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四期:先遣部队入甘孜

2017-07-24 中国西藏网


这是一段中华儿女不能忘却的历史。

    

这是一段铭刻在雪山,流淌在长河中的西藏故事。


欢迎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倾听这个故事。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十八军将士与各民族热血青年、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一支特殊大军踏上了漫漫征途,那面高高飘扬的红旗直指地球之巅的雪域西藏。

    

残酷的自然环境,不能阻挡他们完成“和平解放西藏”的神圣使命;时刻的死亡威胁,激发他们喊出“将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豪迈誓言。

    

面对伤病、疲劳和饥饿,他们用双脚徒步行军三千公里,征服了雪山冰河无人区,创造出人类高原行军史上的奇迹。

   

 他们把青春、热血、生命都奉献给了西藏,奉献给了西藏历史上的那段火红岁月。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是一本35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是我国首次以 纪实文学的形式,生动再现60多年前,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党中央的伟大决定,广大官兵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时代故事。

    

本书以近200名亲历者的口述史,全景式展现解放西藏,修筑康藏、青藏公路,建立民主政权,平息叛乱到民主改革的历史画卷。作者用娓娓讲述的笔法,从基层指战员和随军知识分子的角度,有血有肉地再现一生情系西藏的“老西藏”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解放和建设好祖国的神圣领土西藏,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奉献热血、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英雄群像。反映了为藏族人民谋求幸福,进藏大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不畏牺牲、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感人行动得到了西藏民众的真心拥护的史实。凸现了“老西藏”们在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至民主改革时期,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藏族人民翻身解放和幸福安康所做出的无私奉献。



作者:张小康,原中央军委委员、西藏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张国华中将之女。为本书的采写和出版,张小康历时八年,辗转全国,采访了数百位跟随其父亲远赴西藏的基层 指战员及其子女或亲属。作者还原这段波澜壮阔的真实历史,纠正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媒体对这段历史的曲解,增进西方读者对新旧中国和新旧西藏的了解。



进军守则



1951年1月,十八军政治部颁布实施了《进军守则》,十八军制定的进军守则第二方面:


二、关于组织纪律方面


●发扬阶级友爱精神,加强对病弱幼小同志的关心和互助,同时亦必须严明纪律,不准随便掉队。


●战斗期间不住民房,不借民物。


●在新区如必须解决某些供给困难时,要有组织地按当地物价采购,连以下单位和零星人员不得乱买,不得强购。


●在康藏地区一律以银圆和藏洋为主要通货,严禁使用人民币。


●不论部队、机关,一律不准派用“乌拉”[注释]。


●严格人请假制度,进入宿营地之后,不得随便外出乱逛,到各大小城市更需特别注意。


●一切缴获归公,统由战斗中最高政治机关提出意见请示上级处理,不得先斩后奏,不得损坏丢弃。


●在康藏地区只准按照工委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宣传,不得宣传土地改革,不得宣传阶级斗争。


