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媒体语境下的校勘变局与对策

钟响东 耿伟 新传播智库 2023-03-16


提速、升级,是全媒体语境下对校勘的两个新要求。具体说,一是小心防范常见文字差错,这是校勘的一个老任务;二是防备打字法造成的差错,这是校勘的一个新难题;三是避免放弃流程出现差错,这是校勘的一个高压线;四是善用网络快捷核实疑点,这是校勘的一个新帮手。



 

如今,全媒体采用文字、图片、图表、漫画、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运载手段,通过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音像、电影等不同媒介形态融合传播。这意味着新闻传播的重要环节——校勘,也随着网络时代电脑采编系统的深度运作,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亟待给予深入研究。

这种情形突出表现为校勘的无纸化。形象地解释,就是校勘从以往单一的报纸版面纠错,扩展为以电子原稿、网络文字、视频字幕、广播声音等为对象,把传统原稿校勘和眼下多类校样合为一体,从而传统的以原稿为依据“校正误”演变为如今的直接“校是非”。

那么,全媒体语境下的校勘发生了哪些变局?应采取哪些科学合理的积极应对策略呢?

一、全媒体校勘的升级换代

2001年,我国第一家全媒体报业在《沈阳日报》试水,此后各大传媒集团陆续采取全媒体采编系统。中国主流媒体从而进入载体融合阶段,校勘从单一的报纸版样进入新媒体的变局。

(一)全媒体运载形态的多样,加大校勘种类和范围

这突出表现在记者编辑告别了笔和纸,进入真正的无纸时代。而且全面运用电脑采编后,校勘人员不但要纠正记者编辑出现的文字差错,还要敏感地辨别和正确判断出记者写稿、编辑编稿中的观点失误。同时,校勘从以往主要是文字把关,对着原稿一唱二校三检,增加为视频、声音等多种质量把关。这就要求校勘人员不但要有扎实过硬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成为网络新媒体的“杂家”,并且准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把握政治意识这根弦,而决不能像以往那样照着原稿“死校”。

但是,对于校勘变局尚存两种模糊认识:

1.校勘过时论

有人认为校勘只是例行公事地对着原稿找找差错,辨辨错别字,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作用不大。事实上采编网络化后,要保证传媒高效率、高质量地发送新闻,校勘人员的作用反而重要了。以前曾有人把一张报纸的编采人员比喻成一支足球队,把校勘人员比喻成球队的守门员——严把最后一道关,现在这道最后关口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

2.校勘智能论

认为校勘工作可以由电脑或相关软件所代替。可这只能是人类未来世界的高智能梦想,目前的智能校勘装备还不能达到人的纠错水准。因为文字存在着千差万别的随机性,电脑也许会提醒你一些字词句搭配不当,却无法辨别所有的差错,还只能靠校勘人员去发现问题,控制新闻质量。比如在一篇《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三年统考得分92.96排名全省第三》稿件中,“预计2016年河源全市生产总值可达895.95元”一句,漏了“亿”字,电脑竟无法识别。



全媒体带来了多种新闻载体的差错陷阱,也加大了报纸、电视、网络视频等等文字和内容的“出轨”几率,譬如原有报业集团的报纸版面校勘也因为“两微一报一端”的媒体融合,迫使校勘扩大了出版质量的监控范围。

(二)全媒体报道流程的变局,催促校勘演变为监审

2013年7月1日,人民日报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态转化为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态,总编室增设报网互动编辑室;人民网成立报网互动部,充实网络电视部,从稿件选取、内容制作、二维码及图像识别生成、版面审核付印等流程,建立三级审稿制度,确保报纸传播形态创新有序推进。这其中不仅校勘的载体种类复杂,而且新闻发布流程的多样,迫使原有的所谓校对员,成为全媒体意义上的监审。

目前全媒体新式流程有两种:

1.多级编审,发布新闻


即记者将获知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新闻制作后,在第一时间上传所属传媒的新闻中心,主编审定后“一个消息来源,多种呈现”,在网站、手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上立体报道。2007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首次设置视频记者。传统的记者形象被彻底颠覆:全媒体记者不仅要带着笔和纸写稿,捧着录音机记录,还要举着单反摄影,扛着专业摄像机录制,甚至现场进行直播,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网络记者和主持人于一身。在全媒体语境下,虽然每家媒体最终审定签字人为总编辑,但不可能老总24小时所有报道都要签字,只能是授权编委或主编签押、传送新闻。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冲击,老的出版概念被颠覆,文字报道、图片描述、视频解说等等,都在争取第一时间飞速出街,避免差错的难度也就升级了。

记者忙乱中写错字,不算大事;但写错事件涉及的人名、地名、数字、领导职务等等,编辑就很难把关,将报道的事件彻底搞错了。曾经有记者把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写错,而值班编辑等人均未发现,令人遗憾深重。难道差错真的是媒体难以驱走的怪影?一篇稿件从记者、编辑、主任、值班老总、校勘诸多环节,要经过多少双眼睛,怎么还会带“错”出街?人们万千不解,犯错者更是有口难辩。

