还有很多。上高二不久,台江民中的学生杨同学便在父母要求下辍学前往广东潮州打工。对上学读书的执著,促使杨同学写了一封求助信,由同学交给班主任再转到赖良才手中。


接到这封信,赖良才心痛不已,立即通过乡镇做通家长工作,表示佛山支教团队将资助杨同学,每个月给予生活补助500元。最终村里派人,将杨同学接回,得以重返校园。


在此之前,杨同学每月生活费仅200元。“现在终于可以好好读书了”是杨同学的直观感受,而好好学习、报答学校,也由此成为她全力以赴的事情。



一生的夙愿



当奔腾的河水流淌到台江民中附近,日夜不息的翁你河仿佛也温柔了几分。眺望河水、背靠青山,台江民中的校园在天地间舒缓铺开。


朗朗读书声,仿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千里之外的大湾区,顺德一中屹立在繁华的都市中。顺德一中创建于1911年,33年后,台江民中在黔东南大地上正式创立。两所学校,都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八十多年时间流淌而过,两所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学校、以及背后的两座城市,在党中央的政策下,依托赖良才等佛山教师的奉献,又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缘分。


赖良才来到台江已经两年,他仍然不时回味那个与此地结缘的夜晚。当时是晚上十点多,他接到组织的电话:“要去台江干三年,能不能去?”


来不及多想,赖良才就干脆利落地接下了任务。“我是党员,又干了一辈子教育,组织有要求,我不可能讲条件。”赖良才说。其实,他很早前就萌生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要到条件不好的地区支教。他认为,这是他理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夙愿。”


赖良才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7月参加工作,从教数十年。


在两年前那个难忘的夜晚,放下电话的赖良才,马上开始了解台江情况。台江县总人口17.3万,境内有苗、侗、土家、布依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


在当地,苗族姊妹节等14项非物质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有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巧夺天工的银饰盛装、瑰丽夺目的工艺制品,荣膺“中国苗绣之乡”称号。


但是,美丽的台江同样是一个发展有待提升的地方。特别在教育方面,在国家开启东西部协作之前,台江县的升学率曾排名全黔东南州倒数,台江民中则是远近闻名的“差校”。


不过,在赖良才到来之前,这一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种转变,让赖良才既惊喜,又倍感压力。



“高位”接棒



“当时,我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的信息,才发现这就是当地唯一的普通高中,而且是杭州帮扶过的,升学率已经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让我确实很紧张。”赖良才说。


赖良才为什么“很紧张”?


在台江这样的小县城,通过两个城市的努力、几次校长间的接棒,建设出这样的一所高中,是一场了不起的教育“马拉松”,是凝聚了无数人智慧、汗水的接力赛。


时间回到2016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背景下,杭州多所学校组团对台江县民族中学进行了教育帮扶。两任来自杭州校长,成绩斐然。


2021年,根据国家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和粤黔两省工作安排,佛山市接棒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15个县,山海协作迎来了崭新开始。



台江县总人口17.3万,境内有苗、侗、土家、布依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


赖良才接手这所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的学校,就等于在“高位”接下了一个沉甸甸的接力棒。他能否带领全校师生保持乃至超越过去的成绩?这关乎到无数孩子、家庭的命运。


总有人要接下这一棒,把这所学校越办越好。


在赖良才到来前,各方都为选人感到踟蹰。“2021年杭州结束帮扶时台江民中的升学率已经接近佛山平均水平。” 粤黔协作工作队成员、台江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宇莹说,“我们能不能接得住这个帮扶成果、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高位再创新?关键就在选好一位校长。”


经多方考察,佛山将目光放在了赖良才身上。“我们考察了顺德多位学校的书记和校长,最后认为赖校长的作风扎实,对教育也有情怀,所以选定了他。”陈宇莹说。


紧张归紧张,2021年8月,赖良才与佛山其它帮扶老师一道准时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报道,他本人成了这所学校的新一任校长。



大爱无言的陪伴



来到台江民中的第一件事,赖良才做的是深入课堂听课,认真了解台江民中本地老师的讲课风格与习惯。


当地教师和学生都没想到的是,新校长的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直至如今。仅第一年,赖良才就听了200余节课。


这种陪伴,与台江民中学生的特殊情况有关。在这所贵州大山深处的学校,80%的学生为留守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谋生,学生缺乏家人关爱。加上学校经费紧张,一般只在第一节晚自习安排教师辅导,很多学生学业有难题也无法得到解答。


见此,赖良才校长埋头思索。“我们要深入课堂,才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拟定与教师、学生现状相匹配的策略与制度。只要没有外出没有开会和其他接待,我都会去听课。”赖良才说。



赖良才在办公室工作。


从早到晚,他每天都在校园里陪伴学生,每天巡视课堂和自习课至少6次。他的办公桌上,也堆起了厚厚的听课记录本。


这种陪伴,让很多孩子们上课、上自习能安下心、有了寄托。赖良才不仅陪伴学生,还坚持在课后与任课老师互相交流探讨。


赖良才“推门听课、陪伴上课”的做法见效后,很快推广开来。台江民中由此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到支教教师、骨干教师、高三年级教师课堂听课不得低于20节,让全校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聚焦“课堂”,成为赖良才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关键词。在他带领下,台江民中重新修订了一系列制度,全校教师高标准要求自己,让课堂教学走向规范化。此外,赖良才还牵头建立年级教学常规督导小组,实行每日巡课制。


