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救命,这本书简直就是个大宝藏。”

九月的枫 九月的枫 2023-04-15

你好呀,这里是【九月的枫】。
我是小枫,一枚酷爱阅读写作、超友好的小姐姐,小红书2万粉读书博主,希望我的分享能唤醒更多的人爱上阅读。
  1

这段时间在读这本巨厚巨大的《社会心理学》。

前段时间在小红书上匆匆一瞥看到一位博主对这本书的评价,大概意思是这位女生很钦佩他们公司的一位资历颇深的姐姐,她不管是业务能力,还是为人处世,都做得很出色,让这位女生心生仰慕。

后来这位姐姐告知这位女生,很多方法她都是从这本《社会心理学》书里学到的。

出于人的本能,生而向好,由此也让我对这本又大又厚的《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兴趣,也想一探究竟。

“一旦思维得到拓展,思想就再也不会回到原来狭小的领域了。” 书中的这句话彻底吸引到我了。

这本《社会心理学》是该学科领域里的权威之作,也是该领域的主导教材,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和学院心理学课程所采用,已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它引领我们了解人们是如何思考,了解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拓展我们对整个人类的觉知的优质书籍。

语言通俗易懂(但说实话还是挺有难度的),还配有很多颇有吸引力的案例,读起来相对没那么严肃。

我读得很慢,2个小时才读了20页左右。

用《认知觉醒》作者传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只写最能触动自己的那些部分,下面说说我的一点小感受。

2

第2章关于焦点效应、透明度错觉、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明显度,这3个概念让我很受触动。

1.【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坦白来讲,这样的心理状况,我是经常有的。比如某天自己特意穿了一件新裙子去公司上班,会想当然地以为全公司的人都会注意到自己的这一改变。

其实真正注意到的人很少很少,只是自己内心太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罢了。

2.【我们总能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

除了外在的装扮,情绪上也有同样的心理。我们以为我们的焦虑、兴奋会通过面容传达出去,使别人都能注意到。事实上,注意到我们的人要比我们认为的少很多。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那句:不爱你的人,真的看不见你的喜怒哀乐;或者说不关心你的人,真的注意不到你的情绪变化。

3.【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

比如在公共场合,自己不小心触按了警铃;或者在聚会上,自己是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为此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尴尬、很苦恼、很丢面,接下来的时间里觉得浑身不自在。

“但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以上这些焦点效应、与之相关的透明度错觉、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都是我们的自我感觉和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典型例子。

这三种自我感觉,在我身上时有发生。之前不知道这些行为背后的归因,我单纯地认为就是自己太自恋、太虚荣、太把自己当回事、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价,为此有时还挺懊悔。

当我读了这些内容,我好像找到了释然的理由(个人很单薄的理解哈)。

再遇到此类的事,可以坦然地说句大可不必,这不代表自己心理有毛病,这就是人类的本性啊,正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自我感觉,所以才被社会心理学验证并归纳为某一效应的。

私以为客观来说这样的自我感觉没有一个明显的好坏之分,只要自己觉得在一段社会关系里,自己和他人的相处是健康的、融洽的,就好。

如果因为以上的自我感觉导致了每次的社交关系都很紧张、很拘束,那就要试着改变一下,告诉自己真正注意到自己的人很少,告诉自己别人真的不会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一言以蔽之,读完这部分我的收获是(个人浅见)

当我再被以上类似的情形困扰时,我就有了光明正大、理性科学的理由为自己做“开脱”。这不就是社会心理学里讲的焦点效应嘛,或者这不就是透明度错觉嘛,当我给问题找到了合理的归因后,心里就会淡定了不少,活得也就没那么累了。

3

遵循兴趣阅读法,第9章《偏见:不喜欢他人》也有一处给我的感触很深。

敞开来讲,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我的骨子里是一直带有偏见思维的,所以我想彻底了解一下偏见的根源、其呈现形式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后果。

作者给偏见的定义是:它的本质是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

在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一书里,作者给【偏见】的界定是:“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