2.直接上传,后台监审

全媒体新闻制作后,不经审定环节,直接上传记者个人客户端,第一时间送达受众。即所谓的“主编已死”。这样对新闻信息正确与否的管理,就只能在后台实施监审。因此,这种记者直接快速发送新闻的状态,不出错儿,乃天方夜谭。比如“怨天忧(尤)人”“旁证(征)博引”“吱吱唔唔(支支吾吾)”“宏(鸿)篇巨制”,以及“敲榨(诈)”“璀灿(璨)”“膺品(赝)”“霓红(虹)灯”“哈蜜(密)瓜”,等等,都是错的,极容易蒙混过关。

最可怕的是“政治差错”,这可谓是差错中的“核武器”。如此形容,绝不是哗众取宠。小小的观点差错是“地雷”,一般的是“炸弹”,严重的当然是“原子弹”啦,因为它会致使某一媒体遭受“摧毁性”打击——严肃处分法人代表和吊销执照。这些年来,因刊发与国家外交政策相抵触稿子而被撸掉总编辑职务的有之;因错误刊载少数民族稿件而惹是生非的记者编辑亦不少;还有将“国务院总理”写成“国务院总经理”,也不是天方夜谭;至于报道“来自中国、巴西、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丢掉了“和地区”字样,使香港和台湾也成了国家,则弄出格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差错,让人哭笑不得,甚至心惊肉跳。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错成《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况且中国的方块字实在是太复杂了,《现代汉语词典》的6万多个字、词、词组、熟语、成语,就连职业编辑也难以认全。

这种全媒体语境下的变局,自然要求校勘升级换代,承担编辑后续的新闻质量监审职责,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确保新闻传播的质量。

二、全媒体校勘的实战对策

媒体像初生的太阳,每天给受众送去新闻光线。全媒体报道改变了单一稿件、图片、图像的运送方式,为受众提供融媒体精神大餐。从宁波晚报在国内纸媒率先推出“掌上编辑部”,到如今中国主流媒体几乎每位记者都配备一台装有远程编辑系统的手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发文字稿也可发图片、视频,主编可以实时改稿、签发稿件上版撤稿等;总编辑可以实时审核稿件,掌控新闻发送全过程。



这种新闻的运作方式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在新闻的采集难度和渠道优势上提升了。有关全媒体校勘模式也期待总结实战经验。

(一)提速、升级,是全媒体语境下对校勘的两个新要求

校勘,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活动。《说文解字》曰:“校,木囚也。”其用作“校勘”“考订”之义,最早见《国语·鲁语下》之记载。到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首先提出校对的功能:一校异同,二校是非。

传统校对分三校:第一校是看“异同”。这是必须有原稿的。甚至校对《毛泽东选集》、中央文件都是有固定的原样,连页码、字号、行距等等,都是上级做好发下来的。校对员比照原样,行对行,字对字。同时还要唱校,像唱戏一样,一个人慢慢地念,一个人认真地看。第二校是看“是非”。第三校是“核红”。现代电子出版物实行无纸化校对,由于没有了原稿,则变成了两校,一看“是非”,二是“核红”。

所谓无纸化校勘,准确地说,并不是没有纸样的校勘,而是指无原稿、无参照状态下的校勘。据传媒专家分析,记者写错固然是起因,但传媒普遍取消了“唱校”则有直接关系。因为“唱校”速度平和稳重,第一遍就可基本排除埋藏的“地雷”,挖出潜伏的“特务”。可如今这第一关隘的缺位,使校对丢失了天然屏障。

没有原稿,还唱什么稿?还不如直接认定是非。特别是在深圳,传媒人来自五湖四海,若唱校则南腔北调,恐怕犹如小品演出啦。

(二)校勘人员如何炼出一双火眼金睛

一是意识上要大胆求证,抓住疑点不放。校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抱着对受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甚至是谨小慎微地对待每一篇文稿、每一个视频瞬间,来不得半点粗枝大叶。要善于“鸡蛋里边挑骨头”,用心发现前校中失察漏掉的些许差错。地名、人名、统计数字、引文内容和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等尤须在意,这些是绝对不可以出现错误的。随着采编网络化,信息量扩大了几倍、几十倍,校勘承担监审职责,应大胆怀疑大样中不清楚的地方,大胆求证所有值得怀疑的东西,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譬如《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开舱》标题中的“神舟”错为“神州”,容易蒙混过关,校勘就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保持头脑清醒,消除这种可能出现的差错。

二是意志上要耐心坚守,释放校勘激情。一般人看来,校勘这种工作晨昏颠倒,生活失调,枯燥乏味。要完成这种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枯燥工作,务必得静下心来,屏神凝气,善始善终;切忌虎头蛇尾,功亏一篑,或因一时的不慎出现差错,造成不好的影响。“静得下心、耐住寂寞,精神集中、思维清晰”等心理素质在实践中证明是必须的。包括从前后对照中发现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名称、职务、年龄等差错;通过复核数据来发现新闻数字、乘除加减的毛病;通过扩大知识面来发现问题,譬如血压单位“毫米汞柱”,错写成容积单位“毫升”,成语“不假思索”错成“不加思索”,“觥筹交错”错成“筹觥交错”;等等。