●不论干部、战士、机关、部队,均须坚决执行民族自治区域政策,和解放委员会的各种法令、规定,不得有丝毫违反。


三、关于风俗习惯方面


●藏人送礼可收其一“哈达”,或其他轻微礼物,并应回敬“哈达”,及其他适当的礼物。


●藏人礼节多以鞠躬伸舌表示卑下敬畏之意,我们可以点头答礼,不得因好奇而嘲笑。


●藏人爱在温泉洗澡,男女不分,我军人员决不要参与其中。


●藏人请吃东西,要少吃,碗里要剩一点,以示礼貌。


●和藏人接触,不可问哪个是哪个的老婆,更不要打藏人的家狗。


●要切实尊重藏民风俗习惯,做到与藏民融洽无间。


●对土司头人要尊重,既要反对看不惯和厌恶不满情绪,也要防止单纯团结上层、不积极团结教育广大群众的现象。


四、关于政策方面


●对民兵、僧民武装,要大力进行政治争取,尽量避免与之作战,争取无效时则坚决歼灭之。


●对俘虏不杀不辱,不没收私人财物,不动其“神诰”和吃肉用的小刀;伤虏要给以安慰治疗,藏兵尸体要动员群众按当地风俗妥为安葬。


●保障西藏人民信教自由,保护喇嘛寺庙,一切宗教设施,不得因好奇而乱动,更不得在群众中宣传反迷信,或对宗教不满的言论。


●未经同意不住寺庙,不住经堂。


●战时严禁借住或参观喇嘛寺庙,平时如欲参观,必须先行接洽,在参观时不得随意摸弄佛像,不得吐痰放屁。


●如有喇嘛要求参军,概不收留,并应妥为劝说回寺院。


●不得在寺庙附近捕鱼、打猎、打鹰雕、宰杀牲畜;不得到“神山”砍柴、游逛,更不得随意打枪。


●藏区旧有之行政人员如不反对我军,可继续任职,如已逃亡,则尽量争取返回。


●一切反动特务组织,一律明令解散,已破获之为害人民的特务土匪,必须请示上级处理。


通读这些进军守则,其中很多条,会让人先是忍俊不禁,随之便肃然起敬。由此可见,当年十八军“政策研究室”的专家们,对当时西藏地区的人文状况和客观环境了解得是多么深入细致;对进军途中的纪律细则,用大白话讲解得多么生动直白、通俗明确。这些守则,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落实在藏区的具体化,它规范了进藏部队人员的言行举止,既便于遵照执行,又便于检查落实。


进军西藏的整个过程中,十八军全体指战员以这个《守则》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尊重藏族同胞、实行民族平等、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各个方面,恪守信条,忍辱负重,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甚至生命。这种付出,对于日后藏区人民和上层人士尽快了解和认识人民解放军,配合和迎接大军进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藏物资运输大队



先遣部队入甘孜


1950年3月,十八军先后组织了先遣支队和两支先遣部队向西行进,进入藏区。其任务是:调查西藏的政治、军事情况,提供制定政策的意见,调查进军路线,筹措物资,组织运输等。


3月29日,十八军前指及北路先遣部队五十二师一五四团从乐山出发,揭开了向西藏进军的序幕。时任该团宣传干事的刘广润说,出师动员大会上,一五四团接过军党委授予的“进军先锋”锦旗,部队在乐山人民热烈的欢送中,乘汽车向西康省省会雅安进发。


进军伊始,十八军将前指设在雅安,至康定后兵分南北两路,分别向各处目标前进:北路为主要路线,由康定向西北直奔甘孜(行进路线最长);南路为辅助路线,由康定往西开向巴塘。之所以选择甘孜方向为主要进军路线,是因为这条路线相对南线而言地形起伏较小,而且还有一条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修筑过、后来废弃了的简易土公路。这条简易土公路的确足够“简易”:刚竣工时国民党政府交通总局曾拉上媒体记者组成“试车团”试过,来回一千六百公里走了四十四天,每天平均不到四十公里,还不如人走得快。一路上真就是:“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停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那次试车一完毕,这条土公路就再也没有通过车,也没有人维护。时间一长,原有的两百余座大小桥梁多为山洪冲垮,桥墩、桥台所剩无几;路面、路基也多塌陷。


3月31日,先遣队抵达成雅公路的终点雅安。再向西行,已无公路,物资全靠人背马驮。


由雅安再出发时,部队总共只能携带二十天粮食。为确保这点粮食能吃到甘孜,先遣部队加大每天的行程。一五四团从两路口翻二郎山到鸭子口宿营,再自折多塘翻折多山至长春坝宿营,平均每天行程都在六十公里左右。在海拔四千米上下的雪域高原,每个战士负重七八十斤,每天如此长距离的徒步行军,体力消耗极大。


先遣部队翻越雪山


部队遇到的第一座铁索桥横跨飞仙关两岸。桥面上只铺着稀稀拉拉的窄木板,左摇右晃得很厉害,人踏上去心慌、眼花,骡马根本走不了,于是卸下驮子,由人扛过去,再赶着骡马渡河。驮子轻的一百二十斤,重的一百四十多斤,最重的电台设备达到一百八十多斤。


侦察科科长李奋带头扛起最重的驮子,大家都上来争抢。铁索桥不到两米宽,离水面倒有二三十米,人踩着稀稀拉拉的窄木板,再扛上那么重的驮子,随时都有失去平衡掉下去的危险,场面极为惊险。二十几个人过一个铁索桥竟用了两个小时。那一路,接连过了四五座铁索桥。最长、晃得最厉害的要数泸定桥。这座因当年红军抢夺而闻名的铁索桥,长一百多米,侦察科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全部通过。


1951年,十八军官兵翻越太昭雪山。


二郎山东坡大雪覆盖,一过山顶西面居然没有一点儿雨雪。东西两面气候截然不同,泾渭分明。下到泸定桥边,海拔骤然降低,头一天还在二郎山过冬天,第二天就来到温暖的大渡河边。


康定西去,当地称“出关”,意味着进入了藏区,海拔越来越高。进入藏区的第一座高山是折多山。此山藏语称“居拉”,意为“肠子山”,因盘山小路弯弯曲曲状如肠子而得名。


折多山海拔四千三百多米,空气稀薄,山顶寸草不生,军人们真正领教到了雪山的厉害:感到明显的缺氧,气喘不上来,胸闷得厉害,脸都憋得乌紫乌紫的。开始时先遣部队还是按照内地行军惯例,走五公里歇十分钟,走十五公里“打个尖”;后来眼看掉队掉得不成样子,后面的人离得越来越远,只好改成一二公里一歇,快到山顶时,每隔五十米或一百米就要歇一歇,喘喘气。


