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你是“社恐”还是“社牛”
社交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本能。
近年来,“社恐”和“社牛”成了流行词语,
年轻人纷纷用它给自己或他人贴上标签,
以标志自己在人群中的心理状态。
“社恐”与“社牛”的产生
“社恐”
“社恐”,就是社交恐惧,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充满紧张或者恐惧,害怕与人交往。
这是不是你?出门的时候浑身不自在,恨不得别人都注意不到自己。
很多年轻人都不够自信,觉得自己缺乏社交技巧,活得比较憋屈。
他们往往对社交场合过度恐惧,不愿意甚至害怕别人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
在实在无法避免的社交活动中,他们也不敢大声说话——因为这样可能会吸引他人的注意。他们也许内心很想参与进去,却因为插不上话,只能在旁边陪着尬笑。
他们经常容易否定自己,总觉得自己说不好,做不好,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直接反应是恨不得立即隐形,能避则避。
“社牛”
“社牛”,则与之刚好相反,在大众社会中可以与陌生的人自来熟,敢于表达,不怕异样的目光,不怕被嘲笑被关注。
“社牛”的人群看上去非常可爱,他们与人交往时完全卸下心理包袱,从来不忌惮、不畏惧旁人眼光。
比如,他们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地、勇敢地表现自己,与陌生人肆意交谈,在人群中散发光芒。
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有一个外号:自来熟。他们跟谁都能聊得来,可以与搭乘同一部电梯的陌生人随便聊天,也能极为快速地与周围人打成一片。
产生的原因
不论是“社恐”还是“社牛”,它们都是源于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不自信,而导致的两种不同状态。
社恐的不自信,表现为生怕别人发现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对,或者留下什么把柄被人掌握,所以就希望别人尽量不要关注到自己。
而社牛的不自信,带来的结果就是生怕别人不认可自己,所以就使劲展现,想要引起周围人的关注。
而正因为如此,社恐和社牛,在某些条件下其实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任何人不是与生俱来良好的社交能力,而是在后天的社交活动中不断练习培养起来的。
怎样缓解社交恐惧呢?
1
寻找原因
有意识地察觉自己害怕社交的原因,控制并想办法改善它;减少自我关注,不要太在意自己做得如何,转移注意到其他事情上。
2
保持自信
提升自信,学会表扬、肯定自己,给自己信心和鼓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3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接受平庸,坦然面对人际交往,在社交过程中可以出错,不必追求十全十美,那只会给自己徒增压力。
社交恐惧症不是一种病,
社交牛逼症也不是无礼貌,
或许他们只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去过能让自己觉得舒服的社交生活。
但无论是社交恐惧症还是社交牛逼症,
又或者是最近又流行起来的社交牛杂症,
只要别在意他人的眼光,
社交就能变成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2023
/
往期回顾
1
2
3
4
计客传媒
编审 李 欣 池炳良 朱忆红
责编 夏 露 张瀚元 张春梅
倪 敏
主编 张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