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农村的留守家庭,我第一次见到自伤行为

咨询中心 东方明见心理 2023-12-03


大学时的一个春天,为了做课题的调查研究,小编跟着导师去到某农村的小学,或许是很少有客人来,学生们对我们充满好奇。在操场上,一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脱掉自己的外套后,只穿着短袖朝我打招呼,我看到ta手臂上布满伤痕。


后来了解到,这是孩子自伤造成的,除了一些旧有伤痕,还有新添的伤痕,显然是为了引起我们这些“新人”的注意。这个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不能陪在孩子身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青少年的自伤行为。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其实青少年自伤行为并不少见,许多复杂的因素导致了孩子的自伤行为。


这是求爱不得的自我挫败和自我虐待。


可能,心中的痛无法表达,情绪情感不被接纳,才不得已通过身体的伤口表达控诉与需求。



上次对青少年自伤行为解析的文章中(无声的呼救 | 解析青少年自伤行为),我们了解到如何识别自伤的预警信号,以及作为家长该如何应对。


今天,我们再从自伤者的第一视角了解自伤的感受,自伤背后残留的渴望,以及自伤的产生机制,自伤前的情绪感受,自伤给无助的灵魂带来了什么。


帮我们每个人理解自伤,抚慰伤痛,看见伤口时不再不知所措。



在B站一个自伤行为科普的视频下,有近一千条评论,几乎全部来自自伤者本人。


大家把这里当做树洞,吐露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形成了一个分享交流并促进认同理解的互助空间。以下为摘录的一些评论:


自伤时的感受

  • 网友A:“刀在手上留下痕迹的那一刻,我觉得它好漂亮,好漂亮,好漂亮……一下子就出血了,连痛都感觉不到。那一瞬间我真的好平静。”

  • 网友B:“我想用身体上的疼痛来分解一下精神上的疼痛,那种忽然而来一瞬间的疼痛很有用,是可以疼痛到昏厥或者忘记一切的感觉。”


伤口渴望被看见吗?

有人不希望被发现自伤的痕迹:

  • 网友C:“其实真正有这种倾向的人是不会希望别人发现的……”,自己会有意识地掩藏伤疤。


但也有人想要被发现和关注:

  • 网友D:“我是渴望被人发现,关心一下的那种……”

  • 网友E:“我把伤口给朋友看,笑着说我很痛苦。其实,我只是需要同情,关心,在意。”

  • “……我在某一刻还是希望会有人来救我。”


还有人表示如果有人可以倾诉就不至于去自伤,感到无奈:

  • “有这种人在身边也不至于变成这样。找的话试错成本又太高了。”

有人分享了替代性的安全自伤方式,鼓励大家对自己好一点。

  • “妈咪爹咪们!千万不要自残喔,如果实在不行真的需要缓解,请你们用黄色皮筋套手上拉一拉,这样痛的时间短,还不会留疤,对自己好一点喔!开心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自伤者在生活中保持沉默,悄悄伤害自己,在网络空间却热切表达自己的痛苦、无助和渴望。这表明他们并非不愿意讲,而是担心不被理解。



自伤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如何走上自伤这条路的呢?

学界认为有两种自伤的产生机制。

人际或系统模型认为功能失调的家庭或不良环境导致个体非适应性的自伤行为。

情绪调节模型认为个体通过自伤行为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痛苦。

结合两个模型来看,自伤产生的原因可以理解为,个体早期生活的不良环境使其难以发展出适应性的情绪应对策略,而自伤却能达到缓解消极情绪的目的,致使自伤最终成为个体的一种情绪调节方式。


家庭无效环境

研究发现,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与早期经验有关,童年痛苦经历在自伤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家庭是个体早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功能不良的家庭系统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一系列的行为问题。这可以概念化为家庭无效环境(family invalidation)是指父母对儿童体验的表达做出不恰当的和极端的反应,表现为:

  • 个人经验的交流被忽视、轻视或惩罚

  • 消极情绪的表达基本上不被容忍

  • 期待控制情绪体验的表达

  • 抚养者对孩子的要求过分卷入或无反应

家庭无效环境能显著预测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情绪正常反应受阻,表达能力受损,也缺乏恰当的人际能力,对外界不信任,逐渐习得了以自伤的方式缓解消极情绪和应对复杂环境。

因而,自伤的孩子是整个家庭系统“病症”的表现而已,只是聚焦于孩子的问题并不足够。从根本上,要改变整个家庭的互动方式,从冷漠、控制和争吵到温暖、理解和关怀。


其他不良环境

系统性的不良环境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除了父母糟糕的抚养方式外,可能还有学校中同学的排挤、嘲笑,老师的辱骂,以及成长中遭遇了创伤事件,但却缺乏支持系统予以抚慰,如成绩不好、外貌自卑、感情受挫、网络暴力等。

对于生活在功能失调环境中的孩子来说,这些小的创伤事件造成的伤害会成倍扩大,他们的痛苦经历无人倾听和理解,久而久之,不得已采取自伤的方式排解负面情绪。




自伤前,Ta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风暴?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伤者选择了自伤来应对呢?

研究发现,自伤者在自伤前体验到了强烈的负面情绪或负面想法,他们感到难以忍受,因而急于通过自伤从这些状态中逃脱出来。

自伤前的情绪感受有:



那为什么不选用其他更温和的方式应对情绪呢?许多自伤者对自伤持接纳的态度,认为自伤相比其他方式更具备“优势”,包括:

(1)有效,能够让自己情绪好受些。

(2)简单直接,自伤实施起来很方便。

(3)后果不严重,自伤代价比较小。

(4)见效快,疼痛让人瞬间转移注意力。

可见,自伤前的负面情绪十分强烈,难以忍受,迫切想要逃避,所以就选择“简单、起效快、后果不严重”的自伤来实现。




自伤行为给Ta带来了哪些“效益”?


是什么维持和巩固了个体的自伤行为,必定是自伤能够带来一些“好处”,可以以自伤的功能来理解。

自伤的“二维四功能”模型认为,自伤具有个体和人际两方面的功能。

  • 个体正强化:寻求刺激,体验疼痛带来的快感,“爽”

  • 个体负强化:逃离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想法(最为常见)

  • 人际正强化:获得他人的关注和爱

  • 人际负强化:逃避某些责任(如上学)



类似地,一项研究把自伤动机区分为个人动机和人际动机。


点击查看大图


自伤背后有重要的人际需求,表现为人际正强化,为了获得关注和爱,不惜伤害自己,这可以做作为减少自伤的外界保护性因素,心中的痛苦被看见,被抚慰,就不再需要身体的疼痛来逃避。


愿每个孩子无忧长大,愿伴着伤痛长大的孩子能够学会爱自己,愿每个人看到那些触目的伤口,都能问一句“你还好吗,愿意跟我聊聊吗”。

伤口被看见,就有治愈的力量!



参考文献:

鲁婷.(2016).自伤行为的近端危险因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王玉龙,覃雅兰.(2016).家庭无效环境与青少年自伤:有调节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04),734-737.

B站科普视频《为什么会出现自残自伤行为?该如何理性应对?》及评论区




推荐阅读

我血液里流淌的“冷漠”,源于父母的情感忽视

无声的呼救 | 解析青少年自伤行为

文|介若楠 编辑|罗星宇 黄逸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