(三)全媒体校勘要侧重四个要点

1.小心防范常见文字差错,这是校勘的一个老任务

许多反复出现的文字差错,有的是记者、编辑没有深刻理解有关字词的固定搭配,也是其“不长记性”所致。如“挖墙角”中的“角”应为“脚”“震憾”中的“憾”应为“撼”。倘若审阅稿件时或没有发现“不妥”,或感到模棱两可,没有立刻查阅字典、辞典,如“璀灿(璨)”“重迭(叠)”“鞭鞑(挞)”“倾(顷)刻”、“揖(缉)捕”,标题《多种检查实行末位淘汰》将“末位”错为“末尾”,等等,转瞬间一个差错已经逃过搜捕。应对这种差错只能是校勘人员“多长记性”了。

2.防备打字法造成的差错,这是校勘的一个新难题

因为记者写稿时,电脑输入方法有许多种,包括简拼、全拼、五笔、微软、谷歌、搜狗、自然码等等,基本上分为音、形两种,容易出现同形不同字的错误,如“驼(鸵)鸟”“隐敝(蔽)”“绻(蜷)缩”“彷惶(徨)”“安祥(详)”;有时五笔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文字串,不着边际。拼音则会出现同音不同字。许多老记者使用自然码,属于拼音类输入法,两下一个字,三下一个成语,速度很快。但这种录入一旦不是首选词组,就要进行多词组的选择,很容易出现手指误差错点,就会出现另一个词组。如“出声”打成“畜牲”;有的成语字库也有错误,如“薪筹(酬)微薄”“盛名难负(副)”“嘎(戛)然而止”“绝(截)然不同”“针贬(砭)时弊”“瑕不掩玉(瑜)”“循规蹈距(矩)”,等等。

3.避免放弃流程出现差错,这是校勘的一个高压线



无论出现政治差错还是文字差错,十次有九次是没有坚持流程。往往前线记者急于交稿,报纸编辑急于出版,网络主编急于上线,广播总监急于出街,电视主播急于亮相,不等监审最后核红,就发布新闻;或者突然换稿换片,时间仓促,一遍过关。譬如《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督察组”错为“督查组”,这种“无纸校对”太容易出错了!要警惕文字处理沾带差错,譬如组版员、编辑最后一秒改字时的误差;美编美化变动标题文字块,或是勾图片、加底纹,勾掉的小块文字,往往放在边上,一旦忘了重组,如果文字连不成话,还好;如果连成了一句话,往往意思相反,十分可怕。


4.善用网络快捷核实疑点,这是校勘的一个新帮手

校勘不仅要通过记录常见差错,以备随时对照查询,在采编网络化后,校勘原稿没了,还要学会善用网络资源。例如,“两会特刊”中的一篇稿件,民主党派排序大样为:“致公党、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民主党”,上网查询结果发现“致公党”应排在“农工民主党”后面。事实证明,网络逐渐成为校勘利器,可帮助杜绝一些重大差错。

在全媒体语境下,校勘上升为监审把关,要当好记者编辑的守门员。譬如要熟悉各级领导的名字、职务、排序。中央领导来了,如何避免和省市领导名字混编?这些细节看似不重要,可对一个主流媒体来说,却是事关成败的点点滴滴。

一个高水平的校勘人员,其职责是发现原稿、字幕、声音等等缺陷和差错,使新闻传播更臻完美,尽可能做到锦上添花。但是,校勘可能是新闻职业最痛苦的岗位:受表扬屈指可数,一旦出错往往被直接追究责任。而校勘岗位往往人员不足,疲于奔命,茫然无助。如何提升校勘人员的“幸福指数”,也是全媒体语境下不该忽视的一个课题。


作者钟响东系深圳特区报总编室申校室一级主管,耿伟系深圳特区报总编室副主任


(本文原刊发于2017年8月出版的《新传播》第14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欢迎关注“新传播智库”!“新传播智库”是深圳报业集团舆情与传播研究院《新传播》杂志推出的新闻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注重理论与学术探析,也重视实战与案例分析,突出引领性、前瞻性和全球视野,力求成为传播力研究思想智库。
网址:
http://xcb.sznews.com/
投稿:
1754352384@qq.com
电话:
0755-83518875



深圳报业集团舆情与传播研究院是集团总部所属的专业研究机构,专注于新舆论、新传播、新媒体的分析与咨询,依托集团博士后工作站 、智库、《新传播》等平台,整合集团内外顶尖专家、庞大数据和深厚人脉等,致力于媒体融合、舆情研判、传播方案等项目的开发与合作。深圳报业集团舆情与传播研究院愿成为您拥抱新传播时代的最佳合作伙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