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到今日,我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和引领广大青年投身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共青团南平市委、南平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青春读书会”:诵读《梁家河》。


来自南平市辖区基层党群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者、市直机关单位青年代表等35名朗读志愿者一起诵读《梁家河》。我们将通过“南平团市委”“南平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每周一、周三、周五同步推送。


第二季

青春读书会

ID:NPyouth



VOL.22

青春读书会


吃的记忆

习近平的胃开始接受以前从未消化过的东西。


刚到梁家河时,习近平他们吃了一段时间的派饭,食物有玉米面馍馍、豆面馍馍,这些都是乡亲们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吃饭的时候,老乡家里的小孩站在一边, 眼馋地看着。


下乡生活和知青们在北京的生活差距很大,但他们的生活仍比当地老百姓好。在梁家河,乡亲们把每年所产粮食的半数以上交给了国家,完成国家的公购粮任务后,剩下的粮食平均分配下来,每月人均口粮仅20斤,还不及知青供应口粮的一半。为填饱肚皮,乡亲们就以糠窝头、苦菜、荞麦叶等来充饥。


队里一度借张卫庞家的灶,派人给知青们做饭。主食是土豆、玉米面窝头以及黑豆钱钱饭。下饭的往往是用白菜、萝卜腌制的酸菜。


后来,知青们开始自己做饭,大多数时间他们吃野菜团子、玉米糁子,偶尔也吃小米干饭。没有菜,就跟老乡要一点儿酸菜,以至于酸菜成为习近平想念的美味佳肴。他说:“直到今日,我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


直到自己做饭,知青们才知道把食物吃进嘴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不易首先体现在柴火上。因为柴火不够,知青们常吃夹生饭。


打柴本身对知青就是一大难题。 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甚至没有灌木,到哪里打柴呀!


当地老百姓在平时就注意收集柴火。牛拉屎了,用手掬了,扔在土墙上晒干,就能烧火。山洪暴发时,人们挥着一柄两三米长的“勺子”,冒着生命危险在河里捞些洪水冲下来的树枝。老乡们还爬上崖畔,砍一种叫“狼牙刺”的灌木。这种柴耐烧,但许多人也因此坠亡或致残。打柴,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流着血,含着泪。


知青们爬不上山崖,也对付不了那些带刺的灌木,就到山上搂茅草。看着搂了很多,但填到灶膛里,一点火,几分中就烧没了。他们六位知青搂的茅草,竟烧不熟一顿饭。后来,队里批准他们用储存下来的玉米秆烧火,才解决了他们的烧柴难题。


挨饿是经常的事。晚上躺在炕上,他们经常会聊起吃的,越聊越饿。当时的一份资料显示, 一年后国家取消了知青的粮食供应,有40%的知青粮食无法自给。


回忆起那时饿肚子的经历,习近平说:“‘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到农村插队,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里寄来几块钱,我和同窑洞居住的同学买了几斤石槽子里冷冻的猪肉,回来还没烧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鲜美!后来我们说别再吃了,再吃就没的煮了。这种穷日子我们都是经历过的。”


队里有时会把小麦磨成面提供给知青,给他们改善生活。巩政福记得,一次做农活,习近平带了白面馍上山,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老乡吃的都是糠做的窝头,他不好意思吃,就把白面馍分给妇女,自己饿了一顿。


习近平在梁家河还吃过一顿白米饭,那是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仅有的一次。当时的陕北,大米很稀罕,逢年过节都吃不上。那碗米饭是李印堂送给他的。


李印堂在铜川当工人,和习近平很要好。有一回,他回家时带了一点儿大米,让母亲蒸了给习近平尝尝。印堂妈细细淘了米,蒸了一碗白米饭,让印堂趁热给习近平端过去。过了几天,已经调至关庄公社工作的王宪平回到梁家河,习近平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黑子,我前几天吃上白米饭了!”“嘿,你咋吃上这好东西了?”“印堂家给我送来一碗,可把我吃香了!”习近平说着,还好像刚吃过一般。


习近平感受着这来自梁家河的温暖。“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习近平对时不时来串门的王宪平说。


这温暖,温暖着青年习近平。


本期朗读者:杨莹

福建省烟草公司南平市公司科员  杨莹

来源:南平团市委(ID:NPyouth),文字部分来源于《梁家河》


青春读书会往期

《梁家河》: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梁家河》:习近平的“团结观”
《梁家河》:理想与现实的对视

《梁家河》:难忘梁家河

《梁家河》: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梁家河》:窑洞,我温暖的家

《梁家河》:生病不再硬扛着

《梁家河》:黑子: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梁家河》:这些事,还保留着当时的温度

《梁家河》:泪别梁家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