赖良才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这两年,台江民中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并利用广东、贵阳、凯里优秀支教教师资源,1名支教教师至少与1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承担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教研的任务。


同时,台江民中与顺德一中建立线上常态化的教研交流,并与顺德高中学校互派教师跟岗学习。邀请顺德高三名师进课堂听课两周,指导新高考备考,并引入了佛山市、顺德区教研员以及省内名师的指导。


变化的还有硬件。在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赖良才带领支教团队争取佛山帮扶资金,改造旧教学楼厕所、更换旧教学楼一体机和教室门、为教师配备办公电脑、完善新教学楼和图书馆内部所有设施设备、完善两栋新学生宿舍内部所有设施设备、改造理化生实验室等。


一个焕然一新的台江民中到来了。



“前方一定有人在等我”



对学校变化有最切身感受的,是学生们。


自赖良才就任校长后,每个清晨六点半之后,台江民中赶去教室晨读的学生们,都会在综合楼下看到早早等在那里的赖良才。在那里,他们的校长清瘦而沉默、不时点头,注视着每个朝气蓬勃的身影。


赖良才希望,当学生们看到校门口的校长,会知道有人在等待他们、在期待他们、同时也在监督着他们。


“每天早上去教室的路上,我知道那前方一定有人在等我,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无论风吹、日晒、雨雷和下雪,他们的身影早已深深印入我的脑海。”2023年高考前,赖良才收到了一封即将高考学生的信。这封特殊的信让赖良才感触颇多。


“这封信让我意识到,只要我们学校为学生着想,真心地为这个学校的发展考虑,那么学生就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也会一辈子记得。”赖良才说。



赖良才整理学生写给他的信。


这也是全体佛山支教老师的心愿。在课堂之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佛山团队的老师们几乎每周都组织集体下乡家访。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都真的很不容易,绝大多数都是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也不乏有个别是单亲家庭、孤儿家庭,有的孩子可能要辍学打工,辍学嫁人。”佛山支教团成员、佛山市第一中学英语老师舒炳亮说。


李同学,每月资助300元;姚同学,一次性资助2500元;张同学,联系资金每月支持400元……这一份长长的名单,是佛山支教团队的“资助清单”。钱虽然不算太多,但却能缓解很多学生家庭的燃眉之急,让他们能顺利安稳地完成高中学业。


高中,是一个山区孩子改变命运的关键一环。对民中的学生来说,赖良才和佛山老师们在关键时刻、关键的道路上,为他们点亮了人生的灯;而对老师们来说,学生希望改变命运的拼搏奋斗也是他们全心付出的动力。他们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生活上的改变。



培育更多“有志者”



发展先扶志,有志者事竟成。


奋战在台江的日与夜,赖良才的思考是,学校不仅要提升民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引导他们树立人生自信和远大目标。


本着“为学生成功人生准备”的办学理念,增强民族地区孩子的自信心,赖良才带领师生开展了道德教养、文化学养、体育素养、艺术涵养、劳动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五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要先喊口号。” 赖良才说,这个口号简洁,代表学校的价值观。


高一学子口的第一句话,“我是中国公民,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对祖国负责”;第二句话,“我是民中学子,要遵守校规校纪,对集体负责”;第三句话,“我是家庭一员,要遵守家庭美德,对亲人负责”。赖良才希望,通过这三句口号,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法制教育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课外活动,在台江民中前所未有地被重视起来。


球赛开打,球馆挤满了学生,站台上同学们欢呼,为自己的队伍加油。球场上同学们挥汗如雨,激烈对抗,展示自己的篮球技艺。诵读经典一开场就是惊艳,苗族学生能歌善舞,经典美文在这里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被演绎。“当我们看到学生们的身影在各个赛场上穿梭、拼搏,便知道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佛山团队成员蒋治国感慨。


从结果来看,赖良才没有辜负台江。2022年,台江县民族中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一本上线人数284人;本科上线人数763人;考上985名校的人数突破了20人,比2021年“翻一番”。


而在2023年,台江民中做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参考人数1011人,一本上线人数304人,本科上线831人。


“2022年,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进一步提升,今年继续保持,已经非常来之不易,接下来哪怕再升0.1个百分点都是难之又难的。”台江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元根说。


在赖良才背后,整个台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围绕教育进行探索和努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就来自于教育。” 王元根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来自于缺乏人才的支撑,缺乏教育的支撑。具体一点就是走出去的人太少。原来每年考取大学的人数还没现在的一半多。”


而现在,台江老百姓最认可的就是教育。“因为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能够改变一个家族。很多村寨都是在帮扶期间,有了第一个大学生走出大山,极大地激励了这个村寨的学生和群众。现在,我们多项指标都排在前列,这个就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有直接关系的。”王元根说。


最近,在台江县民族中学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台江县委书记陈震这样评价近几年东西部协作为台江教育带来的变化:台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台江民中优异成绩的取得,提振了整个台江人民的精气神、提高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对台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听到这些赞誉,赖良才没有任何停步的想法。


“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一棒接着一棒干,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这群孩子一定会给贵州的贫困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赖良才说。


青山为证。


为你推荐

郑轲调研教育工作并看望慰问一线教师


全力锻造“十万雄师”!佛山召开庆祝2023年教师节座谈会暨全市教师工作会议


师德榜样分享育人故事!佛山这场事迹报告会掌声不断



来源:南方+

编辑:佛山新闻网 王璐璐

审校:王蓉丹、陈洁仪、陈绮婷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佛山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