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丁香园周年庆特典:聊聊神内青年成长

风起的时候 神经时间 2019-07-03

十多年前开始写这个帖子的时候,卒中的治疗窗是 3 小时,卒中单元的组织形式是阿司匹林外的「有效治疗」,今日,取栓术已经把急性卒中的治疗窗延长到了 24 小时,TIA 的卒中发生率低到了可以相对乐观看待的境界。


以前病程长的帕金森病人常常让医生束手无策,现在,DBS 可以让许多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教科书上 NMO 又和 MS 区分开了,因为找到了特殊的抗体和相关的临床表型;甚至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能逆转回缩了。


回首看这个题目,一下子看到了十多年前的自己,充满干劲儿,充满对临床医学的兴趣。工作了 20 年,与丁香园一起成长,与站友们一起长大,体会了时间的力量,也体会到了自己临床思路的变迁。


相信逻辑,但是也要相信直觉


曾经为 NEJM 上病例讨论中的鉴别诊断列表和逐项排除的逻辑性拍案叫绝,非常希望在临床的实践中好好运用。在我的书中,也提出了所谓诊断的「收缩圈」。


但是,逐渐发现,在临床中看到一个病人时,更多的情况是:一下子冒出一个诊断,仅仅一个诊断——然后需要提出几个鉴别诊断来修正或者确认「冒出来」的这个诊断的是准确的。这个思路流程几乎无法自控的每日发生,与逻辑排除法相悖。


通过学习人类进化的神经科学才知道,其实这也是一种反射,当屡次诊断一类病人之后,大脑会自动形成一个理性水平下的反应通路,它具备快速性,但也同时具有不准确性。


同逻辑相比,它具有多方面感觉整合的优势。逻辑推理诊断的顺序是,从病史、症候、影像出发,按照已有的病理生理理论和流行病学,一步一步删除最不可能的诊断,缩小诊断范围,直至达到最后的确诊。


逻辑的最大缺点是:有时我们的起点是错的,而我们不知道错在哪儿。病史和查体的不全面,检查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都可能误导我们的方向。这时,有时候,反而是多方感觉(病人的气味,来诊时的状态,职业,家庭状况,面部表情…….)整合出来的直觉诊断较高效。


曾私下问过几个老大夫,这些医生在迅速给出诊断时,其实说不出是怎么想的,是脱口而出——多数就是来自「以前见过类似的情况,最后确诊是……」!


神经科的医生,必须要知道自己作为人类思考问题的局限性,熟悉人类思维的神经科学理论,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由此,也建议我们要懂得谦卑,多向高年资的医生学习;仅仅看文献,难以形成这种看病的感觉,而这往往在关键时刻,在找不到文献的时候,起到作用。


逻辑诊断和经验诊断相结合,这里面很有学问。


尽量储备知识,注意扩展诊断的维度


由于检索的普及,文献获取的途径增多,信息获得的效率提高,很多我们以前需要记忆的东西,可以外包给电脑和 google 或者 pubmed 了。但是,我们会发现,仍有大量诊断不清的病例。


这些病例,即使我们输进了关键词,也仍然找不到线索。原因是:我们可能没有准确的描述症候,甚至没有达到诊断的检索词边缘。这需要我们提高诊断的维度,熟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亚专科进展,只有我们的知识广度到了,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外包记忆,也才能对患者进行机器辅助下的检索诊断。


所以,阅读文献仍然是必须的,而且,广泛的阅读,甚至是碎片化的阅读,也是有益的,只是需要控制其比重而已。同行交流也是必需的,靠一个人去学习,不如在讨论交流中得到共振和释放。


注意「感兴趣」的领域,也要关注「重要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感兴趣的学习和科研领域,也就有了各个亚专科领域的专家,如脑血管病专家,癫痫病专家等等。对于这些领域,不能碎片化学习,而是要系统学习,形成逻辑网。


然而,个人的兴趣不见得是疾病的重要科学问题,或者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要充分把握个人兴趣喜好和问题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最好自己喜欢探索的领域,也是重要的对人类疾病有所贡献的领域。


医生毕竟以看病救人为主,如果做的事情只用于满足探索的欲望,是不足取的。人生短暂,也不可能解决很多的事情,能够有一个点产生贡献就很好了。在战略上要制定好,不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的是「不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为丁香园 18 周年敬礼产生的一篇短文!希望能与站友们互相交流!


作者:丁香园神经科学专业讨论版版主 风起的时候 

推荐阅读:


警惕过敏性休克!药监局修订血塞通注射剂和血栓通注射剂说明书(点此查看)


多发性脑梗需警惕:「滚动」的栓子


颅内肿瘤患者能不能静脉溶栓?

       

编辑 | 王弘     

投稿及合作 | wanghong@dxy.cn 

题图来源 | shutterstock.com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更多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