过了折多山西麓,几天后进抵松林口,这是康北著名的森林区。行进在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中的小径,太阳透过婆娑的林间,一道道金光洒满林梢,空气格外清新,感觉如入仙境。长途行军的劳累顿时被这大自然的美丽驱散。


多年后,天宝讲了一个过折多山后“尖刀班”突然遭遇“西藏狮子”的故事:藏区的牦牛,脖子下和腹部以及尾巴的毛又长又多,还有的牦牛没有犄角,头上长毛把眼睛都盖住。这些家伙在草原上逍遥自在地吃草,高兴了互相追逐奔跑,有时候还有点“人来疯”,见到生人就连蹦带跳地向你跑过来。那样子实在逗人发笑。可是我们尖刀班的北方大个子兵哪儿见过这些家伙呢?看见这些家伙向他们冲过来,还以为遇上了西藏的狮子,连忙卧倒开枪,闹了大笑话。后来团政治处民运股的同志去向牧民赔礼道歉,并加倍赔偿。群众对此很感动,因为过去藏兵和国民党部队打了藏民的牛羊,藏民从来没听说过“赔偿”这两个字。


抵达将军桥,住炉霍县时,天气突变,雨水加冰雹,铺天盖地。翻过罗锅梁子山,北路先遣部队看到入藏区以来第一个大寺庙——觉日寺。此地距甘孜只剩下两天的路程。从雅安到甘孜总共六百余公里,部队初试高原徒步行军,跋涉二十四天。


1950年4月28日,北路先遣部队三千余人精神抖擞地进入康北重镇甘孜。


勒紧裤带度粮荒


时隔六十年后,十八军的老兵们仍能唱起一首名为《甘孜一月不能忘》的老歌:


不能忘呀不能忘,甘孜一月永远记心上。我军刚来到,千山万水补给难,飞机空投接不上。藏民生活苦,我们度粮荒。


挖野菜打柴火,捉田鼠,捕麻雀,满山遍野忙,大家喜洋洋。


田鼠麻雀保健康,吃不完的野菜晒干当存粮。


十八军的老兵们至今也还记得,当时毛泽东主席明确要求进藏部队“不吃地方”,要求后勤保障要全部依靠部队自己解决。对于十八军来说,这是何等严格的要求啊!


在十八军进藏过程中,曾发生过三波最大的“断粮危机”。第一波是“甘孜一月”(1950年5月),第二波是昌都断粮(1950年冬,长达四十一天),第三波是进入拉萨及西藏各地后的粮食困境(1952年初至1954年底,时断时续)。


20世纪50年代的甘孜城


1950年4月底和8月初,南、北两路的部队相继到达目的地甘孜、巴塘后,很快就面临断粮的困境。其中,甘孜方面断粮持续时间竟长达一个月,老兵们习惯地称其为“甘孜一月”。


1950年4月底,北路先遣队好不容易到了甘孜,看到的却是一片荒凉景象。当地还很混乱,国民党二十四军宣布起义后,有一个营还待在甘孜,原甘孜县政府的一批旧职人员也还没来得及接管。


这么个小地方一下来了三四千人的部队,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部队会不会动他们的粮食。最初,先遣队借住在土司家的底层,打地铺。所谓底层,就是土司的佣人和骡马住的地方。官兵们牢记“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肚子再饿,也没有动老百姓一粒粮食。


开始,藏民见到解放军都有点害怕,但渐渐通过一些小事改变了看法。王贵说:“我们买菜买草,拿秤称,还要给钱,老百姓都不相信,也不敢要,扭头就要走。”他们跟老百姓解释“解放军公买公卖”时,有个藏民试着说了一个数字,看到解放军真的把白花花的银圆递过来,那藏民顿时一脸疑惑:世上的差支了牛毛那么多,得到报酬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呢!部队里曾在国民党二十四军当过兵的藏族战士说,过去从藏民那里拿东西从来不给钱;到了解放军的队伍中养成了“公买公卖”的习惯。解放军待人和气、买菜买草还给钱的事很快便传开了。一位藏族老大爷逢人便讲:“我见过藏军,见过国民党军,都是抢我们的,吃我们的,只有解放军是给我们的,帮助我们的。”


往期回顾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一期:最高统帅,重重落子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二期:军令如山,使命在肩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三期:进军三难,挑战极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责 编丨尼小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