当我从宏观性的社会情境、社会制度等大方向对偏见有了粗略的了解之后,我更感兴趣的是偏见对个体思维、行为的影响。

当我们上小学时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意识——如果自己的班级在年级里获得了荣誉,就想迫不及待地在别的班级的同学面前炫耀我们班多好。

再说个我自己的例子,报了公众号课程后,先有一个大群,后来始于随机结于缘分,我们又有了一个自己的小群。

虽说我自己做得挺菜的,但看到群里羊羊、丸子等其他小伙伴们的优秀表现,我内心常有一种偏念——“我们”是独特的,“我们”是和“他们”不一样的感觉。(当然,我知道每个小群体的伙伴们应该都有这样的心理。)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很正常,谁都是这样想的啊,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比别的要好,这是人之常情。

一般人能回答的也仅此而已吧。但这个思维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之前的我从未想过,也从未想到过要想这样的事。

当读到偏见的动机根源这一部分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以上的行为竟然是源于偏见呀。

之前的我对偏见的理解太过狭隘,就只能看出那些浮在水面上的、显而易见的、人人皆知的偏见现象。

那关于上面所说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内群体比其他外群体优越的个人偏袒心理,我们为什么很少想到把它归因于偏见呢?

因为我们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使然也在滋生着偏见。

所以我们生活所处的社会情境或多或少一直是存在着偏见思维的,只是它伴我们生、伴我们长,让我们的感知神经钝化了。

书中指出偏见的动机根源里有一部分是源于社会统一性,我之所以会产生“认为自己的小群体和别的外群体不一样的优越感”,就是因为积极的社会同一性在影响着我,让我产生了内群体偏见。

【社会同一性,是指你的自我概念不仅包括你的个人身份,也包括你的社会身份。对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你的民族、信仰、性别、学术专业等等——也暗含着你不是谁的定义。这范畴包括“我们”而排斥“他们”。】

简单来讲,社会同一性,就是我把自己归入一个群体类别里,我将自己与这个特定的内群体联系起来,从这里获得自尊、自豪感。

我还将自己所处的内群体与其他外群体进行比较,并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比较优秀。因为这样有助于自我感觉更好。

“人们倾向于积极地描述自己的群体,以便于能够积极地评价自己。”——约翰C.特纳

以上我其实就是借着群体成员的身份,积极的社会同一性,用“我们”的感觉来增强我的自我概念。

这就像我们常听到的那句:“我是x的一员,(说出我的群体)。x很好,所以,我也很不错。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内群体偏见(偏爱),对自己的群体所持的积极感受,也并不一定会导致对外群体产生消极刻板印象,因为这些关联并非是自动化的。

作者表示,由此形成的多元文化而非色盲视角,不会导致对群体差别的敏锐知觉。为了心理和社会健康,我们需要同时承认我们的个体独特性、我们的群体同一性以及我们共同的人性。

有偏见习惯很正常,书里有一句话说:

“偏见显然并非‘病态’人格的反应,它只不过是社会规范而已。”

此外研究表明偏见并非根植于人格,随着不断地改变以及新规范的更迭,偏见可能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除。

对于如何减少偏见,作者给出的方法是:避免偏见的动机。

也就是每当自己有这种偏见意识的时候,试着去想一想自己的内在动机是什么?感受一下自己的意识,不要让这些偏见的思维主宰自己的行动,此外还要学着控制和调整自己在未来社会情境中的行为。

克服偏见急不来。以后生活中遇到可能产出偏见的情况,多觉察、多反思,这就已经是走在了避免偏见的漫漫长路上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简直就是个大宝藏。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根源和答案。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
这种感觉犹如一束亮光照进心里,一些偏见、狭隘的暗区逐一消散,明亮的、包容的亮区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认知盲区被打开,有一种跳上更高一层台阶看当下的视角。

    

— THE END —

作者|九月的枫

配图|网络侵删
往期文章:
克服掉这3种心理,你的幸福指数将大大提升。
做完这4件事,我停止了内耗与焦虑。
作者介绍:

小枫,专注读书写作、个人成长。写自媒体干货,也写生活里的光与爱。小红书&头条和公众号同名【九月的枫】。

/点下方卡片关注我,一起成长❤/

 嘿,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